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知青岁月.(三)海南篇………猴山大会战

“根.哥”504445482

<p class="ql-block">文章:根.哥</p><p class="ql-block">图片:见附注</p><p class="ql-block">歌曲:军旗飘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图为:乐东桥上北望猴山,云里雾里,云雾缭绕,桥下昌化江水,滚滚西逝去。</span></p><p class="ql-block">根.哥拍摄于2000年7月,二十团建团三十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南乐东县是黎族自治县,海边黄流镇,九所镇,千家镇一带平原地区以汉族人居住为多,黎族同胞,则居住在山脚下,瑶族同胞,苗族同胞则居住在山顶上,地盘清楚,径纬分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图为:乐东桥头东望乐东水坝,滚滚昌化江水从五指山流下,白浪翻滚,好壮观。</span></p><p class="ql-block">根.哥拍摄于2000年7月,二十团建团三十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乐东水坝位于乐东县抱伦公社地段,是乐东县城的一座水电站,水坝将昌化江拦腰截断,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坝,有泄水口,有用椰子树一开二的板材作水闸挡板,人工开啟,旱季时江水低于水坝面,雨季时如果没有洪水,江水也是低于水坝面的,是当年我们二十团唯一沟通昌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我们二十团的汽车,胶轮拖拉机,还有洛阳造的东方红拖拉机都是从乐东水坝经过的,可以说是二十团的大动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一年(庚戌年,生肖狗)十一月底,我们从湛江来到海南兵团三师二十团已近四个月了,这近一百多天的日子里,除了上山干活,星期天有时也会约上几位知青(那时一个人是不能出门的,为安全团里规定出门需二人以上)翻山越岭徒步十几公里去乐东县城打牙祭,过昌化江时涉水走过乐东水坝,乐东县国营饭店一楼就餐,二楼饮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二楼窗口一侧靠马路,另一侧靠池塘,那时还是和大陆一样,实行餐后点餐具收费,不一样的糕点装不一样的碟子,结账时看碟子收费,那时<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毛钱一个芝麻茶饼,我们来二个,再来一杯牛奶(炼奶冲的)也是一毛钱一杯,一个星期天,逛了一趟乐东城总共消费三毛钱。那</span>时桌面上还摆有一个精美的玻璃烟灰缸,供抽烟的人员使用。但兵团人员也是良莠不齐的,有个别人员贪小便宜,吃了三碟食物,却将二个碟子趁人不注意时抛入窗外的池塘里,甚至把桌面上的烟灰缸也趁机装回连队自己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茶楼收支不平衡,但找不出原因。年底时茶楼清理池塘抓鱼,谁知道鱼抓了不老少,碟子也捞出了几大筐,这下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子的啊!郁闷啊!再后来我们去茶楼时就是先买票,凭票去窗口拿食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过乐东水坝要特小心,要看天气,如果五指山那个方向下大雨的话,就老老实实的待在连队里,如果天气好,过乐东水坝也要注意上游的水情,一般雨季时乐东水坝的水都是在腿膝关节下的,虽然有点难度,但过水坝问题不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连队晚饭后就会跟着老兵逛黎族村寨(二十团的老兵都是五十年代末的复退军人,以两广和湖南藉的居多,他们的婆姨都是从家乡里带来的,来后享受军垦农场的工资粮食待遇,比农村家乡的日子强多了。)老兵们来海南岛时间长了,都会一些黎族语言,去黎村买椰子,买鸡……黎族村寨有些特别,村周围都是刺竹丛生,密不透风的,村里的猪狗动物是出不了村子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开了四个出入口,出入口搭上木梯,人可行走,但猪狗爬梯出入就是另一回事了,那是不可能的。村民养的猪从来不喂,就在村里晃悠悠的,一头猪长了几年都不到五十斤,那肉跟野猪一般。村民的茅草房门口外面挂着各种各样的兽骨,有野猪的头盖骨,有黄獐的头盖骨,兽骨越多越显得这家主人的狩猎本事。我们跟着老兵去过连队附近的抱邱大队,也去过红水河对岸的洪水村。