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论》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部图书之一。该书在战争的概括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精辟论述,是世界上伟大的兵学名著之一,而《战争论.精简珍藏版》则是在《战争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精简。旨在让读者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能够用较短的时间汲取外国经典军事名著的精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公认为西方军事领域的最重要的论著,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战争论》全书共有三卷八篇,一百二十四章,篇幅达七十多万字。然而,这实际上只是克劳塞维茨遗孀整理的十卷本《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中的前三卷。面对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当代人恐怕很难耐下心思遍读一遍,精读本将其浓缩为十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利用片断的时间随手翻翻。开卷有益,通过阅读,人们会发现克劳塞维茨不仅讲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名言,也说过:“不流血的战争过程是可能存在的。战争的唯一手段就是斗争,但手段的用法多种多样”的话,这其中已经蕴含着超限战或混合战争创新思想的胚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战争论.精简珍藏版》目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总序,思想不朽,经典长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一篇,战争的性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章,什么是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章,战争的目的和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章,军事天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章,战争中的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五章,战争中的劳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六章,战争中的情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七章,战争中的阻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八章,结束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篇,战争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章,军事艺术的区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章,关于战争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章,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章,方法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五章,批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六章,关于史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三篇,战争摡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章,战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章,战略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章,精神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章,主要的精神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五章,军队的武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六章,胆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七章,坚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八章,数量上的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九章,出敌不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章,诡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一章,空间上的兵力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二章,时间上的兵力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三章,战略预备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四章,兵力的合理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五章,兵力的配置形式一一几何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六章,军事行动中的间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七章,现代战争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八章,紧张与平静一一战争中的力学定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四篇,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章,引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章,现代会战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章,战斗概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章,战斗概论(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五章,战斗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六章,战斗的持续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七章,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八章,战斗是否需要经过双方同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九章,主力会战一一决定主力会战的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章,主力会战(续)一一胜利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一章,主力会战(续)一一会战的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二章,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三章,会战失败后的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四章,夜间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五篇,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章,引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章,战区、军团和战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章,兵力对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章,各兵种的比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五章,军队的战斗队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六章,军队的一般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七章,前卫和前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八章,先遣部队的行动法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九章,野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章,行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一章,行军(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二章,行军(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三章,舍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四章,给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五章,作战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六章,交通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七章,地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八章,制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六篇,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章,进攻和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章,进攻和防御在战术范围的比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章,进攻和防御在战略范围的比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章,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五章,战略防御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六章,防御的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七章,进攻和防御的相互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八章,抵抗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九章,防御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章,要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一章,要塞(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二章,防御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三章,坚固阵地的营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四章,侧面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五章,山地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六章,山地防御(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七章,山地防御(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八章,江河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十九章,江河防御(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章,沼泽地防御和泛滥地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一章,森林地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二章,单线式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三章,国土的锁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四章,翼侧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五章,向本国腹地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六章,民众武