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八九世纪,康乾盛世,“中国”风情漂洋过海,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热衷的时尚元素。英国女王玛丽二世、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时尚风向标蓬巴杜夫人等名人痴迷于收藏和展示中国风物,包括丝绸、茶叶、书画,当然,还有精美绝伦的瓷器。</p><p class="ql-block"> 继宋代鼎鼎大名的五代名窑,汝官哥钧定之后,明清官窑异地崛起,景德镇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的瓷都。此后瓷器就是china,China即是中国。</p><p class="ql-block"> 千年瓷都,万年窑火,生生不息。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珠山,在原御窑厂遗址公园内,占地面积约9753平方米。走进御窑厂遗址,一幅豪迈自信的黑底金字楹联昭告天下:御器声华蜚万国,窑炉风火越千年。</p><p class="ql-block">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皇家瓷厂遗存,从明清两代的皇家御窑,到“江西瓷业公司”、再到这些年新建成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百年中,御窑厂几经变迁。在近三十年的考古中,随着明清御窑厂遗址的不断发掘以及出土文物的不断积累,很多有代表性的陶瓷文物标本在1989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成立不久后设立的龙珠阁内已经展陈不下。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划拨了新馆建设资金,2020年10月,御窑博物馆建成。御窑博物馆库藏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考古修复的元、明、清官窑落选贡品瓷147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21件(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所官窑———浮梁瓷局,专为元皇室烧造御用瓷器。应当说,这便是景德镇御窑厂的萌芽。明朝开国之初就在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窑厂,以器型硕大的青花釉里红大盘、大碗、大罐最为出色,素朴雄浑粗豪而不失民族文化风韵,形成了洪武官窑的独特风格。自洪武朝,历永乐龙纹瓷、宣德青花、成化斗彩、康熙文房瓷至雍正粉彩,景德镇一直是专为皇宫内院制瓷的御窑厂,荟萃着全中国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御窑厂自明初设立以来,延续明、清两代,明清27位皇帝的瓷器供给都是来自这里。专门为皇帝烧造御瓷长达542年。历时600余年的御窑厂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资金,烧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在龙珠阁北侧30米处一组(6座)明初葫芦窑窑炉遗址和遗物出土的参观点上,建有一幢1869.44平方米的保护房。</p> <p class="ql-block"> 御窑厂地下遗存极为丰富,出土了大量明清两代的器皿,曾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 一堆堆黄土、一堵堵窑墙在阳光下格外清晰,断壁残垣仿佛在轻轻讲述那段沉寂已久的往事和景德镇曾有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外面的御窑遗址公园,绿荫环绕,景色秀美,绿茵茵的大草坪上矗立着景德镇地标"龙珠阁"。"龙珠阁"始建于唐,称聚珠亭;修葺于宋,称中亭;明洪武二年,以珠山为中心建御器厂,并置官署监督"贡瓷"的烧造等事务。明天顺重建,改称朝天阁;明成化称冰立堂;明万历改建,称环翠亭。清将珠山御器厂改为"珠山御窑厂",清雍正改称文昌阁。1925年重建,定名"龙珠阁"。1987-1990年仿明宫廷建筑二次重建,采用明四暗七的结构,高34.5米。大门横额匾由启功先生书"龙珠阁"三个字。龙珠阁黄瓦红墙,重檐飞翘,秀丽端庄,气势恢宏,成为景德镇的城徽。</p> <p class="ql-block"> 龙珠阁前的缓坡就是珠山,珠,取珠宝之意,看上去普通,其实在其下面是海量的碎瓷片堆积而成,走在上面的感受相当奇妙。