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内雷特瓦河桥</p> <p class="ql-block">别了令人向往却看了又心情沉重的萨拉热窝沿着内雷特瓦河奔向波黑一座以桥命名的莫斯塔尔。途中正好经过著名的《内雷特瓦河战役》发生地和电影拍摄地。观瞻了当年铁托领导的游击队炸掉的大桥和遗址。 </p> <p class="ql-block">看,纳粹法西斯们正在预设:这座桥是游击队转移伤员和老百姓的唯一通道,摆好阵势就等他们过来一举全歼!但阴谋被铁托识破,可又来不及阻止,情急之下下令立即炸掉桥来阻止游击队带领伤员和百姓进入全套。有效地保护和百姓和伤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 桥面已是 游击队为发起反攻又抢修一番的了。</p> <p class="ql-block">内雷特瓦河战役发生地的城市名是亚布拉尼察。这是该城谷歌卫星影像图。</p> <p class="ql-block">二、莫斯塔尔桥 用桥命名的城市—莫斯塔尔。这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地标建筑显示了奥斯曼帝国的辉煌在这里得到的延续。桥连接着河两岸不同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往来。</p> <p class="ql-block">桥的一边是克罗地亚族,另一边生活着穆斯林族。这座桥是链接两个民族的生活往来重要通道。然而在1992-1996年波黑内战期间为分化民族往来就把这桥炸毁了。</p> <p class="ql-block">战后政府又下力量重新修建好,有意链接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人民互往团结,于2004年重新开放。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两岸古老的街道路面是用河卵石铺设的,这与古桥和周边建筑就地取材山石相搭配。经过岁月磨蚀卵石非常光滑,走在上面滑滑的好像有意让你慢节奏生活,感受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卵石地面。就地取材铺设。时刻提醒人们修行养性慢节奏。</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桥边就餐的餐馆</p> <p class="ql-block">小老板对中国人很友善</p> <p class="ql-block">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儿是,在莫斯塔尔城市公园还竖起一尊世人皆知的李小龙塑像。他可是华人武术家和功夫电影明星,备受世人尊重。在波黑内战结束之后,波黑人愿意用李小龙形象和正义精神来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看到这一塑像真有一种中华美德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三、来黑山塔拉峡谷看《桥》</p> <p class="ql-block">塔拉河谷大桥 旅友现场录制的视频完美展现这座桥的全貌。</p><p class="ql-block">黑山北部这座塔拉河谷大桥,既不是因它横跨欧洲最深的大峡谷也不是因为雄伟壮观而出名,而是因为建好不久,二次世界大战时为阻止法西斯利用这座桥,被建桥工程师亲自炸毁。大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6米,距河面高146米。它初建于1940年,战后于1946年重建并保留至今。《桥》就是根据当年游击队炸桥的史实改编并在此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视频是老友汇巴尔干之行领队大熊录制</p> <p class="ql-block">桥上这块铜牌有网友查过了上面刻着桥的设计师是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建筑师是安东诺维奇。有网友做过二战史考察研究,得出,其实说炸桥阻挡的不是德军而是意军。我也网上查过了,的确如此。但阻击的德还是意无关紧要,反正都是法西斯。</p> <p class="ql-block">桥头的这尊雕像是南斯拉夫政府军祖季奇。虽然与大桥毫无关系,但他也是二战中为国牺牲在此的工程兵中尉,因家乡就在附近所以在大桥重修前就就在此立纪念碑。也算是雄魂聚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炸桥工程师拉扎莱·亚乌科维奇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人们忘不了在工程师炸桥的地方放上一梀花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环游巴尔干半岛有种感觉,上路就是风景到景点就是故事。好像我们自从进入塞尔维亚—波黑—黑山没离开河的风景桥的故事。接下来开启靠近亚得里亚海岸风景了。</p> <p class="ql-block">还是人家拍得好👍</p> <p class="ql-block">越往西南,越接近阿尔卑斯山脉了。阿尔卑斯山脉孕育了好多欧洲的河流,如多瑙河、及它最大支流萨瓦河都发源于此山脉中。