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位曾经的“老山”县长静悄悄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作者:杨成礼</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12月13日夜起,冬天的春城昆明下了一场往年不常见的大雨,地面雨水四溢,积水密布。天刚蒙蒙亮就要出门去女儿家照看生病的孙子的我,不得不穿上鞋底硬滑,走路得十分小心的防水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4日,天已放晴,但仍然阴云密布。晨8时,那位曾任地处中越边境,境内座落着老山、者阴山、扣林山和八里河东山等著名山峰的文山州麻栗坡县县长的李应忠老人,以88岁的高寿,静悄悄地永别了这块他为之默默奋斗了42年的土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午,一辆车载着李县长的遗体急驰文山,老伴雷惠英和大女儿、女婿随车护送他魂归故里,入土为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6日的文山罗汉山生态陵园,天幕低垂,冷风习习,忽哨不停。也许是巧合,苍天呼应了老人悲痛中的亲人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午10时,李应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殡仪馆慎远厅静静举行。在殡仪馆主持下,麻栗坡县人大的领导以平稳的语调“高度精炼"地介绍了老人的生平。</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篇包括标点符号共588个字的悼词,平铺直叙,平淡、空洞,缺少温度,没有个性,是合符格式的通用文书和应景文字,用于其他逝者,仅换个名字就可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一侧老人的亲人们,表情木然地、静静地听着,心里没有荡起一丝感动的,亦或是感激的涟漪,内心像天气一样寒冷,只听见老人的几个女儿在悲伤的抽泣。惟一感到些许安慰的是,没有忘记几十年前李县长对她有知遇之恩的一位文山州委领导,从她兼任县委书记的县,驱车数十公里专程赶来,以私人身份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她一直搀扶着李县长老伴,陪着伤心流泪,这让悲伤中的老人的亲人们,体会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虽然老人已经远去,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爱人、父亲,他仍鲜活地浮现在亲人们的眼前,他生前的点点滴滴,早已在亲人心中汇成激浪滚滚的江流和波涛汹涌的大海。</span></p> <p class="ql-block">老人家与老伴和自己的四个女儿、大孙子、大孙女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正当风华正茂时,瑞丽江畔</p> <p class="ql-block">白头偕老的恩爱夫妻</p> <p class="ql-block">永远记住的高级理发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应忠1936年1月16日生于麻栗坡县大坪镇凉水井村。在几十户人家全是雷姓的上下凉水井,李家是独姓独户。李家不知是从何处搬来的,当他们来到凉水井时,已经没有一寸可耕种的土地。因此,李家靠租地种,靠父亲帮人杀猪卖,养活自己,缺吃少穿,生活极为贫困,土改时,被评为下贫农。李应忠是父母亲15个孩子中仅存的男丁,另有一个抱养的姐姐,一个妹妹。因家里太穷,小学未毕业,他就辍学了。12岁时,身患残疾的父亲因病去世,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他不得不以单薄的身体顶起这个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从小营养不良,加之他又是双胞中的弟弟,因此,他身体单薄、瘦小。“文革”期间,爱人单位一个所谓正确派领导,曾狂嚣地吼到:雷惠英,你老倌当官有什么了不起,站起来还没有我的胳肌窝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这种胸无点墨的浅薄之徒,怎能了解这个看似身体羸弱,文质彬彬的瘦小男人内心的强大。正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他从助征员、文书、内勤、代理秘书、副股长、副科长、县革委外事组副组长、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外事科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人大主任,一路走到让许多人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让那些自诩“高大”的人难以望其项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麻栗坡是一个山区县,山地占99.9%,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的贫困程度更深。作为一个在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了解农民的疾苦。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领导干部,他和农民有着天然的感情联结,千千万万的农民是他的天亲。他深爱着家乡,深爱着人民,致力于造福人民。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不开会,能腾出手,他就下乡蹲点,了解群众生活状况,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一双胶鞋,一个帆布包,一把雨伞,或一顶竹叶帽,就是他的标配。每次下去,短则十天半月,长则愈月,多少年没有和家人过过一个节假日。麻栗镇、大坪、天保、董干、猛硐、下金厂、八布、六河、杨万、铁厂、马街,全县11个乡镇、两个农场,2357平方公里的县域、272公里长的边境线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span></p> <p class="ql-block">李应忠代表县领导班子和全县人民看望驻守老山的官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次,爱人和同事到六河办事,顺便看望在这里下乡很久的李县长,下车后,爬了很长时间的山路,才到他在的寨子。李县长住在村长家,走进堂屋,靠墙是他睡的木床,蚊帐是用编织袋做的,枕头是木头,垫的是草席,盖的是一个红色线毯。喝的水是雨水积攒的,水里游着许多虫子。看到生活条件如此差,爱人心里难过了很长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也正因为李县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系群众,情系百姓,竭尽全力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处处体现出满满的为民情怀,因此,他深受全县各族人民爱戴。任期届满时,群众仍要选他当县长,只因他文化太低,不符合领导干部知识化的要求,末被列入县长候选人名单。也是这期间,县委书记调州里任职,行前来找他谈话,建议他接任县委书记。李县长对书记说:老x,你别害我了,我的水平低,婉拒了书记的好意。这两件事似乎自相矛盾,但他真真实实地发生了。