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七章,战区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八章,战区防御(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十九章,战区防御(续)一一逐次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十章,战区防御(续)一一不求决战的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七篇,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章,从进攻与防御的关系看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章,战略进攻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三章,战略进攻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四章,进攻力量的削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五章,进攻的顶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六章,消灭敌人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七章,进攻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八章,渡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九章,对防御阵地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章,对营垒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一章,山地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二章,对单线式防御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三章,机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四章,对沼泽地、泛滥地和森林地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五章,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六章,不求决战的战区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七章,对要塞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八章,对运输队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九章,对舍营的敌人的军队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十章,牵制性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十一章,入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八篇,战争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章,引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笫二章,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三章,战争的内在联系和战争的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四章,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探讨一一打垮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五章,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探讨(续)一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六章,政治目的对战争目标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七章,有限目标的进攻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八章,有限目标的防御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九章,以打倒敌人为目标的战争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主篇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赞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战争论》精简珍藏版,原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一篇,战争的性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一章,什么是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的一个要素是搏斗。战争无非是扩大了博斗。假如我们把构成战争的无数个搏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想象两个人搏斗的情形,每一方都力图用体力或者武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目的是打垮对方,使对方放弃任何抵抗。所以,战争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其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使用暴力,用科学技术的成果装备自己来对付暴力。直接目标是使敌人无力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绝不是孤立的行为,不是短促的一击,其结局不是绝对的,战争中的盖然性(即有可能,但又不是必然的性质)代替了概念中的极端和绝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事行动会有间歇。如果军事行动出现连续性,那么一切又趋向于极端。交战中,双方都想取得胜利,一方的胜利,必然排斥另一方的胜利,这是事物的两极性。进攻和防御是同时作战形式,其强弱程度不相等,所以两极性不存在于他们本身,而是存在于二者的关系中,即战争的过程中。一个能够使军事行动停顿的因素是,对敌方的情况不完全了解。军事行动中,经常发生的间歇,会使战争进一步脱离绝对性。更具有盖然性。而战争中的偶然性是时刻存在的。加上偶然性,战争就变成了赌博。赌博中,勇气和自信心,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缘于政治。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更是一种政治的工具,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再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是多种多样的。战争的过程瞬息万变,其性质在具体情况下,也会有所变化。就战争的现象看其趋向,还可以将它说成是奇怪的“三位一体”,三个方面包括:一,战争要素固有惨烈性,即仇恨感和敌忾心,这些可以看着盲目的自然冲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战争是一种盖然性或偶然性的活动,这两种特性,又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作为政治工作的从属性,战争又可以当作纯粹的理智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二章,战争的目的和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的目的,正如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战争的具体条件,也是多变的。从战争的纯概念看,战争的政治目的,本身就不包含在战争领域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因为战争是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它所追求的始终是,而且只能是打垮敌人,也就是使敌人无力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必须消灭敌人的军队,使敌人的军队陷入不能继续作战的境地,必有占领敌人的国土,否则,敌人在哪里可以建立新的军队。但是,即使以上两点都做到了,只要敌人的意志还没有被征服,也就是说,只要敌国政府及其盟国还没有被这签定和约,或者敌国人民还没有屈服,仍不能认为战争,即敌对的紧张状态和敌对力量的活动已经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综上所述,军队是用来保卫国土的,所以按自然的顺序,应该是先消灭敌人的军队,再占领敌人的国土,然后胜利者借助这两方面的胜利和在当时所处的优势,迫使敌国政府媾和。但是,不能在理论上把这当作法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争中,除了无力抵抗以外,还有两种情况可以促使媾合:一是获胜的可能性不大;二是获胜的代价过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受政治目的支配的行动,政治目的的价值决定军事行动需要付出多大的牺牲。这种牺牲不仅指牺牲的规模大人,而且包括承受牺牲的时间的长短。所以,当军事力量的消耗过大,超过了政治目的的价值时,就必然会放弃政治目的而媾和,以免更大的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双方同样希望媾和,其政治分歧就会得到折中的解决。当一方希望媾和的愿望较迫切,另一方媾和的想法就会少一些。只有双方希望媾和的想法都已经达到足够的程度,媾和才会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媾和想法较少的一方比较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最初的政治意图在战争过程中可能有很大变化,最后甚至变得完全不同,这是由于政治意图同时还取决于已得的结果和可能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增大获胜的可能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首先自然是使用打垮敌人时通常使用的方法,即消灭敌人军队和占领敌人国土。还有一种特殊方法,就是同政治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个问题是,采取哪些方法才能更多地消耗敌人的力量,也就是使敌人付出更高的代价?敌人力量的消耗和土地的丢失,即军队被消灭和地区被占领。此外还有三种特殊方法:第一种是入侵,即夺取敌人的某些地区,但并不想占领他,只想在这里索取军费乃至加以破坏。第二种是行动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大敌人的损失。军队职能用两种用法,按照习惯说法,一种更多的是军事的,在目的是打垮敌人时比较有效;另一种更多的是政治的,在目的不是打垮敌人或不能完全打垮敌人时比较有效。如果从高角度来看,两者都同样是军事的,而且只要同当时的条件相适应,每一种都是合适的。第三种是疲惫敌人,就应用广泛这一点来说,它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在作战中,“疲惫”是指通过持久的军事行动来逐渐消耗敌人的物质力量和消磨敌人的意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可以为自己规定最小的目的是单纯抵抗,即没有积极意图的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手段能相对地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的结果也最有把握。但是单纯的抵抗不能发展到绝对的被动,因为纯粹的忍让就不是作战了。抵抗也是一种军事活动,可以消耗敌人的很多力量,这种消耗达到一定程度,进攻者就会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意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积极意图能够实现,消极意图产生的效果要比积极意图产生的效果差一些。消极意图的这一缺陷必须用时间,也就是通过持久的作战来弥补。所以,以消极意图为基础的单纯抵抗,是通过持久的作战来战胜敌人,即疲惫敌人的自然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消极意图(即集中一切力量进行单纯抵抗)能够带来有利的斗争条件,并且这种有利条件大到足以抵消敌人原来的优势,那么只有通过持久的作战就足以使敌人力量的消耗逐渐增加,即使敌人的政治目的达到了,也抵不上付出的代价,因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目的。可见,这种疲惫方法是弱者抵抗强者大多会采用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综上所述,在战争中可以达到目标的方法很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只局限于打败敌人。哪一种方法比较有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引起战争的政治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争取国家生存的战争,同由于有强迫结成的同盟,或行将瓦解的同盟而勉强履行义务的战争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的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斗争。