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罗马,细品历史遗迹(下)

梅芳

<div><br></div> <h1><br></h1><h1>意大利首都罗马是一座拥有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古城,由于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并有悠久的历史,被人们称为“七丘之城”和“永恒之城”。</h1><div><br></div> <h1><br></h1><h1>罗马城建于公元前753年,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沉淀了数千年历史遗迹。据介绍,罗马拥有16%以上的世界文化遗产和 70%以上的意大利文化遗产。1980 年,罗马历史中心区与罗马教廷在该市的域外财产和城墙外的圣保罗大教堂一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h1><div><br></div> <h1><br></h1><h1>接上篇。</h1><h1><br></h1><h1>在参观完斗兽场和古罗马广场之后,第二天我们的徒步路线从纳沃纳广场开始,一路穿越罗马历史中心的街区,到达万神殿、特莱维喷泉和西班牙广场,在西班牙广场结束。</h1><div><br></div> <h1><b><i><br></i></b></h1><h1><b><i>纳沃纳广场</i></b></h1><h1><b></b></h1> <h1>纳沃纳广场是罗马最美丽、最著名的广场之一,是巴洛克时期的辉煌杰作,拥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贝尔尼尼和博罗米尼的作品。<br></h1><div><br></div> <h1>下图是从《体验和发现罗马》网下载的纳沃纳广场的俯瞰图。</h1><div><br></div> <h1><br></h1><h1>广场建在两千年前皇帝下令建造的体育场遗址上,完全保留了原有马蹄形状与大小,在看台位置盖起了教堂、宫殿等建筑,在广场中央建造了三座喷泉。17世纪这里成为罗马最繁华的露天市场,此后逐渐发展成为今日最壮观、最具特色的巴洛克式城市综合体。</h1><div><br></div> <h1> </h1><h1><br></h1><h1>步入广场,游人的目光自然会投向矗立在中央的方尖碑喷泉。这座喷泉叫做四河喷泉,由著名的艺术家贝尔尼尼受教皇之托创作于1652年,高耸入云的方尖碑,栩栩如生的巨型雕塑,深深地吸引着游人的眼球。</h1><h1><br></h1> <h1>高16.5米的埃及方尖碑架在雕塑群之上,几百年不倒,让曾经的担忧成为奇迹,令人赞叹。</h1><div><br></div> <div><br></div><h1>四河喷泉上的四座人物雕塑,分别代表多瑙河、尼罗河、普拉特河与恒河,象征着世界上的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四大洲,假悬崖上部是教皇家族的大理石徽章,以彰显教皇在四大洲的广泛影响。</h1><div><br></div><h1><br></h1> <h1><br></h1><h1>另两座喷泉由著名雕塑家戴拉.伯达创作于17世纪。喷泉、雕塑、宫殿、教堂、方尖碑、咖啡馆、餐厅和礼品店,在这里古典之美与现代之美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h1><div><br></div> <div><br></div><h1>几个世纪以来,纳沃纳广场一直是深受民众喜爱的场所,节庆假日、圣诞狂欢、各类赛事都在此举行;亲朋好友聚餐、喝咖啡、购物也来这里。</h1><div><br></div> <h1><br></h1><h1>如今,也是街头艺术家们的聚集之地。傍晚再次散步来到这里,广场上已搭满了画架,艺术家们正忙着为游人画肖像......孩子们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h1><div><br></div> <h1><br></h1><h1><i><b>万神殿</b></i></h1><div><br></div>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来到万神殿时,这里已排起了长队,据说是天天如此,可见它的人气之高。难怪法国作家司汤达赞它是</span>“罗马古代最美丽的遗迹”,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赞它是“天使的设计”。<br></h1><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 <div><br></div><h1>万神殿前面广场上,有一座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喷泉,其中间矗立着一座方尖碑。该喷泉也是由著名雕塑家戴拉.伯达创作于1576年,其灵感来自他的老师米开朗基罗一幅画中的怪诞面具。