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续“走进神秘的波斯古国伊朗(四)”。</p><p class="ql-block"> 昨晚我们从伊朗的设拉子城乘坐“IR3433”航班,飞往其首都德黑兰。</p><p class="ql-block"> 晚上10点左右,飞机到达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等拿好行李坐车到酒店,再办理完住宿房间,入睡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点。</p><p class="ql-block"> 今天(2023年11月15日),是我们在伊朗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旅游第八天,也是我们在伊朗旅游的最后一天。</p> <p class="ql-block"> 考虑到大家晚上睡觉的时间比较少,导游安排今天游览出发的时间,为早上九点。</p><p class="ql-block"> 对于70多岁的老人,缺的不是觉,而是人世间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七点我们就起床吃去吃早餐,顺便在酒店留下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昨天,我们在设拉子机场,与原来的伊朗中文翻译美林话别。</p><p class="ql-block"> 今天出游,当地旅行社为弥补我们对原中文导游的情感,特地配备一位漂亮的美女中文翻译。</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游览的景区,是德黑兰的“格列斯坦宫(Golestan Palace)”。</p><p class="ql-block"> “格列斯坦宫”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中心的老城。它建于萨非王朝时期(公元1501年~1736年),十八世纪恺加王朝定都德黑兰后,这里成为王室成员生活办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巴列维王朝时期,两次重要的加冕典礼(1925年和1941年)都在这里举行。</p><p class="ql-block"> “格列斯坦宫”中,有华丽的宫殿群,宁静漂亮的水池和花草树木优美的花园。</p><p class="ql-block"> 站在水池往前看,前面尽头的建筑就是王室宫殿。</p> <p class="ql-block"> 走进“格列斯坦宫”景区,通道边竖立着一块“格列斯坦宫”游览导游图牌。</p><p class="ql-block"> 导游图牌中,绿色是水池,四周棕色是王室建筑。</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门口沿着长长的水池,来到了水池尽头的大理石宝座殿(皇宫殿)。这里是王国举行重要仪式的大殿。</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理石宝座殿,导游告诉我们,该殿建于1806年,后在恺加王朝的第四任君主纳赛尔丁·沙阿(1831-1896)在位期间,又进行了一次装饰。</p><p class="ql-block"> 她告诉我们位于宫内中央的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国王大理石宝座,它由65块大理石构成。</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座大理石宝座,当时的卡扎尔王朝历代君主以及巴列维王朝两位国王的加冕仪式均在该宝座上举行。</p> <p class="ql-block"> 宝座的台面由男人、女人、精灵和恶魔形象的雕像和11根螺旋花纹柱支撑。</p><p class="ql-block"> 宝座的正面是二级大理石台阶,台阶二边各有一头狮子和一位士兵守卫着。</p><p class="ql-block"> 宝座台面上的护栏上还有多个人物小雕像。</p><p class="ql-block"> 宝座上饰有浮雕,珐琅等装饰物,充分体现那个年代伊朗雕刻艺术的精华。</p><p class="ql-block"> 现在它是格列斯坦宫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二边各有三个服饰不同的大理石女子扛着宝座。</p><p class="ql-block"> 这表示波斯帝国疆土开阔,统辖着不同民族人民。</p> <p class="ql-block"> 宝座台面上的大理石美女雕像</p> <p class="ql-block"> 大理石宝座背后,是流光溢彩、铺满精美马赛克图案的尖拱门。</p> <p class="ql-block"> 大理石宝座殿是前开式大殿,顶上的屋顶,由一块块长方形镜面组成。</p><p class="ql-block"> 大殿的正前方是二根刻有旋转图案的立柱,柱前是遮阳布。</p><p class="ql-block"> 当大理石宝座前的遮阳布卷起,明亮的阳光投射在门廊和宝座上,金色的光线反射在宝座后面的尖拱门,及四壁镶嵌着镜片的墙上,整个大殿如同被撒上了金粉,闪烁着无数细碎的光芒,让殿堂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格列斯坦王宫也称之为玫瑰花园(Rose Garden)。</p><p class="ql-block"> 这里,无论外观还是内饰,格列斯坦王宫都极为华丽,彩釉瓷砖马赛克的外墙,内部晶莹闪烁的镜面镶嵌装饰,以及精细的石膏雕花,都让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从大理石宫出来,我们来到了它隔壁的“卡里姆·汗(Karimkhani)”露台。