不论斗争的形式多么繁多,也不论斗争中夹杂多少不算是斗争范围内的活动,战争中所产生的一切效果都必然来源于斗争。这是战争这个概念所固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同军队有关切的一切,也就是同军队的建立、维持和使用有关的一切,都属于军事活动的范筹。军事的建立和维持只是手段,军队的使用才是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把军事斗争中可以相互区分开来的部分叫作战斗。军队的使用就是若干次战斗的决定和部署。一切军事活动都必然同战斗有关。士兵应征入伍、穿上军装、拿起伍器、接受训练和睡眠、吃饭、喝水、行军,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投入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既然军事活动的一切线索最终都落在战斗上,那么我们确定了战斗的部署,也就掌握了军事活动的一切线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斗的目的或许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但这并不绝对,也可能完全是别的东西。因此,消灭敌人军队,即消灭同我们对峙的哪一部分敌人军队,可能并不是某一次战斗的真正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消灭敌军数量的多少已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在这里,战斗不过是衡量力量的尺度,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它的结果才有价值。不流血的战争过程是可能存在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的唯一手段就是斗争,但手段的用法多种多样,可能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用法。消灭敌人军队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是一切行动最基本的支柱。但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盲目的硬干总比谨慎的巧谋更好,那是很大的误解。有勇无谋的硬干,也许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而且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还要着重说明,我们所说消灭敌人的军队,并不仅仅指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还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二者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而不可分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要消灭敌人军队必然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因为这其它一切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越想消灭敌人军队,自己军队的消耗也必然会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有必要研究同消灭敌人军队相对的另一面,即保存自己军队。二者相互相成,相互影响,是同一意图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消灭敌人军队的意图具有积极的目的,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其结果最终导致可以打败敌人。保存自己军队的意图则具有消极的目的,能粉碎敌人的意图,导致单纯的抵抗,这种抵抗最多只能延长军事行动的时间,用以消耗敌人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具有积极目的的战争意图会引起歼灭性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战争意图只有等待歼灭性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等待不应该成为绝对的忍让,而且在等待时所采取的行动中,包括消灭正在交战的敌人军队,如果认为积极意图就只是寻求不流血的斗争方式,那就一定不把消灭敌人军队作为目的,在这根本观念上就大错特错了。当消极意图占主要地位时,它唯一的必然的作用是推迟双方决战的时间,使人们等待决定性的时刻。由此得出结论:在战争中实现目标,即达到政治目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战斗是唯一的手段,因此一切要服从用武器解决问题这一最高法则。如果敌人确实要求战斗,我们只有奉陪到底,别无选择。所以,必须肯定敌人不会进行战斗,或者在战斗中,敌人一定会失败时,我们才可以采用其它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当政治目的小、动机弱、紧张程度不高时,处事谨慎的统帅在战场上和在政府中就会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避勉大的冲突和流血方式,利用敌人的弱点来达到媾和的目的。如果其计划既有充分的根据,又有成功的把握,那么我们就没有道理指责他。但是,我们必须经常提醒他要记住:他走的是曲折的小道,随时都可能遭到战神的突然袭击;他必须始终注视着敌人,以免敌人一旦操起利剑,自己却只能用装饰的佩剑去应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三章,军事天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事天才并不只是同军事活动有关的某一种力量,而是多种力量的综合表现,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统一的结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要求每个军人都具有一些军事天份,那么军队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因为军事天才是精神力量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在需要多方面发挥和培养精神力量的民族中,很少会出现军事天才。倘若一个民族的活动种类越单调,军事活动越可能占据重要地位,出现军事天才的机会就越多。在野蛮的民族中,几乎每个能打仗的人都具有尚武精神,而在文明民族中,大多数人内心渴望和平,当兵打仗只是迫不得已。但是,我们在野蛮民族中,从未发现一个真正伟大的统帅,可以称为军事天才的也极少见,因为天才是需要智力水准的,而在野蛮民族中,智力不可能有这样的发展。当然,文明民族也或多或少有好战的倾向,在这样的民族中,较普遍的尚武精神与较高的智力结合在一起,往往会创造出最辉煌的战绩。最伟大的统帅总是在文明发展得较高的较高的国度里才出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处处充满危险,因此,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就是勇气。勇气分为两种:一种是敢于冒个人危险的勇气;一种是在外来压力或内心压力(良心)面前仍然敢于负责的勇气。我们来谈第一种勇气。敢于冒个人危险的勇气有两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种是对危险满不在乎,不管是天生如此,还是由于不怕死的缘故,或是后天养成的习惯,在任何情况下,这种勇气都可以看成是一种恒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种是从积极的动机,如荣誉心、爱国心和其他激情所产生的勇气,其表现不是一种恒态,而是一种激情的情绪,是一种感情。显然,这两种勇气的作用是不同的。第一种勇气比较稳定可靠,因为他已经成为人的第二天性,永远不会丧失;第二种勇气则往往需要不断的激励。顽强主要属于第一种勇气,大胆则主要属于第二种勇气;第一种勇气可以使理智更加清醒,第二种勇气有时可以增强理智,但也常常会使理智尝失。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最完善的勇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争对军人的种种要求中,智力要求非常重要,因为战争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军人首先要具有敏锐的智力,以便通过准确而迅速的判断来辨明真伪,采取正确的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处处充满偶然性,偶然性增加了各种情况的不确定性,并时刻影响事件的进程。要不断排除意外事件的干扰,必须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在黑暗中仍然能发出内在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追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前者在法语中被称为眼力,后者被叫作果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眼力不仅是指视力,更多的是指洞察力。果敢是勇气的一种表现,当它成为性格特征时,又是精神上的一种习性。这里所说的不是敢于冒生命危险的勇气,而是敢于负责的勇气,即取于面对精神危险的勇气。这种勇气来源于智慧,但不是单纯的智力表现,而仍然是感情的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形成战争气氛的四个要素是危险、劳累、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要想在战争这种困难重重的气氛中把握胜利的方向,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付出巨大的代价。干劲、坚强、顽强、刚强和坚定这些英雄本色的表现,都可以看作是同一种意志力,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但是,不管这些表现彼此多么近似,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首先,足以激发指挥官上述精神力量的压力、负担或阻力中,只有极少一部分直接来自敌人的活动、抵抗和行动。敌人的活动直接引响到指挥官的,最先是指挥官个人的安危,而不是他作为一个指挥官的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其次,敌人的抵抗直接对指挥官产生影响,是由于敌人长时期的抵抗,使军队遭到伤亡,而指挥官对此负有责任。军队受到损失引起指挥官的焦虑,首先就考虑和激发了他的意志力。可是,敌人的抵抗所产生的其她一切影响,会对指挥官的部下发生作用,并且通过他们反过来对指挥官发生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当军队勇气十足、精神抖擞地战斗时,指挥官在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中很少有必要发挥巨大的意志力。但当情况变得困难时,战斗的进展自然就不会顺利;相反,战斗会产生阻力,要克服这种阻力,指挥官就必须具有巨大的意志力,这种阻力并不就是指部下不服从命令,而是指整个军队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不断衰退而造成的总印象,是指看到流血牺牲时所引起的恐惧痛苦的情绪。指挥官首先必须克服自己的这种情绪,然后同所有其他人的这种情绪作斗争、因为其他人的感受、忧虑和意愿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进行激励的战斗时,再没有比荣誉心更强烈和更稳定的了。其他一切感情,如爱国心、追求理想的狂热、复仇心以及其他各种激情,都不可以像荣誉心那样不可或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坚强是指意志对猛力打击的抵抗能力,顽强则是指意志对持续打击的抵抗能力。虽然这两个词的意义十分接近,而且常常相互代用,但是本质上有显著的差别。顽强更多地依靠智力的支持,因为随着行动时间的延长,就要加强行动的计划性,顽强有一部分是从计划性中显现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刚强不是指感情强烈、激昂,是指在情绪激动或热情奔放时也能够听从智力召唤的一种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所谓坚定,或者通常说的有性格,而是指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管这种信念是根据别人的或自己的见解得出的,还是根据某些原则、观点、灵感或智力活动得出的。镇静对坚定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刚强的人大多也是性格很强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坚定的一种变态是顽固。顽固是指拒绝更好的见解,是感情上的毛病。这种固执己见、不能容忍不同意见的毛病产生于一种特殊的自私心里。有这种自私心里的人,最大的乐趣就在于,用自己的精神活动支配自己和别人。如果拒绝不同的见解,不是出于有更好的信念和出于对较高的原则的信赖,而是出于一种抵触情绪,那么坚定就变成了顽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同地形的关系始终存在,军队的军事行动不可能不在一定空间进行。在一般的情况下,防御者总要比进攻者对地形熟悉得多。对于进攻者来说,必须用智力上的特殊禀赋,即地形判断力来克服不熟悉地形的困难。