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勤学以优教,久行方至远”,<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深入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计划,落实《山东省教育强镇筑基实施方案》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对省、市两级强镇筑基试点镇的教研指导帮扶力度,提高试点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span>12月26日,在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举办数学学科“<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强镇筑基送教助研”研讨活动,东营</span>市教科院小学室主任周学松、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林振伟、陈庄镇小学数学教研员门玉娟老师以及各学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本次活动,为我县学科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共三项议程 :</p><p class="ql-block">一、展示课活动</p><p class="ql-block">二、说课、评课活动</p><p class="ql-block">三、活动总结</p> 看课堂 重实践 <p class="ql-block"> 展示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陈庄镇中心小学奚红军老师执教四年级《平均数》,奚老师由孩子们感兴趣的篮球比赛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探究"运动员得分情况"衔接"移多补少"、"先总后分"两种方法;总结出平均数的"虚拟性"、"敏感性"、"区间性"的特点;同时关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陈庄镇中心小学王青娥老师执教四年级《平均数》,王老师从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知识层次展开教学,课堂中利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运用学具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 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虚拟性、敏感性、区间性,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所选取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对平均数深化认识,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p> <p class="ql-block"> 东营市海河小学丁维杰老师执教五年级《智慧广场》,丁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学生运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多种可能问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按</span>顺序列举,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解决问题的策略要与教学过程有机的、自然地融为一体,让学生去感悟、体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p> 学思行 共成长 <p class="ql-block"> 评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市小学数学重点培养对象张倩倩老师谈到自己对《平均数》一堂课的收获:</p><p class="ql-block">1.整节课教学结构清晰,层次丰满。充分让学生感悟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在认识、分析及运用平均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增强分析意识,培养分析能力。</p><p class="ql-block">2.练习题的设计非常有层次性、目的性,充分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特点。</p><p class="ql-block">3.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市小学重点培养对象黄萌萌老师对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评价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p> <p class="ql-block"> 陈庄镇中心小学赵炳艳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奚红军老师的课堂</p><p class="ql-block">1.选材贴近生活。</p><p class="ql-block"> 从学生、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篮球比赛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p><p class="ql-block">2.注重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从出示的统计表中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且提出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3.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p><p class="ql-block"> 由浅入深,而且都是围绕孩子们生活的情境进行了练习。</p><p class="ql-block">4.整节课老师注重了追问,但是追问的次数还是有所欠缺,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p><p class="ql-block">王青娥老师的课堂:</p><p class="ql-block">1.体会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更加明显。</p><p class="ql-block"> 老师出示每个队员一场比赛的结果,学生很容易发现是存在偶然性的,在同学们的要求下,出示了多场比赛,学生发现,比总分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场数不同,所以有的孩子就提出要比平均数,这样平均数出现的更加自然。</p><p class="ql-block">2.移多补少的这种方法,孩子们体会的更加深刻。</p><p class="ql-block"> 首先让每个孩子利用条形统计图可以去移一移,补一补,在孩子们有了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利用磁力扣去展示。</p><p class="ql-block">3.在处理平均数的特性时,环环相扣这个环节老师的语言非常的简练,点到为止。</p><p class="ql-block">4.练习题的设计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p><p class="ql-block">5.自己的一点建议:结合最后一题,可以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p><p class="ql-block">丁维杰老师的课:</p><p class="ql-block"> 丁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师的语言简练易懂,结</span>合学生熟悉的买巧克力的情景为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出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一一列举的方法。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借助画图、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陈庄镇中心小学扈桂燕老师对《平均数》这两节课课谈了自己的收获:</p><p class="ql-block">1.平均数这两节课老师都创设了学生密切联系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奚红军老师播放了篮球比赛的视频。