<p class="ql-block"><i>村碑</i></p> <p class="ql-block"><i>第一缕曙光碑</i></p> <p class="ql-block"> 【神堂记忆】“我与大神堂”(七十一)</p><p class="ql-block"> 大神堂村名来历</p><p class="ql-block"> 姜茂树 文/摄影</p><p class="ql-block"> 在渤海湾天津段的海岸线上有一个天津市最后的渔村——大神堂。</p><p class="ql-block"> 这个村庄为什么会叫这个神秘的名字,这里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据村里的老年人说,大神堂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当年是由黎姓和陆姓两家人最早来到这里落脚并定居,后来又有很多人家不断来到此地居住,逐渐形成一个小村落。</p><p class="ql-block"> 有了村庄就要给它起个名字,经过大家认真商议,按当时流行的办法,谁家第一个来到的,就用谁家的姓氏做为村庄的名字,这样就以老黎家的姓氏定庄名为“黎家庄”。</p><p class="ql-block"> 后来,老黎家总觉得那天跟老陆家是一块儿走到这里的,只是黎家的当事人比陆家的当事人年岁大一些,可老陆家的人口比自家多,所以就主动和老陆家再商量,要把庄名字改为“陆家庄”才更合适。从此后,这个小村庄也就叫做 “陆家庄”了。</p> <p class="ql-block"><i>仔细观看</i></p> <p class="ql-block"><i>曾经的老房子</i></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庄里人就以下海打鱼为生,人们就这样平和地过着日子。</p><p class="ql-block"> 据说永乐初年,明廷为肃清元朝的残余势力,调派燕王朱棣亲统大队精兵强将追剿那些元朝残余的鞑子兵,也就是流传于民间“燕王扫北”的故事。这一天,大军来到陆家庄附近遇到正在袭扰百姓的一股鞑子兵,于是两军对垒拉开架势便打起仗来。那些鞑子兵哪里经得住燕王的兵马冲杀,他们被杀的鲜血横流尸首叠陈,没死没伤的仓皇逃窜。燕王急忙传下军令,要大军不得停歇,立即乘胜追击,那些尸首也就没来得及掩埋,被扔在荒滩野地里。</p><p class="ql-block"> 这场战事由“燕王”的队伍大胜而停息了,人们的心情也渐渐安稳下来。谁知,过了一些年,突然又飞来一场大灾祸。</p> <p class="ql-block"><i>村庄原来的配电房</i></p> <p class="ql-block"> 由于那年两军拼杀时留下大量没有掩埋的尸首,经风吹日晒,已经腐烂并散发病菌,这就留下了重大隐患。又过了一些年,庄里闹起了瘟疫,造成许多人家人员死伤,搅得人心惶惶谈病色变。更可怕的是每到子夜时分,庄周围的土岗子和洼地里就有很多幽灵似的“鬼火”蹿动,同时还伴有十分凄惨的怪叫声,真是让人毛骨悚然,吓得人们一到天黑,就赶紧插门堵窗户,谁都不敢出屋了。那些附近村庄的人,都说陆家庄闹妖又闹鬼,可凶险啦,随后就叫陆家庄为“鬼庄子”。亲戚朋友和那些用粮食、蔬菜、柴火兑换鱼货的人们也不敢进庄了,就连当初最早来到这里的黎、陆两家觉得整天战战兢兢地过日子,太害怕了,这得要挨到什么时候才能熬出个头儿来呀。于是,就串联别的人家搬出村庄,不知去向,这也是村里至今没有一户黎、陆姓氏的缘由。后来庄里一户刘姓人家为避祸,就在离庄北几里远的地方选择一块高坨子地建房。因为他们是从“鬼庄子”搬出去的,年头儿长了人口也多了,四六八庄的人们就叫它“小鬼庄子”或“小庄儿”。</p> <p class="ql-block"><i>神港码头</i></p> <p class="ql-block"> 留下来的人们,为了能改变常有人得病和盼望不要再死人的这种状况,整天不断地烧香磕头,哀求老天爷保佑。就在大家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去蓬莱仙岛的道士路过此地,看到陆家庄瘴气弥漫,生机皆无就停下来认真察看。</p><p class="ql-block"> 经过他仔细观测风水后,对庄里管事的和一些老年人说,这里的鬼邪妖孽之气太重,古人云:大神可降妖驱邪,你们紧靠海边以打渔为生,必须建造一座“龙王庙”并恭请诸路神仙,以镇妖孽,祛除病魔护佑村庄,这样乘船出海才能平安归来,鱼货也能一网两船,日子就会红火起来。于是,全庄人齐心合力赶紧建起一座大庙。</p><p class="ql-block"> 传说建庙时有一截鱼骨垫在刮柱下面,以此,人们也叫它“鱼骨柱子庙”。后来人们觉得叫“鱼骨柱子庙”有点绕嘴不顺,就干脆直接叫它“鱼骨庙”了。大庙建成后,村民专程到老北山请来各路神仙。</p><p class="ql-block"> 自从建好这座大庙,人们精心维护、真心朝拜,而那些“鬼火”和怪叫声也就逐渐消失了,村里得病的人越来越少,那些有病的人也慢慢好起来,村庄又恢复了原来的那种人丁兴旺的热闹景象。</p> <p class="ql-block"><i>村中的大酒店</i></p> <p class="ql-block"> 由于有各路大神高坐庙宇,集聚一堂,镇邪驱妖,降魔祛灾,护佑村庄,经过大家多日商量,为了感恩就把“陆家庄”改名为“神堂庄”。</p><p class="ql-block"> 后来,人们觉得再把庄北的小庄叫鬼庄子不合适,也为了有个区别,经过两个庄里的人商量,就把规模大的、人口多的神堂庄改名为“大神堂”庄,这样小鬼庄子也就自然称呼为“小神堂”庄。</p><p class="ql-block"> 文革初期,大神堂曾改名为“东方红”大队,但时间不长,又恢复了大神堂之名。</p><p class="ql-block"> 大神堂的村名,在历史上曾历经了“黎家庄、陆家庄、鬼庄子、神堂庄、大神堂、东方红、大神堂”村的多次变更经历。而“大神堂”村名,一直延续到至今。</p><p class="ql-block"> 2012-8-19</p> <p class="ql-block"><i>居民门牌</i></p> <p class="ql-block"><i>繁华的市场</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