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里的那些事——读《活在课堂里》有感

rongqin

<p class="ql-block">  《活在课堂里》是2023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所著。刚刚拿到这本书,觉得书名并不讨巧,作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小心翼翼地在封面上注明“献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人”。但当整本书读完之后,感觉到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教师一读的书,因为全书并不是作者个人课堂生命活动历程和体验的分享与讲述,也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怎样生活在课堂里进行规范和规劝,而是作为课堂的亲历者,站在一线实践操作教师的视角,从时间和空间另个维度上,对课堂进行分析和阐释,这样的表达,使身在其中的我们,对一直改来改去,甚至被教育同行自己和社会不断诟病的课堂能够提升感受力,无论是刚入职或成长中的教师,还是像我这样,已经走过教育人生的教师,读来都会对繁琐复杂而又瞬息即变的课堂有一种释然,一种顿悟,甚至一种心动和行动。</p> <p class="ql-block"><b>课堂从历史中走来</b></p><p class="ql-block"> 课堂是什么?一般地我们会认为,课堂是一种临时性、即时性的空间,从学生的角度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从教师的角度看,课堂是教师谋生的阵地,即使是站在教研员的视角看,课堂也仅仅是实践性和研究性的即时存在,讲究的是一种现场性和即时性。以铃声为信号,铃声响起,课堂开始,当再一次铃声响起,课堂结束。但是,在这本书里,作者是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视角看,课堂不是个人的课堂,也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文化进化过程的产物,课堂里流淌着历史文化的血脉。无论多么优秀的课,无论多么独特的课,无论多么平庸的课,都带有历史和文化的烙印,都是前人一堂堂课的累积和延续。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传统的课堂”和“世界的课堂”两章,让我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看到了课堂的由来和丰富的发展样态,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民主文化和刻在骨子里的权威文化,最终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文化。作为现实当下中国课堂中的教师,站在自己的课堂上,首先应该意识到,我们是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无论改革的浪潮一浪一浪,多么迅猛无比,无论来自异域的课堂多么被无限放大和推崇,自我的课堂都是在历史和现实中突围。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会总是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中妄自菲薄自己的课堂,也不会固执己见,夜郎自大,盲目自信自己的课堂了。因为不同国家课堂文化的根扎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的土壤上,不同国家的课堂与国家的经济基础有着直接的关联。比方我们的课堂相较于美国的课堂多了控制和标准,相较于德国的课堂多了知识传授,与芬兰的课堂相去甚远,更接近于法国和日本的课堂。再比方影响了我国半个世界的“五环节”传统课堂教学,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教学模式与我国大班教学实际相适应,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了大批有用的技术人才。再再比方,作为教研人员,我们也不必总是理想化地认为,一次培训,一场讲座,一次公开展示课就希望彻底改变教师的理念,甚至改变教师现有的课堂操作,就像“忽如一夜春风来”似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作者看来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借助知识流动着的具有民族血脉烙印的课堂,枝繁叶茂的课堂这个“果”,源自深埋于地下的根输送的养料。</p> <p class="ql-block"><b>课堂在设计中萌芽</b></p><p class="ql-block"> 如果单说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用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概括,即: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伴随着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还有内隐的教师六大基本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写课。“备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和重要环节,更作为学校的常规管理备受重视。为什么要“备课”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到底,课堂是一个论场,而不是一个道场,即使是被科学和实践证明的真理、知识、常识,在学生那里也是全新的,教师的教,说到底是说服学生接受。我在常生龙老师的一本书中找到了为什么要备课的答案:1.确定课堂的目,教学目标是国家对某一知识接受程度的最终要求,并没有具体到每一节课,每一节课的目标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2.确定说服学生的方法,让学生相信这堂课所说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他们原有的认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3.确定让学生融入课堂的活动,诸如提问、讨论、演示、实验等;4.确定教学中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如视频、幻灯片、仪器设备等;5.确定向学生示范新技能的方法;6.确定检验这堂课是否成功的方法;7.确定在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堂课所教的新知识和技能时,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方法。可见,拿着相同的课本,落实着相同的课标要求,但却有着“条条道路通向罗马”的设计和思考。教师课堂的独特性也真正体现在设计的功夫上。作者在书中用“理想的课堂”和“设计的课堂”两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我们呈现了课堂的新样态,教师新的技能变成了价值设计、环境设计、目标设计、方法设计、环节设计、协同设计、语言设计。</p><p class="ql-block"> 当教学来到了“教的越少,学得越多”的时代。课堂不再是准备好的,而是生成的。以“光的反射定律”为例来说,传统的课堂无论是实验、讲解都是千方百计让学生理解“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学会应用,即做大量的练习题。