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兴庆宫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55号,是在唐代兴庆宫遗址修建的城市公园。兴庆宫是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做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之一,称为“南内”。 兴庆宫在唐玄宗开元、天宝时代是中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唐末,长安城被毁,兴庆宫便从此被废弃。</p> <p class="ql-block">1958年,在对兴庆宫遗址经过考古研究后,西安市在其遗址上建起兴庆宫公园。开渠引水,挖湖叠山,植树种花,根据历史遗迹,兴建亭台楼阁,如沉香亭、南薰阁、花萼相辉楼等。兴庆宫公园占地面积780亩,其中湖面150亩,虽然公园面积只有唐代兴庆宫的三分之一,但如今却是西安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必选公园之一。</p><p class="ql-block"><b>兴庆宫公园导览图(点击小图看大图)</b></p> <b>兴庆宫公园与唐代兴庆宫位置关系图(点击小图看大图)</b> <p class="ql-block"><b>通阳门</b></p><p class="ql-block">通阳门是兴庆宫公园的南门,也是公园最具代表性的大门,与唐代兴庆宫的“通阳门”空间位置相对应,曾是唐代兴庆宫九座城门中面积最大的一座。正中匾额玄底烫金“兴庆宫”三个隶书大字为唐玄宗李隆基御笔亲写。</p> <p class="ql-block">进入通阳门后,一条大道向北直通龙堂。道路中间是各色菊花摆成的五彩缤纷的花坛,道路两旁的兴庆集市卖的是各种小吃。</p> 大道前方是一个很大的水池,这就是迎宾喷泉。 <p class="ql-block"><b>龙堂</b></p><p class="ql-block">绕过迎宾喷泉向北,就是龙堂。龙堂是兴庆宫公园的地标性建筑,堂内的铜雕《飞龙在天》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b>兴庆湖</b></p><p class="ql-block">从龙堂高台上向北望去,有一片很大的水面,这就是兴庆湖,即唐代龙池所在地。湖边绿柳垂枝,湖上小船荡漾。</p><p class="ql-block">据说唐代兴庆宫的龙池原称隆庆池,位于隆庆坊内,李隆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被祖母武则天接来长安后,就被赐居于这里。李隆基称帝后,为避其名讳,遂将隆庆池改称“龙池”。</p> <p class="ql-block">龙堂前的湖边游人熙熙攘攘,南码头旁的花坛边,有许多人驻足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b>沉香亭</b></p><p class="ql-block">沉香亭位于兴庆湖的东北方向,是兴庆宫公园的标志建筑之一。该亭复建于 1958年,为中国传统方形楼阁,雕梁画柱,金顶飞檐,朱门绿窗,巍峨壮观。正东、正西两面匾额的书法题写者,东为赵朴初,西为郭沫若。</p><p class="ql-block">据史籍记载,历史上的沉香亭位于兴庆宫内龙池东岸角,是供唐明皇和杨贵妃夏天纳凉避暑赏玩的地方,建筑木料全部是用国外进贡的沉香木,故名 “沉香亭”。</p><p class="ql-block">天宝初年,唐玄宗与杨贵妃到沉香亭观赏牡丹,李龟年带领乐师们奏乐唱曲。唐玄宗嫌曲词老旧,于是宣召李白来现场写新词。李白带着醉态一挥而就《清平调 》三首,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名花顷城两相欢”等名句。</p> <b>彩云间</b><br>兴庆宫公园为纪念李白而设计了著名景点——彩云间。彩云间通高21米,仿唐式楼阁,中为立柱,取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彩云间”诗句命名。近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书“彩云”于楼顶南侧面,赵朴初先生书“名震寰宇”匾于正门额头。<br> <b>南熏阁</b><br>南熏阁也称南熏殿,位于兴庆宫湖北面,是兴庆宫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现为“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所在地 。唐代兴庆宫的南熏殿,是唐玄宗李隆基退朝后休息的地方。<br> 兴庆宫公园里林木葱葱,风景如画,是西安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br><br> <b>初阳门</b><br>初阳门是兴庆宫公园的东门,匾额“初阳门”三字出自篆书大家刘自椟先生。唐代兴庆宫的初阳门为唐玄宗李隆基御用专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