</p> <p class="ql-block"> 在遗址公园草坪上,透过残碎的三层拼贴的青花瓷大圆盘,叠错的缝隙里可以拍到远处的“龙珠阁”, 成为了广场上最具特色的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5月18日,在福建博物院举行的2023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传来喜讯,经各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协会常务理事推荐,共有34家博物馆入围,经过层层推选,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因其传承创新、馆藏作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成绩在全国众多博物馆中脱颖而出,荣获2022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共3家)</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建筑美学的天花板。博物馆由中央美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教授操刀(他被认为是中国先锋派建筑师之一),运用了造型朴实、简约又极富视觉感染力建筑形态,对称美学与东方古典美学的融合奠定了艺术的基石 。御窑博物馆由八个大小不一、体量各异的线状砖拱形结构组成,外观灵感来自于景德镇传统龙窑,沿南北长向布置,它不是简单的几何形,而是复杂的双曲面,不规则的排列显现出一种建筑的跳跃之美,通过各个砖拱结构的之间的错落疏密,达到了一种非常巧妙的"借光"效果。2021年获得"建筑界的奥斯卡奖"一一美国 Architizer A + Awards "文化﹣博物馆"类别的评委奖(2021年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建筑项目),2020年御窑博物馆被评为全球第二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分为地上、地下两层,门厅位于地上层,天气晴好时,独特的建筑造型倒映在水中,光和影虚虚实实,如梦似幻,交替错落的圆润线条,特别适合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 鱼腹形内外拱璧的厚度变化很巧妙,由中心到边缘逐渐变薄,以三层砖块的厚度收尾,精致的细节提升视觉体验感。 </p> <p class="ql-block"> 这些断壁残垣的老窑遗址,这些薪火相传的不灭记忆,是御窑博物馆自然而然的源泉。瓷窑独特的东方拱券原型,窑砖的时间与温度的记忆,塑造出窑、瓷、人的血缘同构关系。</p> <p class="ql-block"> 砖块的砌筑细节使整体变得更精致,同时不同颜色砖块的随机均匀分布让建筑看起来大气又不失活泼,十分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 展馆内外都是由细碎的红砖整齐铺就,红色与灰色打底,让展馆内的那些蜜色的,青花的,彩色的瓷器熠熠生辉。难怪有很多人把这里当作网红打卡地,但御窑的魅力绝不止于此。</p> <p class="ql-block"> 走入馆内,依然是红砖垒砌的墙壁,看起来古朴而有质感,仿佛能感受到浓浓的御窑气息。</p> <p class="ql-block"> 在蓝色天空映衬下,光影从窑口小孔中投射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流连于博物馆里,沉浸在光影交错的过道中,感受到窑砖古朴又沉稳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相传明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派张善到景德镇做督陶官,不成想,这张善是个见钱眼开贪赃枉法之徒,他将御窑厂剩余的残次品进行倒卖从中渔利,致使部分御用之物流落民间。朱瞻基获悉后震怒,下令处决张善以肃纪纲,并命御窑厂把所有剩余瓷器一律打碎掩埋,由此形成厂无余物的铁律。但复原后的器物仍精美绝伦,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p> <p class="ql-block"> 异于其他博物馆,御窑展示的大多是"残破品"。面对宫廷吹毛求疵追求完美的需求,景德镇手艺人在一次次开盲盒般的烧制出陶瓷,"落选者"被一次次摔碎,在成堆的碎片后诞生出能上贡的上乘之作。碎片之下,都是景德镇泥与火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览有很多瓷器碎片,还有很多修补的伤痕累累的瓷器,这就是御窑。一出窑,器成,则登堂入室送入宫中,身价倍增风光无限。不成,则毁之弃之,“一捧黄土掩风流”。</p> <p class="ql-block"> 有这些零碎的瓷片,才有那段虽败犹荣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由上至下,无数参与其中的工匠们所建造的梦,在自然、人力、极致之下,由破碎编织而成的伟大梦想。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假如六百年前它们都成功入选了,今天,它们应该都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馆藏了吧。