</p> <p class="ql-block"> “卡里姆汗(Karimkhani)”露台的外墙,布满波斯风格的全对称几何形马赛克彩绘。</p> <p class="ql-block"> 露台的外墙上有一个精致的露台窗,窗台上的二根石柱支撑三个半圆形孔拱。石柱上面刻有旋转向上的条纹,二只石狮守卫在石柱下。</p><p class="ql-block"> 中间那个高的半圆孔拱上,有扇圆形外凸的格窗,窗下有个令人好奇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圆形的格窗二边,各有一只前爪持刀的狮子,狮背后露出半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它就是恺加王朝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卡里姆汗(Karimkhani)”露台,在1759年,由赞德王朝国王“卡里姆汗”下令建造。</p><p class="ql-block"> 露台内也有一个大理石宝座,但比大理石宫里宝座小。</p> <p class="ql-block"> 大理石宝座边有一个带喷泉的水池,喷泉的水来自地下的坎儿井(Qanat),喷泉的水从水池里流出,流入露台外的池塘,再流向宫殿各处。</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说,恺加王朝的第四任君主“纳赛尔丁·沙阿”(Nasser ed Din Shah,1848年~1896年在位)非常喜欢这里,他经常坐在这里的大理石宝座上,安静地抽着水烟。</p><p class="ql-block"> 由于“纳赛尔丁·沙阿”喜欢这个地方,他死后的棺柩就摆放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恺加王朝第四任国王纳赛尔丁·沙阿的汉白玉棺柩,外面用玻璃罩覆盖着。</p><p class="ql-block"> 汉白玉棺柩上,雕刻着纳赛尔丁·沙阿身穿国王战服,手持战刀的雕像。</p><p class="ql-block"> 纳赛尔丁·沙阿是恺加王朝第四代皇帝,在位长达48年,是伊朗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位期间因西方列强入侵,他决心改革,并且亲自出访欧洲国家,不幸在1896年遇刺身亡,终年65岁。</p> <p class="ql-block"> 站在汉白玉棺柩旁,往他喜欢坐的大理石宝座方向看,一代执政48年的君王,就这样在炫彩般的历史孔拱中渐渐地湮灭无情之中。</p> <p class="ql-block"> 看过“卡里姆汗(Karimkhani)”露台,导游带我们去王室的博物馆游览。</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在“格列斯坦宫”的主楼中,游客进入里面,都要穿鞋套。</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底层是王室的礼品馆,里面专用于陈列王室从欧洲和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各种难得一见的珍奇宝物及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玻璃柜里,展示都是各国赠送给王室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宫廷画家,为歌颂伊朗恺加王朝缔造者和第一代统治者“阿迦·穆罕默德·汗(Agha mobam-mad khan)”起兵造反而作的油画。</p><p class="ql-block"> 阿迦·穆罕默德·汗被大家称之为太监国王。因为他6岁时,他的家族(突厥卡扎尔部落)战败,作为酋长的儿子,他被占领军阉割。 </p><p class="ql-block"> 他16岁起,在桑德王朝统治者卡里姆汗宫廷中作太监总管,开始参与国政。 </p><p class="ql-block"> 1779年卡里姆汗·赞德去世,阿迦·穆罕默德·汗乘桑德王朝后裔争夺王位互相残杀之机,逃到北方根据地,起兵扩张势力。1794年他攻破克尔曼,遂统治伊朗各主要省份。1796年加冕,自称“王中之王”。</p> <p class="ql-block"> 这架黑色的钢琴,是法国政府赠送给伊朗恺加王朝国君阿迦·穆罕默德·汗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这个装饰花瓶,是法国在公元1859年,由莫森·沙·法贾尔(Mohsen Shah Fajar)制造。</p><p class="ql-block"> 1896年,法国赠送恺加王朝第五代国王穆扎法尔丁·沙(1853年~1907年)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这只用象牙雕刻的白极熊茶杯,是十九世纪,沙俄帝国赠送恺加王朝国王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这只用象牙雕刻的酒杯,是十九世纪,奥匈帝国赠送恺加王朝国王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不少宫廷画家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这幅1884年画的“纳赛尔的狩猎地”,就是他们的杰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描述恺加王朝第四代皇帝,“纳赛尔丁·沙(1831年—1896年)外出狩猎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1891年绘画作品,“穆罕默德·加西姆·汗(Mohammad Ghasem Khan)与穆罕默德·侯赛因(Mohammad Hossein)”。