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后面的红色故事

易水寒

<p class="ql-block">  一张八十四年前的照片,一份三十八年前的名单,了解一段难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一、老照片的来历</b></h1><p class="ql-block"> 2017年1月,受陕西省教育厅的委托,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筹办“纪念鲁迅师范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由于时隔八十年了,关于鲁迅师范的资料奇缺,我与大家查阅大量的资料从中找到部分史料记载,访革命史研究专家,弄清楚鲁迅师范的前世今生,拜访鲁师健在学员,回忆峥嵘岁月,探访鲁师在延长、马家堡办学旧址,感受先辈们的艰苦卓绝,与鲁师学员后代座谈,听他们讲述父辈为革命奋斗的一生。</p> 2017年春节在兰州拜会鲁师学员刘朱梁(已去世) <h1>  当时陕西著名作家杜文娟,受鲁迅师范学员鬲凯的后代鬲向前同志之托,撰写了报告文学《鲁师的队伍像太阳——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学校纪实》发表在《中国作家》(2016年第12期),为写该文她采访了部分鲁师健在学员和鲁师后人,她将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无偿赠与我们,让我们建设的鲁师校史展览内容更加充实了。唯独有一张1939年5月拍摄的六位女学员的合影,我们一直对不上号,不知道这六位风华正茂的前辈,到底姓什么?叫什么?是哪里人?是陕北公学的学员还是鲁迅师范的学生?</h1> 这张照片,六位女青年怀着一腔热血,奔向陕甘宁,奔向革命。质朴的衣着,难掩她们坚定的表情,一头短发英姿飒爽,最左边的那位一身戎装,更能显现出“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精气神。阅读那段为了胜利的教育,我们似乎也明白她们当年与数以万计的进步青年一样,背负着民族的苦难,从遥远的一方跋涉到边区来,在这里他们沐浴着真理的光辉,寄托了自己未来的希望,锻炼成了坚强的民族战士。 <h1>  照片背后留言是:“欢送我们革命的模范者——萧月华同志,我们高级班全体女同志合摄此影,特此作纪念。于1939.5.9摄于看花宫”。署名是白玉、白燕、张霖、何植梅、萧月华、周槐青。刚硬的行书,一点没有娇弱之气,尽显巾帼英雄的豪气大方!</h1><h1> 只此一点文字信息,更引发我们的好奇,她们究竟是谁?她们在旬邑(当初叫新正)看花宫干什么呢?高级班又是什么意思呢?</h1><p class="ql-block"><br></p>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鲁迅师范在旬邑办学概要</b></p><p> 这里这就不得不说一说鲁迅师范学校了<b>。</b>鲁迅师范是1937年2月经徐特立提议,毛主席命名成立的,是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办的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它开创了陕甘宁边区中等教育的先河,是新教育的雏形,是国防教育的楷模,它实践探索出的教育模式,直接影响了陕甘宁边区后续的中等教育乃至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中等教育。</p><br> 鲁迅师范先后在延安、延长办学,1938年3月20前后,鲁迅师范迁往关中分区旬邑(新正县)职田镇马家堡继续办学。校长林迪生率师生150余人,经延安、甘泉、富县、张村驿、店头、转角、马栏,徒步跋涉10余日,终于于4月1日到达马家堡,受到关中分区书记习仲勋、专员霍维德及广大群众的欢迎。鲁师在新正马家堡、赵庄,办学一年半,先后开设6个师范班,1个高级师范班,一个预备班,前后有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女青少年在此就读学习成长。<div><b> </b></div></h1> 鲁迅师范在马家堡办学旧址 时任鲁迅师范第二任校长林迪生(著名教育家) <h1>  这六名女学生是不是就是这500多名学生中的呢?几年来苦于没有知情人告知,也由于时隔久远,她们的名字难以找寻,他们的事迹无从知晓。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查询不到这些老革命的任何信息,或许终将成为遗憾,尘封在我的电脑里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三十八年前一份名单的来源</b></h1><div> </div><h1> 这些天,借学校建设校史馆之际,我又联系了鲁师学员的后代高涛等想请他们为校史馆捐赠些父辈的物品,并与他们交谈很长时间,他们都很热情地答应了,随后赵长林大夫就快递了一些有关他父亲赵智翔遗留下来的资料照片。在这些资料中其中就有一份《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师生名单》(1985年5月),这让我不由的想起2017年春节期间鲁师学员高步林儿子高涛送我的一张合影(1985年5月),西安周边鲁迅师范师生近百人的聚会,是由林迪生校长主持的关于鲁迅师范校史的座谈会。我想这份名单和那张合影应该是同一时间的吧,虽说它有些泛黄了,当年打字机打印的字迹也有些不清了,但看到这份名单,我如获至宝,我们找寻了好几年,才查到180余名师生名单,而这个名单上居然有鲁迅师范在旬邑办学时大部分师生的姓名、籍贯、班级、当时班级职务、现任单位等信息,共计447人。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老照片与旧名单的相互印证</b></h1><div><b><br></b></div><h1> 仔细翻阅《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师生名单》,再对照鲁师第二任校长林迪生的回忆录及其他资料。可以得知——1938年4月鲁迅师范到达马家堡之后,所带140余名学生,在关中又招了100名学生,经过考试分成师范1班、师范2班和1个预备班,计有243名学生;1938年8月又招录100余名学生,设师范3班、师范4班;1939年1月招学生编为师范5班、师范6班,1939年3月设高级师范班。