</p> <p class="ql-block"> 御窑博物馆收藏在该馆内的藏品大多为孤品、绝品,其中有元青花五爪龙纹围棋罐、明洪武釉里红地白莲纹大碗、明永乐白釉三壶连通器、明宣德青花五爪龙纹蟋蚌罐、明宣德斗彩莲池鸳鸯纹盘、明成化素三彩鸭熏……。</p> <p class="ql-block"> 蟋蟀罐,相传宣德皇帝特别喜欢斗蟋蟀,因此命令御窑厂烧制各种精美的蟋蟀罐,这批蟋蟀罐,从表面的五爪龙纹饰样来看,可以确定这是皇帝的御用之器,而器具上的“大明宣德年制”指向了他的主人就是宣德皇帝。后来宣德帝病死,其皇位由他年仅8岁的儿子﹣﹣正统帝朱祁镇继承。为防止朱祁镇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太皇太后张氏发布了命令:"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革中官不差"。后来蟋蟀罐就此停烧,没了踪迹。如今,世界上诸多顶级的博物馆中,都不见宣德蟋蟀罐的身影,可见它的珍稀程度。</p> <p class="ql-block"> 明代永乐·甜白釉镂空锥花三壶连通器。这件是孤品,它的造型奇特诡异,是明代官窑中最神秘的一件物品。有人猜测它是医疗卫生器械,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插花器皿或是古代的灯具。一些学者,发现器身上浅刻的三角形纹饰,和12-13世纪阿拉伯地区金属器上的錾金花纹相似,他们猜测它可能是穆斯林的日用品,凡此种种,它都是“孤证”一般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这件甜白釉三连通器,是朱棣最爱的颜色,有着“白如凝脂,素犹积雪”的美称,它的白色给人以温柔恬静的感觉。这一时期烧制的白瓷数量众多,造型丰富,甜白釉自从永乐时期诞生起,即是后世无法超越的巅峰。这件器物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明显的釉面开片现象,也许这就是它被打碎的主要原因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 大名鼎鼎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薄如蛋壳、温润如玉的白胎上,阔步傲视的雄鸡、温情脉脉的母鸡,天真烂漫的小鸡都栩栩如生,虽然是修复的次品,但是其质地工艺绘画确实相当高超,且存世稀少全球限量17只,结合成化18岁继位到41岁驾崩的很多奇特故事,难怪这么小的一个酒杯,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出2.8亿港币的天价,当时都可以买一吨多黄金。</p> <p class="ql-block"> 清龙凤纹盘 唐宋的龙基本以三爪为主,到了元代出现五爪龙,明清对五爪龙的使用就很严格了。这个盘子上了今年的国家宝藏,他被砸掉的原因是……六爪。</p> <p class="ql-block"> 国宝一,明代正统·青花云龙缸(高度75.5cm 直径88cm ) "大器晚成"通常指的就是这类器具。在明代嘉靖年之前,烧制一口这样体量的龙缸,几乎天方夜谭。由于龙缸胎体厚重,导致拉坯、利坯和烧窑难度极高,因胎厚而致受热不均使开窑时常常出现坠裂、惊碎的现象,所以是史上公认“最难烧的瓷器”。大龙缸和薄如蝉翼的薄胎瓷一样,被称为古代景德镇瓷工的惊人创造。这一件龙缸,是在近乎数10吨的龙缸瓷片下筛选拼成的,它是目前明清官窑瓷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p> <p class="ql-block"> 龙是古代帝王的图腾,皇帝是真龙天子,龙缸是御窑厂专门为皇帝烧造使用的,所以把皇帝专用的这种瓷器大缸叫龙缸。早在明洪武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便设有龙缸窑,专门烧制大龙缸。宣德时期龙缸窑一度增加,并一直不停地尝试烧造龙缸,但却总是不得其烧制奥秘,无论花费多少心思和制法尝试都屡屡不成。</p> <p class="ql-block"> 到了明代中晚期的正德、嘉靖时期,在景德镇御窑厂能工巧匠的齐心协力下终于将大龙缸烧制成功。目前存世的龙缸也以嘉靖朝居多,口径最大可达70cm以上。</p> <p class="ql-block"> 这种大缸烧成后主要是放在皇陵、太庙等皇家祭祀重地使用。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嘛。还有就是故宫是以木质结构的建筑群,宫内的防火事项极为重要,以大缸来储水防火是一个好的办法。但由于龙缸体型庞大、不易搬运,北方冬季存水时极易结冰冻裂,加上其他诸如动乱、变革等天灾人祸,无疑增加了龙缸的传世保存难度。由此,现有存世品宛如凤毛麟角,不可多得。</p> <p class="ql-block"> 文献记载了这样一个事情,在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景德镇。