</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前者是恺加王朝驻沙俄帝国的大使。</p> <p class="ql-block"> 参观礼品厅后,导游带我们去二楼的博物馆大厅。</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厅的台阶上,铺着红地毯,大家顺着红地毯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厅”,以前这里称“接待大厅(Talar-e Salam)”,又叫“加冕大厅(Talar-e Taj Gozaari)”。</p> <p class="ql-block"> 它是主楼内最宏伟的大厅,有43米长,20米宽,沿着大厅两侧有20个拱,地面铺着精美的马赛克。</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博物馆大厅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是加冕大厅,曾有五位恺加王朝的国王和巴列维二世在这里加冕。</p> <p class="ql-block"> 走到博物馆大厅最里面处,尖拱门下的王座,上面坐着的是恺加王朝第四任国王纳赛尔丁蜡像。</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这座王座以前是著名的“孔雀宝座”,为了保护它,被移到德黑兰的珍宝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不过,现在看到宝座,也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厅二侧的副厅,展出的都是皇室珍藏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宫廷,将钟表作为奢华的家具和装饰品,用来彰显自己王室地位,也展示他们对艺术和工艺的品味与追求。</p><p class="ql-block"> 钟表因此也成了各国之间的外交礼物,这是沙俄帝国送给恺加王朝的时钟。</p> <p class="ql-block"> 大厅边上的“象牙厅(Talar e-Adj)”,是纳赛尔丁·沙阿从欧洲各国访问回来后,在“格列斯坦宫”,按欧洲建筑设计装潢布置一间房间。</p><p class="ql-block"> 这里保存各个国家送给纳赛尔丁·沙阿的礼物,特别是二根巨大的象牙,十分显眼,因而这里被称它为“象牙厅”。</p><p class="ql-block"> 到巴列维王朝时期,对这里内部装饰进行了翻修,这里成为了接待大厅和举办宫廷宴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从“象牙厅”出来,我们来到了“瓷器展厅(Talar e Zoruf)”。</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专门展示拿破仑、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沙皇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大三世等各国君主送给恺加王朝瓷器的房间。</p><p class="ql-block"> 到巴列维王朝时期,对这里又进行了重新装修。</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一个玻璃柜,展示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瓷器。</p><p class="ql-block"> 这个瓷器展示柜,里面摆放的是中国和日本13世纪烧制的瓷器。</p><p class="ql-block"> 19世纪,中国清政府皇帝和日本天皇把这些瓷器赠送给当时卡扎尔朝廷。 </p> <p class="ql-block"> 这间长长的展厅,四周都是装有瓷器的玻璃柜,这些瓷器都是各国君主赠送给王室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走过“瓷器展厅”,导游带我们一间非常闪亮的大厅,里面四周墙壁上,屋顶上,都是用玻璃镜子镶嵌而成。</p><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这座大厅就是镜厅(Talar e Aineh),它是“格列斯坦宫”最著名的大厅。</p> <p class="ql-block"> 镜厅是主楼内最小也是最炫目的一座房间,它以其非凡的镜子制作而闻名。 </p><p class="ql-block"> 走进室内,华丽的装饰在众多镜子的反射中显得格外耀眼。</p> <p class="ql-block"> 从“格列斯坦宫”主楼出来,我们跟着导游沿着建筑屋往前走。</p><p class="ql-block"> “格列斯坦宫”的围墙高五米左右,墙面下方是一扇扇宽三米、深半米左右的尖券形门洞,上面是尖券形的“盲窗”。</p><p class="ql-block"> 整个墙面采用用黄、蓝为主体的各种彩釉马赛克的用来装饰墙体。</p><p class="ql-block"> 前面那座高层建筑是“太阳宫”。</p> <p class="ql-block"> “太阳宫”被认为是格列斯坦宫最令人惊叹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恺加王朝第四任国王纳赛尔丁·沙阿,想要一个可以将城市全景尽收眼底的建筑,于是他萌生建造高层建筑的想法,决定在格列斯坦宫东面的地方建造一座高层建筑。</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由“Moayer-ol-Mamalek”设计,于1865年开始建造,两年后完工。