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1978年是一个普通平常的年份,但对一群年轻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是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若把1978年倒回十余年,是共和国峥嵘岁月中有着特殊印记的年份。从1966年开始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让国家和百姓遭受重创,社会上弥漫着“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无用”的论调,在那些岁月生不逢时的青年学生初高中毕业后无法继续学业,喊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或上山下乡或回乡,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留在城市就业或去部队等地方。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十年动乱结束,一个三落三起的伟人高瞻远瞩及时改变了那时千百万知识青年的命运,中断多年的高考自1977年秋冬季重开考场,1978年全面恢复。</p> <p class="ql-block">这消息无疑似一声惊雷举国沸腾,特别对广大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来说更是喜从天降,跃跃试试。197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创下了历届考生跨度之最,从1966年的老三届到1978年的应届生,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军人、大批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以及应届考生等。后来公布的数据表明,有610万考生报名,录取仅为40.2万,那是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难的机遇,选拔的是十余年积聚的众多青年才俊中的菁英。</p> <p class="ql-block">哈船院一系78级70名学员就是那年众多考生中走出来的极少数幸运儿!当一封封你已被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潜艇设计和制造专业”录取的通知书传到手中时是如此难掩激动的心情,那是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取得的通行证,新的命运大门已为我们开启,我们与77级一起将是恢复高考以后最早一批的大学生。那时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哈船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的完整建制为主体组建,1978年已被国务院、教育部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在享誉全国的重点高校中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学成后能报效国家是多么令人自豪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那年的金秋十月,我们肩负国家和人民的殷殷期望,怀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远大理想,带着老家父老乡亲沉甸甸的重托,从共和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北国冰城的高等学府——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这是我们人生新旅程开始的神圣殿堂。</p> <p class="ql-block">70位天之骄子被哈船院船舶工程系(一系)平均分为两个班,冠以78-121班、78-122班,一起学习船舶工程 “潜艇设计和制造”的专业技术。从此我们相伴四年,朝夕相处,成为情同手足的同窗,在教学楼、在宿舍、在食堂等日常相处的地方,我们相识、相知,我们有过笑、有过泪、一起嬉戏、一起打闹、互相学习、努力拼博,同心并肩走过四年风风雨雨的日子。四年的岁月将我们紧紧地系在了一起,四年的同窗之情让我们的感情愈久弥香,我们成为一辈子的同学、兄弟、姐妹。</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会忘记,美丽的校园里有很多栋仿古大楼气势恢宏,堪称大学中的故宫,独树一帜。其中11号楼、31号楼与我们的四年学习生涯息息相关,从基础课、基础专业课、专业课以及毕业设计等大多在这两栋楼宇中完成。课堂上老师尽力传道授业解惑,你我同学认真听课吸取知识营养。</p><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忘记,校园里的军号声依然保持着哈军工的优良传统,承载着一代人又一代人对知识的渴望,鞭策莘莘学子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忘记,12号、14号、72号宿舍楼是你我同窗四年的另一个家。这里没有课堂上的严肃和紧张,而是每天忙碌的学习后放松心情自由交流的地方。舍友们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好东西一起分享。每个人不仅会按照要求把自己的床铺布置得干净整洁,也会轮流值勤打水拖地几净明窗,一方宿舍是我们同窗四年平常生活最温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忘记,三食堂五食堂一日三餐的期望。南方同学对食堂里的大碴子、高粱米、窝窝头、玉米糕从含泪吞咽到习惯平常;7:3的粗细粮比例 让我们想每天多吃一个大白馍都是奢望;烧土豆、烧豆腐、大白菜、粉条肉、肉皮冻、溜土豆、溜茄子是平常的菜谱,溜肉段真的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味道和它的脆韧鲜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忘记, 11号楼后面的一长排杏花树伴着哈军工一路走来茁壮挺拔成为杏花长廊,每到春末初夏满树杏花绽放灿若云霞,是校园春日里最美的地方。还有校园主干道两旁的丁香,每到花季幽香四溢沁人心脾,特别是花开季节的夜晚,从31号楼往宿舍的一路行程有丁香作伴,微风拂面花香氤氲,最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忘记,在四年学习课程安排中也穿插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哈船院附属的海建机械厂学过车钳刨铣的工艺和操作;秋天收获季节在附属农场收割过大豆,那是领略北方广袤田野难得的时光;在冬日里穿过封冻松花江厚厚的冰面,参观哈尔滨江北船厂;在31号楼船模水池认真仔细地按规程完成阻力试验掌握船模试验的知识理论;最难忘的是1981年9月南下广州黄埔造船厂033潜艇制造现场,实地接触和学习潜艇的舱壁结构和建造工艺,让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加见长。