</h1> <h1>  找来那张老照片,对比照片背面的名字,我惊讶地在这份的名单中发现了其中的五个名字:白燕、白玉、何植梅、周槐青、张霖,她们都是鲁迅师范高级师范班的学员,和照片背面的名字是一模一样的,是同一个班的好姐妹。</h1><h1> 从鲁师师生名单中可以知道,周槐青当时是班级的壁报委员,那个时候缺少其他的宣传手段,壁报可以说是宣传政策的最佳阵地,是同学们展示自我发表作品的平台,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个渠道,只有热爱集体且懂点设计、粉笔字好的同学才能担任。我想照片背面的刚劲有力的字体,应该是她的书写的吧!</h1> <h1>  纳闷这个班怎么没有(萧)肖月华的名字,耐心翻到后边,在鲁师预备班中发现了她的名字。鲁迅师范高级师范班是由较为优秀的小学教师和陕北公学介绍过来的一批学生组成,而预备班则由长征过来半文盲红小鬼、及一些文化程度低的行政勤务人员组成。 </h1><h1> 带着疑惑,我从网上输入“(萧)肖月华”名字百度了一下——</h1><h1> 原来她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革命前辈——肖月华(1910~1983年),女,汉族。广东梅州市人,著名红军女干部,参加了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幸运到达延安的24名女红军中的一个)。1949年8月4日,随南下工作团到湖南公路局,后调任湖南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1960年,经军委总政治部批准,按正师级授予大校军衔。1982年,调为副军级安置离休。她从小参加革命,四处奔波,只读过夜校,入鲁迅师范提高文化水平也在情理之中。</h1><h1> 《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师生名单》记录肖月华籍贯广东,解放后在湖南长沙工作。虽说1985年鲁迅师范的师生大部分开始离休,但是林迪生校长亲自主持的校史座谈,他们提供的名单相互补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失误,更何况都是生死战友那。还我想应该是同一个人吧。</h1><h1> 为什么照片上“萧月华”,而名单上是“肖月华”?原本是两个姓,但上世纪80年代初再次简化汉字,结果把“萧”姓的意义都归到“肖”姓了,而名单是1985年的,所以把“萧”写成“肖”就能理解了。</h1> <h1><b>  </b>从那份38年前的名单中可以了解到84年前那张照片中六个女学生的姓名、籍贯、班级、后来在哪里工作等信息。相互照应相互佐证,让我们对84年前鲁迅师范办学情况有了进一步认识。</h1><h1><b> </b>白燕,河南,后在国防科工委507所工作</h1><h1> 白玉,河南,工作不详</h1><h1> 何植梅,高陵,后在甘肃药检所工作</h1><h1> 周槐青,山西,后在广东劳动局工作</h1><h1> 肖月华,广东,后在湖南长沙工作</h1><h1> 张霖,南方某省,后在国家教委教科所工作</h1><p class="ql-block"><br></p><h1> 为什么她们会在看花宫照相欢送战友,根据鲁师一些回忆录记载,当时鲁师的师生经常参加陕北公学的大型活动,一同听报告、一同联欢。再加之看花宫相对“繁华”些,这张照片兴许就是六人相约在看花宫拍摄的吧。</h1><p class="ql-block"><br></p> <h1>  无论如何,经过几年的反复,这张珍贵的照片,这份难得的名单,终于可以相互证明是1939年5月六个鲁迅师范英姿飒爽的女学员在陕公所在地看花宫拍摄的。<div>  时隔84年,我么建鲁师校史馆,它又能重见天日,为后人讲述那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讲述艰难岁月里信念理想的坚定,讲述为了民族独立复兴而英勇斗争的牺牲精神,讲述她们与数以万计的青年“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决心和勇气。也能让我们今天的青年学子从中汲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她们为什么来陕甘宁边区</b></h1> <h1>  那个时候,延安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西北小城,就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磁石,把成千上万追求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吸引来了。从抗战爆发到1943年,就有4万余知识青年冲破日军及国民党的层层封锁,来到了延安。<br>  诗人何其芳描述当时的盛况道:“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h1> <h1>  延安是一座宝库,吸引着万千英雄儿女;</h1><h1> 延安是一所学校,培育了众多的爱国青年;</h1><h1> 延安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民族解放的方向;</h1><h1> 延安更是一首歌,唱出了一代人的梦想。 </h1> 1939年5月鲁迅师范学员孙炳先在马家堡 <h1></h1><h1> 延安才是中国的希望。一张老照片,六个女青年,来自五个省,可以想见为了理想光明自由,“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不能到前方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br></h1><h1> 白燕、白玉、何植梅、周槐青、肖月华、张霖与名单中的那400多名进步青年一样,经过千难万险从广东、从福建、从河南、从山西、从陕北、关中、陕南汇集在鲁迅师范,接受思想的熏陶、文化的教育、理想的浸润、战争的洗礼,最终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h1><div><br></div> <h1><b>  向所有鲁迅师范的前辈们致敬!</b></h1>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br><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