溪流发育纵横交错,导游不说的话谁会搞得清楚是海水倒灌还是溪流流出?</p> <p class="ql-block">巴尔干半岛 地处阿尔卑斯山脉东南侧的 狄那拉克山脉。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在强烈的雪水、雨水溶蚀作用下,形成各种奇石异地貌。行走在群山峻岭中不时会被发育很好石林漏斗奇异景观吸引,导游和司机都很友好停下车让我们下车欣赏一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这“漏斗”形石灰岩地貌被小气候形成的浓雾充填,站在这“漏斗”岸边有种腾云驾雾感觉。</p> <p class="ql-block">虽然行走在弯弯山路间,但近邻亚得里亚海湾,所以不时有洋流雾气多姿多态充入山涧。好似一条条雾蛇。</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腾起的云海感觉自己就要仙仙入境了。</p> <p class="ql-block">一、珍珠岛屿 圣斯特凡</p><p class="ql-block">开始靠近亚得里亚海岸了。仿佛记得英国一位剧作家待在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海岸边认为那里就是“天堂”。应该再放眼全亚得里亚海岸线看看,整个亚得里亚海岸哪里不是“天堂”般美呢!看,被誉为黑山明珠的圣斯特凡 小袖珍岛屿,面积仅仅0.015平方公里,人口400多点。在15世纪时还是个渔村,过往商船要在此休憩。后来因景色秀丽,海水清澈逐渐发展成了度假之地。小岛屿有一条地峡与大陆相连。现在岛屿上遍布超高档酒店,价格以1000欧元起价,经常被富豪包岛。一般不住宿是上不了岛屿的。</p> <p class="ql-block">功夫片《黄金兄弟》大天二在海外“买”的岛就是它。</p> <p class="ql-block">这个卫星俯视图真能数出房屋个数来,但网友说的共有51间房就不好数了。</p> <p class="ql-block">二、天堂般的布德瓦</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布德瓦城区</p><p class="ql-block">关于布德瓦的老城,有许多不同的故事和传说,学者和历史学家们认为布德瓦老城从前是一个小岛,后来小岛与大陆之间形成了一个地峡。</p><p class="ql-block"> 布德瓦老城最初被希腊水手发现,但直到罗马帝国占领了整个黑山海岸线后,古罗马文明对布德瓦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绝大多数的老城建筑是由威尼斯人设计的。 我没去过威尼斯,仅从书中影视剧画面听说过,若再走走欧洲几处也就 在脑海里初具模型了乃至欧洲古城大同小异罢了。介绍说古城建筑从门、铰链、窗户、阳台直到其它显而易见的小装饰无不体现了威尼斯共和国时期的罗马风格的设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城建筑也是就地取材,石头砌墙,石头铺地。看上去非常牢实,但没抗过1979年4月15日大地震。不过震后所有遭破坏的建筑都按照原样貌重建,今天人们看到的仍如历史原貌的布德瓦。</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胡同式儿街道。</p> <p class="ql-block">海边大排档</p> <p class="ql-block">能长棵树总算添点生机。</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老城有三个主教堂。一路走来感觉欧洲古城可大可小,但教堂谁来谁建绝不可少。</p><p class="ql-block">标号1是7世纪建的圣伊斯特万教堂。高耸的塔楼成为古城地标建筑。</p><p class="ql-block">标号2是建于840年的蓬塔圣玛丽教堂古老的拜占庭风格</p><p class="ql-block">标号3是建于1804年的圣三一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鸟瞰布德瓦</p><p class="ql-block"> 布德瓦也是007电影《皇家赌场》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别看不到16000人的布德瓦城市,在文化娱乐上不输欧洲大一点城市。布德瓦是黑山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以美丽沙滩,丰富夜生活而闻名。在古城遗址城墙外广场经常有文体表演活动。据说这儿是滚石乐队举办演唱会的最小的城市。在2007年7月9日,作为他们全球巡演的一站,在布德瓦的雅兹海滩,35,000 名观众观看了演出,观众人数是城市居民数的两倍以上。这也说明这里游客云集。</p><p class="ql-block">布德瓦也是007电影《皇家赌场》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 视频是老友汇巴尔干之行领队大熊录制</p> <p class="ql-block">现在正举办拳击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听,清晨布德瓦古城钟声响起,是不是立刻有时空穿越感?听得出是几种钟声吗?我听出三种。那三家教堂的钟声仿佛都在说:我的钟声是准时的。