那时还没有转正定级,每月的22元生活费连里扣了7元钱作伙食费,剩下的就是这样消费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时要去团部,江水不深时我们就从十三连附近涉水过昌化江,昌化江的江底都是一些小鹅卵石,圆圆滑滑的,过江时踩在上面感觉好舒服,但过江时,江边平整的沙滩就要特小心,那是刚堆集不久的,很松软,不注意就会陷进去,出不来了,越是挣扎越陷的深,有点像红军过草地一样,有点可怕,所以不能一人涉水过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月底,天气渐渐变凉,海南岛已进入旱季,老天基本不下雨了,此时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天猴山半腰白云飘,夜里满天星星眨眼,我们抬头看着那猴山上瑶族同胞烧荒的火光,看着那北斗七星,遥看着那远方的大陆星空,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片为:二十团十连驻地,位于猴山半山腰,是我们刚到二十团不久,就跟着老三连的潘副连长上猴山新建的连队。</p><p class="ql-block">猴山名不虚传,正式名称为弥猴岭,原始森林从未开垦,植被茂盛,野生动物繁多,野猪,黄獐,野鸡,猴子也到处乱串,是当年二十团首次猴山大会战的主战场。</p><p class="ql-block">根哥拍摄于2000年7月二十团建团三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上图片由原二十团(后改海南农垦国营山荣农场)政治处宣传干事柯锦湘(湛江知青,回城后任湛江市文化局副局长退休)提供,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右是二十团韩团长,东北黑龙江人,跟着四野部队从北打到南,累立战功,原是广州部队某部侦察科长,传说韩团长经常带人便装过深圳河对面抓叛国分子,用麻袋套住就扛回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会战为什么会选在猴山下的十连呢?纵观二十团所有连队,土地最肥沃的地方就是猴山的十连啦,其他的连队都不具备这样好的条件,原始森林千百年的落叶堆集在山坡上,腐叶形成了厚厚的黑土地,用手一抓就可流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团的领导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方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利用旱季这个天赐良机,组织全团上千人马来个猴山大会战,苦战猴山60天,来个建团开门红。</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根哥本人2000年7月二十团建团三十周年拍摄于猴山十连红水河场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11月底,二十团的猴山大会战的进军号吹响了,全团十三个连队近千人马,从江南江北集结到猴山下,我们江北的十一连、十二连、十三连背上行囊扛着锄头十字镐,拿着大砍刀,带上锅碗瓢盆向猴山进军,江南的九个连队临近乐东县昌化江水坝的三四五六几个连队则通过水坝向猴山进军,江南的七八九连则从昌化江的山荣段浅水区涉水过江。机务连的拖拉机带着犁耙从乐东县水坝过来了,全团各连队的人员不辞辛苦,爬山涉水,浩浩荡荡行军到猴山脚下,沿着红水河岸边一字排开,安营扎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十二连早早就出发来到了猴山上,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刚到二十团时建新点的地方,好熟悉啊。在分配好的宿营地,我们开始砍树搭盖简易草棚子,草棚子二米高,前高后低,盖上茅草,有顶四面空,再把木桩打在土里,钉上木条,安上竹条,再铺上竹笪,一大溜大通铺,男女分开住。干这些活对我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了。</p><p class="ql-block">除了十连住在本连队的茅草房,其他来参加大会战的连队都和我们一样,搭盖简易茅草棚子。</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猴山大会战,十二连四班在排长梁振标,班长张应辉的带领下,全班战士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战果辉煌,荣获二十团先进班组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由伍日祥(湛江市廉江安铺知青),朱丹(女,高州知青)二位战友+伉俪(十二连知青中唯一的一对恩爱夫妻)提供,非常感谢二位战友提供的如此珍贵的有历史价值的图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真实反映了当年猴山的大会战工地气氛场景,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砍笆的树木,灌木丛,硕果累累。