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窑笔记

汝瓷

<p class="ql-block">烧窑随笔</p><p class="ql-block">宋代烧制汝窑一般是很小倒焰炉膛里,用柴火烧制,产品要用匣钵罩住烧!现代汝窑烧制都用液化气,天燃气裸烧。烧嘴采用无动力引射式燃嘴,燃烧管下面有一个吸风口,可以控制进风大小,这里吸入空气属于一次风量。喷嘴和窑台孔之间有一定空隙,这是是二次进风量,他的进风大小由烟囱抽力大小决定的,也就是说烟囱高低,粗细,烟囱闸门开合大小决定的,在烧制过程中,窑门关闭,烟囱和窑室联通,二次进风口起到作用。当一定压力燃气从燃烧嘴低部进入时,在吸风口处形成负压,带动周围空气进入烧嘴内混合燃烧喷出窑台,同时又遇二次进入空气混合更加燃烧,从而火焰有一定动能,向上窑顶部喷出。由于窑顶和窑低部有一个几何高度,火焰不但有燃烧动能,还有一个几何压头,火焰到窑顶部后又变成窑内静压能,由于窑顶和窑低静压能有差,火焰燃烧气流又向下流动,烟囱又有一定抽力,就把燃烧废气从窑台吸火孔吸走排出窑外。燃烧过程中把热量带给产品,燃烧废气温度降低!燃烧气体有一个垂直分散定理,就是说产品被加热,气流从上向下流产品受热温度均匀,当产品被冷却时,气流从下向上流产品冷却均匀,这就是倒烟窑代替直焰窑道理。</p><p class="ql-block">汝窑烧制过程中,有氧化焰,和还原焰之分。氧化焰就是氧化气氛,就是让燃气充分燃烧,废气中有过多剩余氧气,还原焰还原气氛,就是让燃气不充分燃烧,废气中有一定一氧化碳。</p><p class="ql-block">烧窑过程中,窑内有一定压强,也就是说窑内压力大小,窑内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称为正压,窑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称负压。窑内压力控制有窑的烟囱闸门开合大小控制,进入窑内燃气压力也起一定作用。当窑门关闭时,窑内压力从上向下依次减弱。烧氧化焰时,窑内控制负压,窑台处负压最大。烧还原焰时,窑内控制正压,从上到下压力减弱,零压位控制在窑台上。</p><p class="ql-block">烧窑过程中,升温曲线也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从室温到烧制最高温度,可分为几个结段:300度以前是水份篜发期,升温速度慢,每小时150℃,300到950℃,为氧化期,粘土结晶水排出,碳酸盐分解,每小时200℃,950到1050为前过保温期,升温慢,为烧还原焰打基础,拉平窑温,1050到1120℃,为重还原期,控制曲线为每小时20℃,1120到止火温度,为弱还原期,每小时30℃。烧制曲线制定,主要是根据产品大小,装窑密度,烧制最高温度而定。</p><p class="ql-block">烧窑过程中,氧化焰转还原焰温度点,也就是临界点,是根据釉的熔融温度而定。一般选择在釉熔融温度前100℃到50℃,釉在烧制过程中,首先是烧结,而后熔融,最后到成熟,都有温度范围,釉熔点低,提前还原,釉熔点高,可以往后推迟。</p><p class="ql-block">烧窑制度就是这三点,焰性,压力,曲线。压力是焰性重要保证,烧氧化焰,窑内负压,烧还原焰窑内正压,负压燃气压力大升温,正压燃气压小升温。都要根据窑大小,烟囱抽力,氧化还原气氛大小而定。</p><p class="ql-block">负压氧化焰烧成窑上部升温快,正压还原焰烧成窑下部升温快,烧窑过程中,要使窑内上下温度均匀就要及时调整闸门,燃气压力,尽量使窑上下温度一致,止火时要看试样,温度,烧窑时间长短决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