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弱,并非全然消极、负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转过念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或也是触摸世界,抵达自我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处弱,爱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周末在朋友的茶室,三人围坐煮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主人一边拨弄着炭火,一边心血来潮把炉子有字的一面转向我们,“正好,考考你们这两个什么字?”于是对面二人(包括我)便凑过去,对着两个似识似不识的古汉字端详研究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相来相去、猜来猜去,最后仍以失败告终,顺便得出自己实乃文盲的结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暴露弱点,好像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一条“捷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弱,这个字,大多时候或还是倾向负面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软弱、脆弱、懦弱......尤其在当今社会,面对无处不在的竞争环境,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于决胜负、争强弱,崇拜绝对的力量与强者。而至于弱点,总是能藏则藏,不便拿出来示人;弱者,称之于人,也不是什么体面的形容。然而,有时候回想人生中与“弱”相处的时光,似乎也并非全然狼狈。比如与他人之间以弱处交换弱处时的赤诚真心;比如,某个阶段经历一些世事后,终于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弱处,那一瞬间的释然畅快;再比如,以“弱”的心态,而非“强”的心态去触碰周遭世界时,那样的细腻与平静......这些记忆中的吉光片羽,似乎也在轻声诉说着“弱”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人有弱处,必有深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这句话,出自张岱《陶庵梦忆·祁止祥癖》。我们大都听过前半句,但它其实还有后半句——“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祁止祥是张岱的朋友,爱好书画、蹴鞠、鼓钹、鬼戏,还有戏曲,他癖好之深,更在于可以为此不惜自己的性命与家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前阵子,和朋友曾就“人无癖不可交”这个结论,争论其背后的逻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发现,似乎仅以没有爱好、癖好就代表这个人没有专注力、容易心浮气躁,因此就推论出这样的人不值得交朋友,好像总显得不那么具有说服力(专注力,大约还只是一个品质,只不过在浮躁的社会⻛气下,专注显得尤其珍贵)。而真正触达这句话背后逻辑的,答案或就在后半句,那是和人性相关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人一旦有癖好,就会有瑕疵、有弱处,也因如此,而变得真实可触碰;而反过来,一个人若没有癖好,没有瑕疵、没有弱处,遑论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如果有,要么是城府极深,把自己的弱处掩藏得滴水不漏,要么就是实打实一个“狠角色”,没有弱点,如钢筋水泥铁桶一般。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样的人缺少真实感,接触起来总是不那么容易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现代人也有“恋物癖”,不过与时俱进,收集的东⻄多了像模型、玩偶、鞋子、包包......之类各种的新式物品。但同样的是,为了收集这些东⻄,人会不断投入金钱、付出时间、精力,随之慢慢就在心里形成了一个小角落,也就是所谓的“疵”,或弱处。想到我们包快递,越是珍贵易碎的东⻄,越是会裹上一层一层软和的包装。因癖好而形成的弱处,或许也正如那一层层的气泡膜与海绵般,其中包裹着的便是对物的深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与自我的和解,或从接受软弱开始</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我的一个客户她并非一个专业的瑜伽习练者,最初只是出于健康的关照,开始早起锻炼。并且,由于还要按时准点上班,于是能找到的最省时省力的方式,就是在客厅铺个瑜伽垫,做一些伸展动作。然而即便是最最基础的动作,也并不容易做到“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而出于一种本能,起初发现做不到的时候,会本能地想要“硬刚”:或憋着一口气、或肚子鼓鼓地撑住,身体变得愈发僵硬,一心只想把四肢摆到它应该到达的位置。直到某一天,忽然发现,好像大可不必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接受自己,把专注投入到体会过程的愉悦中,享受这段时间的积极与正面,或许这,是比做到标准的动作更为重要的事。而当我放下,当身体随之放松柔软,一呼一吸变得顺畅,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有些动作反而就这样自自然然地做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也听很多朋友聊过瑜伽的身心疗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会开始笑,更多的人开始流泪、直至放声痛哭。如她形容,整个过程,就像一次“身心的洗礼”,通过练习与释放,身体和情绪都像完成了一次新陈代谢般轻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我想,大多时候,人是害怕面对自己的软弱的。就好像,做瑜伽时,一个做不到的体式也许会让你感觉到挫败,觉得自己是个弱者。成年人的潜规则里,流泪、哭泣是脆弱、软弱的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而事实上,与自我的和解,或许恰恰就是从直面、接受自己的软弱开始。瑜伽中如此,生活中也同样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示弱,是触摸世界的方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示弱,在对峙中是不可取的行为,代表为对方的力量所屈服,甘拜下⻛。然而,跳脱出对峙的局面,示弱,在朋友之间,在与世界接触的关系里,似乎又有其不一样的表达。比方开头提到,在朋友的茶室,暴露弱点有时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快速拉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海丰老师也曾提到他参与过的一次聚会,组织者为了让现场的朋友们更加熟悉彼此,设置了一个被称为“至暗时刻”的互动环节。现场每个人都被要求分享一个自己的至暗时刻,可能是非常尴尬的、懦弱的、黑暗的......一件事。而,当在场的人一一分享结束之后,现场的气氛也变得比刚开始时更为柔和、亲近、活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或许朋友之间所谓的“熟与不熟”,本质上,其实是看对彼此的弱点是否足够了解。真正的朋友,因为了解对方的弱点,因而能把握对方的底线,自然也就有彼此相处的分寸。如今,社交网络如此成熟,然而所谓的朋友圈,实际上却变成了一种浅社交。朋友圈里呈现的是设想好、想让别人看到的生活。包括前段时间很火的“凡尔赛文学”,从赤裸裸炫耀发展到流行用低调、婉转的方式炫耀......这些占据了我们大多数社交时间的网络世界,距离真实、距离建立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似乎正在越走越远。有时候甚至觉得,那些敢于以弱示人,敢于卸下外甲、以软和真实的血肉去触摸世界的人,实际上是抱着“沟通”而非“对峙”的心态,采取的是“弱”而非“强”的手段。这些人,或是大勇、或是大智、或是大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这个弱,或为爱物成癖而形成的弱点;或为放下执着时,坦然柔软下来的自爱之心;抑或是一种示弱,用赤诚去触碰他人、触碰世界的爱人之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而所有这些,关于弱的另一面,仿佛如同北方冬日傍晚的落日余晖,以静静的、柔柔的姿态,没有侵略性、亦没有占有欲地温暖着发现它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弱,并非全然是消极的、负面的,转一个念头,弱点、软弱、柔弱,或都可成为开启积极与正面能量的钥匙,而成为一种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又或许,抛开竞争的局面,胜负、强弱都不是目的,而是我们触摸世界、抵达自我的通道与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砂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2023年12月2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出差 沈阳北 随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