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物质条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匮乏,咸菜是人们一日三餐佐饭的主要食材。那时家家都有口咸菜缸,霜降后就腌制些胡萝卜、白萝卜、荠菜疙瘩、白菜帮子等咸菜。麻子花咸菜算是上上等咸菜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记忆中,每年生产队里都会在沟头河崖、地头路边所谓空闲地种上一些麻子。麻子结的种子榨油,麻子叶子养蚕,也是一项收入。那时人们在地里干活时会在麻子棵下休息纳凉;夏天村里的女孩子们把指甲桃捣碎用麻叶子包上染指甲;秋天把麻子的种子剥出来用线绳串起来做成灯笼,晚上点着提着在村子里疯玩;冬天男孩子们则用粗壮的麻子杆子做成拐子踩高跷,炫耀自己的技能。霜降后未成熟的麻子花已经不能接种子了,这时人们就会采集一些麻子花、嫩叶、小嫩麻子,放到锅里煮熟后捞出用凉水浸泡好几天,每天换勤水,泡好后压出水分放上盐和切好的碎韭菜,吃时再放上几滴老棉油就变成了清香美味的麻子花咸菜,令人垂涎欲滴,记忆犹新。这种美味咸菜伴随着我的整个童年少年时代,好几十年过去了回忆起来嘴里好像还有那种麻子花咸菜的清香味,好想再品尝一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麻子是故乡消失最早的植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生产责任的实行,土地分配承包到户,人们着眼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麻子就很少有人种植。好多年都没见到这种植物了,更别说是麻子花咸菜了。今年春节期间刷屏刷到蓖麻种子就买了些,春天试着种到了老家的空闲园子里,没怎么费力管理获了不少的麻子花,精心腌制成美味咸菜后,送给同学、朋友、家人。让他们也品尝尝那久违的味道,让我们这代人的童年记忆永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