太监潘相作为督陶官,督造御用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潘相对待瓷工十分残忍,鞭笞、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迫害,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竟以自己身体为烧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暴动,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 ,景德镇制瓷业几近毁灭。</p> <p class="ql-block"> 为了安抚景德镇制瓷窑工,明清皇帝敕命童宾为"风火仙师",也是景德镇制瓷窑工世代祭祀的窑神。瓷工们为纪念这位秉性刚直的英雄,在御窑厂的左侧建了一座"风火仙庙"。因为烧造瓷器,火借风力,风与火最为关键,因此,景德镇地区传统民间称之为“风火神”、“窑神”,“童公窑”也被称之为神窑。</p> <p class="ql-block"> 国宝二,明代永乐·海水山崖香炉,这件器具,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在故宫博物院,一件在南京博物院,还有一件就是这件修复器。从造型上看,仿商周青铜鼎样式,器型古朴雄壮,图案奔放流畅,意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它的线条丰腴,鼎式炉上有着少见的S形双耳、颈部装饰鼓钉、坚实有力的兽蹄足支撑。通体纹饰是青花海水山崖纹饰,这类纹饰常见于古代龙袍的下摆和袖口上。</p> <p class="ql-block"> 六百年前,为了制作这件香炉,工匠做了很多的努力,在工艺上,因为这类器物胎体非常厚重,在烧制过程中,容易炸胎、变形、塌陷。为此,工匠们特意将它的双耳、口沿、三足做成了空心,保留了透气孔。即使付诸全部的心思,因胎厚体硕,烧制时极易变形、炸胎,这件香炉还是因为瑕疵,被打碎掩藏。直到晚明嘉靖烧制此类瓷器才相对成熟。这每一块残片都是工匠们无数次探索的心血结晶,人类文明的传递和发展是何等艰辛。</p> <p class="ql-block"> 国宝三,明代正统至天顺·青花镂空方胜纹绣墩。在景德镇瓷器的历史中,正统、景泰、天顺三朝,都是属于瓷器“空白期”或是“黑暗期”,与第一个大龙缸年份一致,这件器具也是明代正统年间的。绣墩,是专为古代女性定制的凳子。</p> <p class="ql-block"> 这件青花绣墩足足有20多斤重,器身以镂空方胜纹编织而成,视觉效果十分惊艳,但镂空的外壁装饰增加了器物的烧制难度,坍塌是常态,最终无一例外,没有一件幸存者。这件绣墩由127块残片拼成,用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以及光敏树脂材质修复后,它成为“空白期”的孤品。</p> <p class="ql-block"> 国宝四,明代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它,全世界只有4个,并且都藏在御窑博物院里。素三彩从出现以来就是极其神秘的釉色,它与唐三彩一样,并非只有三种颜色,它的主题色以绿、黄、茄紫为主,这类低温三彩釉十分少见。成熟的素三彩主要集中在明代正德年间,而这件比宣德年间早几十年的成化素三彩,更是精品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鸭形香薰,分为上下两截,中间以子母口相合,腹部中空,烟可从鸭嘴处飘出。这件器具,除了明显被打碎的裂痕,很难看到工艺的瑕疵,即使是这样精美的实用器,也难逃被掩埋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国宝五,明代永乐·青花地锥白龙凤纹梅瓶。这件梅瓶,是从御窑遗址数吨重的残片中历时一年,挑出来466片拼结而成,这件立体拼图,难度系数也是最大的,想要修复好它,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心,这件梅瓶是难得一见的孤品。这件梅瓶最大的亮点,在它的龙纹之上,这是青花瓷中少有的竖立的白龙,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永乐大帝时代的豪迈雄风迎面扑来。可惜,它因釉色不纯,而被打碎。虽然发色略有偏差,因为是绝世孤品,依然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瓷器中,梅瓶,是最典型的器型之一。它最早出现在唐代,盛行于宋代,是装酒的器具,后来因为造型优美,而成为赏瓶。在明清官窑的严格体系下,这些可以媲美国宝级的文物,因为失色、变形、开裂、坍塌...最终难逃法眼,深藏土中。</p> <p class="ql-block"> 慢慢走进博物馆内可以看到很多宁为“御”碎的瓷器,每一件展品和光影交织谱写出了一个个精致的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与瓷器对话,看到的是波澜壮阔历史背后的烟火气。往昔,御窑内外是两个世界,落选瓷器被打碎长眠于此,成品则被运送至京城乃至世界各地,乘载着文化交流的使命。如今,这些长眠的瓷器正随着考古发掘复苏,御窑内停滞的时间再次流转,……</p> <p class="ql-block"> 说到景德镇御窑厂的釉色瑰宝,就不得不提青花、五彩、豆青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釉色。