</p><p class="ql-block"> 建成后的建筑是座揉合欧洲和波斯建筑风格的混合体,上面有两座相同的瞭望塔楼,塔楼之间是座钟塔。</p><p class="ql-block"> 外部是漂亮的彩釉马赛克墙体,上面开有多个顶部半圆的华丽门窗。</p><p class="ql-block"> 雄伟壮丽的太阳宫提升了格列斯坦宫景观的整体效果。</p> <p class="ql-block"> “太阳宫”被遮阳布盖住的门廊下面,是一排穿着黑色西洋服装、吹打西洋乐器的波斯女瓷砖画像。</p> <p class="ql-block"> 过“太阳宫”,前面的建筑上有个风塔,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建筑是风塔宫 (Emarat e Badgir),建于伊朗卡扎尔王朝法特赫-阿里沙·卡扎尔统治期间。</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卡扎尔王朝第四任君主“纳赛尔·丁·沙阿”统治期间,对风塔宫进行了重大翻修,包括结构变化。</p> <p class="ql-block"> 从尖拱门往里看,里面是个小院子,院子四个角的建筑上各有一个风塔。</p><p class="ql-block"> 这四座正方形的风塔,外墙用蓝色、黄色和黑色马赛克铺成的精美图案,塔顶是个六角形绿色柱体,柱体上有个金色的圆球。</p> <p class="ql-block"> 走过风塔宫,前面有扇长方形拱门,这扇拱门与格列斯坦宫的尖拱形门完全不同,问了导游,才知道这是幢仿西方的建筑,名叫“钻石宫(Talar e Almas)”,建于恺加王朝的法斯·阿里沙时代。</p><p class="ql-block"> 恺加王朝的纳赛尔·艾德·丁·沙阿(Nasser ed Din Shah)执政时,重新装修了这个宫殿,改变了它的外观,并用罗马拱门取代了大厅的尖拱形拱门。</p> <p class="ql-block"> 钻石宫(Talar e Almas) 位于格列斯坦宫的南翼,紧挨着风塔宫。</p><p class="ql-block"> 走进钻石宫,宫内面积不大,地上铺着一条长红地毯,边上放着隔离栏。</p><p class="ql-block"> 游客只能在红地毯区域走动,不能超越隔离栏。</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站在刚才的位置上,转身后拍的宫殿内景色。</p><p class="ql-block"> 殿内装饰奢华,它采用大量钻石般的小镜片进行复杂的镶嵌,组合具有波斯元素的图案,看上去星星闪烁,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在你眸中闪烁,璀璨耀眼。</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刚才走进宫内的入口,仰头观看,反光镜面的西洋式天花板,布满了复杂的花纹图案,在西洋吊灯的光照中,光彩闪烁。</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拿你的手机朝任何方向拍摄,都能拍出你喜欢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从“钻石宫”出来,我们沿着格列斯坦宫围墙往出口处走去。</p><p class="ql-block"> 传统的波斯马赛克镶嵌画,装饰在围墙上的半圆形的凹面墙中,每块凹面中的图案都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这种带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图案,让美女们迟迟不想离开这里,恨不得在每块图案上都融合进自己的美影。</p> <p class="ql-block"> 阳光照射在最美的地方,都是让世人难以忘怀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文化遗产评选依据标准,这座把波斯建筑与西方影响成功相融合的格列斯坦宫,作为波斯恺加王朝(Qajar)时代的建筑典范,以建筑风格独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从格列斯坦宫出来,我们去参观伊朗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世界重要博物馆之一,它两座单体建筑,一座是1938年开放的伊朗古代博物馆,另一座是1966年开放的伊斯兰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展出的历史文物30余万件。</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参观的是古代伊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伊朗古代博物馆由法国建筑设计师安德烈·戈达尔设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它的正面和门廊的灵感来自于著名的克特西丰塔克·卡斯拉拱门,这是萨珊时期著名的建筑典范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这座砖砌结构的博物馆,由伊朗建筑师阿巴斯·阿里·梅马尔和莫拉德·塔布里齐在1933年至1936年间负责建造。</p><p class="ql-block"> 这是伊朗古代博物馆的入口处,其建筑风格与萨珊王朝首都迪斯福里著名王宫相同,砖的颜色为深红色,也是那个时期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内不能带包,不能带水,也不能带相机,可以用手机拍照。