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寒冬病邪,三九灸怎么灸,是天天灸吗?一文讲清楚~

于老师(法兰泥)

<p class="ql-block"><b>2023年三九时间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一九:</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3年12月22日至2023年12月30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九:</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3年12月31日至2024年1月8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三九:</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1月9日至2024年1月17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四九:</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1月18日至2024年1月26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五九:</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1月27日至2024年2月4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六九:</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2月5日至2024年2月13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七九:</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2月14日至2024年2月22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八九:</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2月23日至2024年3月2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九九:</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3月3日至2024年3月11日</span></p><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强盛时,病邪就不容易侵入机体,所以防疫的首要任务就是扶助人体正气。而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此时人体阳气敛藏于里,气血不畅,阳气不达肌表,常致卫外不固,易受寒邪侵袭,因此也是诸多疾病最易侵袭人体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数九寒冬,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此时天气非常的冻人,人体的防御功能濒临最低点,此时,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最爱在此时扎堆,尤其对老年人来说非常危险!</p> <p class="ql-block">大冷天,7大器官最易崩溃</p> <p class="ql-block">&nbsp;三九时节,我们的身体面临重重考验,如果不注意调养,有些器官会很容易“生病”。</p> <p class="ql-block">血管 遇冷易变脆冬天是心脑血管的“魔鬼季节”,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痉挛,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增多。建议:时常测量血压、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吃些山楂、黑木耳、金橘、大蒜、洋葱等能疏通、软化血管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心脏 最怕温差大冬季室内外温差大,一进一出很容易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建议:外出要保护好头部和手脚,尽量佩戴手套、帽子和围巾;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脱衣服。</p> <p class="ql-block">肺 雾气最伤肺冬季清晨雾气浓厚,寒冷、干燥的空气经过肺才能进入人体,此时不加以防护,很容易诱发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还可能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建议:冬季晨练不要太早,最好等9点左右、雾气散去后再锻炼;雾霾天外出要戴上口罩;积极补充水分也有助养肺。</p> <p class="ql-block">胃 代谢会变慢冬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天气寒冷,胃本身就有些倦怠,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负担。建议:多吃牛、羊肉等温性食物,有助增强御寒力。怕冷的人,可适当放些葱、蒜、生姜;容易上火的人最好配上白萝卜。</p> <p class="ql-block">前列腺 也会得“感冒”受凉是诱发前列腺炎最常见的原因。低温下,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会显著增强,使前列腺腺体收缩,容易造成慢性充血,导致尿道内压力增加。建议:不憋尿,注意小腹部及后腰部的保暖,不要坐在石凳上;吃一些对前列腺有益处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苹果等。</p> <p class="ql-block">鼻子 病菌易入侵鼻粘膜的黏液分泌在冬季会减少,鼻子的“屏风”作用也会减弱,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去肺内,增加了呼吸道感染几率。建议:睡前用温淡水盐水清洗鼻腔;或将热水倒入杯中,缓缓深吸水蒸气,每次约十分钟,早晚各一次,能滋润、清洁鼻粘膜。</p> <p class="ql-block"><b>耳朵 御寒力最差</b>耳朵、鼻子、手、脚部都处于神经末销,血流量少,到了寒冬格外怕冷。如果耳朵暴露在外,甚至会有冻得头疼的感觉。建议:外出时最好带上耳罩,进入室内时可以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耳朵受冻后,不宜热水敷贴,以免加重症状。“三九天”有它独特的养生之道,衣食住行都有所讲究。不管你身处哪里,此时精心调养、合理膳食、运动得当,可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nbsp;</p><p class="ql-block"><b>运动起居:早睡晚起调时间</b></p> <p class="ql-block">早睡晚起《黄帝内经》有“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说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尤其是老人。从中医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可以补阳气。