青花瓷以其清新雅致的蓝白相间图案深受喜爱;五彩瓷则以其艳丽多彩的画面让人眼前一亮;豆青瓷则以柔和的豆绿色为人们所钟爱。这些独特的釉色,无一不体现了御窑厂陶艺师傅们高超的技艺水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 从明洪武年间到清光绪,不同的朝代,瓷器的风格也不相同。洪武永乐时期的瓷器多有一种旷远之感,花纹不精美但颇有气势,而成化年间的瓷器则是一种纤细雅致之美,清道光年间,外敌入侵,人心惶惶,瓷器早已没有了大气从容的姿态,略显粗糙和慌张……</p> <p class="ql-block"> 一般的博物馆以展示单个传世的经典藏品为主,而御窑博物馆把同一种器物类型的几十个标本展示出来,可以发现它的生产过程以及精品拣选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 瓷枕流行于宋元时期,此后就极为少见了。而这65件“空白期”青花瓷枕的出现,就像铁树开花般没有任何预兆,十分罕见。过去认为正统、景泰、天顺三个时期因为时局动乱,加上传世品的稀少,人们猜测这段时间没有官窑的制作,而这些“集体”出现的瓷枕碎片打破了这一判断。这批青花如意形瓷枕,计有10种不同的花卉纹饰,因为瓷枕体量大,烧制难度高,所以试验失败之后被打碎掩埋。</p> <p class="ql-block"> 御窑厂历来荟萃着景德镇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他们虽然专为皇帝烧制瓷器,客观上则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除了不少流失于海外,至今尚有许多陶艺珍稀品为故宫博物院所珍藏。</p> <p class="ql-block"> 御窑厂不仅是明清时期最大的御窑遗址,还凝聚了千万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匠心,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瑰宝之一,成为中华古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记忆。在这样一个幽静而富有历史韵味的地方,可以静静感受千年瓷都的魅力,也为中国陶瓷史书写了的华美篇章。</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一路欣赏,看着这些安安静静的物件,听她们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诉说着繁荣与昌盛,诉说着覆灭与消沉。</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御窑厂不仅在我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发掘和保护历史遗迹、传承和推广陶瓷文化等。这使得景德镇御窑厂的历史与文化得以传承至今,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在残片之上建起的御窑博物馆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被打碎、掩埋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历史如梭斗转星移,这一切反而可能是个新的开始。……"。瓷片虽小,却可以还原一段历史,数以万计的碎瓷片堆积在一起,不仅仅是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的实证,更能够拼凑出当年的烧制工艺、原料配方、生产模式,破译人类古代瓷业巅峰蕴藏的文明密码。随着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无数碎片的拼合、解读,那些遥远而模糊的历史也逐渐清晰起来,仿佛打通了古代与当代的通道,开启了一个个秘境中的故事。明清两朝六百年,都在时光的取景器里。博物馆给了文物发声的机会,给了历史重现的舞台,给了文化传承创新的空间。这座中国唯一以御窑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瓷都的历史与辉煌,展示着千年窑火不息的陶瓷文化,续写着传承创新的陶瓷基因。 “建筑本身并没有感情,只是看展的人用了心”。也许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更会成为景德镇的城市印记,托举着千年瓷都的文明根脉。景德镇的窑火千年不息,悠悠千载,兴亡百代,瓷的光芒始终映照着这片土地。景德镇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也在这一缕文明之火中,熊熊燃烧,永不熄灭。(史料部分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深表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