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大荒是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留在了这片黑土地——雁窝岛上。</p><p class="ql-block">十七年的北大荒生活让我学会了生活与坚强,北大荒人的精神和品格融入到我的血液里,走到哪里我都会自豪的说:我是北大荒人!</p> <p class="ql-block">雁窝岛的大礼堂至今还屹立在雁窝岛,每天迎接着来往全国各地前来参观游览的人们,特别是曾经生活劳动在这里的转业军人、各地支边青年和大批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的题词“雁窝岛”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仍然耀眼地嵌刻在大礼堂正门的上方。</p> <p class="ql-block">开发雁窝岛是当年王震将军带领十万转业官兵向荒原进军的一场硬仗。转业官兵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了“当年进岛,当年开荒播种,当年产粮伟大奇迹。</p><p class="ql-block">雁窝岛三面环水,一面是大“酱缸”,没有现成的道路;机械和原材料全靠人拉肩扛,拖拉机陷入大酱缸,转业官兵任增学冒着冰雪严寒潜水挂钩,硬生生的把拖拉机拉进雁窝岛,开始岛上破天荒第一犁。</p> <p class="ql-block">英雄壮举鼓舞着我,他们的事迹让我永记心间。</p> <p class="ql-block">董必武同志的题词隽刻在雁窝岛黑土地上,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爱,也让这雁窝岛精神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雁窝岛早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参观的热门打卡地。</p><p class="ql-block">当年的垦荒者,各地支边青年和知青带着他们的子女及孙辈到这片热土重游参观,将亲历过的革命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在岛上,我还特意看望了当年特别关照我的贴心人,我们知青的老嫂子。</p><p class="ql-block">想当年,各地知青远离家乡奔赴北大荒,时间长了难免想家,有的女孩子甚至伤心落泪,老嫂子家就成了知青们的家,这里每天都充满着欢声笑语。几十年过去了,她老人家身体还是那么硬朗,说起当年的往事和知青们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望着雁窝岛广袤的田野,阵阵稻香扑面而来,不免让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那年那月,我把最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这片黑土地,也撒下了我的血和汗。</p> <p class="ql-block">来到号称天下第一团——十八团的友谊农场,这可是闻名全国的现代化大农场,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就座落在农场场部附近,这里的园区很大,园内不仅有建场以来各种农机的展品,还有宽阔的湖面,以及各种花草树木。来这里参观游览还有个人性化的规定:早晨八点之前,晚上五点之后免费进园,这对当地的老人晨练,孩子们游玩是多么好的事啊!</p> <p class="ql-block">在一层层的花坛簇拥下,中央矗立起高大的立柱,圆盘上坐落着一台康拜因,标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背后是当年北大荒常用的“东方红”拖拉机。</p> <p class="ql-block">为四十多万知青曾在这里洒下过汗水,有的长眠在这片黑土地而修建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知青桥”。</p> <p class="ql-block">如今北大荒不但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而且是现代化农业的样板和发展方向。不仅如此,北大荒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建起了公园广场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p> <p class="ql-block">红兴隆管理局的休闲大广场。</p> <p class="ql-block">农场管理局的娱乐公园。</p> <p class="ql-block">亲朋好友一起合影留念。背后是管局星级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管局的标志性建筑,后面是管局机关大楼。</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的开发史,发展史在红兴隆管理局的博物馆详尽展出,让人民世世代代牢记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八五三农场小清河水库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农业灌溉和防捞防旱问题,而且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战士们永远长眠在这里,也是一座纪念馆,我特意来到宝清县城缅怀烈士,又让我想起1969年在珍宝岛的日日夜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