而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护好五大部位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寒冷的天气会连累这5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专家提醒,尽量穿高领衣服,外出戴围巾;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可以在肩膀上搭一条毛巾;腰和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个灸大夫电加热护腰或护膝,穿上棉背心;睡前用足浴包泡脚。</p> <p class="ql-block"><b>03越冷越要多喝水</b>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就会减少。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b>饮食:饭前喝碗热粥、热汤</b>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不但会让身体立刻感到温暖,还能暖肠胃、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尤其是杂粮粥还能帮助补充B族维生素和钾等多种营养素。</p> <p class="ql-block">红色粥-抗寒暖身冬天怕冷的女性,可能是贫血或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推荐红色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豆、红枣、枸杞搭配,就是一款不错的暖身粥,三味食材都有补益气血的作用。这款粥偏温补,有实热和上火症状的人要少喝。<b>02</b>黄色粥-养胃健脾冬季室外寒冷干燥,室内燥热,令很多人出现胃痛、四肢发冷等脾胃虚寒的症状,不妨来碗“黄色粥”——小米南瓜粥,养胃健脾。小米营养全面,还可以补虚损,开肠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这款粥能保护胃黏膜,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p> <p class="ql-block"><b>03</b>白色粥-润肺止咳室内外温差大,进进出出,冷热交替,可能诱发咳嗽、感冒,加上气候干燥,容易导致燥邪伤肺。这时可以喝些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白色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银耳百合莲子粥了。银耳、百合润肺、润燥、止咳,适合用来改善肺燥咳嗽、虚烦不安等症状。<b>04</b>黑色粥-补肾益气肾主水,其性偏寒,冬天的寒邪易致阳气耗散,所以补肾气就成了首要任务。中医认为,黑色对应的是肾脏,此时不妨喝点“黑色粥”。黑米两小把、黑豆一小把、大米三把即可。黑米滋阴补肾、益气活血;黑豆蛋白质含量高,富含赖氨酸,能增强免疫力。不过,患有慢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病症的人要少吃黑豆,以免加重肾脏负担。</p> <p class="ql-block">三九好节气,“灸”正当时</p> <p class="ql-block"><u>&nbsp;古语有云“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u>。“三九”是阴气旺盛之时,同时也是阳气始生之时,但阳气在此时比较微弱,因气温较低,阳气敛藏,毛孔闭塞,气血不畅,如果不及时护住人体阳气,就可能会让外邪趁虚而入,导致百病缠身!中医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在三九天艾灸,可平衡阴阳、通经活络、温阳祛寒,更能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此外,三九与三伏艾灸,一阴一阳,可互补互助,互相巩固。横跨时间的维度,达到中医一直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p> 三九主灸穴位取穴 <strong>大椎:</strong>诸阳之会:督脉、手足三阳经之会,艾灸大椎能激发诸阳阳经之气,通阳活络。 <strong>脾俞:</strong>健脾益 气,补中和胃。 <strong>肾俞:</strong>补益肾阴肾阳,益肾滋阴,增液润 燥。 <strong></strong><strong>命门:</strong>益肾壮 阳。 <strong>中脘:</strong>健运脾胃,益 气养血,理 气消滞。<strong>神阙:</strong>回阳益 气,助阳气之升发,宣通血脉。 <strong>气海、关元:</strong>为任脉要穴,位于丹田部位,主一身之气,可益 气温补元阳。 <strong></strong><strong>足三里:</strong>保健要穴,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扶正培元。 <strong>三阴交:</strong>健脾、补肝、益肾,阴阳双补。 <strong>涌泉:</strong>肾经之起点穴,益肾养阳。针对灸友们的自身情况,在这里为灸友们准备了五类常见疾病的灸疗方案:1、呼吸系统疾病三九严寒,呼吸系统极易受到病毒侵袭,“三九灸”可以益气宣肺、祛风散寒,可以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过敏性鼻炎、慢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效果特别好。<strong>取穴:</strong>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膏肓穴、定喘穴、中府穴。 2、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大多由于阳气虚弱、气血不足所致,如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肠胃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三九灸”对此有很好的效果。<strong>取穴:</strong>中脘穴、天枢穴、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3、骨关节疾病很多中老年人做“三九灸”就是为了调理骨关节疾病,“三九灸”对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如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等引起的各种虚寒性颈、肩、腰、腿痛等。做完“三九灸”,不仅疼痛等不适症状减轻,行动也会轻快自如。<strong>取穴:</strong>阿是穴、膝眼穴、鹤顶穴。 4、免疫系统疾病身体阳气不足就难以抵御风寒湿邪,尤其南方的冬天湿冷,人体稍不留意就会被外邪侵袭,引发感冒、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三九灸”,相当于给身体加了一把火,可以将外邪悉数赶出体外。<strong>取穴:</strong>命门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5、妇科疾病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如上文讲述,妇科疾病患者最需要“三九灸”。<strong>取穴:</strong>八髎穴、神阙穴、天枢穴、归来穴、子宫穴、血海穴。<strong>注意:</strong>成人以神阙穴为主,可加灸命门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扶正穴位;儿童以身柱穴为主,可加灸神阙穴等。 <p class="ql-block"><b>三九灸,灸多少次?</b>一般“一九”(12月22日)、“二九”(12月31日)和“三九”(2022年1月9日)的每7天为一阶段,这样连灸7天后休息3天,之后改为一月灸连灸7天,但是得长期灸。</p> <p class="ql-block">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