班长张应辉带领全班战士在认真学习红宝书“毛主席语录”。身后那些未开垦的原始森林,茂盛的灌木丛,历历在目,好像在呼唤快来吧,为了大力发展橡胶事业快来开垦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班十人,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伍孙武(湛江市廉江安铺知青)、xxx(潮汕知青)、梁振标(排长,复退老军人)、洪光星(潮汕知青)、谢善基(高州复退军人)、伍日祥(湛江市廉江安铺知青)、张应辉(班长,潮汕复退军人)、庞秀丽(湛江知青)、潘秀芳(湛江知青)、陈观娣(湛江知青);</p> <p class="ql-block">上图片为红水河爆发洪水时的景头。</p><p class="ql-block">由十连梁伟模(湛江知青)提供,在此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据湛江知青梁华山回忆,猴山十连大会战他在炊事班,当时有阿赖,炊事班长(高州复退军人)、林窝娣(广州知青)、陈焕好(广州知青)共四人负责全连参战人员的吃喝。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搭临时伙房是在距十连营地有两三百米的地方,靠近红水河边,对岸就是佳西大队的黎族村寨。那段时间基本上都不下雨天,但天有不测风云,有天晚上,大约两点多钟,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声音,起来一看,原来是上游下大雨,红水河发洪水了,他和阿赖班长二人赶忙跑到设在河边的伙房,一看,不好了,有两口大锅和一些炊具已被洪水冲走了,一下搞得措手无策,乱了阵脚。好在还剩一口大铁锅没被冲走,赶忙点火煲了当天的早餐,那时的早餐简单,也就是稀粥+咸菜。最终没有耽误连队的开工时间。</p> <p class="ql-block">大会战就是挖橡胶树坑,修环山行。前期就是上山砍笆烧荒,我们拿着大砍刀砍树,这砍树也有讲究,树倒下不能顺山倒,而是要横着倒,不然那么粗的大树上下这么一梗,你是锯呢?还是砍?那时一个班里配有一把二米长工兵锯,但那有时间啊。我们就设法让树横着倒,砍树时讲点技巧,想倒那里就倒那里,就是事先在树要倒的方向砍斜口,大概砍到五分三时,就在反方向出力猛砍几刀,大树就乖乖的倒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会战上山前我去事务长邓亚晚那里领了一把八斤重的大砍刀,安了一个长五十公分的刀把,可以双手握刀的,新刀没有开刃,刀口厚厚的,那时也没有什么电动沙轮机,也没有什么钢锵刀,为了大砍刀能在大会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是在河边的大石头上磨刀开刃,每天中午我也不睡午觉了,就在河边的大石头上磨刀,接连几个中午,大砍刀总于磨开刃了,这下好啦,手膀粗的树木三二刀就倒下了,如是用一般小砍刀没有十几二十刀还真的砍不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古人曰:磨刀不误砍柴工,这话一点不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笆砍完了,就是等干了烧笆,旱季的海南,太阳同样火辣辣,没多久就可以烧笆了,连里组织人员,先是清里好周边二米宽的隔离带,最后从风尾烧起,四周的警戒人员了望放风,烧完了最终没有发生山火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笆烧完了,接着就是连队的文书拿着一把土制二角水平杆杆,就地势,从下到上仗量着橡胶坑位,做好标志,一亩地二十五棵橡胶树坑位,橡胶树间距四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连长就带我们去挖橡胶坑了,我们到了指定地点就开始工作,先是把那些影响环山行的树拖到一边,那些没有烧透的树木黑黑的,身上出汗,用手一抹,脸上脖子上都是黑黑的,要是上戏台演个花脸的都不用化妆了。清理完毕开挖橡胶坑了,橡胶坑的标准就长80x宽80x深80cm,我们要把表土(肥土)放在一边好回填橡胶坑,不好挖呀,真正的硬土,而且还要上面下面一样大,好难啊,一天四个橡胶坑,还要修一米五宽长十六米长的外高内低的环山行,环山行的作用就是一保水,将雨水留在山上,二是作为通道行走方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一橡胶坑里就是一个大树根,那就麻烦了,但麻烦是一回事,活还是要干的,拿十字镐一点一点的刨,再用砍刀一点一点的砍,大树根搞掉了,橡胶坑也出来了,不过进度慢了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大石头的橡胶坑怎么办,那就等放炮班的战友来打炮眼,装炸药,炸药是用腊纸包好的,一筒筒的,雷管是纸雷管,导火