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有一名伤员受伤了,急需一名替补队员。现在有七号和八号队员,谁上场比较合适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p><p class="ql-block">2.对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让学生体验,充分讨论,尤其是王老师在这一个地方做的非常好。比较总分和最高分都不合适比较平均数比较公平合理。</p><p class="ql-block">3.求平均数的方法,两位老师都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可以用移多补少或先总均分,进行计算,在这个地方渗透了数形结合,计算方法优化,体验计算方法的简便。</p><p class="ql-block">4.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了教学效率,直观形象,培养了学生的自信。</p><p class="ql-block">5.两位老师对平均数的特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位,通过大量生活中的例子,充分去理解平均数具有区间性、整体性、敏感性,平均数还具有预测性。</p><p class="ql-block">6.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不断的追问,评价语言比较到位。</p><p class="ql-block">7 .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性。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同时对学生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习题选材比较好。</p> <p class="ql-block"> 陈庄镇小学数学教研员门玉娟老师从团队磨课角度和大家进行交流,门老师指出平均数是小学要学习的两个统计量中的一个,平均数的教育价值不是它的定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的统计意义以及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培养。小学生对平均的统计意义是存在疑惑和困难的,比如一些学生难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与其难以辨识平均数中样本儿的个数与平均分中的份数,但是平均数是学生从确定性向随机性的思维启蒙,其教育的意义毋庸置疑,平均数的教学设计必须直面两个问题,如何帮学生理解平均数的代表性,有哪些好的现实情境利于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所以平均数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感悟平均数的特性。我们知道课标是指导我们工作最根本、最精准、最实用的工作指南。为了达成三会,我们需要精准分析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和过渡目标,也就是数据意识的内涵,重点从意义、内容、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梳理,通过研读学段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进行磨课研讨。</p><p class="ql-block">门老师指出:</p><p class="ql-block">一、整节课在课标的指引下在创设情境环节。尽量创设认知冲突,让孩子感受统计量对于问题解决的重要性,从而体会引入平均数的必要性,感受其价值。顺接学生的认知经验,从只关心个别数据起步,通过学生之间的彼此启发和评判性说理,发现单个数据、看得见的数据存在不足,从而过渡到关注一组数据的方方面面。在引导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判断、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的过程中,感悟到平均数可以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p><p class="ql-block">二、引导学生画一画,并借助直观教具进行移多补少,体会“把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的过程,再求7号运动员的平均每场得分,引出“先总后分”的方法。求出8号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之后将平均数与其他场的得分进行比较,体会平均数不是真实存在的数,而是为了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而产生的一个虚拟的数。感悟平均数的虚拟性,介绍平均数的数学文化。并强调注意把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算法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数据分析活动,让学生在思辨平均数概念的同时,想到求平均数的方法,联系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平均数产生是基于统计的需要。</p><p class="ql-block">三、采用情景变式,通过增加7号运动员的场数,引导学生讨论7号运动员平均得分的变化,不仅帮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敏感性,而且有利于他们提升直观想象能力。然后借助直观工具清晰阐述全班1分钟投篮个数的平均数存范围存在的原因,将平均数的这一特征从直觉、表象、引向深层思考,感悟平均数的区间性,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还要继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内化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使平均数的知识进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使操作体验与思维经验,进入学生的理性系统中。</p><p class="ql-block">四、习题的设计要避免在同一个层面上滑行,不要设计“滑冰式练习”、“转圈儿式练习”,要设计出“攀岩式的练习”、“拔尖式练习”我们借助研究一节课,达到研究一类课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林振伟提出对先进教学教学手段的使用;强调问题情景的创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及对教材的把握、课标的解读</span>;同时对重点培养对象老师提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为重要。</p> 高引领 学贯通 <p class="ql-block"> 活动总结 </p><p class="ql-block"> 东营市教科院小学室主任周学松指出:</p><p class="ql-block">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p><p class="ql-block">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p><p class="ql-block">联系本节课要点要求用数据说话</p><p class="ql-block">2.把握知识要点,体现平均数这个值对于生活的价值,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概念。</p><p class="ql-block">3.设计契合的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4.关于方法的优化和优选,让学生经历探究、选择的过程。</p><p class="ql-block">5.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交流。</p><p class="ql-block">6.恰当的数学文化渗透。</p><p class="ql-block">7.提倡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如Excel、希沃,提高课堂效率,但低年级的直观学具不能代替。</p> <p class="ql-block"> 学习中成长,反思中进步。本次“强镇筑基,送教助研”活动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了城乡教师的共同成长。以此为契机,相信与会教师将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编辑:杜乃卿</p><p class="ql-block">审核:门玉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