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邯郸,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底蕴的历史名城,三千年从未改过名字。据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在如此厚重的历史烟云中却只有两处国家5A级景区,其中一个就是广府古城,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这里曾是明代广平府的治所,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古城墙高大雄伟,城内的街道和建筑古朴典雅,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我们逛完了古城,我对广平府署加深了了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广平府署,占地面积很大,它是历史上著名的畿南三府之一,是一座建筑规制较高的建筑,广平府在元代被称为广平路,明洪武元年,将元代广平路改为广平府,治永年县,这是称广平府之始,明代下辖九县。广平府知府官阶为四品,这个品级在当时已经不小了。进了大门前方就是仪门,仪门是知府迎接贵宾的地方。进入仪门后两侧按左文右武依次排列府署的办事机构六科,东面为吏科、户科、礼科,西面为兵科、刑科、工科,里面有古代科举教育展、古代刑具展厅。</p> <p class="ql-block">广平府署有大小院落19个,房屋160余间。建筑格局为中轴对称。进入仪门有庄严的“圣谕戒石坊”,戒石坊南面上书战国末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的“公生明”三个大字,意为“公平公正方能明察秋毫”;北面上书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的官箴</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前走,就是广平府署的正堂,正堂是府衙核心机构,是迎送圣旨、举行重大活动、审理有影响的案件的地方,是封建衙署的最核心建筑。广平府大堂整个建筑颜色深暗、布局工整,造型庄重,落落大方。大堂前厦屋檐下高悬“广平府正堂”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大堂两侧墙边则依次布有十八般兵器及八大杀威棒,还有“肃穆”“回避”牌,使的整个大堂庄严而肃穆,彰显官署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堂,正堂屋檐下悬有“忠爱”匾,主人正座后,屏风上方悬有“明镜高悬”匾,这些匾额都是一个中心思想:提示官衙的主人要清正廉明,上不负皇恩,下不负百姓,做一个忠君爱民的好官。</p> <p class="ql-block">从大堂宝座的屏风后边穿出大堂的后门,就来到了府署的第二进院,二进院里只有一座建筑,即衙署的二堂。二堂的正式名称为“中和堂”,“中和”二字出自《中庸》一书,“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大大道也。”中和堂即取“中庸”“和谐”于一堂之意。</p> <p class="ql-block">广平府三堂又称“燕思堂”,是知府平常休息、喝茶、处理内务、会见宾客、接待上级官员以及处理隐私案件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府署中轴线东侧有东客厅、马神庙、大花厅、戏台、东湖、厨房等,西侧有西客厅、幕僚室、莲池、吏廨、自怡亭、账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三堂两侧各有一跨院,东跨院为戏台院,建有三间堂屋和戏台,是主人看戏的地方。西跨院原是客房,现在为广平府明清知府事迹展。挨着西跨院还有一个跨院,为幕僚居住的地方,现有古代衙门幕僚展。</p> <p class="ql-block">三堂之后是东四堂和西四堂,为内宅,是知府亲属家眷居住的场所。东四堂是知府和夫人、儿女居住的场所,平时外人不准随意入内。</p> <p class="ql-block">西四堂是知府家眷居所。这里的所有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建筑物外墙大多是青砖黛瓦,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西跨院有广平府的幕僚室,以及账房等都在这里。这里还有以“天下衙门”为主题的展览,追溯衙门历史,展现衙门建筑,评说衙门人物,揭示衙门规矩,介绍衙门行政,旨在使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官府行政,品味衙门文化。</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最北端建筑是浮青阁(镇楼)。浮青阁,是知府供奉神明,祈祷平安的地方,府衙内还有东、西两个花园,小巧精致,可以赏景休息。</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社会的职官设置与国家形成、发展同步,有官便有衙,林林总总的衙门成为国家的缩影,广平府署使我感觉到了强烈的历史氛围,仿佛一切都停留在了几百年前的时光里。在这里,我也感受到了邯郸市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穿越在这府署中,我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领略到了古老的邯郸城的魅力。我希望这座府署能够保持原汁原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爱邯郸的历史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