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梅岭白猿传说故事探源

岭海渔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南雄梅岭白猿的传说故事探源</b></p><p class="ql-block"><b> ——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考察</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南雄梅岭白猿的传说故事,是岭南著名的民间传说,在民间广为传诵,也被汉晋以来的典籍所记载,历朝历代添补润饰,踵事增华,唤发出动人的艺术光彩。</p><p class="ql-block">白猿洞主即是一只白猿。身材高大,身手敏捷,还会法术。在明清拟话本小说里,有一篇名作,叫做《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收入冯梦龙的《三言》。《清平堂词话》也有收录,标题略异,叫做《陈从善梅岭失妻记》。</p><p class="ql-block">故事讲述东京(今开封)人氏陈从善携妻来赴岭南南雄府沙角镇(今珠玑镇)巡检。夜经梅岭,白猿洞主申阳君窥陈妻貌美,大发淫心,作法术掳陈妻欲为洞主夫人。陈妻誓死不从,白猿也无可奈何,命其挑水种莱。如是者三年,陈从善任满返乡。越岭北归时,想起失散的妻子,不觉悲从中来。道教真人紫阳真君感其诚心,于是调遣道教将军,捉拿白猿,打入酆都大牢。陈从善遂与妻子归返中原。</p><p class="ql-block">这只白猿,学名叫申阳君,封号“齐天大圣”,神通广大,法术高强,会隐身术、变身术、占卜术,能招风唤雨。在宋代杨景贤的话本小说《西游记》里,就如此这般记载,也为明代吴承恩提供了创作《西游记》孙悟空的蓝本。</p><p class="ql-block">梅岭白猿的传说故事,发源一千六百年之久。晋代干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和张华的《博物志》已有记录。冯梦龙的拟话本是根据宋元以来民间说书人的说书和戏曲作家创作的南戏改编而成的。梅岭白猿的传说故事即渊源于此。</p><p class="ql-block">冯梦龙的《三言》即《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共计一百二十篇作品。题材及内容十分广泛,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市井乡姑,以及神仙鬼怪,几乎无所不包。不过,涉及到岭南的风物故事,间或在作品中有所提及,比如名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就曾说到主人公蒋兴哥远赴岭南,采购南海珍宝合浦之珠因而失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而完整独立的描写岭南的故事,只有《陈从善梅岭失浑家》一篇。究其原因,在古代中国,无论秦汉唐宋,乃至明清时期,中原人江南人仍视岭南为天南海隅,殊方异域,为蛮荒之地,化外之乡。</p><p class="ql-block">以这个传说故事的文本来作简要分析,也能看出,在传统文化视野中,传统中原江南人脑子里所形成的“岭南印象”。作品并未选择以岭南人为描写对象,却描写了居住在梅岭白猿洞里的白猿。在作者笔下,故事发生的缘由是陈从善年轻貌美的妻子,勾起白猿的淫念,因而有了以后的种种作为。作品突出描写了白猿的善淫贪欲的本性。联想到故事的发生地梅岭,不难想到作者在这个故事以及白猿洞主身上所表达出来的隐喻与影射意义。梅岭,不仅仅作为地理分水岭,同时它也是文化分界线,这是文明与蛮荒、理性与淫佚的分野。如果进一步追索渊源,这个发源于千年之久的传说,腾说于中原江南人之口,即代表着历久沉淀下来的刻板的“岭南印象”。</p><p class="ql-block">清代还有一部描写岭南的小说,即李汝珍的《镜花缘》,值得关注。《镜花缘》描写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女儿国,而且,作者有意把它安居在偏远的岭南地区,即今天的河源。但是,探究作者的写作动机,并非他对岭南有好的印象,实质上,只是缘于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厌倦与反抗。文学史上不乏其例,小说家基于对现实的反叛,往往想像与描述一个生存在殊方异域、蛮荒之地的“理想国”的图景。我们并未从中看到作者在文化理念上改变了传统的岭南观。</p><p class="ql-block">回到白猿的话题上来。当代学者萧兵曾经就孙悟空原型问题展开讨论。他反对五四时代学人(如胡适)“印度神猴哈努曼是孙悟空原型”的说法,在广泛搜罗与钩陈中国典籍史料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神猴故事糅合而成孙悟空原型。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萧兵也例举了晋代志怪小说和宋明话本戏曲叙述的“梅岭白猿”的传说,认为这个传说也是孙悟空原型的来源之一。萧兵的看法在学术界曾引起广泛的反响。</p><p class="ql-block">白猿故事在很多地都有发生的,包括金庸的老家。它也是岭南民间的一个著名的传说故事。有学者把它概括为“猿猴盗妇”的民间故事类型。认为最早是实录。早期记录见诸汉代典籍。魏晋时志怪小说兴盛,多有记录。唐宋时的传奇、戏曲、话本加以文学的演绎,形象更为丰满,情节更为曲折。脱离了早期“实录”,转为文学的想像与描述。与之相适应,叠加了多重内涵,包括宗教内涵,比如里面叙述了佛道斗法的故事,等等,不可一概而论。</p><p class="ql-block">我的评论,尝试从文化学角度入手,讨论文学文本。从梅岭白猿盗妇的传说中印证一种文化观念,即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岭南印象是如何形成与表达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梅岭白猿的传说,也启发了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的灵感。金庸早期的武侠小说《越女剑》,故事开头便叙述了清纯美丽的越女阿青,跟从一只身手敏捷的白猿学习舞剑、搏击、格斗、擒拿术,练成绝顶剑术。白猿对越女也发乎天然的喜爱与怜惜,可他目睹越女少女怀春,钟情于一位年轻帅哥时,十分恼怒,伤心,绝望,而且不辞而别,一别终生。金庸描述的越女与白猿的故事,十分传奇,结局也让人叹惋。如果把它拿来与《三言》的白猿故事相比较,显然能见出它们之间脉脉相连的传承关系。但是,在《越女剑》中的白猿,剥离了传统白猿故事的淫佚成分,出色地把白猿转化为让现代读者为之沉迷的痴情与忠诚的化身。</p><p class="ql-block">文化的镜象,往往世代相传,难于磨灭的。但也不是说,它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始于明清时代岭南珠三角的大开发时期,延及近代,岭南人开眼看世界,引领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风气之先,从而引发了中国传统观念的急遽变化,也逐渐改变了传统中国人对岭南的刻板印象。这是余话。</p><p class="ql-block">钝老师记,2018年11月28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附记:这篇文字是凭印象写下来的,史料引用难免有模糊、失真之处。文中所涉及到的梅岭白猿为小说《西游记》孙悟空原型的主要来源说,只是点到即止,未及深入讨论。且待来日吧。</p><p class="ql-block">钝老师记,19年03月10日。</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