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十年来,对她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心头缠绕。不知多少次冥冥之中仿佛看见母亲慈祥关爱的目光,也不知多少回梦醒时分却发现泪已湿巾。每当这时,我都会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汇聚成一柱心香,祝远在天国的母亲永无磨难、一切安好!</h1> <h1> 母亲1936年7月6日出生在安陆会砦楂山的一个偏僻山村。尚未成年便失去了父母,与同样未成年的舅伯相依为命。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山村和全凭体力从土里刨食的年代,两个不胜体力、不善劳作的未成年人,要幸运地生存下来,其生活的艰辛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可兄妹俩硬是凭着勤劳、顽强的坚韧毅力与命运抗争,挺过了他们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h1> <h1> 19岁那年,母亲与同样一贫如洗的父亲组成了家庭。成家时除了极其简单的生活用品之外,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 。从此,两个苦命的人便惺惺相惜,相扶相持,勤扒苦做,艰苦创业,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一个幸福的家。记得小时候,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做哪里来呀!"所以,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看到的都是母亲不停忙碌的身影。白天干完一天的农活,晚上间歇回家还有忙不完的家务,心里还时刻惦记着我们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当炎热的夏日,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好不容易拖着疲惫的身子歇息下来,还不忘拿起一把芭蕉扇为我们这帮露宿屋外的孩子们驱赶蚊子,自己却只能囫囵打个盹,天不亮就又要急匆匆地出早工。母亲就是这样为我们兄妹五人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诠释着伟大的母爱。</h1> <h1> 记得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经常排练到很晚才回家。当时的黄孝河边,在前三眼桥和后三眼桥之间有一条黢黑的小路,没有路灯且行人稀少,每次回家走过那一段路我都会哼着小曲为自己壮胆。母亲担心我一个人天黑走夜路害怕,于是,只要我晚上排练回家,走到后三眼桥的下桥处,就会远远地看见对面的桥头上,昏暗的路灯下,母亲那翘首以盼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只要看见母亲的身影,我也就什么都不怕了。</h1> <h1> 还记得有一次,刚上小学的二弟将自己的鞋子洗刷后遇上下雨,由于没有其他的鞋子换洗,就只好把鞋子放在灶口前烘烤,一不小心将鞋子考焦了,第二天不得不光着脚丫子去上学,看见弟弟光着脚丫踩在被雨水冲刷后祼露的石子马路上,母亲心似刀割,转身屋内掩面而泣。从那以后,母亲暗自发誓,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罪。所以,即使在那个物资极其贫乏的年代,每到过年我们兄弟姊妹都能穿上母亲亲自为我们准备的新衣和点灯熬夜纳成的千层底的灯芯绒棉鞋。</h1> <h1> 母亲虽大字不识,却贤淑达理,与人相处,真诚朴实。她经常教育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偷奸耍滑。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上音乐课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每次上音乐课之前都必须派几个学生把脚踏式风琴搬到教室,课后再送回老师的办公室。在一次抬搬风琴的过程中,几个课间休息的高年级学生故意捣乱,推搡挤压我们几个抬风琴的同学,险些把风琴磕坏了。而跟在后面的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却认为是我们几个抬风琴的学生故意以疯装邪,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尤其是对我这个个子稍高些的学生。我们几个抬风琴的同学倍感委屈,便直接跟老师顶撞了起来。被激怒的老师非但不依不饶,还非让我们几个学生罚站并要家长到学校领人。一向爱子心切的母亲到校了解情况后,不但没有袒护自己的孩子,而是非常诚恳地向老师赔礼道歉。回到家里,母亲不仅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也非常失望地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继而又非常有耐心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我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要求我作为家里的长子,一定要好好的读书,好好的做人,给弟弟妹妹做一个好的榜样。母亲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和伤心落泪的失望表情,使我的整个心灵都被她的真情所感动并融化,我悔恨自己太不懂事,让母亲为我操心着急、伤心难过了,后悔自己真不该一时冲动直接顶撞冒犯了老师。同时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听话,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再也不要让母亲为我操心受累了。</h1> <h1> 如今我们兄妹也都将逐渐步入中老年。在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之后。也更加懂得珍惜父母给我们留下的一切,感恩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唯有遗憾的是我们再也不能撒欢于父母的身前膝下,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不忘父母的谆谆教诲,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传承好"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良好家风。学会知足,懂得感恩,崇徳向善,律己修身,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也祈愿先祖的恩德泽佑我辈子孙!</h1><h1> 在此,借用一首诗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思念之情。</h1><h1> 慈母万滴血,<br /> 生我一条命。<br /> 还送千行泪,<br /> 陪我一路行。<br /> 爱恨百般浓,<br /> 都是一样情。<br /> 即便十分孝,<br /> 难报一世恩。</h1><h1> 母亲,我们永远怀念您!</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