所谓地形判断力,就是对任何地形都能迅速形成正确的几何观念,从而快速准确地判明方位的能力。显然,这是想像力的作用,一方面要靠肉眼,另一方面要靠智力,智力用它从科学和经验中得来的理解力来弥补肉眼的不足,并把看到的一切片断合成整体。良好的记忆力对这方面的帮助很大。当然,职位越高,运用这种才能的机会就越多。上级指挥官和下级指挥官的差别很大,因为后者受到更具体的领导和监督,所以智力独立活动的范围要狭窄一些。一个职位很低的指挥官想要取得成就,也必须具体非凡的智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使大规模军事行动实现伟大的目标,就必须对战争与国家的利益关系有远大的见解,在这里,军事和政治合二为一,统帅同时也就成为政治家。他一方面要概括地了解一切政治关系,另一方面要确切地知道如何用自己所掌握的军事力量为政治服务。具有哪种智力的人最适于被称作军事天才?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专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有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有全方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在战争中,我们愿意把子弟的生命以及祖国的荣誉和安全委托给这种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四章,战争中的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人们在没有经历战争危险前,往往总是把它想象得不怎么可怕,甚至还有一些浪漫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我们向战场接近时,隆隆的炮声越来越响亮,还夹杂着炮弹的呼啸声,这就引起了初来者的注意。炮弹开始在身前身后不远的地方落下,初来者急忙奔向司令官和他的随从人员们所在的高地。炮弹在附近纷纷落下,不停地爆炸,严酷的现实就打破了初来者的天真幻想。忽然,一颗榴弹落在人群中间,一个熟人倒下去了,引起一陈骚动,人们开始感到不安,就连最勇敢的人也至少有些心神不定。再向前进,来到就近的一个师长哪里,激励的战斗几乎像戏剧场面一样展现在眼前,炮弹一牧接着一牧地落下,再加上我方火炮的轰鸣,就更加让人心神不定。再从师长哪里来到旅长的身旁,这位大家公认很有胆量的旅长,小心翼翼地隐蔽在小山岗、房屋或树木的后面一一很显然,危险越来越大。枪弹四处呼啸,纷纷落在房顶上和田野里,从头上和身边飞过,同时不停响起枪弹的尖叫声。再向前走,来到以顽强精神坚持了好几个钟头火力战的步兵部队。这里到处是枪弹的嗖嗖声,这种短促而尖厉的声音,说明枪弹近在咫尺。看到人们受伤和倒毙,更使跳动不安的心感到悲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初来者再接触到上述不同程度的危险时,会感到思考之光在这里同凭空臆想时是不同的。一个人在接触到这些最初的危险时,如果能够沉着冷静,当机立断,他必定是一个非凡的人。但是,一个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下总不能完全泰然自若。可见,在这里,一个人只具有普通的精神力量是不够的,如果需要他担负的责任越大,情况就越是如此。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中,人们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和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中的危险是战争中的一种阻力,对它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是使认识符合真理所必须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五章,战争中的劳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让一个人在冷热难当、饥劳难耐的时刻判断战争中的事情,那么要得到客观的正确判断的概率就太少了。不幸事件的目睹者,特别是当他还身临其境的时候,对事件所做的判断往往消极悲观,甚至言过其实。可见,劳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判断劳累时应受到高度的重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争中,有许多事物无法严格规定出它们的使用限度,尤其是体力。如果体力不被滥用,那么他是一切力量的系数。任何人都不能确切地指出人体究竟能经受多大的劳累。在战争中,只有坚强的指挥官才能更大地发挥自己军队的力量。比如,一种情况是,一只军队在大败之后陷于绝境,只有忍受极大的劳累才能脱险;另一种情是,一支胜利的军队在自豪感的鼓舞下,愿意听从统帅随心所欲的指挥。同样是忍受劳累,在前一种情况下至多引起同情,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必然使我们钦佩,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更为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因此,劳累是暗中束缚智力活动和消磨感情力量的诸多因素之一。虽然这里所讲的本来只是统帅是否敢于要求与善于要求军队和部下吃苦耐劳的问题,但是关于其本人劳累的问题也不应忽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此特别谈到劳累的问题,是因为他像危险一样,也是产生阻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同时,他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就像弹性物体,其阻力是很难准确计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任何一个统帅和任何一支军队用描绘危险、困难和劳累的办法是消除不了失败所造成的印象的,但在胜利时,这些危险、困难和劳累能够无限地增加他们的光彩。可见,我们感觉防碍了我们得出原本容易得出的表面公正的结论,因为感觉是一种更高的判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六章,战争中的情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情报是指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一切计划和行动的基础。只要考试一下这一基础的性质和它的不可靠性、多变性,我们就会感到战争是多么危险。尽管应该相信可靠的情报,但绝不能不心存疑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大部分是互相矛盾的,还有许多是假的,绝大部分是相当不确定的。这就要求军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事物和人的认识及判断才能得到。军官必须遵循盖然性的规律。交战之前,在室内拟定最初的作战计划时,辨别情报的困难已经不小,而在纷乱的战争条件下,情报接踵而来,这种困难更无限地增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般而言,人们容易相信坏消息,不容易相信好消息,而且胆怯容易使坏消息的虚假性和不真识性变得更大。以这种方式传来的坏消息尽管会像海浪一样逐渐消失,但也会像海浪一样没有任何明显预兆重新出显。指挥官必须坚持自己的信念,像屹立在海中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海浪的冲击,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凭感觉得来的印象比经过深思熟虑而产生的观念更强烈,而且这种强烈程度极大,因此指挥官在部署任何一项比较重要的军事行动时,都不得不克服产生的新的疑虑。人很容易受到别人意见的左右,多数情况下不能当机立断,总觉得实际情况与原来的想象不一致,尤其是当他们听信了别人的意见的时候,就更加不自信。即使是亲自草拟作战计划的人,当亲眼看到实际情况时,也很容易对自己原来的想法产生怀疑。这时,只有坚定自信心,才能让他抵挡做暂时的假像的冲击。只有被命运推上战争舞台,绘有各种危险景像的前景被折除,眼前豁然开朗以后,原来的想法才能得到最后的证实。这就是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之间的最大差别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七章,战争中的阻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常说的战争中的各种困难在哪里?统帅必须具备的天才和非凡的精神力量究竟起什么作用?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对此是无法理解的。在他们看来,战争中的一切都都很简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都很一般,各种行动都很平常。但是,当他们经历战争以后,这一切就可以理解了,不过要说明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指出这种看不见但又到处起作用的因素是什么,的确非常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中的一切的确非常简单,但是就连最简单的事情也困难重重。这些困难积累起来就形成了阻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对这种阻力不会有正确的认识。由于受到无数细小的预想不到的情况的影响,一切都会进展得不顺利,以致既定的目标远不能达到,只有钢铁般的意志才能克服这些阻力,粉粹各种阻碍,当然军队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损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阻力可以说是区别实际战队和纸上战争的唯一概念。军事机器,即军队和属于军队的一切,概念基本上都很简单,而且比较容易理解。但要考虑到,这个机器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是一个整块,而是由许多独立的个人组成的,其中每个人在各个方面会产生各自的助力。这种阻力不像在机器中,那样出现在几个固定零件上。而且处处同偶然性接触,并且常常引起一些根本无法预测的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中的行动像是在阻力重重的介质中的运动。人在水中甚至连走路这样最自然、最简单的动作也很难准备地做到。在战争中也是如此,只用一般的力量,就连中等的成绩也不能取得。所以,一个真正的理论家,应该像一个游咏教练,能教别人在陆地上练习水中所需要的动作,而这些动作在没有游过泳的人看来,也许是谎诞和夸大的。那些没有实战经验或者不能从经验中,总结一般原则的理论家,必然是不实际的,甚至是愚味的,因为他们只能教人人都会的动作一一走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此外,每次战争都有其自身特点,都有很多特殊现象,就好比一片充满暗礁的大海,统帅可以凭自力感觉到这些暗礁,但是不能亲眼看到,并且要在漆黑的夜里绕过它们。如果再突然刮起一阵逆风,也就是在发生某种不利的重大的偶然事件。那么,就要求他的最高超的技巧和智慧,做出极大的努力。而站在远处的人看这一切,会觉得好像进行的很顺利。熟悉这些阻力是一个优秀的统帅,必须具备的常常受到赞扬的,作战经验的主要部分。统帅必须了解这种阻力,以便在可能发生时,提前做好准备予以克服,在行动时,不强求达到因为这种阻力而不能达到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另外,人们在理论上不可能完全认识这种阻力,即使能够,也仍然缺乏经过锻炼所具有的判断能力,这种能力叫作随机应变。这充满各种复杂细小问题的领域,比在有决定性的重大问题的场域更需要这种能力,因为这后一场合,人们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和别人商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因此,这战争中,阻力或者可以称为阻力的哪些东西,使看来容易,实现的事变得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八章,结束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危险、劳累、情报和阻力是构成战争气氛的因素和防碍一切军事活动的介质。这些因素按其所起的防碍作用,又可以包括这阻力这个总的概念之内。有减轻这种阻力的润滑油吗?有,而且只有一种,它不是统帅或军队某个人臆想出来的,而是通过战争得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锻炼能使身体忍受巨大的劳累,使精神承受极大的压力,使判断不受最初印象的影响。通过锻炼会获得一种宝贵的品质一一沉着,它是下至士兵、上至指挥官所必须具备的,能帮助统帅减少在行动中的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锻练是任何一个统帅都不可能赐予他的士兵的,平时的演习能补救一些,但与时战还是有差距。假如在平时的演习中,安排一些上述的阻力,使指挥官的判断能力、思考能力甚至果断得到锻炼,那么这种演习的价值,比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所想象的要大得多。忍受劳累的问题也是这样,这方面的锻炼不仅能使肉体,更主要的是使精神习惯于劳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篇,战争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一章,军事艺术的区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斗争,因为在广义上称为战争的复杂活动中,唯有斗争是真正产生效果的要素。斗争是双方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通过物质力量来进行的一种较量。