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文论(2023.十七)

云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浑河文论(2023第17期总第108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抚顺作协评论委员会微刊</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那些人,那些事,那座城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 浩</b>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星威老师新近出版的《寻找记忆》中的文章,很多年前在他的公众号“乱说吧”里都读过。当时读了,便觉莫名地亲近。因为写的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儿,写我们抚顺的前世今生。很多地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却对她的过往一无所知。对自己的家乡如此陌生,作为土生土长的抚顺人真的感到羞愧。幸好有《寻找记忆》,为我补上了生命版图上的这一空缺。如此,真好!当收到《寻找记忆》的赠书时,那份欣喜和珍视真是无以言说。《寻找记忆》是一本好书,对抚顺人更是。</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一直想对这本书说点什么,可每每要下笔时却又像香菱学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心里有千言,却终也吐不出一句。可无论怎样,对于自己喜欢的文章还是要说上几句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勾起了几代人的童年情感记忆</b></p><p class="ql-block"> 拉美作家马尔克斯曾有一句妙语:“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得住的日子。”我们记不住的,幸好有星威老师帮我们记住。</p> <p class="ql-block">  星威老师的《寻找记忆》里的人和事,像电影儿、像连续剧,一帧帧、一幕幕,活灵活现地演给我们,引着你不自觉地一集一集看下去。当年星威老师在“乱说吧”更文儿时,读者们热烈地跟帖、留言、转发,有同学和邻居,有亲朋故交,还有素不识的路人……幸福楼、西公园、人民浴池、人民剧院、百货大楼、小人书铺、修车铺、新华书店……那些旧人、旧事、旧时光,掀起了读者们一大波回忆杀。我也是热心读者之一,读到心动处,会情不自禁在文章下留言。而《寻找记忆》最大的特色是将当时读者的留言保留于文末,从中看出了作者的有心。这有心之举,让属于抚顺人独有的这份记忆,真真切切镌刻在记忆的长河里了。</p> <p class="ql-block">  作者有惊人的记忆力和描摹生活的能力,用灵动、幽默的笔触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纯真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p><p class="ql-block"> 属于孩子的快乐是独一无二的。文中有多处让人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我”为了长大后参军,不论冬夏,每天晨起,刻苦练习投弹。严冬,摸黑走过长长的走廊,深雪中印上“我”第一行脚印,在北台小学操场练习投手榴弹,只投还不算,还要瞄准目标——砸篮板。咣!咣!声音响彻操场。“投得久了,一块篮板被我砸掉了”。读到此处,我一下子笑喷了。星威老师把属于孩子的执着和死心眼写得太动人了。</p><p class="ql-block"> 写人民浴池,更逗!一上楼,服务员高喊“两位,来了,脱光!”“真是费话,不脱光,怎么洗澡”,“后来才明白,原来是‘脱筐’”。读者此时也恍然大悟,“脱筐”原来是洗浴客人多时没有柜子装衣服,需要把衣服脱到筐里。写小孩子如何泡澡堂一段很是传神,“首先,不能畏惧热气腾腾,不能像老头儿那么慢,越慢越烫,要迅速把脚伸进去,烫也忍着,稍倾,立即蹲下身子,让水没到脖了,然后纹丝不动。这样,你并不会感觉非常烫,那感觉的确是没有过的舒服。但如果有个巨不怕烫的长着猪一样厚皮的人,在你身边起伏或走动,那就惨了,那阵阵热浪荡来,立刻觉得有一拨拨的针扎在你身体最柔软的地方,你会一下子跳出池子,夺路冲到凉水管拼命地冲洗。”搓澡“搓完了,整个身子都像刚褪了毛的猪,粉红粉红的。如果皮肤黑的人,那就是紫红的。”褪了毛的猪,哈哈,太形象了!东北人的泡澡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泡过热水澡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这段描写完全是孩子的视角、孩子的感受,孩子的语言。一个60岁的写作者,心里还住着孩子,真是太神奇了!</p> <p class="ql-block">  这类孩子的视角、孩子的体验,文章里还有很多。冬天在南北台三节楼天然冰场坐冰车子豪迈地放大坡,夏天在浑河里畅快地游泳。小人书铺里,只顾埋头看书,“嘶喽、嘶喽”吸鼻涕的大鼻涕鬼。在人民剧院看电影,看还不过瘾,还要扮剧中的人物。穿上黑对襟棉袄,戴上棉帽,脸上画上胡子,蹭着走路,扮老头儿,挨家敲邻居的门问“是老许家不?”把邻居唬得一愣一愣的。七个孩子共骑一辆东方红加重自行车,“黑呼呼的一团,远看像屎克郎滚粪球,一路风驰电掣,猛冲下去。这车没有铃,他们弄了个纸板拍得“啪啪”乱响,沿着游泳池、矿务局宾馆、团市委、七路商店、教堂、市幼儿园、十一中、工人俱乐部、十大局、邮电局,一直冲到公安局门前,足有三公里,才算停下来。这帮家伙,跳下车,一阵子欢呼。可一看车,傻了,那么粗的两根保险叉生生被压弯了。这可是张波他爸单位刚买的新车,弯成那个样子,怎么敢回家。