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浅谈物象与意象有什么关系?怎么样来正确运用意象呢?</p><p class="ql-block">作者:浅语</p><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我在凝练十期学习对联,已经近一年了。在这一年时间里,我从最初连平仄都分不清楚的小白到如今能独立完成七唱了。尽管创造的成联不是很理想,但是,也算是我入楹联的门了。</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 在我取这一点点成绩的背后,凝结着凝炼无数老师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地无偿的奉献。学员浅语在这里向他(她)们表示诚心的感恩感谢!谢谢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 </p> <p class="ql-block">在学业即将完成之际,我总结了一下自己这一年来的学习经验。</p><p class="ql-block">1、什么是物象呢?</p><p class="ql-block">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草、雪、花”各是一种具体物状,它们有自己的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p><p class="ql-block"> 常见的物象都有:风,花,雪,月,山,水,梅,兰,竹,菊,松,雁,莺,蝶,燕等等</p><p class="ql-block">2、什么是意象呢?</p><p class="ql-block"> 意象不是物象,也不是意境,更不是评议词藻。物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物象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和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这样加工后的物象,用词语表达出来,其物象就成了意象。</p> <p class="ql-block">形成意象是谋篇布局的关键。司空图认为“意象有巧夺天工之妙。”</p><p class="ql-block">比如:</p><p class="ql-block">题母亲</p><p class="ql-block">文/浅语</p><p class="ql-block">千斤重担柔肩压,</p><p class="ql-block">百味佳肴巧手烹。</p><p class="ql-block"> 这副成联中的“肩”和“手”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象,“柔肩”和“巧手”则融入了子女对母亲的爱,赋予了子女对母亲深厚的感情,就成为了意象。</p><p class="ql-block">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如“云”,岑参诗中“愁云惨淡万里凝”。其“愁云”,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表现出雪景的雄伟壮阔。杜甫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其“碧草”,则带着春天的浓厚气息。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情趣各异。诗人构筑意象时,还可以夸张物象的某一特点,而起到诗的艺术效果。如:李白诗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等等。</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物象是意象的基础。从物象到意象是诗人艺术的创造。</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往往直接拼合无须虚词连接。一个意象接着一个意象,就像电视,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从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但从意的方面来看,却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如:刘翰的“乳鸦啼散玉屏空”。乳鸦和玉屏这两个物象,表面看没什么联系,实则不然。诗人描写了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从深层次联想,相互是沟连相通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怎么样来正确运用意象呢?</p><p class="ql-block">1、首先最常用的就是借景抒情。</p><p class="ql-block">如:</p><p class="ql-block">题菊花</p><p class="ql-block">文/浅语</p><p class="ql-block">绕舍秋丛香惹袖,</p><p class="ql-block">临风霜蕊锦翻波。</p><p class="ql-block"> 这副成联就是通过秋菊的香气和韵味来抒发自己居住环境的优美。</p> <p class="ql-block">2、其次塑造背景和环境。</p><p class="ql-block">如:</p><p class="ql-block">骤雨</p><p class="ql-block">文/浅语</p><p class="ql-block">远岫雷鸣云陡起;</p><p class="ql-block">前溪雾合水横流。</p><p class="ql-block"> 这副成联就描写出了夏天的骤雨景象。</p><p class="ql-block">3、还有感情基础。</p><p class="ql-block">如:</p><p class="ql-block">秋风著意妆红叶,【浅语】</p><p class="ql-block">寒雨无情瘦白杨。【浅语】</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用了反对:用秋风、寒雨两个物像加入了人的感情因素,从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照,表示相对相反的意思,在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了秋天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4、最后是衬托人物的品质或性格。如:</p><p class="ql-block">胡杨赞</p><p class="ql-block">文/浅语</p><p class="ql-block">百尺深根,屹立雄姿迎万劫;</p><p class="ql-block">平生浩气,坚存铁骨载千秋。</p><p class="ql-block"> 此副对联写胡杨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意象在对联、诗歌创作和鉴赏过程中,举足轻重。意象是意境的组成单位和基础。没有意象作基础,意境的形成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意象,才能写出有意境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虽然十期即将迎来毕业,但浅语感觉自己才刚刚入门。更多的知识需要在以后不断的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在平时不断的练习中积累经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