精神力量在此不能忽视,因为正是精神状态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由于斗争的需要,人类很早就做了一些专门的创造发明,以便在斗争中使自己占据有利的地位,斗争因此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不管斗争怎样变化,其概念并不会因此有所改变,它仍然是构成战争的最本质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些创造发明首要的是武器和装备。武器和装备必须在战争开始以前就造制好,并为军人熟悉和掌握。武器和装备必须与斗争的性质相适应,是由斗争决定的。但是制造、熟悉掌握武器和装备的行为,同斗争本质是两回事,只有斗争的准备阶段,不是斗争的实施阶段。配备武器和装备本质上不属于斗争的范畴,因为赤手空拳的搏斗同样是斗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斗争决定武器和装备,武器和装备又能改变斗争的形式,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斗争本身又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活动,而且因为它是在十分独特的条件下即危险中进行,所以更为独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把装备好了的军队看着现成的手段,那么,狭义的军事艺术,就是在斗争中运用现成手段的艺术,将其称为作战方法更为恰当;广义的军事艺术出此之外,还包括一些为战争而存在的活动,也就是包括建立军队的全部过程,即征募兵员,装备军队和训练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军事艺术必须从军队的建立谈起,并且为其制定战法,则这种军事艺术,只有在现有的军队同这种军事艺术,所规定的军队正好相一致的少数场合才适用。如果需要的是一种在大多数场合都能适用、在任何场合都不致完全失去指导作用的理论,就必须以一般的战斗手段为根据,而且只能以他们最主要的效能为根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作战方法即部署和实施斗争。斗争是由若干本身,完整的单个行动组成的整体。这些行动称为战斗,是斗争的单位。于是就产生了战斗和战争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也就是这些战斗本身的部署和实施,以及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这些战斗的运用。前者是战术,后者是战略。区分的原则为:战术是在具体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战略则是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所谓空间,就是同时进行的几个战斗而言,一个战斗的范围,恰好是个人命令能达到的范围;所谓时间,就是连续进行的几个战斗而言,一个战斗的持续时间,应以每个战斗都会出现的危机完全过去为终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定会有一些活动,既可以列如战略范畴,也可以列如战术范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使用军队离不开维持军队,维持军队是使用军队的必要条件,如同建立军队和训练军队是使用军队的前提一样。但是所有这些与维持军队有关的活动,只能看作是战争的准备,只不过他们和斗争非常接近,贯穿在整个军事行动之中,是和使用军队交替进行的。所以,有理由把它们像其它准备活动一样,排除在狭义的军事艺术即真正的作战方法之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把斗争或战斗规定为唯一直接有效的活动,那么就可以掌握其他一切活动的线索,因为这些线索,最后都要归结到战斗这里。有了战斗,其它一切活动才有目的,尽管它们是按自身的规律去达到目的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斗以外的其他活动,在性质上都很不相同。有些活动一方面属于斗争本身,与斗争的性质相同,但另一方面又维持军队服务。而有些活动则只属于维持军队性质,仅仅因为他们和斗争之间有相互作用,才以其结果对斗争发生一定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方面属于斗争本身,另一方面又为维持军队服务的活动,包括行军、野营和舍营。这三种活动是军队的三种不同状态。然而不论军队处于哪种状态,军队在哪里,哪里就一定有战斗的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维持军队的活动,一般是指给养、伤病员的救治和武器装备的补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行军和使用军队完全一致。战斗内的行军,即通常所的展开,虽然还没有真正使用武器,但我真正使用武器必然有紧密的联系,是称为战斗的军事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战斗外的行军,无非是为了实现战略决定,这种决定指出,要在何时何地以何等兵力进行战斗,行军是具体地实现这种决定的唯一手段。但战斗外的行军,并不因此之属于战略,因为军队在行军中,随时都可能投入战斗。所以,行军既要服从战略原则,又要服从战术原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行军的内部部署,永远同战斗准备有关,是可能发生的战斗的预先部署,因此具有战术的性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虽然行军可以完全看作是斗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行军中有一些活动并不属于斗争,因而既不属于战术,也不属于战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野营是比舍营更为集中,更具战斗准备的一种军队配置。野营是军队的一种静止状态,也就是休息状态,但它同时是可以在该地,进行战斗的战略决定,而且通过布营的方式,又包含了战斗的轮廓,即准备进行防御战斗的条件。因此,野营是战略和战术的重要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舍营是为了使军队,能更好地休息而代替野营的一种方式。它和野营一样,就营地的位置和范围来看,属于战略问题;就为了准备战斗而进行的内部部署来看,则属于战术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除了使军队得到休息外,野营和舍营还有其它的目的,如掩护某一地区或扼守某一阵地,但也很可能单纯以休息为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略追求的目的,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凡是有利于战略的,都可以成为战斗的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在战区的任何地方,做任何配置,都是使用军队的任何问题。但是在野营和舍营时,为了维持军队而进行的,如:修筑茅舍、架设帐篷、从事给养和清洁工作等,不算作使用军队的活动,它们既不属于战略,也不属于战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工事位置的选定,和安排应该是战斗部署的一部分,是战术问题,但工事的构筑,并不属于作战理论。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受过训练的军队,早就具备了的,战斗理论是以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前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哪些单纯属于维持军队,而同战斗没有相同之处的活动中,只有军队的给养同战斗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给养几乎是每人每天都必须的。因此,给养在战略范围内对军事行动有较大的影响。我们之所以说给养,包含在战略范围内,是因为在单个战斗中,给养的影响,大到足以改变作战计划的情况,尽管可能存在,却极为少见,大多只同战略发生相互作用。给养问题解决得如何,对战局或一场战争的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不管这种影响如何经常发生和具有多大的决定意义,给养总还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使用军队的活动,只是以其结果对使用军队发生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伤病员的救护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涉及的是少数人,对多数人只有很小的间接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武器与装备,除了军队本身经常进行补充以外,只需要定期进行检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这里,我们决不能产生误解,认为上述活动可有可无。这个别情况下,这些活动也可能确实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医院和弹药库的远近,很可能是在战略上,做出极其重要决定的唯一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的结论是,属于战争的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属于战争准备的活动,二是战争本身的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准备的知识和技能是为了建立、训练及维持军队。战争理论是研究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战争的目的,它所需要的只包括上述知识和技能的结论。这种理论称为狭义的军事艺术,或者战争理论,或者使用军队的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狭义的军事艺术分为战术和战略。前者研究战斗的方式,后者研究战斗的运用。行军、野营和舍营,这几种军队的状态,源于战斗同战略和战术发生的关系,研究是战术问题还是战略问题,这要看它们是同战斗的方式有关,还是同战斗的意义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而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二章,关于战争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事艺术最初只被理解为军队的准备。人们把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只看着与物质事物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内容无非是武器的结构、制造和使用,要塞和野战工事的构筑,军队的组织及其行动的机械规定等,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准备,一支在战争中可以使用的军队。至于在危险时刻和双方不断相互作用时,军队的使用问题以及智力和勇气的活动等问题,都没有提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攻城术中首次谈到了作战的具体实施方法,即运用物质的某些智力活动的问题,但是这些智力活动的每次发展,都是以出现接近壕、平行壕炮台等这一类新的物质对象为标志。智力活动只是患联这些创造物所必须的一条纽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之后的战术试图按照军队的特性来未军队的一般部署定制某些机械性的规定。当然,这以涉及战场上的活动,但仍然没有涉及自由的智力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那时,真正的作战方法,多半只是在某些回录和故事中谈论别的问题时,附带谈到的。随着对战争的不同看法不断增加,迫切需要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依据,来解决常见的争执和分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有了建立理论的要求,人们便努力为作战制定原则、规则甚至体系。但是,这样死板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理论家们,早就感到这方面的困难,并且认为理论原则和体系,只局限于物质对象上和单方面的活动上是不行的。他们企图用计算的方法,得出十分肯定和死板的结论,因而使研究范围局限在,哪些只能够计算的领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有人从决定胜利的各种因素中,选中了数量优势,因为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计算,可以把它纳入数学法则。但是认为数量上的优势,是唯一的法则,是军事艺术的全部奥妙,那就是一种根本经不起,实践和考验的片面看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有人试图在理论研究中,把军队的给养发展成为体系。他们从军队是一个物质实体出法,认为给养对大规模作战,有决定性意义。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得出某些肯定的数值,但是这些数值都是,以很多臆测的假定为依据,在现实中站不住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有人试图把军队的给养、人员的配备、装备的补充、本国交通联络的安全,及备要时的退却路线的安全等许多问题,甚至还有与此有关的精神要素,都用“基地”这个名词概括起来。这只不过是为了取得一种纯粹的几何学的结果,没有什么实际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后来,与基地原则相对立的另一种几何学原则,即内线原则占居了上风。