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师可以把生活中很难观察的光线如何显示作为学生探究的过程,也可以把法线、及反射角、入射角的定义作为探究的过程,知识成为背景。课堂时间不够了,课堂上学生热闹了,如何接住学生“发来的球”,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成了新的教学问题,以陈大伟老师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将传统的课堂逐渐向现代课堂转型。</p><p class="ql-block"> 作为以过硬的讲课技能走上教研员岗位的我来说,不但见证了课堂的发展,也推动着课堂的变化,我们下乡教研活动中,对课堂的研讨也开始侧重于:教师对文本教材内容过程与方法的重构,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与参与度,基于问题的探究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乃至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生成契机把握(理答),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我县县城二中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引领,自主学习——目标深化,交流讨论——目标展示,反馈评价——目标达成,拓展提升,典型地代表了基于知识本位而又趋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时代特征。</p><p class="ql-block"> 课堂从设计中走来,设计是一种至上而下的过程,就像教育专家设计了理想的课堂一样,每一位老师也是在专家的引领下,结合自己的实际设计了自己的课堂,作为教师来说,那个设计的课堂是我们心中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就像作者所说,每一个教师都是“朝着理想的标杆直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课堂在现实中生长</b></p><p class="ql-block"> 读懂了课堂的由来和理想的课堂,也就能够读懂我们自己的课堂了。用作者李政涛老师的话说,“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的样子,就是课堂的样子;课堂的样子,也是教师自己的样子”,“真正的课堂,都是用生命活出来的。”做教研工作多年,也曾做教育管理,无论教研的影响力多么诱人,无论管理的力度多么强大,即使如我们县城二中般整齐划一的四环节课堂教学,走近了看,课堂仍然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做文章,比方佐藤学先生倡导的“润泽的课堂”,比方帕克帕尔默的老师妙语连珠侃侃而谈的课堂”,但用作者的话说,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教学的本质:一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科学思维的养成。作者在“科学的课堂”一章中,通过“让课堂科学起来”、“以科学精神为魂,以科学思维为核”、“好的教学必须能够唤醒学生的科学思维”、“用学习科学指导课堂改革”、“创造以‘脑为导向’的课堂”五个小节,给我们在纷繁复杂形式多样,变来变去的课堂中,找寻到了唯一不变的价值追求。<b>首先</b>,所有的对教育的评价都不是教育的本质,作者在本书中引用了一个核心的观点: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源自社会对教育评价方式的不满意。“书呆子”的社会现象,推动了教育像“双基”转变,“创新乏力”推动了教育向“核心素养”转变,所有这些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而生的评价只是附加在教育之上的功能,用倪闽景老师的话说,教育的生物学本质是大脑的塑造,创造以脑为导向的课堂,是学习本质的回归。<b>其次</b>,科学的课堂是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上都要具有科学性,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b>第三</b>,无论是探究式、项目式、大单元,都是围绕提升科学思维,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由点状思维向整体思维提升,由割裂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化,由结果思维转向过程思维。不要把这些东西当做取得好成绩的灵丹妙药。</p> <p class="ql-block"><b>课堂在面向未来中发展</b></p><p class="ql-block"> 课堂从历史中走来,也必将在走向未来中不断发展。作者在 “未来的课堂”和“教师发展的课堂”两章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课堂和未来教师的样态。</p><p class="ql-block"> 突然而来的疫情三年,所有师生经历了向往已久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带来的时空超越,但当身处其中时,却是焦虑重生,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如;完全把线下的课堂全盘搬到线上的主播、叮叮叮也催不上线的学生、连麦无人应答、作业无法批改、测试无法进行、动手实验成了讲实验,短暂返校后线上学习效果的令人沮丧,等等,等等。疫情过后,似乎线上学习成为了历史。</p><p class="ql-block"> 但作者李正涛老师在“未来的课堂”和“教师发展的课堂中”没有回避问题,而是把这些现象看做发展中的必然,而解决的办法不是完全回避线上学习的先天不足,而是明确指出自主是线上学习的核心,他用了线上线下“共生”“融合”和“协作”的观点,试图打破人们对线上线下二元对立的固有观点。所有目前线上学习存在的问题,都是线下学习面对面管理和控制优势所在,而个性化自主的深度学习和数字化的精准推送也是线下学习的先天不足。面对未来已来的课堂,<b>首先</b>,要树立双线融合的理念,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对于视频、图片、碎片化的知识的依赖更强,对于点赞、粉丝、流量的评价更能激起兴趣和产生互动和探究的欲望。<b>其次</b>,要提升双线教学的设计、指导、支持的能力。比方如何将学习内容进行双线学习的设计、如何设计基于双线的任务驱动、如何设计基于双线的教学方式。如何设计基于双线的有效评价,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及自我评价。<b>再其次</b>,要做好人师和机师的协同育人准备。未来的课堂是人师+机师的共在现场。未来的机师,在知识的教学上和在与学生的互动功能上,一定有人师不可超越和企及之处,但在现场组织,情绪协调,突发事件的应对上,人师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互补充的关系,而是各自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之事。</p> <p class="ql-block">  总是,《活在课堂里》这本书,作者试图通过对理想的课堂、设计的课堂、传统的课堂、世界的课堂、科学的课堂、未来的课堂、教师发展的课堂中各元素的分析和解读,打通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通过阅读,让读者能够对“我”的课堂有敏感性和顿性,让身处课堂中的教师能够对习以为常的课堂各环节和各要素提升感受力,产生敬畏感,课堂不仅仅只是三尺讲台,课堂里孕育着每一件伟大的事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