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活化石!——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魏晋闲人

<p class="ql-block">  乘着初冬暖阳好天气,来三门峡天鹅湖看望远道而来的大天鹅,顺道也看看早有耳闻的峡州地坑院。出了市区,汽车就行驶在崎岖的山谷间,十多公里的路程,道路两边都是被风雨切割的沟沟壑壑,沉淀着满目疮桑,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p> <p class="ql-block">  就是这片黄土地,承载了7000年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崤函"关塞,又见证了春秋以来典籍记载的多次重大战役;大禹治水开山川,老子著经函谷关。行走在这片土地上,不由不让人浮想联翩,感叹中华文明在这里的深厚积淀。</p> <p class="ql-block">  都道冬日里有个小阳春,今冬这个小阳春有点过份了。十二月初,天气依然暖融融的,午后阳光下,体感二十好几度是有的了,难道天气日渐变暖真是由碳排放超量所致?不得而知,反正老天爷任性,能够颠倒阴阳,翻转乾坤。这不!刚过半个月,一场寒流又创下了冬季历史极寒气候纪录!</p> <p class="ql-block">  在高德地图的引领下,顺着弯弯绕绕的盘山道,一路上行,汽车爬了好一阵,终于来到一处高山之巅,前方有标牌显示,陕州地坑院景区到了。</p> <p class="ql-block">  人类发展史上,天然洞穴曾在上古时期为人类提供了遮风挡雨的住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有能力创造更加宜居的居所,"窑洞"应运而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作为特定历史地理环境下的产物,窑洞广泛分布于我国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中西部省份。</p> <p class="ql-block">  常见的窑洞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再赘述。</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不常见的窑洞,即下沉式窑洞又称地窨院、地坑院。“平地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的营造技艺是当地人对它最精髓的总结,它是黄土高原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作为中国民居中最具特色的乡土建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见证了人类原始“穴居”的演变历史。</p> <p class="ql-block">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地坑院的真实写照。被称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与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陕北窑洞被称为我国四大特色民居。</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民居广泛存在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带是有原因的,这里土层厚且坚硬,建造简单价廉,窑洞冬暖夏凉,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民居是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最佳选择。千百年来受到晋、豫、陕黄河岸边山区人们的喜爱和依恋。村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地坑四合院里,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陕西、甘肃等地均有分布。</p> <p class="ql-block">  具说在河南三门峡境内这片黄土地上,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一万多座地坑院。这些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大多有100多年的历史,最长已经有三百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居民搬出了"寒窑",住进平房或者高楼大厦。地坑院已成为过去式居住方式,目前只有少数老年人仍在居住。很多村子里的地坑院已经荒废、坍塌。还有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填埋了地坑院,这一民居建筑已遭到极大毁坏。据说,在陕州境内,每年都有数百个这样的院落消失不见。</p> <p class="ql-block">  为了保护地坑院这一古民居建筑,三门峡陕州区从张汴乡北营村村民手中将地坑院置换出来,按当下旅游市场的通常模式,进行重点保护和集中开发,将文化、民俗、特色旅游与休闲、娱乐、观光结合起来,走上文物古迹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之路,建成了“陕州地坑院”景区,以吸引游客游览参观。</p> <p class="ql-block">  全村原本并不相连的22座地坑院被相互打通,游客可以从互通的地道按顺序参观22座地坑院,方便游客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从上往下看,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间抬头仰望,天似穹窿,天圆地方,天地合一,天人合一,方圆之美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 感叹先民的生存智慧,也成为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的典型范例。</p> <p class="ql-block">  地坑窑洞里土坯垒成火炕,冬天烧火做饭取暖,这和北方普通窑洞内没什么区别。院子里有渗井,用来积蓄雨水。很多院里还种有花卉,春夏秋三季都有鲜花盛开,置身其中,有一种安静祥和的农家情调。</p> <p class="ql-block">  每个地坑院里都栽有大树,梨树,石榴树等果树居多。按导游讲述,人在地坑院,似个“囚”字,必须种树以破之。北方四合院很多不都种有树吗!现在的景区总是会牵强附会编各种故事唬人。</p> <p class="ql-block">  陕州地坑院景区还将那些历史长河中的当地民俗手艺一并留在了地坑院进行展示。如十碗席、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等陕州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集中展出。使各地来的游客可以感受到当地民间民俗文化和浓浓乡愁。</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这种极具特色的古老民居,体现了先民在恶劣环境下,顽强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生存的聪明智慧,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也谈一些对景区不吐不快的感受吧!陕州地坑院民俗村进行统一的规划、包装、利用、保护……这本身确实是一件好事,但个人感觉,就像全国很多地方的旅游景区一样,似曾相识的过度包装让原本极有特色的民居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味道,颇有几分让人失望。</p> <p class="ql-block">  崭新的外墙面,夸张的色彩,花红柳绿的各种LED灯和现代标牌,种种过度的“涂脂抹粉”,原本古朴民居上沉淀的历史沧桑感被现代装饰搞得荡然无存,这肯定不是当初承载人们诸多记忆的地坑院了,没有了原住民古朴的生存状态,就失去了地坑院的精神内涵,仅仅剩下了地坑院这个躯壳,还是一方精神家园吗?</p> <p class="ql-block">  少数地坑院在保护的掩护下过度商业化操作,旅游区外却有大量的地坑院日渐颓废,损毁。有关地方是不是也应该在仍有原村民居住的地坑院采取非景区化、原汁原味的保护措施?留住完整的、原生态的地坑院,才是留给后人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住先民真实的一方家园,相信也可以给当地居民带来持续和可观的经济回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