虽然这个原则建立在战斗是战争的唯一有效的手段这一真理上,但由于它具有纯粹的几何学性质,所以仍然是,永远不能指导现实的,另一种片面的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以上所有理论中,只有分析部分,可以看作是在探索真理方面的进步,而它们的细则和规则却毫无价值。这些理论都追求肯定的数值,但战争中的一切是不肯定的,计算时可以作为根据的只是一些经常变化的数值。这些理论只考察物质因素,没有对整个军事行动,始终离不开的精神力量及其作用加以研究;只考察单方面的活动,而忽略了战争是双方经常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那些规则对天才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天才的所作所为正是最好的规则。理论所能做的最好的工作,就是阐述清楚天才是怎样做的和为什么这样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任何理论一接触精神因素,困难就会无限增多。军事活动决不是只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同时涉及使物质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因此,把两者分开是不可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为了弄清作战理论的主要困难,并且根据这些困难,找出作战理论必须具有的特性,需要进一步考察军事活动的主要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个特点:精神力量及其作用一一敌对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斗争本来是敌对感情的表现,但是在战争中,敌对感情往往表现为交战双方的敌对意图,个人与个人之间通常没有敌对感情。此外还有其他的感情,如功名心、(荣誉感)、统治欲和其它各种激情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斗争中,危险无处不在,一切军事活动,都必然在危险中进行,危险对人的感情或是直接取作用,即通过人的本能起作用,或是通过智力起作用。在前一种情况,人们力图逃避危险,如果不能逃避,就会产生恐惧。如果情况不是这样,那是勇气使人克制了这种本能的反应。然而勇气不是智力的表现形式,它和恐惧一样,是感情的表现形式,只不过恐惧是怕肉体受到伤害,而勇气是为了维护精神的尊严。勇气是一种高尚的本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把这些由敌意和危险激起的感情力量,看作战争中所持有的,但并不因此就认为,人类生活中的其他感情力量与战争没有关系,它们在战争中也经常起着不小的作用。除了感情以外,指挥官的智力同样有极大的影响。一个喜欢幻想、狂热而不成熟的的指挥官的作为和一个冷静而强有力的指挥官的作为迥然不同。由于每个人的智力不一样,因而达到目标的方法也多种多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个特点:军事行为是活的反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军事行动中,任何一个措施都会对敌人产生不同的作用。制定的行动计划常常被意外的情况打乱。因此,同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军事活动中更多地依靠个人才能,较少会运用理论上的原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三个特点:所有情况的不确定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中一切情况都不很确定,所以,在对客观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运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鉴于军事活动具有以上特点,必须指出: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是根本不可能的。建立理论的困难,大小处处不同。想要摆脱这些困难,出路有两条:第一条,对军事活动的特点,作一般性的探讨时所谈的一切,并不适合任何职位上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职位越低,就越发需要自我牺牲的勇气,而在智力和判断方面遇到的困难要小得多,接触的事物就比较有限,追求的目的和使用的手段就比较少,知道的情况也比较确切,其中大部分甚至是亲眼看到的。但是,职位越高,困难就越大,到最高统帅的地位,困难就达到了顶点,以至几乎一切都必须靠智慧来解决。即使从军事活动本身来看,困难也不都一样。军事活动的效果,越是体现在物质领域,困难就越小,越是体现在精神领域,成为意志的动力,困难就越大。因此,为战斗的部署、组织和实施规定理论比为战斗的运用规定理论容易。总之,为战术建立理论比为战略建立理伦困难要少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条,依据的观点是,理论是一种考察,不能是死板的,不能是对行动的规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建立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不必从头整理材料和从头开始研究,而是利用已经整理好和研究好的成果。理论应该培养未来指挥官的智力,更正确地说,应该指导指挥官自修,而不应该培着他们上战场。有了上述观点,才能消除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理论应该考察战争的目的与手段的性质。在战术中,手段是进行斗争的受过训练的军队,而目的是取得战斗的胜利。在这里,只要把敌人退出战场,看作是胜利的标志就够了。通过这样的胜利,就达到了战略为战斗规定了的目的,使战斗具有了真正的意义。战斗的目的对整个作战计划的制定、组织和实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战争的目标也应该成为战术的一个研究对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术上,使用手段时,离不开相应的条件,即地形、时间与气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略上,只有胜负之分,战术成果是手段,导致媾和的因素才是最终目的。这战略上运用手段达到目的时,同样离不开对此发生影响的条件,即地区和地貌(地区应扩大理解为整个战区的土地和居民)、时间(应包括季节)与气候(应包括严寒等特殊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根据经验,确定战略所应探讨的手段和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个问题是,战略如何才能把手段和目的准确详尽地列举出来?只有依靠经验,根据战史提供的战例进行研究。当然,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理论,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只适于同战史完全相同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个问题是,理论对手段应分析到什么程度?只需要考察他们使用时的各种特性就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样一来,作战所需知识的范围大大缩小,理论所需研究的对象也显著减少。一支装备齐全的军队,在进入战场时所必须具备的,以及一般军事活动所必须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在投入战争使用前,必须压缩成极少的主要结论。这些直接注入战争的主要结论,才是指挥战争的人所必须熟悉的。这说明了为什么伟大的军事天才,可以迅速成长为统帅而不是学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以前,人们没有意识到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是很简单的,总是把这些知识同哪些为作战服务,所需要的大量知识和技能混为一谈。因此,当知识我技能与现时发生明显的矛盾时,只好把无法解释的一切都归之于天才,认为天才不需要理论指导,而理论也不是为天才建立的。因此,有人不承认知识的用处,把一切都推给天赋,这种看法不符合事实。不积累一定的观念,就无法进行智力活动,而这些观念大都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这些观念就是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不同的职位需要不同的知识,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虽然很简单,运用它们即不那么容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统帅不必是历史学家,也不必是政论家,但他必须熟悉国家大事,对统统的方针、当前的利害关系、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当权人物等,有所了解和有正确的评价。他不一定是细致的人物观察家和敏锐的性格分析家,但是他必须了解自己部下的性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主要优缺点。他必须能正确地估算,一个纵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军时间。所有这些知识都不能靠科学公式和机械方法来获得,而只能在考察事物时和在实际生活中依靠理解力来获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还必须把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因为对作战知识来说,这比对其他任何知识更为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三章,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事艺术很难将认识与判断分开。一个人只有认识力而没有判断力,或者只有判断力而没有认识力,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能力和知识是有一定关联的。凡以创作和制造为目的的都属于科技的领域。可见,使用“军事艺术”这个术语比使用“军事科学”这个术语便为恰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是人类交往的一种行为,不属于技术和科学的领域,而属于社会生活的领域。战争来源于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冲突是以流血的方式进行的,与其他冲突的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战争与其说像某种技术,不如说像贸易,因为贸易也是人类利害关系的冲突。但是,更接近战争的是政治,政治也可以看着是一种更大规模的贸易。不仅如此,政治还是孕育战争的母体,在政治活动中,战争的轮廓就已经隐隐形成,犹如生物的属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同技术或艺术的根本区别在于:战争既不像技术哪样只研究毫无生气的对象,也不像艺术哪样研究的是人的精神和感情等有生命力的、抽象的却是被动的、任人摆布的对象,战争所研究的是活跃的、有生机的对象。因此,技术和科学所使用的机械式的思维方式很少适用于战争;力图从战争中找出于类似于物质世界所具体的哪些固定规律,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四章,方法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法则”这个概念,对于研究作战来说是多余的,因为战争中的情况瞬息万变,没有规律可循,而有规律的情况又不那么错综复杂。在作战理论中,“法则”这个概念,同样不适用于行动,因为战争中的各种现象变化多端,又极为复杂,普遍的法则对它而言,也是没有意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作战方法中,最可能成为固定条文的是战术理论,因此,原则、规则、细则和方法在战术中也最为常见。所有这些规定,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绝对可用。但是指挥官必须铭记在心,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不致贻误战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只要经过训练的军队,掌握了细则和方法,并把它们作为行动的准则,那么战争理论就会在作战中起作用。有关队形、训练、野战勤务的一切规定都是细则和方法。有关训练的规定主要是细则,有关野战勤务的规定则主要是方法。这些细则和方法在实际作战中都是有用的和现成的,因此必然会作为现成的方法,被包括在作战理论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但是,对于自由使用军队的活动就不能规定细则,因为细则是不能自由运动的。方法是执行任务的一般法则,只要它不失去本来面目,不成为一套绝对的和死板的行动规则,即体系。而是代替个人绝断的一种捷径,是一般法则中最好的方法,就可以将他列如作战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作战中按方法办事,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战争中没有多少行动是根据纯粹的假定和在完全弄不清情况的条件下决定的,所以常常不得不根据某些可能的情况进行部署。而且越到下级,军官的人数越多,就越不能指望他们所有人具有独立的见解和成熟的判断力。