</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二边的外墙柱子,是通过砖块交叉摆放形成柱子状,式样非常新颖,也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 古代博物馆展厅共分两层,一层为史前时期,阿契美尼德时期和萨珊时期的出土物品;二层是伊斯兰时期的展品。</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展出的古物品太多,不能把它们一一列出,挑选一些感兴趣的古文物来展示。</p> <p class="ql-block"> 这个珍藏在博物馆的浮雕,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薛西斯一世接受藩国朝拜的石像。它来自波斯波利斯,至今已有2500多年。</p><p class="ql-block"> 浮雕中,手执权杖坐在宝座上的是薛西斯一世,其后站立者是他的长子,即太子,太子身后是两名宠臣,最后两名是侍卫。</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介绍,这两位宠臣,一位是禁军统领,一位是太监总管,他们都是薛西斯的近卫。但他们两人利用职务之便,把薛西斯一世杀死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个橱窗内的被修复的陶土公牛,听导游讲,这头展示的陶土公牛,是最近刚出土、经过修复后的珍贵古物。</p><p class="ql-block"> 具伊朗考古专家鉴定,大概是古埃兰时期(约公元前2700-1600年)的陶土磁器。</p> <p class="ql-block"> 这尊陶土狮子坐像,也是古埃兰时期(约公元前2700-1600年)的陶土磁器。</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个被称之为“帕提亚武士”雕像。但导游告诉我们,</span>这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实它是古波斯的“拉马苏神像”。</span></p><p class="ql-block"> 看雕像胡子下二侧,凸出的东西,这是狮子前腿弯曲的膝盖。中间一个个圆圈是狮子的毛。</p><p class="ql-block"> 还有雕像胡子二侧的羽毛般的线条,这是猛禽胸前羽毛。</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拉马苏神像”,是以狮子身,猛禽翅膀和长胡须人像头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拉马苏神像”是古波斯百姓中的神,它通常建造在大门二侧,起着护卫宅院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块浮雕是描述帕提亚武士与狮子搏斗的场面,体现古波斯人不屈不挠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流士一世的半身像。大流士一世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位传奇帝王。</p><p class="ql-block"> 这座雕像上长袍的皱褶上用多种文字雕刻着的文字,证明这座雕像是大流士一世下令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雕像的头部和肩部缺失,可能受损于亚历山大的东征。</p> <p class="ql-block"> 这根双牛首柱头,高3.7米,宽76公分。</p><p class="ql-block"> 柱头下方是精心制作的蜗壳装饰,带有雕花装饰。</p><p class="ql-block"> 双牛首柱头原本会高很多,这是波斯波利斯的小圆柱之一(公元前520-465年) 。</p> <p class="ql-block"> 这尊穿簿纱衣无头女雕像,被称之为“波斯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 这块“<span style="font-size: 18px;">达里乌什雕像</span>”,里面刻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阿契美尼德帝国区域地图(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span>”,以及各部落、民族的分布信息。</p> <p class="ql-block"> 帕提亚贵族铜雕,高1.94米,穿着骑行装,束腰长袖夹克,下面是长长的宽松形裤子。</p><p class="ql-block"> 这尊铜雕出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时,头与身体是分离的,后经考古专家修复。</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伊朗胡齐斯坦省苏萨出土的石头雕像“穆扎女王(Muza Queen)。</p><p class="ql-block"> 它雕刻于帕提亚时期(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p><p class="ql-block"> “苏萨”是古代埃兰 (Elam )王国的首都,伊朗西部古代遗址。</p> <p class="ql-block"> 这尊在伊朗巴姆利姆遗址出土的石头雕像(Statue Stone),雕刻于帕提亚时期(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p> <p class="ql-block"> 从伊朗古博物馆出来,已经快下午1点多,导游连忙带我们去吃午饭。</p><p class="ql-block"> 午饭是羊排米饭和蔬菜沙拉,加一杯饮料。