</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忘记,在校期间除了紧张的课程学习任务,也有多姿多彩的体育和业余文化活动。我们在哈军工体育馆的专业场馆里打球和游泳;冬日里在室外的冰场上溜冰飞扬;在学校俱乐部观赏最新的时尚电影,认识《小花》和《叶塞尼亚》、感受《简爱》和《庐山恋》、热议《追捕》,在11号楼电化教室里看内部电影《幸福的黄手帕》和《彩云飞》,印象很深的还一起观看电视剧《蹉跎岁月》,关牧村的《一支难忘的歌》留在记忆里是那样的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忘记,在郑绪岚《太阳岛上》的优美旋律里,一起领略过太阳岛还是原生态时的迷人时光;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欣赏过兆麟公园令人惊叹的冰雕艺术;春日里在松花江上乘游轮去过老山头,上过二龙山;更让人难忘的是81年暑期借南下广州实习的机会,同学们结伴而行,游西湖、上庐山;在广州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和孙中山故居,看华南植物园,逛高第时装街认识一种叫T恤的上装;在北京看故宫和天安门,游颐和园、天坛和北海公园,爬香山登长城;……尽情饱览祖国的美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会忘记,四年同学岁月匆匆,转眼学成毕业到了分别的日子,我们合影留念,我们依依作别,我们在五食堂聚在一起开怀畅饮彼此祝福,承诺一定要一次又一次的重逢,从此我们山南海北天各一方。带着新知识,怀揣新理想,我们的人生新旅程从这里扬帆起航。</p> <p class="ql-block"> 哈船院一系78级学员从入学时的70位,因中途转专业等多种原因,于1982年7月一起携手毕业的共有64位。我们与全国77级78级大学生一样,不光有非常特殊的求学经历,毕业之后也赶上了国家各个行业急需人才的大好时光。毕业时同学们大部分去了国内知名船厂、研究所、大专院校、机关和部队,也有小部分继续上学深造,基本都与所学的船舶设计和制造专业相关,这是你我同学的幸运,在共和国改革开放初期最需要人才时被我们赶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风云际会的时代成长,我们与国家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程密切相关,我们是共和国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们都在各自岗位上为国防、为海军建设、为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奉献了一辈子的青春年华。我们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家乡父老、无愧于共和国、无愧于人民!</p> <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四十余年风雨兼程、辛勤耕耘、春华秋实、硕果芬芳;四十余年我们不仅跨越了两个世纪,也跨越了我们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人生转折,卸下了这些年各自肩负的职业使命,步入退休后悠闲的老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再回首,伴随我们一路走来的有家人的亲情、同事朋友的信任和友情、还有一抹非常纯粹的浓浓同学情。毕业四十余年来,同学间的彼此扶持,相互成全,不离不弃,一路陪伴,让你我感到有同学真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有同学光临总会放下手中事务开心一聚,同学间推杯换盏,把酒言欢是你我记忆中最欢快的时光。我们也会为期待的相逢找找理由,毕业20年(2002年7月)、相逢30年(2009年1月)、毕业30年(2012年6月)、母校70年校庆(相逢45年,2023年7月),同学相聚,不为别的,只是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一口老酒,一首老歌,大家都会热泪盈眶;同学相聚,畅聊过往,搂搂肩膀,拍拍胸膛,就如同看到了彼此经历岁月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风雨彩虹,岁月雕刻了我们的容颜,时光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心依然,情依然,思念如诗,往事如歌,成就了你我同学间最纯粹的情缘。</p> <p class="ql-block"> 四年同窗,一生情长,这是你我人生旅途中最美的偶遇。一次次相遇记录了我们同窗之间闪亮的岁月,一回回聚首定格了我们同窗之间欢快的时光。四十五年来同学间一次又一次相聚相逢留下了你我同学最美好的记忆,一定会是你我同学今后岁月里时常翻阅的生动美篇。</p><p class="ql-block"> 我们初识时同窗四年的青春模样,书生意气,激情飞扬,是我们令人难忘的最美时光。四十余年过去,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都是你我同学最珍贵的收藏。</p> <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四次聚首的欢乐篇章,不光是你我同学人生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是大学母校经历哈军工到哈船院变迁后,又从哈船院到哈工程大,跻身国家“优势学科平台”建设、以 “三海一核”特色优势的“双一流”高校行列的辉煌岁月。四次聚首,三次在母校,校园路是走不完的主题。与我们聚首同学一张张欢快合影照片交相辉映的不光有我们熟悉的教学楼、宿舍楼和教室,也有我们毕业后母校一路走来的壮丽景色,如31号楼前雄武威严的陈赓雕像、回归母校的21号楼和奥列霍夫广场、启航活动中心、图书馆、1号行政楼和船海楼(船舶工程学院)等各专业特色建筑楼。</p> <p class="ql-block"> 在哈尔滨的太阳岛、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等景点里,同学们一次次结伴同行,回忆着当年走过的路,感慨着这些年的变化,留下的都是欢声笑语。在上海和杭州,由驻地同学导引,观摩我们同学相关企业或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为你我同学在各自的专业岗位上取得的突出成绩而自豪;游世博园林,览浦江风光,看西湖美景,都让聚首同学留下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你我同学毕业四十余年来总有一次次小聚,无论相隔多遥远,仿佛你从未走远;无论分别多少年,你好像一直在身边。有同学的地方就是景色最美的地方,机缘有遇同学总会相约相聚,留下开心瞬间,让同窗情谊赓续。</p> <p class="ql-block"> 虽然你我天各一方 ,只要打开影集你我仿佛又在一起。愿同窗情谊在思念中升华,在回忆中永恒,陪伴你我一起走过未来的人生岁月。</p><p class="ql-block"> 祝各位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开心快乐,长长久久,各自安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3年(癸卯年)冬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