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王 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泱泱华夏自盘古开天地,中国的文字记录至今就有了六千年的历史。若论起方志之说,上朔于周代“邦国之志”、“四方之志”,由此延续到1865年以后,历史之页翻到春秋时期,诸侯争雄,遂出《郑志》、《齐乘》、《禹贡》、《山海经》等书,记载方域、地质、物产、山川之外,兼记贡赋、政治、形势、古迹、物怪等。接着孔子著《春秋》,后有汉司马迁《史记》传颂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些古代宝典称之为史书,也可称之为志书,史中有志,志中有史,这种天支地域之博越浩瀚,如同纷繁无尽之画卷,均不可以单一对错谬赞而论。上古时期,巫、史、文、地、医未曾分家。后来,史书虽较早独立出来,但仍旧包含了不少谶纬、地理方面的内容。正因如此,地方志在东汉之前一度偏向于历史,直到史、地分家之后,地方志才逐渐侧重于地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司马迁年轻时,曾周游四方,记录各地风物人情,后来在他的《史记》中出现丰富的地理知识。这种风格,对班固也有所影响和启发,他在作《汉书》时,将部分地理内容给“挑”出来,分撰为《地理志》《艺文志》,为今后的方志提供了一个新的源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在南宋嘉定、宝庆年间,有一部叫做《舆地纪胜》的志书诞生了,此书共200卷,可谓浩瀚,轰动朝廷,编撰者王象之。他在自序中评价这部书“以郡之因革,见于篇首,而诸邑次之,郡之风俗又次之,其它如山川之英华,人物之奇杰,吏治之循良,方言之异闻,故老之传说,与夫诗章文翰之关于风土者,皆附见焉。"后人称其详赡分明,体例谨严,考证核洽,并被誉为南宋全国性总志最善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中国乡村志的编撰发展过程,不能不谈起中国的乡村,谈起古人对村庄的称呼。周之前如何称呼?我们不得而知,秦朝时称村为:邨墅;汉朝之后称为:村落、村鄙、村坊、村部、村井、村聚、村闾、村噇、村坞、村墟等,村的范围:多以寨、屯、庄、里、营、堡、楼、埠、墩、沟、坡、湾、铺、岗、桥、崖、山、集、店、窖、坝、亭、围、圩、庙、堂等,非常壮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据考,乡村志初起于南朝梁吴均的《入东记》(已伕),也叫乡志。记载了王羲之曾于永和四年任吴兴太守,其间督课农桑,生养人口,开仓赈灾,重视教化,力除政弊,被湖州人奉为“贤太守”。历代筑有“三贤祠”“四贤堂”“五贤祠”“九贤祠”奉等事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在古代文人眼里,村庄虽是中国最小的基层符号,但对乡野的春色有情感有先觉,村里有族人或祖辈,也有常使牵念的父老乡亲和梦寐之中的牵挂,割不断,理还乱。乡村,是中国国民文化最原始的情愫,也是古代文人墨客、乡贤英杰把一生之所厮的乡魂乡愁以志书的形式记录下来,当作其一生的成果寄托传袭下来的祈盼,这种思念和祈盼久而常之,成为代而延徐的好习惯好风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到了诗词文化鼎期的宋代,乡村志书的编修已成为社会和民间鸿儒雅士的最爱,曾一度兴起修志潮。浙江海盐县学士常棠所撰的《澉水志》便是宋时乡志之一。到了明中期,江西乐平县西有一砚山村,这个村大多为徐姓人家,村里出了一位名士叫徐光润,编修了一部《砚山志》,当朝大名鼎鼎的翰林院编修杨守陈亲为之作序,引起极大反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明末清初时,曹公【火章】编修《庉村志》,分有形胜、村舍、物产、风俗、公署、寺庙、墓域、仕籍、隐逸、卓行、贞节、祭祀等十五卷,该志仅存一部,现存国家版本馆。中国乡村志的编纂进展到清朝阶段,其篇章、体例、装帧已基本趋于更加厚重和完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光绪三十一年,清学部在兴办新学的同时,通令各地纂修乡土志,做为初等小学堂课本,并颁布了《乡土志例目》。清政府学部饬令各省就乡土取材编修乡土志的目的有二:其中一为各地修志筹集资料,以乡土志之名备裁采;其二作为蒙学教材,教育儿童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一种普及性的教材书,但优品不多,大部分由于时间关系,仓促呈报,简陋成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清时期,江浙地区的乡村志发展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属于领先位置。