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漫漫冬季,大地褪去繁华,草木萧瑟沉寂,人们的思维却开始变得清醒活跃起来,此时,恰是安心读书的好时机。12月23日下午,黎城县博爱特殊教育学校第十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也款款而至。</p> 教师喜爱的36堂名师语文课 <p class="ql-block"> 在学校每月的观课、议课中,语文组的老师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讨论怎样才能上好语文课?这次读书活动中,大家研读的书目是《教师喜爱的36堂名师语文课》,希望踏着名师的脚印去寻找沿途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周孝玲老师阅读了钱梦龙老师执教的《中国石拱桥》一课,备受启发。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大多教师依赖多媒体课件,而钱梦龙老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幅挂图,用最朴素的方法把《中国石拱桥》上成经典的语文课。从课堂中可以看出钱老善于为孩子们“搭桥”、“铺路”,他从学生感兴趣的点激活思维,然后步步引导学生自求理解、自致其知,实现自我发展。这种真实、扎实、朴实,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p> <p class="ql-block"> 彭路亚老师对赵志祥老师执教的《鲸》一课情有独钟。她从赵老师的课中学到了“三趣”。一“趣”板书,设计有趣的板书,板书的夸张设计,让学生感到新奇,不断地去猜想,使整堂课妙趣横生;二“趣”朗读,朗读时不仅要注意语气和声音的高低,更要加入有趣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声情并茂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三“趣”训练,在课堂中开展有趣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课后“读写”结合,“趣味”不断延伸……</p> <p class="ql-block"> 温琦老师结合学情,从书中学习到了好的朗读方法。她说,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变换角度,在朗读中体验情感,巧用动作“趣”朗读。如:朗读《小猴子下山》,让学生将自己当做小猴子,用轻快的语气读出开始的高兴,用低沉的语气读出小猴子空手回家的伤心。在读小猴子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小兔子时,可以加上这些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程丽老师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勤学善思,通过反复阅读,改变了自己固有的教学方法。以前她觉得孩子们读书是浪费时间,现在她从苏东坡的名言“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中体会到了熟读精思的重要性。程老师觉得语文教学要以课文为依托,注重字、词、标点等的理解和运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p> <p class="ql-block"> 康彤老师对特级教师戴建荣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印象颇深。她陶醉于戴老师和孩子们的一咏三叹,整节课师生且吟且颂,且歌且舞,诗意盎然。康彤老师觉得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可以改变“解诗题、知作者、解诗意、悟感情”的机械、传统的教学方法,少一点剖析明理,多一点且吟且颂,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古诗,真正让他们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经典的芳华。</p> <p class="ql-block"> 赵静老师带的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文,为打开学生思路,提高习作水平,赵老师主要学习了文中的习作指导方法。她说,要以学情为起点,以生活为内容,以思考为主线,设计精妙的课前活动,让学生有独特的体验;在课中谈话,激活学生记忆;跟着学生走,在动态中生成;跟着原则走,在具体中指导;跟着角度走,在方法下训练。希望学习名师的这些方法,进行习作指导,和学生的作文产生神奇的反应,达到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p> 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干预 <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中,老师们遇到了孩子们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常感束手无策。本次阅读活动,数学组的教师就选取了《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干预》,希望从中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 郭艳令老师和李少芬老师主要从自闭症儿童所存在的攻击行为、自伤行为、逃避行为、破坏行为、自我刺激行为五大领域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解决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强调行为发生时要忽略或者坚持指令。在儿童出现问题行为之后,要分析了解背后的功能,并进行针对性地解决。</p> <p class="ql-block"> 董月根老师主要从特殊儿童注意力分散行为进行了分析,处理措施有调整活动或任务的难度;设计更加丰富、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或者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儿童注意力集中的行为,并进行鼓励。</p> <p class="ql-block"> 桑丽丽老师和李超老师主要从自闭症儿童的不顺从行为和重复刻板行为做了分析。不顺从行为表现为直接对抗,消极不顺从,我们可以采取儿童感兴趣的活动,调整任务的难度。重复刻板行为表现为反复说一些话或词语,反复询问别人同一个问题,我们教学生可以用恰当的行为满足他的生理需求,采取有效措施让儿童停止重复刻板行为,教学生知道并遵守行为规则。</p> <p class="ql-block"> 赵淑慧老师主要从特殊儿童产生课堂扰乱行为的原因和常见措施作了阐述,她指出,造成这种原因主要与儿童的生理特点、障碍等因素有关,可以制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重视对课堂常规的强调,以期调整学生行为,让他向好的方向发展。</p>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数量明显增加,而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的教育和康复,也成为了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综合组的教师这次共同阅读《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就是期望提高自身的康复素养,在工作中可以更加有的放矢,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 自闭症儿童有语言但很难沟通,有听力却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是违背你的意愿……王慧老师、李晓静老师和付丽娟老师从自闭症儿童自身存在的语言障碍为切入点,利用自闭症儿童的视觉优势进行干预,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在训练时,要多使用陈述句,易于孩子理解。训练者语句要简短,语速要放慢,排除干扰因素,可以多次重复,也可以在训练时加入游戏,增加趣味性,寓教于乐!</p> <p class="ql-block"> 刘路老师和马三玉老师阐述了自闭症儿童的多种干预方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法、结构化教学、人际关系发展干预、多感官教学、感统训练、音乐疗法等。作为一名康复训练教师,我们要以尊重、理解为前提,从更人性化的角度认识自闭症儿童的缺陷与天赋,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差异,更好地服务于特殊孩子,不抛弃、不放弃,穿越人群拥抱他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小翠老师和高令老师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自闭症儿童在进餐、穿衣服、如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训练时要慎重选择食材和餐具,可以利用强化法、行为塑造法、链锁法、代币法等各种专业的训练方法,让孩子早日回归主流,融入社会。</p>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 <p class="ql-block"> 数学课具有抽象性,要让课堂灵动活泼,绝非易事。康庆芬老师以《做教育的智者》为题分享了她阅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的感受。数学教师要做教育的智者,要像种树那样“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要像农民那样不误农时,不揠苗助长,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做教育的智者,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智者的课堂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是不避讳出现差错的课堂,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课的始终,教者都不是给予,而是唤醒。要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师生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模式,创建开放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严寒的冬天是万物潜藏之季,也正是我们读书养心,积蓄力量的好时机。多年来,我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教师发自内心、乐于去做的一件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终有一天,我们在读书上花的时间,会开花结果,丰盈整个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