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宁波市,简称“甬”,别称甬城、明州,浙江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 ,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大陆海岸线中段,介于东经120°55'~122°16',北纬28°51'~30°33'之间,北濒杭州湾,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西接绍兴市,南邻台州市 。总面积981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宁波市常住人口961.8万人。截至2022年末,宁波市下辖6个区、2个县和2个县级市。</p><p class="ql-block"> 宁波市古称为“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4200年的夏朝堇子国,被认为是宁波作为“邑城”的最早起源。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 </p><p class="ql-block"> 宁波市全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平原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宁波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 。宁波舟山位列2023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第9名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首位。 </p> <p class="ql-block"> 宁波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以展示宁波人文、历史和艺术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展品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的珍贵靑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6万余件。 </p><p class="ql-block"> 宁波博物馆是首位中国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新乡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宁波市“十一五”重点文化工程。</p><p class="ql-block"> 宁波博物馆投资2.5亿元,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整个设计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宁波博物馆陈列由主题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展厅总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一楼设临时展厅,总面积2600平方米。二至三楼为常设展厅,总面积5400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东方“神舟”——宁波史迹陈列》、《“阿拉”老宁波——宁波民俗风物展》和《竹刻艺术——秦乗年捐赠明淸竹刻珍品展》。 </p> <p class="ql-block"> 《东方“神舟”——宁波史迹陈列》以宁波区域文化发展为基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通过“远古四明”、“拓地三江”、“州城确立”、“国际港城”、“海定波宁”、“东南都会”、“开埠通商”等七个篇章,图文并茂配以实物,向市民展示了宁波7000年文明史。</p> <p class="ql-block"> 宁波老外滩,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江口(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汇流之地)的北岸,是进入宁波古城的门户。 在唐朝为中国四大港口之一,并成为鉴真东渡的起点;在南宋为中国三大港口之一,并设立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当《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便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并于1844年正式开埠。</p><p class="ql-block"> 宁波老外滩于1992年后作为商业旅游项目开发,宁波老外滩已经成为宁波的一个著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 宁波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宁波鼓楼是宁波市仅存的古城楼遗址,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之一。游人登楼,便可一览宁波城之全貌。在那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摊点,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这片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 鼓楼步行街熔文化商贸于一炉,集购物休闲于一体,已成为宁波市内的游乐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宁波中山公园位于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现为中山广场的一部分。最早为宁波衙署所在地,1927年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有人提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建造一座中山公园,立即得到了甬城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公园地址选定在旧道署、后乐园、府后山一带,占地约60亩,并于当年夏天动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耗资11万余元,于1929年秋公园落成。共建造各式房屋21座、亭台4个、牌坊2座、廊3条、桥5座。其中的独秀山为明代遗物,尊经阁为宁波府学迁建。 1998年初,中山公园与宁波市体育场区域建成中山广场,迅速崛起成为群众性广场文化演出活动的“龙头”,成为展示宁波城市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中山公园原址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月湖是宁波市中心一片月牙状的湖面,这里曾是宋明时期文人坐而论道的城中山水,如今是宁波最重要的绿肺。它虽然不比杭州西湖名声响亮,但在宁波的地位有如西湖之于杭州。湖畔点缀着庭院和老宅子,周末散步很是闲适。</p> <p class="ql-block"> 来宁波旅游,月湖公园特别值得好好逛一逛。园内不仅山水景色俱佳,游玩体验也相当丰富,旧居、庙宇、博物馆、美术馆,一个公园玩出多种花样。</p> <p class="ql-block">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p> <p class="ql-block"> 天一阁博物馆中的司马第,即范钦住所,由范钦官职得名,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敝。</p> <p class="ql-block">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 尊经阁,原来是明州州学、庆元府府学、庆元路路学、宁波府学(孔庙)的藏书楼,先后10次易名,有6个名称,其中“尊经阁”先后出现4次,沿用时间最 长。最初名“五经阁”,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改名“稽古堂”,后因高宗累颁御书藏之改名“御书阁”。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重建,改名“尊经阁”。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重建,再改名“稽古堂”。成化二年(1466年)重建,翌年春三月竣工,改名“尊经阁”。嘉靖九年(1530年)因钦颁御制《敬一箴》等,改名“敬一亭”。清乾隆九年(1744年)再次重建,复名“尊经阁”。</p><p class="ql-block"> 1935年,因建造体育场,宁波府学(孔庙)被拆除,尊经阁移建于天一阁后假山北原平屋处,改名“思齐楼”,作为古籍阅览之所。1949年后复名“尊经阁”。</p> <p class="ql-block"> 阿拉宁波自古靠海吃海,所以陆地有丝绸之路,阿拉宁波有海上茶路。在江厦桥与新江桥夹角处这里是姚江与奉化江交汇处,也是以前三江口古明州主要码头遗址。 目前,这里在2009年建造了一个“海上茶路启航地”的标志性景观,由一个主碑,四个副碑,茶叶形船体和船栓群组成,密密匝匝的系缆桩看着令我热血澎湃,闻着不变的三江口江风的味道,可以遥想当年这里的热闹场景。</p> <p class="ql-block"> 江北天主教堂,原名圣母七苦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路40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兴建,哥特式建筑风格。2014年7月,教堂因失火严重损毁。2016年7月,天主教堂完成修复。</p><p class="ql-block"> 江北天主教堂建筑面积4846.4平方米,整组建筑由钟楼、主教公署、本堂区及若干信徒宿舍及生活用房组成,结构整齐,具有较典型的哥特建筑风格。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是现存较早中西建筑融合的重要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也是当年法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重要见证。</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5日,江北天主教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首次来到宁波,就爱上了她。美丽的宁波,等着我,我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