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冬至

雋长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又见冬至,冬至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节气。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冬至有丰富的民间习俗,包括祭祀祖先,吃饺子,搓糯米团儿等等。冬至也是人们进行锻炼,滋补身体和享受美食的时节。冬至象征着光明重新回到人间,代表着天地生生不息的仁德之心和人性的复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于年”的讲法,可见冬至节气节日的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因此又叫“日短至”。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从冬至这天开始,我国北方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从前,人们将冬至后的81天分为九个阶段,这就是民间说的冬九九。流传于黄河流域的九九歌,生动的描述从冬至到来年春分81天的气候,物理变化以及农事活动。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民间流传着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这天,不论穷富,饺子都是不可少的节日饭。据说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神医施药治病的恩德。到了冬至这天,人们都包“娇耳”,来吃“娇耳”,又称“饺儿”,也就是饺子。传说冬至吃饺子,保管耳朵不会冻伤。南阳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南方则在 冬至吃糯米团,也有来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23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三年疫情全面放开后,人们以为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可事与愿违,全面危机萧条,进入几十年来最艰难的时期,这个危机是全面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但我们的适应能力很强,更多的人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最重要的是人心,困难不怕,怕人心散了,凉了,事情就难办了。借冬至象征光明重回人间之意,愿天地生生不息的仁德之心和人性的复原,重整山河,走出困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严寒过后春意浓,自然界是这样,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应该是这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冬至象征着光明重新回来, 这一天我们叫冬至。易经的复卦就代表,冬圣这天的凌晨十二点的这个时刻,象征天地运转,代表光明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光明再次回到人间。复卦代表阳刚,光明又重新回来了。孔子解释复卦说,复,其见天地之心平,复卦是让我们又看到了,天地生生不息的仁德之心。孔子又把复卦对天地的象征,引申到人的德性的象征,天地的复是复光明,人性的复是复道德。用近代的话来说,我们的复应该是复归人类的理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又见冬至,又是一年。当我们感慨又老了一岁的时候,也应该庆幸自己,又平安地度过了一年。时间在走,年龄再长,懂得多了,悟的多了,快乐就觉得珍贵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自己的生活,无需复杂,简单就好,自己的人生,无需繁华,开心就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23年,又见冬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摄影文字 隽长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3年12月22日制作(冬至)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