</p><p class="ql-block"> 视频是老友汇巴尔干之旅领队导游大熊录制</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住在带圆形无边际游泳池的酒店里。出来就能享受布德瓦“天堂”般美丽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抓紧时间来海边游个泳,也算上过“天堂”进过大西洋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无论你是游泳高手还是菜鸟,大海都会用她博大的胸怀接纳你。当你在宽阔清澈见底海水中挥动双臂,摆动双腿,那种游动的感觉会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自由的美好,甚至全然忘记顾及后面有人😜😁。</p> <p class="ql-block">谷歌卫星地图</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奔向科托尔</p> <p class="ql-block">三、深藏的科托尔古城</p><p class="ql-block"> 先看看我们去过的科托尔古城在卫星地图的位置吧。似蝴蝶状科托尔湾镶嵌在沉积石灰岩群山深处,只靠一条狭窄的水道与亚得里亚海相连这样无论外海怎样惊涛骇浪海湾总是风平浪静。科托尔古城藏在蝶翅的小小尖角处。感觉这里一定是最好的避风港。</p> <p class="ql-block">网友的这张航拍图清晰显示三角形古城被高大厚实的石城墙围起来,城内石头墙房屋屋顶特意用鲜艳红黄色瓦装饰让三角形的古城分明显现。</p> <p class="ql-block">游科托尔古城看海湾风景一定要去蹬长城要塞。只有到那上面,才能放眼四周风景。光在城里转有点坐井观天之感。</p> <p class="ql-block">看这景点,一定要爬一爬长城,每爬一个高度回首观望都有不一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走几步回头看看感觉眼界更开阔些</p> <p class="ql-block">登上要塞</p> <p class="ql-block">团友摄影高手在认真记录要塞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托尔的古城墙是古代守卫城市的重要军事要塞,坚固厚实的古城墙始于海边,依山而建,顺山势蜿蜒向上,呈“之”字形延伸到达山顶上的圣约翰城堡。城墙将山上山下、大大小小的10多个堡垒,连成了一个严密、完整的防御体系并将整个古城包围其中,总长度达4.5 千米,1300多级台阶直通到山顶。</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厚厚的城墙与山体还分得开吗?</p> <p class="ql-block">高瞻回望哪怕有雾起云罩云也不失湾景仙境般的美。</p> <p class="ql-block">从地图上看这个湾角是很隐蔽的地方,至少适合停泊避风险似的,初来者为防止外来进犯开始修起城墙堡垒,瞭望监视保护先到先得的港湾领土。以后每次更替都有意识地加固城墙堡垒,尽量使防守固若金汤坚不可摧,据说还真的抵住了奥斯曼帝国的进犯。</p> <p class="ql-block">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走下长城就要结束暂短的观光。</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最早是东罗马帝国修建。后经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后又被强盛的威尼斯共和国统治将近400年。无论统治长短都多多少少留有痕迹。它的正门面向海湾,因此叫海门,由厚重的石砖和石柱所构成。关键是要看在海门的门楣上的霸气印记: “Tuđe nećemo, svoje ne damo.” 这是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豪迈名言“是别人的我们不会拿,是我们的别人休想抢” 。下面的石匾刻着1944年11月21日的字样,这是铁托领导的军队把古城从纳粹军手中解救出来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这个头条网友拍得非常清楚</p> <p class="ql-block">导游老尼走在老城区街道上</p> <p class="ql-block">导游先带我们观瞻古城内建筑。像其它欧洲古城一样,少不了的教堂。穿行在迷宫般的城内教堂、修道院、博物馆和书院建筑之间但凡宽敞一点的空间就是工艺品服装店铺和餐饮店。</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标志性建筑钟楼。注意钟楼下面的这个锥形物件了吗?这是耻辱柱。是用来惩戒犯人的。游客们不该在这里骚首弄姿去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领队导游讲解海城门</p> <p class="ql-block">这里建筑应该是就地取材的石灰岩石建造,雨水冲刷风蚀氧化流下满目与山体同灰黑色痕迹让你一下就想到“黑山”名字怎么来的了。拜拜了黑山,奔赴克罗地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