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马丽

<p class="ql-block">家中书香满堂间,知识氛围浸心田。</p><p class="ql-block">孩子成长伴读书,家庭教育真可贤。</p><p class="ql-block">书香门第一一借指家族的社会地位。指世代都是读书的人家。小时候读这四个字只是浅浅的明白它的意思,成年以后才了解它的真正含义。</p> <p class="ql-block">我出身的家庭还是比较幸运的,父亲在当年是一较有文化的人,在政府机关里当秘书,而妈妈文化水平不高,仅有小学文化。我一岁多就跟外婆生活,读小学时我们搬到了城里居住,而父母却在几十里外的乡镇工作。我们姊妹几个的生活与教育都由外婆担当。我的外婆出生于农村,大字不识一个,是标准的“旧社会”家庭主妇。她对我们的重点教育就是干家务,蒸馒头、擀面条、烙饼都是她一手教会,学不好就吵我们:不会干家务,以后到婆家要受气的。</p> <p class="ql-block">很荣幸我认识了一位出生地主家庭,有文化的房东老太太,我们喊她朱奶奶。当时我们租住她家的房子,是隔壁邻居。对这位老人我印象非常深刻。朱奶奶70多岁,中等身材,白净净的脸庞,带着一副老花镜,说话轻声细语,举止很优雅,一看就是一位非常有文化底蕴的老人。最吸引人的是她家里有许多书,经常看到她在家门口读书,因为那里光线亮一些。</p> <p class="ql-block">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她家,当时她正在阅读红楼梦,我带着渴望的眼神问:我可以阅读这本书吗?她欣然答应了。那时我在读小学五年级,阅读水平有限,但还是懵懵懂懂、半知半解的读完了这本名著。</p> <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开启了我对阅读书籍的快乐与兴趣。由此感叹:生活环境对一孩童未来影响之深,也更加深了对书香门第的认知。只<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惜正赶上10年文化大革命,学工、学农、学军,就是不学习。当时也找不到书看,偶尔借了一本书,被大人看到还要训斥,说是黄色小说。大好的年华就这样浪费了。我高中毕业,因学生时代没好好学习,高考两次都名落孙山,对身边的同学考上大学我只有在心里羡慕。</span></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十八岁那年我结婚生子。没能考上大学我始终耿耿于怀,我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从小学至初中高中,我都关注着儿子的学习。我牢记着孟母三迁的故事,把他送到我们当地最好的学校,注意他周围接触的同学。儿子小学乃至中学成绩都一般,高中以后,他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学习勤奋、刻苦,考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他在南京一所大学里当老师,仍然像学生时代那样勤奋学习,严于律己,认真负责的教授每一位学生。</p> <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有多少名人都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曾国藩《家书》很大篇幅用于教导弟弟们的学业和如何做人,从而使得曾家在他之后读书之风骤起,后代人才济济。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除了自身取得的成就之外,他还通过言传身教和悉心培养,使九个儿女各有所成。无论多大年纪都要多学习多读书,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