</h1><div><br></div>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万神殿的前生</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是一座供奉所有神的寺庙,建于公元前27年,后因一场大火将其烧毁。</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125年由罗马帝国哈德良皇帝重建,七世纪初被改建成基督教大教堂。它是至今罗马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span><br></h1><div><br></div>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神殿由门廊和大厅两部分构成。门廊有三排科斯林式立柱,柱身是花岗石,柱头是大理石,庄重而肃穆。</span><br></div><div><br></div> <div><br></div><h1>往里进,便是圆形圆顶大厅。由于人流量大,厅内用绳索围出了参观区和非参观区,我们只能顺着绳索方向参观,右进左出。<br></h1><div><br></div> <div><br></div><h1>圆形大厅的直径为43,3米,地面由圆形和方形图案组成。整座大厅无梁无柱,圆顶靠四周6米厚的墙支撑,厅内宽敞大气,庄严华美。</h1><div><br></div> <h1><br></h1><h1>万神殿的圆顶至今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砌圆顶,其直径43.3米,超过42.52 米的圣彼得大教堂,和41.47 米的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圆顶。最令人惊叹的是,大厅高度与圆顶直径相等,都为43.3米。</h1><div><br></div>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圆顶中央有一个直径8.9米的大圆洞,是神殿内唯一的光源。由于是敞开式洞口,外面下雨神殿内也下雨,</span>古人把地板设计成中心凹入,四周稍凸起,以确保雨水流入22个的肉眼看不见的排水孔。</h1><div><br></div> <h1><br></h1><h1>意大利统一之后,万神殿也成为了一座国家陵墓。这里安葬着首任国王埃马努埃莱二世及其王室成员,和拉斐尔等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们。</h1><div><br></div> <h1><br></h1><h1>拉斐尔生于1483年,卒于1520年,是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和建筑师,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37岁英年早逝,却留给后人无数杰作。据传,当年拉斐尔逝世,罗马整座城顿时陷入无比悲痛之中,教皇因为痛失英才,赐他厚葬于万神殿的殊荣,与皇帝和贵族同眠于此。</h1><div><br></div> <h1>拉斐尔陵墓在神殿内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方一座圣母雕塑是他学生创作的,右侧是拉斐尔雕塑,下方是陵墓。而左侧空着,是因为拉斐尔在逝世前未能与恋人结婚。</h1><div><br></div> <h1><br></h1><h1>两千年来,万神殿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它始终保持着多项记录: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世界上最大的砖砌圆顶,被复制和模仿最多的古建筑,以及是现代礼拜场所的先驱。<br></h1><div><br></div> <h1><br></h1><h1>多年前我拍摄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楼,它是模仿万神殿的杰作之一,连地面的图案都相似。</h1><div><br></div>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万神殿圆顶被前廊和山墙遮挡,正面很难见到全貌。</span><br></h1><div><br></div> <h1><br></h1><h1><b><i>特莱维喷泉</i></b></h1><div><br></div> <h1>特莱维喷泉也称许愿池喷泉,在晚期巴洛克风格中,是罗马街道和广场上两千多个喷泉中最大最著名的一个,1732年—62 年由罗马教皇委托著名建筑师尼古拉.萨尔维建造。</h1><div><br></div>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喷泉建在一座宫殿的后墙立面上,与宫殿相连。它由石灰华外墙、大理石雕塑群和石灰华悬崖构成,高26米、宽49米。