就江苏而言,清翁澍纂康熙《具区志》、顾士琏等辑康熙《太仓新浏河志》被《四库全书》列为存目之书。清董醇纂咸丰《甘棠小志》、陶煦纂光绪《周庄镇志》被《续修四库全书》收存。清张承先纂乾隆《南翔镇志》、董醇纂咸丰《甘棠小志》、沈葵纂咸丰《紫堤村志》被列入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辞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时村志》是清代名士冯道立编撰的一部乡志,因是手抄,自是实实在在的孤本。《时村志》卷首《自序》字体呈现龙飞凤舞之势,共二十五卷,内卷笔法雅漾,端庄有力,睹者目光四溢,阅者如痴如醉,有一揽胜月之感,有赏心悦目之畅,叹为观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清代乡村志,最著名的还是安徽池州村人郎遂所撰《杏花村志》,共十二卷,卷首为序文、题辞、凡例、征启、书目、姓氏。卷一为总图、分图、图序、像诗、图诗,杏花村图、小杜行春图等十五幅图画、图序、图诗,字体精工,雕刻精美。图前为吴非书"杏花村图"篆字。当代明清史学家谢国桢称赞该志“不但保存池阳的掌故,而且是一个艺术品"。卷二到卷十二列村中、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人物、闺淑、仙释、题咏、词赋、宸翰、文章、户牒、族系、传奇、杂记十六个子目。卷末为书后、后序跋。村中、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五个子目下分别记述名胜、建置、古迹、丘墓;题咏、词赋收录历代文人墨客凭吊浏览留下的诗词文章。志中保存了大量的民俗资料,如记载安徽古老稀有剧种贵池“傩戏”,描述池州府治四乡傩队的表演活动,演员的身份、年龄、饰演的角色、服装、表演,甚至记述天气好坏对演出的影响等。志中还搜录古剧本和宋代考试制度等古代文化资料,如杂记收录一则传奇剧本,记述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游览杏花村的故事。族系目记载郎氏家族世系,记录乡村名族的发展和演义。世人誉为此志“开编纂村志之先河",为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一阁有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民国时期的乡村志,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清朝被灭之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民国初年(1905——1912年前后),各地开始编修乡村志,很多地方叫做乡土志,包括各地乡土教材书,体例大多延续晚清时期的风格,有部分学生和乡贤儒学由于接受了先进文化和革命思想的洗礼,在这段时间内开始出现编撰乡土志在表现形式、体例上的不同变化,内容详略有别,取材范围和世界观在遵循着相对统一规定的同时,却诞生了一组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由于该时期社会变动较大,因此,这批乡土志对于这个历史时期的地方史研究尤显重要;对于研究该阶段小学教育,乡土志更是不容忽视的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整体上讲,民国时期乡土志的编修工作体系是复杂的,有时候出现上无继承、下无发展的尴尬状况。民国从兴到亡,仅仅38年,奇妙的却是产生各路大师的巅峰年代。中国的乡村志书的面世,尤其到了民国中后期,这个阶段的文化、历史、哲学、教育、科技包括地方志等方面都有了飞速猛进的发展,尽管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乱世出成就,体现出了中华二百年来社会思想及人才进步的巨大变化。出现了大量官办或名士个人编撰的乡土志和村公所志,同时也问世了很多专列小志,如山志、河道志、寺庙志、岛屿志、街巷志、堡志、港口志、镇志等等。民国时期乡土志的体例,现有的研究一般将其分为简志体、章节体、课目体、韵语体。实际上,每个地区的乡土教材体例远不止这四种,还应该增辟为图说体和混合体二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本文就乡土志产生的历史背景作一回顾,并以江苏省为中心,对该地区乡土志编纂情况进行简单探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说起江苏省乡村志,不能不说大名鼎鼎的王培棠编撰的《江苏省乡土志》。王培棠安徽江南人士,常年在苏沪讲学,一生研究江苏的乡土地理及风物民情,他把自己的讲义整理成书,旨在帮助自己和学员记忆和参考。《江苏省乡土志》共分为二十章,研究范围以江苏全省之人文地理为经纬,旁及政治、军事、财政,建设、教育、学术、技艺之变迁与现状。