</span></p> <p class="ql-block">县长李应忠在农村蹲点调研</p> <p class="ql-block">深入基层与群众水乳交融促膝交谈</p> <p class="ql-block">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p> <p class="ql-block">调研林业产业发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调研茶油果等经济作物发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身先士卒参与植树造林</p> <p class="ql-block">为人表率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3年,李应忠已经连续担任了三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换届选举时,代表们仍要选他当人大主任。州里知道情况后,急派组织部长赶赴麻栗坡,亲自到大会上向代表们解释了为什么李应忠同志不能再列为人大主任候选人的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代表们才作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中,李县长受到冲击,靠边站,爱人带着4个孩子长期在乡下,先是在盘龙小学教书,然后调到大坪供销社,接着又弄回盘龙购销店,最后发配到麻栗坡、马关、西畴三县交界的十分偏远的大石洞购销店。爱人被无故怀疑贪污,受了多少欺负和委屈,甚至连到医院生小孩都不准,李县长没有利用手中权力,或者是动用关系为己所用。他相信组织,相信正义也许迟到,但绝不会缺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无情吗?不,他情系苍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没有爱心吗?不,他大爱无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直到事情弄清,冤情得伸,爱人在凉水井购销店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公社、县、州先进工作者,组织主动关心把爱人调到县林业局工作,才结束了近20年的两地分居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廉无私,勤勉尽职,忠诚为党、执政为民伴随了李县长的一生。他心中装着工作,眼里只有工作,永远是党的事业为重,人民的利益为重。他做外事工作非常出色,省外办的一位领导曾高度评价他说:李应忠是我们外交战线的一面旗帜。麻栗坡作为战区,驻防部队、参战部队、轮战部队多,对部队的保障服务工作非常繁重。他克服本县经济实力薄弱,基础建设落后等困难,千方百计,全力保障部队供给。从生活物资到通水通电通路,从军营建设用地到随军家属安置,做到部队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部队有什么困难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他组织全县参战支前,“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为老山、者阴山、扣林山、八里河东山作战胜利贡献了力量,麻栗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李县长功不可没;他多次被评为公安政法、农业林业等方面的先进工作者。1995年,在退休前夕,省委、省政府给李县长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他为云南边疆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云南边疆解放和建设作出特别贡献的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9年11月,爱人刚生三女儿,单位派人送来3把面条,说李应忠是副科长,按级别可以享受这个待遇。那时食品短缺,面条是稀罕的东西,能吃上面条,让还在月子里的爱人喜出望外,高兴不已。李县长回家看到面条,问明情况,说我们这种小红脚杆(形容年纪轻资历浅,他经常这样谦卑的称呼自己)不能和老同志比,硬把面条退了回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天,一位老师来找他办事,带来两条普通的春城烟,李县长死活不要,追出县委大院塞给老师,让人家尴尬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次,说好一起回凉水井,但李县长在州里开会,等他回到麻栗坡,天色已晚。恰好县公安局到大坪办案,可以搭便车去。李县长说公家的车不能坐,爱人埋怨他,人家说跟着当官的享福,我跟着你只有受罪。最后,夫妻俩背着孩子,爬上石盆坡,走了10多公里山路,摸黑回到凉水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年,李县长回凉水井看望生病的母亲。刚到家两天,单位电话通知他回去开会,并派车来接他。车到后,李县长谎称今天还走不了,让驾驶员先回去。车走后,他向母亲和爱人解释说,我回来是办私事,不能用公车,一个人走路回到县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当县长时,县委书记刚调走,组织上就安排他去住书记的小平房。虽然房子老旧,但独立成院,一两百平米,很宽敞。李县长谢绝了组织的关心,一家五六口人仍然挤在那间不足30平米的套房里。进门要跨过排水沟,出后门就在屋檐下做饭。卧室兼餐厅,吃饭时,把活动小圆桌支起,一家人有的做床上,有的做凳子。谁能想到,一县之长的家如此简陋、寒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想到这些,我这个做女婿的,真是相形见绌,自愧不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休后,两位老人搬到文山居住。一天,二老正在七花广场散步,碰到退休后也住在文山的天保学校的刘老师,闲谈中刘老师说,老百姓都说老李是清水鱼(意思是非常清廉)。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以为,这个称谓,是麻栗坡县的各族人民给李县长的最高奖赏。</span></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影像记录了父亲他美好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你老人家永远活在子女、儿孙心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相信好人会一路走好到天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逝者如斯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走了,但亲人们不会忘记,他永远活在儿女的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县长走了,时间会慢慢把他忘却,但他的印记已深深烙在麻栗坡这块土地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任何人都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属于李县长的那个片断,即使是一滴水,一朵小小的浪花,谁都无法抹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12月21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