</span><br></h1><div><br></div> <h1><br></h1><h1>喷泉上方位于正中的雕塑是海神,两侧是代表富足和健康的水神;下方两侧是海神的两个儿子。上方两个浮雕描绘古输水道的起源,右边是阿格里帕下令建造喷泉,左边是一位少女展示输水道的位置;最上方楣板的四个雕塑代表四个季节,中间是教皇家族的徽章。每一尊雕塑精雕细琢、惟妙惟肖;神态各异、栩栩如生。</h1><div><br></div> <h1><br></h1><h1>海神以动态的姿势出现,他骑着一辆贝壳形状的战车,自豪地展示着他的力量和肌肉形态。</h1><div><br></div> <div><br></div><h1>象征富足的水神,手捧丰收果实。</h1><div><br></div> <div><br></div><h1>象征健康的水神,手持利剑。</h1><div><br></div> <h1><br></h1><h1>最顶上是教皇克莱门特十二世家族徽章。</h1><div><br></div> <h1><br></h1><h1>游人除欣赏巴洛克时期最后一座建筑杰作外,来此也不忘许个愿。我们来到时已是人山人海,拥挤得水泄不通,只见游人围在水池边忙着往里投币留影。说是投一个硬币有好运;投两个硬币邂逅爱情;投三个硬币走进婚姻殿堂。真心祝愿他们人人如愿!</h1><div><br></div> <h1><br></h1><h1>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跟团游来到许愿池时,也是人山人海,不同的是,那时有不少中国来的旅游团。</h1><div><br></div> <h1><i style="color: inherit;"><b><br></b></i></h1><h1><i style="color: inherit;"><b>西班牙广场</b></i><br></h1><div><i></i><br></div> <h1>西班牙广场位于罗马圣三一教堂所在地的山丘下。广场包括四部分:一个喷泉,一个大阶梯、一座教堂和周围特色建筑。人们好奇,为什么叫西班牙广场,其实就因西班牙大使馆位于附近而得名。</h1><div><br></div>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进入广场,一个沉船式的喷泉令人耳目一新。这艘看似要沉没的船是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与他父亲</span>彼得罗受教皇之托,于1627 年-29 年间合作完成的。其创作灵感来自一艘渔船,因1598 年罗马大洪水而被冲到广场中央并搁浅。</h1><div><br></div>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喷泉正前方是名店林立的康多提大街,18世纪这里是大文豪和艺术家云集之地,如:</span>司汤达、巴尔扎克、瓦格纳、李斯特、勃朗宁等大文豪和艺术家们都在这一带居住过。</h1><div><br></div> <h1><div><br></div></h1><h1>广场因西班牙大阶梯而闻名。在十八世纪,为将山顶上的圣三一教堂与山下喷泉连成一体,建筑大师卡洛.马德尔诺受教皇之托,在法国大使的资助下,于1723年-26年间建造了这座欧洲最高最宽、呈蝴蝶形状的大阶梯。</h1><div><br></div> <h1>电影《罗马假日》<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53年上演,更让其名扬天下。</span><br></h1><div><br></div> <h1><br></h1><h1>脚下的阶梯有曲线有直线,从下而上,线条优美,走在上面,心情倍爽。如赶上春季,花台里盛开的杜鹃花,更是锦上添花。</h1><div><br></div> <div><br></div><h1>台阶共有135步,我们一口气登到了顶部。顶部的圣三一教堂前,也有一座方尖碑。古埃及人认为方尖碑是太阳的象征,因此罗马的教堂前,都会矗立一座方尖碑。罗马是世界上拥有方尖碑最多的城市,埃及方尖碑是在奥古斯都时代开始运往罗马的,因为当时埃及是由罗马统治的。</h1><div><br></div> <h1><br></h1><h1>圣三一教堂并不大,由法国人建造于1495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教堂内古朴典雅简洁,没有罗马巴洛克式的豪华精雕细琢的感觉。</h1><div><br></div> <h1><br></h1><h1>在教堂前俯瞰,西班牙广场及罗马历史中心街区美景尽收眼底。</h1><div><br></div> <h1><br></h1><h1>三天来,徒步在罗马,如同走进一座露天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深感罗马人对古迹保护的重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h1><h1><br></h1> <h1><br></h1><h1>谢谢您的光临!</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