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次,沈尹默为人书后,尚有余墨,用水调之成淡墨,取米临兰亭,参以褚临本临了一通,然后丢在字纸篓里。适于右任过访,未谈及半,随手在字纸篓里拾起这幅淡墨写的“兰亭”,展开一看,惊为天书,赞不绝口,说这幅兰亭必是传世之作。沈尹默遂将这幅作品裱为手卷,马叔平(衡)、章行严(士钊)及朱豫卿(家济)、吴倩盦(湖帆)和启功诸人先后为题卷后,其弟沈兼士用篆体书题为卷前,这是沈尹默所临兰亭中最有价值的一件,竟然由于右任从字纸篓里捡得,不能不说是一段墨林佳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1年,湖南重修岳阳楼,请毛主席题写匾额,毛主席认为岳阳楼是古迹,由考古学家郭沫若题写更为合适。郭沫若接到毛主席的批示后,写了数百幅“岳阳楼”,最后从中挑选了觉得比较好的三幅,寄给了毛主席。可是,毛主席却独具慧眼选中了郭沫若写在信封上的“岳阳楼”三个字,于是,本来要掷入字纸篓的三个字,最终高悬于岳阳楼之上。</p> <p class="ql-block">这些正应验了苏东坡那句“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使人想起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真迹就是王羲之在酒后微醺的状态下一挥而就的,嗣后,即便王羲之本人几度誊写也难以再现原书的神来之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耆老谢兴尧在《旧京古玩行的神话》里也讲过一段民国初年从字纸篓里淘宝的逸闻:“最近某古玩商来谈,据云:曾有同行往恭王府买货,跑去一看,原来是书房里四壁所挂的字画。遂以数千元成交。后来买货商人,要求把窗格心纸和书桌下的字纸篓饶上,王府管事人以为不算什么,就同意了。只见商人掏出小刀,小心翼翼的将窗心起走。您猜怎样?原来墙上所挂的字画,都是后来换的,真假好坏都有,论价值并不值什么。只有八个窗心格纸,才是珍品,都是清初名人的手笔。就算中间郎世宁画的柳树马,就值多了!并且还在字纸筐里,找出一副同治大婚时的龙凤笺,拿到东京就卖了五万块。至于墙上那些,先搁着再说吧。您就说他们(字画商)眼睛的亮,和脑筋的细,有多好使!说的人是眉飞色舞,听的人也心往神驰,真是有趣得紧。说到恭王府我又想起一件事,恭王后人溥心畬是中国有名的书画家,据说他字纸篓里的东西,确能卖钱,大半都是他的下人,拿出来卖与打鼓的或很小的字画铺。我曾经在荒摊上买得几张人物画,都是他‘未完成的杰作’,可见所传是不假的。”</p> <p class="ql-block">《沈尹默篆书对联》</p><p class="ql-block">释 文:少年游戏得无上乐,故人珍重述长相思。</p><p class="ql-block">题识:巽伯索余篆书,忆十四五岁时曾习为之,嗣后留意行楷,遂不复致力。岁月不居,倏忽已过六十,余勉书此竟无足观,惭惶惭惶。丁亥春日,尹默。</p><p class="ql-block">钤 印:尹默(白)、匏瓜盫(白)</p><p class="ql-block">备 注:此件作品系沈尹默应马巽伯之请所作,写于1947年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