</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游览伊朗地毯博物馆(Carpet Museum),它位于德黑兰市中心,1977年落成,1978年3月建成开馆,占地面积2.4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3400平方米。 </p> <p class="ql-block"> 伊朗地毯博物馆收藏了16世纪至20世纪伊朗各地手工编织的地毯珍品千余件。</p><p class="ql-block"> 这里陈列着各种手织地毯,有伊朗卡尚、霍拉桑、库尔德斯坦、克尔曼等地区的,还有游牧民族的手织地毯。</p> <p class="ql-block"> 伊朗被认为是地毯编织艺术的发祥地,根据考证,公元前6000年伊朗就已有手工编织的地毯出现。</p><p class="ql-block"> 波斯地毯通常融合了羊毛、棉、真丝、金丝和银丝等多种材料,但羊毛是编结波斯地毯的主要原料。</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入口处,展示了地毯的各种天然染色原料及织地毯的各种工具。</p><p class="ql-block"> 这是制作地毯的示意架子,大的地毯架子就要很大。</p> <p class="ql-block"> 古代波斯,他们制作地毯用的羊毛,其染色材料都是从天然植物和矿石中提取,染色经久不褪不变。</p><p class="ql-block"> 如木樨草(RESEDA)、石榴皮(POMEGRANATE RIND)、未成熟的葡萄(UNRIPE GRAPES)、槐蓝属植物(INDIGO)和各种矿石原料。</p> <p class="ql-block"> 古波斯制作地毯的工具主要包括钩针、剪子、割刀和针排等。</p> <p class="ql-block"> 导游详细地介绍这些展出的伊朗波斯地毯,这些地毯在原料选择、色泽调配、图案设计和编织技艺方面要求极其严格。</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伊朗地毯是世界上最精细、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地毯。</p> <p class="ql-block"> 波斯地毯的纹格、藤蔓造型,其艺术设计的灵感,多数来自生活,也有一部分来自伊朗的清真寺和古建筑,那些几何图形的变化组合,至今也是非常时尚、漂亮。</p> <p class="ql-block"> 参观中,导游带我们去看一块有趣的地毯,上面编织的都是世界有名人物。地毯四周的每朵花中,都用文字写有这些人物的名字和坐标位置。</p><p class="ql-block"> 她还特意指给我们看,如我国的孔子(第二排右边第一个人)、法国拿破仑(最下一排右边第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这幅地毯编制出的是百姓日常生活场景,看,小河四周不同的景色和漂亮的帐篷、建筑,还有行进中骆驼队,带工具出门打工的年轻人,烧火做饭、<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背木材</span>的妇女、赶毛驴的流动商贩、<span style="font-size: 18px;">草地放羊牧民、挤牛奶的大妈</span>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件记载波斯历史伟人图案的波斯地毯。</p> <p class="ql-block"> 这幅波斯地毯,里面是描述宫廷生活题材的图案,如骑马砍杀、宫廷看戏等</p> <p class="ql-block"> 在伊朗瑰丽灿烂的文化中,波斯地毯举世闻名,它每张地毯都是一件有生命的艺术品,承载着千年文明的沉淀和艺术家的想象,至今依旧闪耀着特有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它也是千年文明交流的见证,是伊朗人民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将乘坐伊朗马汉航空公司的W5077航班飞机,离开伊朗返回上海。</p><p class="ql-block"> 离开伊朗前,我们去德黑兰自由纪念塔打卡。</p> <p class="ql-block"> 德黑兰自由纪念塔也叫阿扎迪塔,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附近。</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用钢筋水泥和2500块白色大理石构成。</p><p class="ql-block"> 该塔是1971年巴列维王朝时期,小巴列维为了庆祝波斯帝国创立2500年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 自由纪念塔前,我们夫妻俩与这次伊朗十日游的领队、伊朗中文翻译、英文翻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以景悦心、追风逐梦,探索伊朗文化遗产的十日游即将结束。</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把这十天的风景与震撼都一幕一幕珍藏在心里。把这十天的欢笑和感动都一点一点植进岁月里。</p><p class="ql-block"> 給心底驻留一份明媚时光的念想,给自己增添一份挥之不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记住今天的美好时光,愿今后,当你我再次翻开岁月的扉页,这十天的每一处风景,还在散发着温暖花香,还充满着画意和欢乐的色彩。</p> 第五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