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耳闻目睹的豆腐菜肴</p><p class="ql-block"> 原创 天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曾因公出差到南昌,在火车上与邻座的一位军官叔叔交谈的一见如故……。沾这位军官光,我也入住了″八一军人招待所″。入住期间伙食中,让我至今印象颇为深刻的是一道"小黄蟮烩豆腐″菜肴。每一块寸长豆腐丁(约边长3~4公分正方体豆腐块)豆腐丁内都有一条或二条寸长般小黄蟮(该是蟮苗)。当时,就对这道豆腐菜的烹饪心生好奇;这蟮苗如何呈活体而乖乖钻入豆腐内"下榻安臥″?八十年代初,在新华书店择书时见到《景德镇豆腐菜》一书,便打开见书目录就有"小黄蟮烩豆腐″烹饪方法记实。原来该菜是当年景德镇市一位张姓大厨反复实践把奇思妙想变成该豆腐名菜。年代久远,回忆当年阅书中内容,介绍该菜尝试创新烹饪过程大致是,起初选小黄蟮苗在5~6公分,豆腐块为8~9公分(边长),创意是让蟮苗自动在油锅中因惧痛本能钻入豆腐体内。根据创意,张厨大师经历了数百次失败;蟮苗要么"含恨冤死在油锅里,要么一头钻进豆腐,尾却露在豆腐体外,并且,各个豆腐块外面露出蟮苗尾长短参差不齐。为了保证蟮苗恰到好处整身钻入(隐藏)豆腐块体,张大师锲而不舍,从油温、油量、炒锅选型、煎制时长、蟮苗体长优选、豆腐卤点浆质浓度等多方面筛选条件;天道酬勤,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一一“小黄蟮烩豆腐″菜肴独领风骚名扬中华豆腐菜系列。多十年过去了,当下媒体上见到的有关″小黄蟮烩豆腐″烹饪介绍,与我当年耳闻目睹(且品尝过)相差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除此该书介绍此道豆腐菜外,书中另一道豆腐菜的介绍至今难忘;该书提及,有一年,数位日本食客(游客)慕名来到景德镇市,点名要吃张大厨的豆腐菜。那天日本客人入桌后,数道名菜悉数上桌,正当客人们疑感不解:怎么不见豆腐食材的菜肴?只见一位服务员双手捧着椭圆形约八十公分之长盘上来了,盘中一座白雪恺恺的山脉静卧其中。山体中″镌刻″三个金色大字一一″富士山′′。日本客人们霎时间对这道"富士山″形体的超级豆腐菜,个个起身打揖……。</p><p class="ql-block"> 令笔者难忘的另一道豆腐名菜就是淮南的八公山豆腐宴。有一年入秋去了八公山风景区,景区酒店做了一桌豆腐宴,其中"豆腐饺″神奇。馅料是虾肉,奇特是那个饺子馅皮,居然是豆腐(厚度约3毫米)。豆腐饺口感细嫩滑润!</p><p class="ql-block"> 遗憾是,因污染、豆子转基因,老字号烹饪艺失传,生活快节奏,肯特基,麦当劳进入国内等原因,在餐桌上豆腐名菜很难见到了。如今的像川,湘的"麻婆豆腐″,淮扬的"平桥豆腐″很难算是传统正宗的豆腐菜式了……。</p> <p class="ql-block">梅花三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