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掌握唐诗平仄格式 汲取传统文化精华</p><p class="ql-block"> 一一试着用两首短诗触摸的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刘长卿,自诩自己是“五言长城”,一生不断蒙冤的他,留下的经典之作却非常耐读。后人这样评价他的诗作:“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已”。</p><p class="ql-block"> 刘长卿最为知名的一首诗,当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由4个句子20个字搭构的内容,也非常容易理解: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可以说,每句诗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是这样的经典之作,用普通话有语气的朗读,竟然成了不符合近体诗格式的“白话文”。</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许多读物上,都是这样用汉话拼音标注字音:</p> <p class="ql-block"> 经典五言绝句诗读成了“白话文”,问题出在哪儿呢?</p><p class="ql-block"> 看一下汉语拼音的注音就知道了。重点是“天寒白屋贫” 这一句,连续用5个平声字组成的句子,根本看不出有沿着山势起伏,时陡时缓,连绵不断,蜿蜒曲折的长城风格,比现在的广告词“羊羊羊”都直白。</p><p class="ql-block"> 格律诗读成“白话文”,问题出在用普通话朗读,没有了古汉语的入声字,平仄关系和语气被扭曲。如果现在有人用这样的平仄格式写诗、写对联,老师不仅一分不给,而且还会反问:这是跟谁学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刘长卿的这首诗,不可能是跟只会讲普通话的语文老师学的。如果用古汉语吟诵,很像一首歌。这种读音效果,我们可以通过网上的《粤语字典》,查询到粤语拼音的标注,推理原诗的平仄格式。有兴趣的,还可以将整首输入到《粤语朗读器》,听一下每一个字,在粤语是怎样的读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粤语拼音的标注:</p> <p class="ql-block"> 按照粤语拼音的标注,该诗的平仄格式,工整规范,严丝合缝:</p> <p class="ql-block"> 如果看不懂粤语拼音标注的内涵,不知道什么是粤语的“九声六调”,不会依照此方法区分诗句的平仄声,不要紧,只需4多分钟,听听Mia老师用港式粤语讲的这节课,便可以搞定:</p> <p class="ql-block"> Mia老师这堂课的学习笔记,可以浓缩成以下这张图表。记住这段话:在粤语当中,只有拼音标注第1声和第4声的“阴平”“阳平”是平声,其他都是仄声。第7、8、9声,在声调值前面用p、t、K予以特殊标注,就是需要挑出来的入声字,属仄声,声调值分别与第1、3,6声相同,读短促的音。</p> <p class="ql-block"> 拓展学习体会,粤语拼尾部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不同声调值的字,如果放上C调的曲谱上,字的读音,可以是简谱上这样的音高:</p> <p class="ql-block"> 用与古汉语声律最近的粤语读诗,每个字自带音高。如果按照粤语拼音上的标注,可以用C调给这首诗谱上曲:</p> <p class="ql-block"> 学习的目全在于应用。用普通话朗读这首诗,每个字的字音,可以模仿曲谱上的音高去读,把带休止符号的字声音读短。其他的字音,按照自己的理解适当把字音拉长,用以抒发情感,就可以靠近这首诗的韵味了。当然,使用粤语吟读古诗词就更好听了,难怪有人说,讲粤语的人都是作曲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朝诗人王维,有“诗佛”的雅号,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他的代表作《相思》,也叫做《江上赠李龟年》。其中有一种说法,说是诗人是为怀念在“安史之乱”失散的友人、唐朝著名的音乐人李龟年所作。全诗只有20个字,借咏物抒发热血男儿热情满腹的悠悠情思。</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的文字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翻译成白话文,大概的内容说的是:晶莹闪亮的红豆,生长在岭南的那片土地上;春天到来,可以结红豆的树,很快又能够叶茂枝繁了。结出红豆时,希望你多去采摘,嵌饰佩戴;这一颗颗小小的红豆,最能把你我的情思包涵。</p><p class="ql-block"> 四句诗的笔法,可以这样把握: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像问又不是问的叹息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是在嘱人别忘了彼此的友情,背面深寓自身的相思之重;最后一句双关语,切中题意,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五言绝句诗的上乘佳品。</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由于王维“诗佛”的雅号被后人严重误解,这首诗在使用普通话的传诵当中,里面多个入声字的棱角被磨平,平仄声被混淆,韵律严重变形,听着有点儿像寺院里传出吟经的那种声音。说来又挺奇怪,由于这首诗的20个字码得好,许多人又喜欢把它当作爱情诗来读。</p><p class="ql-block"> 在此,不必纠正由来已久把它当作爱情诗的读法,至关重要的是,把五言绝诗的韵味搞清楚。</p><p class="ql-block"> 先听两遍用普通话是如何朗读的:</p> <p class="ql-block"> 问题出在哪儿?这是许多读物上汉语拼音的注音:</p> <p class="ql-block"> 按照汉语拼音的注音,这首诗的平仄格式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p><p class="ql-block">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 简单一看,这四句诗的末尾是“一马平川”,首句还出现了忌讳的“三平尾”,整个就是一首“儿歌”或“打油诗”。</p> <p class="ql-block"> 延续读上一首诗的做法,到《粤语字典》查一下这首诗粤语拼音的标注,结果很快岀来了:</p> <p class="ql-block"> 按照以上查询结果,先找出王维《相思》这首诗里容易被误读的入声字:</p><p class="ql-block">[国gwok3 ][发faat3 ][撷kit3 ][物mat6 ]</p><p class="ql-block"> 每个句子里都有,将这些入声字改为仄声,用其纠正汉语拼音标错的平仄声,这首诗的平仄格式应当是:</p><p class="ql-block">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该诗的仄脚是“仄平仄平”,首句并不是“三平尾”,结构规范严谨。按照唐朝五言格律诗的要求:“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首诗的四个句诗的第2个字和第4个字,声调全部是相反的字,第1句和第2句、第3句和第4句这两个关键字对仗非常工整,挑不出任何的毛病。</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诗词,如果是在古诗词启蒙的课堂上,用标准的粤语朗读,很像是句与句有规律呼应的一首歌曲,这就古时的人把格律诗称为诗歌的缘由。</p> <p class="ql-block"> 还是那句老话: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用普通话朗读古诗词,入门就是在搞定什么是粤语的“九声六调”的基础上,参照这个《粤语朗诵古诗词》视频粤语的音韵,用C调给这4句诗谱上曲,高声朗读就不会跑韵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用普通话吟读古诗词,遇到入声字,也就是以上曲谱上有休止符号的那些字,可以按照粤语戛然而止的读法,以弥补普通话的先天不足。在吟诵时,可根据词义做出选择,把读短字音,细分为短读和顿挫。一般来说,诗句需要读得快的,用短读;需要读得慢的,用顿挫。在情感表达方面,短读表达的是快速轻灵,顿挫表达的是决绝压抑;情绪高的使用短读,情绪低的使用顿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诗词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首诗,就是一篇好文章,一首动听的歌,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人的情感,可以通过为数不多的文字,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离古汉语声律最近的粤语,可以使我们陶醉于古诗词抑扬顿挫的之中。用普通话朗读,应当花费点儿工夫,按照粤语朗读的声律节奏,特别是把画龙点睛的入声字挑出来,读出味道,努力还原诗歌的原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诗词的魅力在于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迭,浓厚的诗情依旧在人的精神中熠熠生辉。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学精深,感受史人的故事与情怀,敬畏历史,传承文化,获得营养,提升素质,不断追求古人留下的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的语言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