据自《序》:“助个人之记忆,备学员之参考。”编制仿普通志书之格式,分章节以醒眉目。内容分别二十章:江苏省乡土志之意义及其研究,沿革,疆域,人口,地势,天时,富源,实业,交通,建设,教育,政治,财政,军事,民生,民风,学艺,人物,都邑,名胜古迹。书末附录:灌云县成立之动机及其经过;熊烈士成基小传;江宁实验县概况;江苏省政府26年度行政计划大纲;江苏省民族英雄史迹一览表;本书参考书报一览。原材料取自各县志及年鉴或刊物报章,小部分来自实地调查采访。搜罗宏富,资料翔实,记述较精审。其于沿革、疆域、人口,天时、地势诸端,力求曲尽原委;民生、民风、学艺、人物诸端,力求切中事情;而于物产、教育、交通、建设、政治、军事诸端,尤复旁搜博引,不厌求祥。是志编成后在当时影响较大,脱梓未愈月,索阅者惟恐或后,各杂志报章争相转载以为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民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还有《双阳县乡土志》,这是1915年出版的东北地区的一部乡土志,编修是吉人。袁国钧修、杨世桢等人编纂的《徐州府铜山县乡土志》,详细记录了徐州府铜山县当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志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民国二十八年,曾任职国民党地方要员的云南昆明县(现昆明市)姚安人由云龙赋闲时编修了一部著名的《高峣志》,该志共分上下两大卷,卷上有名称、区域户口、形势、气候、雨量、风向、天文、物产、交通、学校、寺宇、名胜十二章,卷下有史实、艺文、人物、轶事四章。其中物产、寺宇、人物最有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纵观民国乡村志,篇章记录体现出了先进的政治意思形态,倚重于民情风物、人物传记,装帧朴实。但总体量小如账簿,优品不多,大都已佚,珍品留藏亦不多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有关中国乡村志的收集和收藏,国内图书馆、博物馆及高校研究部门所收藏品不完整,也没有系列。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书局,1985年)中仅载录了约五百种乡土志,近总条目的十六分之一,多为稿本、抄本,复刻本极少。国家图书馆现藏各地乡土志(风土志)二百五十余种,以抄本及稿本居多,兼有石印及铅印等各种版本。由于信息封闭或流通原因,笔者近期作了一个统计,仅民国时期的乡土志就有785种,江苏师范大学的中国乡村志文化研究中心就有收藏381种各地乡村志文献。虽然不全,但显弥足珍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中国乡村志文化的发展史自中华民国起,由此上朔到1865年前,可谓是历史厚重。三万里乡愁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千年村志文脉庚续天地长。中国乡村志文化的发展历史,值得我们去研究,且迫在眉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如今适逢盛世,政通人和,家国兴旺,编撰镇村志已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规划工程,随着人口体制和城镇一体化进展,中国的乡村已渐渐消失,当今紧要关头,抓住村魂,弘扬传统村根文化。关于乡村志文化研究,关于编撰乡村志,对每个国人来说都很难断舍离。春天里乡愁的风,很温暖,我们要顺应新时代拥抱春天的风,去奔跑,为乡村志的发展,去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又想起村庄的起缘,回头看中国乡村志的发展历史演变,6000年前先人因存在而群居,落单了就被生擒,或拴做奴隶,或被人祭,或被烹食。甲骨文的诞生于是就有了村落的起源,于是就有了人类最残忍最痛苦最漫久的生吞活剥式的村根文化经历。喋血的夏商文化。三千年很漫长,中华村落文明在周的末期得以脱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中国的村庄,由生到兴,由兴到旺,如同汪洋大海里的沙,聚沙成塔,成为了最根本的元素,凝聚历代人久久不灭的情愫,这情愫,像远方的灯塔,明亮时,照耀着心,昏暗时,也牵挂着心。但愿中国乡村志文化更源远流长,璀璨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作者:王辉 江苏师范大学中国乡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副主任,中国国家版本馆馆藏《冯屯村志》总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