除了从勤务细则和经验中得到的见解以外,不能强求他们有其他的见解,因此,他们就需要学习一些类似细则的方法,作为进行判断的依据,防止他们越出常规地胡思乱想,因为这需要经验的领域里,胡思乱想是特别危险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必须承认,方法主义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还是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反复运用同一种方法,让指挥达到熟练、精确和可靠的程度,从而减少战争中的阻力,使战争越着既定的轨道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职位越低,能够使用的方法就越多,方法就越是不可缺少;职位越高,能够使用的方法就越少;到最高职位,方法就完全用不上了。因此,方法在战术中比在战略中有更大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军事活动中,方法使用多少不取决于职位的高低,而取决于事情的大小。统帅处理的是全面而重大的事情,所以较少使用具体方法。如果统帅在战斗队形、布置前卫和前哨方面采取老套的方法,不仅会束缚部下,而且在某些情景下会束缚自己。虽然这些方法可能是他自己发明创造的,也可能是他根据情况借鉴的,但是只要这些方法,是以军队和武器的一般特性为依据,也可以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然而总是按照同一方法决定战争和战局计划的方法,是应该坚决反对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职位较高的人,也喜欢运用从经验中得来的方法,也就是仿效最高统帅所持有的行动方式,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方法主义。一个伟大的统帅无论把事情办得多么完美,办事的方法中总有某些主观的东西,如果他有特定的作风,那么这种作风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个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想要在作战方法中完全摒弃这种主观的方法主义或作风,既不可能,也不正确。相反,应该把主观的方法主义,看作是战争特性对若干个别现象所产生的影响的一种表现。一定情况下产生的方法很容易过失,理论应该通过明确而合理的批判去防止使用这些过时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五章,批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理论上的真理总是更多地通过批判,而不是通过条文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批判不仅使理论上的真理更加接近实际,而且通过反复应用,会使人们更加习惯并且相信这些真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从原因推断结果时,往往有一种不易克服的外在困难,那就是无法完全了解事件的真像。这种困难在战争中比在任何其他活动中更为常见。除此以外,战争中更难完全了解行动的动机。所以,批判的研究大多必须同历史的研究配合进行,即使如此,有时原因同结果,往往还是不能吻合,也就是不能将结果,看作已知原因的必然产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批判的研究除外在的困难外,还有一种很大的内在困难,即战争的结果很少是由单一的原因产生的。而是由很多原因共同产生的。因此,只单纯而认真地追溯事件的一系例根源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必须弄清楚,每个原因所起的作用。如此一来,就必须对原因的性质作进一步的探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即真理,才是批判的重要依据。批判如果不借助合理的理论,不可能令人信服和经得起考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认为理论能够把每一个抽象的真理都包括在内,批判的任务只是考察具体情况是否符合相应的法则,这也是一种误解。创造理论的那种分析探讨的精神,同样应该指导批判活动,而且只有批判具有这种精神,才会进入真正的理论研究领域。反之,如果在批判中只是机械地搬用理论,那就完全不能达到批判的目的。理论研究得出的一切肯定的结论,比如原则、规则和方法等,越是成为死板的条文,就越缺乏普遍性,就越远离绝对真理的性质。这些东西本来是供人应用的,至于他们是否适用,永远应该用判断来确定。在批判时,绝不能把理论上的这些结论当作衡量一切的法则和标准,只能把他们当着判断的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批判者想要赞扬或指责当事人,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地完全站到当事人的立场上去看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批判的任务是探讨手段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如果结果不是偶然产生的,那么知道结果以后,再批判产生结果的事物,就会受到已知结果的影响。战史中出现的所有现象,对批判来说都是教训的源泉,批判者用全面考察历史所得出的结论来阐明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有时想抛开结果,但仍然不能完全做到。所以,批判者赞扬或指责某一具体行动时,站到当事人立场上的可能性是有一定限度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批判者与当事人完全一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像在一切技术和艺术活动中一样,在战争中需要的是经过锻炼的禀赋,这样的禀赋称为造诣。当事人的造诣有高有低,高的往往高于批判者。所以,如果可以对一个具有伟大才能的人进行批判,那么就不能不允许批判者利用比当事人知道得多的这个有利条件。所以,批判者在对伟大统帅进行批判时,不能像验证算术题那样,采用伟大统帅使用过的材料,对他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检验,而是应该根据伟大统帅,所取得成果和对事件的准备估计,来鉴赏他卓越的材能,了解他智慧的眼光,所预测到的事物内在的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不管当事人造诣的如何,在对其进行批判时,必须站在较高的立足点上,以便掌握丰富的客观依据,尽量避免主观,避免将自己有限的智力作为批判的尺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凡是人的智力无法确定的东西,必须根据结果尽行判断。在确定精神力量及其作用时,主要就是采用这种判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批判其实就是一种思考,它与军事行动之前,所做的思考是相同的。因此,批判的工具,即批判时使用的语言,同战争中所进行的思考,具有相同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理论不应该成为阻碍指挥官发挥作用的死板条文和体系,而应该成为培养指挥官的智力活动的工具,在培养过程中起指导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凡是事物的性质,必须用冗长的道理,才能确定时,在批判时,就只能依靠有关真理。在战争中,当事人遵循这些真理时,只是领会他们的精神,而不把他们看作外在的僵硬的法则。同样,在批判中,也不应该把这些真理,当作外在的法则。使用时,完全不必重新阐明其正确性,而应该领会其精神。这样,批判时就能避免使用隐晦难懂的语言,而采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楚明白的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批判中有一种常见的弊病,就是把某种片面体系当作金科玉律,以至被滥用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另一种较大的弊病是滥用名词、术语和比喻。第三种弊病是滥举史例,以炫耀博学多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理论能够切实地,被用来考察作战的各种问题,做出力所能及的论证,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答,能够避免滥用科学形式和引证历史装扮自己,能够真正重视事实,能够联系战场上的实践,那么理论就不致产生种种弊病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六章,关于史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历史上的战例可以说明一切问题,在经验科学中,它们最有说服力,在军事艺术中,更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毫无疑问,作为军事艺术基础的各种知识,应该都属于经验科学。虽然这些知识,大部分是通对事物性质的认识而获得的,但这些事物的性质,大多只有通过经验才能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关注物质作用时,精神作用也是应该探讨的,而要认识精神作用,并给予评价,除了依据经验以外,没有其他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运用史例有四个着眼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史例可以帮助说明作者的某种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史例可以帮助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运用史例可以证明自己的论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史例本身就为吸取教训提供了有利的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年代越久远,战史内容就越贫乏,记载就越不详细,其用处也就越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然,这些史实并不是绝对不能利用的,只是不适合于必须详细说明情况的场合,或者在必须详细说明促使作战方法改变的条件的场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但是事情越涉及细节,越不是一般的情况,就越不能从中寻找典型史料和经验,因为我们既不能对有关事件,作适当的评价,也不能用它们来说明,现代已经完全改变了的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三篇,战争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一章,战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略就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这略本来只与战斗有关,但是,战略理论必须同时研究战斗的实施者,即军队本身以及和军队有关的主要问题,因为战斗是由军队进行的,而且首先对军队产生影响。就战斗本身而言,战略理论研究的是其所取得的结果和对其起重要作用的智力和情感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略必须为整个军事行动,制定一个适应战争的目标,也就是制定战争计划,并且必须把一系列军事行动,同这个计划联系起来,也就是制定各个战局的方案和部署其中的战斗。这一切,大多只能根据哪些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吻合的预想来确定,事先不能对许多细节做好规定,因而战略必须深入战场,以便在现地处理各种问题,不断对总的计划做必要的修改。总之,战略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停止运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拟定计划时,理论将为战略服务,更正确地说,理论将阐明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突出那些作为原则或规则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假如一个君主或统帅,善于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他就是天才。但是,这种天分不是表现在那些引人注目的新发现的行为方式上,而是表现在战争的最后胜利中。精神力量只在战略的最高范围,也就是战略接近政治和治国之道,甚至同他们合二为一时才显得综错复杂,才会使它们的种类和关系多种多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只要根据国家的各个方面确定战争计划,就不难找出进行战争的路径了。但是,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把计划贯彻到底,除了要有十分坚强的毅力,还要有异常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同战术相比,在战略上下定重要的决心,要具有更坚强的意志力。在战术上,情况始终在变化,指挥官不得不克服,过多的变化造成的种种疑虑,勇敢地冒着生命危险向目标前进。在战略上,情况变化相对缓慢,疑虑、议异和意见以致不合时宜的懊恼等,都能产生较大的作用。在战术上,多数情况都是人们亲眼所见的,但在战略上,一切都必须依靠情报和推测,因而信心也就比较小,不少将帅的行动因为不自觉地陷入错误的疑虑而受到了阻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斗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存在效果,所以应该看着是实际的战斗。如果派遣一支部队去截断逃跑的敌人的退路,而敌人没有战斗就投降了,那么正是这支部队准备进行战斗,才使敌人做出了这个决定。如果派遣一支部队占领了敌人一个没有设防的地区,从而剥夺了敌人的大批补充力量,那么这支部队已经间接告诉敌人,如果要夺回这个地区,就要同他进行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上述两种情况,虽然只是有发生战争的可能,但已经产生了效果,因而这种可能性就成为实际的东西。