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的盆地里行走

轻舟时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20℃的盆地里行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红峰</span></p> <p class="ql-block">  从上周开始,持续低温天气影响我县,除了大峡谷镇,其他所有乡镇连续多日最低气温都在-20℃以下。22日早上,打开“长治气象APP”查看壶关气温,排在最后的是布设在百尺镇的两个站,百尺-25.4℃、流泽-25.8℃。全壶关,百尺最低。</p><p class="ql-block"> 这是典型的盆地型气候,夜间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流动,堆积在盆底,气温较周围低很多;白天,受周围山体阻挡,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热空气流动不畅,仍然聚集在盆内,气温较周围高很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促进植物糖分的形成。百尺人有眼光,引进了玉露香梨,糖分多,味道甜。自己吃口感好,上市场卖,品质好,价格也好。百尺出产的小米,色泽金黄,米质软,富含铁元素,深受食客喜爱。</p> <p class="ql-block">  盆地,福地。百尺竿头,福(佛)至祥至。</p><p class="ql-block"> 百尺镇地处沁水煤田的边缘,有一定储量的地下煤资源,是我县的能源大镇。开花山煤矿,赵屋煤矿,大南山煤矿,曾经的好企业。过去的百尺人不用出村就有工可务,有酬可得。能源结构调整以后,百尺人犹如茧中的幼虫,经历了百般挣扎和艰难抉择,终是走出困境,重获新生。今天的百尺镇,建立了新的产业结构,食用菌种植基地、小杂粮加工厂、旱地西红柿延伸产品……百尺人再一次独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  有煤的地方就有水,百尺镇的地下水浅,当东南山区乡镇为水而发愁的时候,百尺早有了自己的供水站,各村早就通了自来水。“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在百尺提前得到了落实。有了水资源,粮农菜农种粮种菜就排除了很多不利因素,大旱小灾,小旱无灾。每到秋天,沉甸甸的谷穗、黄澄澄的玉茭穗,个个眉开眼笑、手舞足蹈。</p> <p class="ql-block">  在过去,百尺镇除了煤矿,还有铁矿,几乎家家有炼铁炉、人人是打铁匠,“煤铁之乡”的称谓名不虚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包括工业在内的“四个现代化”,号召全国人民靠自己艰苦奋斗实现工业现代化。在此号召下,百尺镇成立了壶关首座国营铁厂,个体手工作坊的打铁匠,转化身份变成了铁厂工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p> <p class="ql-block">  打铁还衍生出了打铁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壶关秧歌”就产生于百尺的打铁作坊,起初叫地圪圈秧歌。过去传统劳动生产中,铁匠师傅们在打铁时,你一锤、他一锤,叮咚-叮咚交互进行,打造成一个器具成品须要耗费很长时间。搭配上互唱互答的劳动号子,既调动师傅们的积极性,又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使打铁不再显得那么枯燥。渐渐的,劳动号子演变成了劳动者表达心声和释放情感的方式,继而形成民间社火和街头巷尾的表演形式。后经戏曲人的编排改良,形成了名扬上党的“壶关秧歌”。</p> <p class="ql-block">  源于百尺的壶关秧歌,距今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百尺的早期文化,也有丰富的遗存和展现。古民居保存完好的西岭底、贾家南底两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起源于鸦村的迓鼓表演形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村中原有一通镌刻百尊佛像的石碑,而给村庄起名的百佛图村。五集村外悬崖上的石窟,圪坨村后半山腰的佛祖石刻像,见证了当年晋豫古道曾经的繁盛和荣华。</p> <p class="ql-block">  百尺镇位于壶关南部,毗邻上党区和晋城市陵川县,是晋豫两省人口流通、物资交流的必经之地。沿陶清河向北达壶关县城直至长治、太原,沿西柏林向西可到荫城古镇直至晋南,向西南翻过开花山过陵川可到河南焦作、济源,东北越乌泉山过店上穿郊沟河到林州、安阳,向东攀行头岭过树掌可达辉县、新乡,直至豫南豫西豫东。繁忙的物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产业的发展,百尺的煤、荫城的铁、辛寨的醋,都经过这座交通要塞运往省外。据乡民说,五集石窟、百佛图石佛碑、圪坨石刻像,最早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p> <p class="ql-block">  百尺镇人文荟萃。贤人辈出的西柏林,一村六进士,占整个壶关隋唐以来高中进士数量的六分之一。唐时王莘,少年英资,才高名远。明时郭翀遍涉经史、博学多才,张铎治学严谨、诗词俱多,杨能恣意环秀、才识过人。尊孔重教的五集村,李才旺先生德位相配、书画俱佳,张润堂先生博古通今、著作等身。</p><p class="ql-block"> 店上籍、曾在省里任职的刘德宝厅长《壶关村村咏》书中用“一诗一文”来反应百尺这种文化现象。律诗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人扎堆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壶邑西南笔杆多,老中青少浪连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政坛爬格争流利,文界挥毫赛娜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卉齐开文化县,千贤领唱鼎新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缘何才俊成堆扎,尚待专家细切磋。</p><p class="ql-block"> 文中细数百尺当代老中青少文化先生、文化后生,其中不乏多例父子兵。</p> <p class="ql-block">  百尺镇的民间艺人,在壶关也占有一席之地,板话王王雪山,秧歌传承人吴海生,迓鼓传承人张合义、马何来,国术传承人赵贺龙等人。</p><p class="ql-block"> 百尺还有更早的文化,仰韶、龙山、夏商……</p><p class="ql-block"> 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传承的百尺盆地,给予我行走的底气。能够在-20℃的盆地里行走,是我的福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12.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