索要根据起爆时间控制长短,每一批次的,每一圈的导火索都要事先切一米来点火试验,看看时间的长短,小心没大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点火时是拿一支火柴,把火柴头放在导火索的斜口火药处,再用火柴盒往火柴头上一划,只听见一声刺啦响,导火索点着火啦,赶紧又去点下一炮,起爆了,轰的一声焖响,大石头炸裂开了,如清脆的一声响,那就麻烦了,石头炸的满天飞,坑里泥土也没有了,赶紧四处去找泥土来回填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是谁人点的炮哑了,谁人处理,放炮战友的点好炮后就躲起来避炮,捂着耳朵数着炮声,一炮,二炮,三炮……啊全部响了,好欢喜。有时也有哑炮,那点炮的战友就耐心等着吧,等了近一个小时,慢慢地爬过去,浇水把炮眼淋湿后,再把哑炮处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连的炮手胆大心细,爆破技术高超,没有出现过人员伤亡事件。三师xx团在处理哑炮时不得当,处理哑炮的战友被哑炮重新爆炸伤了双眼,两眼都瞎了,后来xx团安排他去团部总机班守电话总机,当个接线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橡胶坑挖完了连里要来验收,连长带着文书手拿一根6厘粗钢筋做成的尖头钎子,1米多长从上往下这么一插,能顺利下到底的就合格,同时四个角都要插,而且还要翻翻橡胶坑土看看是不是肥土在坑底,有些人偷机取巧,糊乱回土,仅仅是在橡胶坑表面上盖一层肥土做样子,对不起返工吧,那时把关好严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劳作下来腰酸背痛,而且手掌上都被锄头,砍刀磨出了几个血泡,挑破血泡用沙布包包,来日再战。当年好在年轻,睡了一觉第二天起床又是生龙活虎一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炊事班的上士(给养员)不知从那里买了一头黎村的发瘟猪(猪丹毒)给全连吃,猪肉煲好后,那些猪肉上都是一块一块紫斑紫斑的,按说是不能吃的,但大家都不懂,而且那时物质匮乏,肚里没油水,大伙都不怕,都吃了,事后大伙也没啥事,那时叫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看来抵抗力还是蛮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发生了,一天早上天太黑,去河边洗漱,没留神脚踩到了一根木刺,刺很硬,解放鞋胶底都穿透了,顿时疼痛的要命,鲜血直流,走起路来一瘸一枴的,这回真的是路不平了,后来去团卫生队上点药又上工了,但白天干活,一身臭汗,收工后还要去河里洗澡,脚又泡水了,结果还是发炎了,那时就是洗澡后用一些双氧水擦擦,再放上点消炎药磺胺包包。就这样十几天都是瘸瘸枴枴的上工地,那时没多想,就是一个念头:横下一条心,为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苦干加巧干,拿下大会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片是根哥1974年2月拍摄于八师十七团武装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会战接近尾声时,一天晚上收工饭后,黄榜镇指导员对我说,要我去参军,我对指导员说,我的眼睛不过关,高中时兵检就不合格,指导员说那就不去了。后来才知道其实不是参军,而是团里要组建一个武装连,从各连队里抽一些表现好的战士组成。按如今的话来说也就是基干民兵。好可惜的一次机会没有把住,常话说树挪死人挪活。</p> <p class="ql-block">1971年1月的除夕那天,60天的大会战结束了,我获得了团里的通令嘉奖。看看那山腰上的环山行,尤如层层梯田,又如一条条黄腰带束在山坡上,大好河山如此美丽。</p><p class="ql-block">明天就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我们背上行囊又下山回连队过年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2022年乐东县桥头北望猴山,近看昌化江两岸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是我们知青当年想向不到的。</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至百度;</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乐东县水坝,如今的水坝已不需要走车过人了,因为江上修建了好几座过江桥,水坝只是单纯的拦水坝,专供发电用。</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至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