哈哈,这种别出心裁、不计后果的神操作只有孩子才干得出来。</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是每个人心中的伊甸园,里面住着童真、快乐、无忧无虑,即便生活的年代不同,年龄不同,人们却有着相似的童年、童真、童趣。读着《寻找记忆》中一篇篇文章,会莫名地傻笑,会让你又一次回到那个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让更多人记住了抚顺的前世今生</b></p><p class="ql-block"> 我是抚顺人,却对抚顺的过往一无所知。我不了解,比我年纪轻的人更不了解。渐渐的,那段过往会慢慢淹没在岁月的云烟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知道上个世纪60、70年代抚顺发生了什么,不知道抚顺曾经的辉煌,不知道抚顺曾经与国家一样经历过那么荒诞的过去。我们不知道曾经有座幸福楼,幸福楼里的人的喜怒哀乐和命运沉浮。我们不知道曾经的亚洲照相馆的摩登现代,来自大上海的设备和摄影师曾引领了抚顺人的都市文明。我们不知道曾经的邮电局,在“从前慢”的年代,书信、电报承载着多少个家庭的情感和牵挂。我们不知道曾经的抚顺话剧团全国闻名,演出的话剧竟能拍成剧照上小人书。我们不知道曾经的抚顺南站欢迎过西汉努克亲王。我们不知道曾经疾驰在抚顺矿区的电车已有上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抚顺是纯纯的东北人生活的城市,没文化是它头上的固有标签。读了,才知道了自己的孤陋寡闻,抚顺曾经是一座移民城市。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四川、广东、湖南、湖北、北京、上海,天南地北的人都聚集在了抚顺,有参加革命留在抚顺的,有大中专毕业生前来支援抚顺建设的,有闯关东来此安家的……</p><p class="ql-block"> 亚洲照相馆、康乐大酒楼、同乐春饭店、大明眼镜店、春江理发店等竟来自大上海。这股来自大都市的文明之风,早在50年前已经吹到了我们抚顺。</p><p class="ql-block"> 多元文化影响和浸润下的抚顺,藏龙卧虎,人才济济。有悬壶济世的医者迟大夫,有守护清真寺坚守信仰的老胡头,有崇尚武德的道街习武人,有玩音乐玩出名堂的道街年轻人,还有朝鲜族文化馆里那么多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朝鲜族人……</p> <p class="ql-block">  读这本书,我近距离地了解了抚顺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如今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永安桥下的永安堡,原来是一片挤挤挨挨的平房,住的多是朝鲜族人,浑河边种的都是稻田。前甸附近的新村,是为移民永安堡的朝鲜族人新建的村落。市立医院、军队大院、人民剧院、大来饭店、南北台的日式建筑很多已经拆除,与它们有关的故事,如果作者不写出来,老一辈慢慢老去,年轻人不知道从前,这些消失的就真的消失了。电影《寻梦环游记》说过“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寻找记忆》让这些死亡的建筑,故去的人和事,永远留存在抚顺人的记忆里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在被唤醒的城市记忆中努力地生活</b></p><p class="ql-block"> 上辈人的今天,是我们昨天;我们的今天,是孩子们的昨天。昨天的昨天便是历史。历史是一代人一代人努力活过的生活印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我们的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父辈的基因,我们的性情,我们的喜好,我们的种种好的和不好的习性……我们的城市如此,我们的民族亦如此。不记得谁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我们只有知道了来路,才知道往下的路该如何走。抚顺这座城市有过工业辉煌的昨天,也有过不堪回首的过往,她承载着历史的重负,一步步走到了今天。</p><p class="ql-block"> 梁晓声曾说过:“生活好了,更要看看从前。”《寻找记忆》记录的那个年代里,抚顺也和全国一样物资短缺,市民缺吃少穿。布票、肉票、粮票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今天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吃个大馃子也算改善生活,吃个菜、买个地瓜也要排上老长的队……</p><p class="ql-block"> 感谢星威老师,用《寻找记忆》将这座城市尘封的记忆唤醒,让我们有机会回望过去,懂得珍惜现在,更加努力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  王浩,网名海棠依旧。辽宁省作协会员,抚顺市作协会员。平时喜爱读书、写小文章,用文字与岁月温柔相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浑河文论》编委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 编:马 平</p><p class="ql-block">副主编:费 阳 李 允 孟庆革</p><p class="ql-block"> 王 浩 尹晓晖 何艳玲</p><p class="ql-block">微刊制作:何艳玲</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编发日期:2023.12.24</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