假定在这两种情况中,敌人以优势兵力抗击我军,妄图不经过战斗就迫使我军放弃原有的目的,那么,纵然我军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原定计划进行的战斗仍然是有效果的,因为他吸引了敌人的兵力。即使整个行动失利,我们也不能说这个部署,这个可能发生的战斗是没有效果的,只是他的效果同一次失利的战斗效果相似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可见,消灭和打垮敌人,只有通过战斗的效果才能实现,不管战斗是否已经实际进行,或者仅仅是做了部署而敌人并未应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但是,战斗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双重性。如果战斗不是直接以消灭敌人军队为目的,则这种战斗效果是间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不习惯于把战争和战争中的各个战局,看成是相互连接的,一系列战斗所组成的锁链,如果认为占领某些地点或未设防的地区,本身就有某种价值,那么就会很容易把这样的占领,看成唾手可得的成果。如果这样来看问题,而不是把这样的占领,看着一系列事件中的一个环节,就不会考虑这样的战领以后是否会带来更大的不利。在战争中,只有最终的结局,才能决定各次行动的得失。假如指挥官的全部智力,始终集中在一系列事先能预见到的战斗上,那么他就始终是在通往目标的正确道路上前进。这样,战斗就具有了一种恰如其分的,不受外界影响的速度。也就是说,意愿和行动具有了一种恰如其分的,不受外界影响的推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二章,战略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把决定战斗如何运用的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五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精神素质极其作用所引起的一切属于第一类;军队的人数、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属于第二类;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只要它们的几何数值是用计算价值的)属于第三类;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属于第四类;所有补给等手段属于第五类。为了明确概念,并且立刻就能判定各类要素的价值大小,把这些要素分别加以考察是有好处的,因为加以分别考察时,某些要素的虚假成分就自行消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但是,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是综错复杂,并紧密相连的。因此,如果有人想根据这些要素来研究战略,那么这就会是一种最不幸的想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三章,精神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贯穿整个战争的领域,同推动和支配整个物质力量的意志紧密接合,仿佛融为一体,这是因为意志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要素。它既不能表达成数字,也不能分成等级,只能看到或感觉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的武德,统帅的才能和政府的智慧,其他精神要素,作战地区的民心,一次失败和胜利带来的精神影响,这些本身都极不相同,对我们的目的和所处的环境,也可能产生极不相同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这些问题像构成战争的其他对象一样,属于军事艺术理论的范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事艺术的理论,已经把范围扩大到精神的领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就算为了建立所谓的规则,在理论上也不应该把精神的因素排除在外,因为物质力量和精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理论为物质力量制定每种规则时,都必须考虑精神要素,否则,规则就会变成绝对的条文,有时表现得小心翼翼而局限性反而很大,有时又显得专断而过于宽泛。就算完全不想涉及精神内容的理论,也必然会不知不觉地涉及精神要素,因为不考虑精神要素的影响,根本无法说明任何问题,胜利的作用就是如此。假如把物质的原因与结果比作刀柄,那么精神的原因与结果是真正锋利的刀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历史最能证明精要素的价值和惊人的作用,这正是统帅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的最宝贵和最纯真的精神养料。但同理论研究恰恰相反的是各种感受,总的印象和一时的灵感更能播下智慧的种子,结出精神的果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四章,主要的精神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主要的精神力量是指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军队的民族精神。这几种主要的精神力量中哪一种价值最大,任何人都不能笼统地加以确定,最好的办法是对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要轻视。比较妥当的办法,是用充分的史实来说明这三种精神力量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所以,在拟定作战计划时,不能不考虑精神作用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五章,军队的武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武德不同于单纯的勇敢,更不同于对战争事业的热情。勇敢固然是武德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军人的勇敢不同于普通人的勇敢。普通人的勇敢是一种天赋的品质,而军人的勇敢除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锻炼和训练培养出来。军人的勇敢必须摆脱个人勇敢所固有的,那种不受控制和随心所欲地显示力量的倾向,因为军人的勇敢必须服从更高的要求,即服从命令、遵守纪律、遵循规则和方法等。虽然对战争事业的热情能使武德增添生命力,使武德的火焰燃烧得更旺,但并不是武德必要的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是一项特殊的事业,不同于其它各种人类活动。武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就是:深刻了解这项事业的精神实质,激发、锻炼和吸取哪些在战争活动中的力量,把自己的全部智力运用于这项事业,通过训练使自己能够准确而敏捷地做出行动,全力以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称职的军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只要还在从事战争事业,就永远会把和自己一起从事战争事业的人看成一个团体,而战争的精神要素,主要就是通过这个团体的规章制度和习惯完善起来的。从最高角度来观察战争的时候,如果轻视军队中的这种团体精神,是错误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武德中,这种团体精神,仿佛把起作用的各种精神力量,黏结在一起的黏合剂。组成武德的哪些成分,要依靠这种团体精神,才能相对容易地凝聚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支军队在猛烈的炮火下仍保持正常的秩序,不被想象中的危险吓倒,而在真正的危险面前毫不畏惧;在胜利时毫到自毫,在失败的困境中仍能服从命令,不丧失对指挥官的尊重和信赖;在困苦劳累中仍把这看着制胜的手段,不但不气馁,而且继续锻炼自己。如果他只抱有保持军人荣誉这样唯一的简单信念,并将上述一切义务和美德牢记于心,那么它就是一支富有武德的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但是这并不是说,必须具备武德才能取得胜利。既不能忽视武德的重要性,也不能将武德看着取胜的必须因素。武德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是可以被单独考虑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统帅指挥的只能是军队的整体,而不是军队的各个单独的部分。对于统帅指挥不到的部分,就必须依靠武德。选拔统帅,应该以他在卓越的品质方面,所享有的声誉作为依据。而选拔大部队的主要指挥官,则应该经过慎重的考察,指挥官的职位越低,这种考察可以越少,这个人才能的要求也可以相应地降低,但必须具有武德。当然,一个奋勇作战的民族的勇敢、机智、刻苦和热情等天赋品质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些品质可以代替武德,而武德也可以代替这些品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般来说,战争变得越复杂,兵力变得越分散,军队就越需要武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军队缺少武德,就应该尽可能简单地组织战争,或者可加注意战争组织的其它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如果缺少这种力量,就应该有其它的精神力量,如统帅的卓越才能,民族的热情等来代替,否则,所做的努力就徒劳无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武德只能从两个渠道产生,而且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这种精神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个渠道是军队经历一系列战争,并取得很多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另一个渠道是军队常常经受极度的劳累和困苦,只有这劳累和困苦中,军人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个统帅越习惯于向自己的士兵提出要求,他就越相信这些要求能够实现。士兵刻服了劳累和困苦,会同战胜了种种危险一样感到骄傲。所以,只有不断在劳累和困苦的情境下磨练,武德的幼穿才能生长,而且只有在胜利的阳光下才能成长,才能抵御更多的不幸和失败,甚至可以抵制住和平时期的松懈,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是这样。因此,一旦拥有了武德这种精神力量,即使这支军的统帅平庸无为,或是处于很长的和平时期,这种精神力量依然可以延续很长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武德和情绪是两回事,不能等同看待。一支满身创伤,久经锻炼的部队所发扬光大的团队精神,即良好的武德,是不能哪种单靠条令和操典组合在一起的常备军的自负和虚荣心相比拟的。严历的条令和勤务规则,可以使军队的武德保持德长久一些,但不能产生武德。因此,虽然这的确有价值,但不应该过高地评价它。严谨的秩序和作战技能、坚强的意志以及自毫感和饱满的情绪,是和平时期训练出来的军队的特色。这些都必须珍视,但是他们并不能单独发挥作用。这样的军队在没有于胜利和劳累中经过锻炼、逐渐适应艰苦的战斗以前,统帅它就必须加倍谨慎。因此,我们不能把武德和情绪混为一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六章,胆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胆量,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力量,促使人们在精神上战胜及大危险,所以在战争中,也应该将其看成是一种独特的有效要素。事实上,胆量只有在战争领域,才显得更有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军人来说,从普通士兵到统帅,胆量都是最可贵的品德,它好比真正的钢,使武器发出锋利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胆量在战争中,甚至占有非常一般的地位。所以,除了对时间、空间和数量等问题的计算以外,还必须考虑到胆量所起的作用。胆量是一种真正的有创造性的力量。有胆量的人每当遇到怯懦的人,必然有获胜的可能。只有遇上深思熟虑的谨慎的人,有胆量的人才会处于劣势,因为谨慎可以说是另一种胆量,至少和胆量相匹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军队中,培养胆量这种力量,并不妨碍其它力量的发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指挥官的职位越高,就越需要有深思熟虑的智力来指导胆量,使胆量不致毫无目的或成为盲目的激情冲动,因为职位越高,涉及个人牺牲的问题就越少,涉及其它人生存和整体安危的问题就越多。指挥官在行动中如果只靠胆量,就很容易造成错误。但是,这种错误还是可嘉的,不应该和其他错误等同看待,甚至是蛮勇,即毫无目的的胆量,也不能被低估,因为从根本上说,它跟胆量是同一种感情力量,只是缺少了智力的支配与控制,只有当胆量同服从背道而驰,因而忽视上级明确的意志时,才可以被看作一种危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指挥官的职位越高,胆量就越小,因为他们会频繁受到来自外部的诸如客观事物、情况和各种想法的沉重压力,越是缺乏个人见解,他们就越感到压力的沉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必要性能诱发大胆的行动。如果必要性十分迫切,当事人在实现自己的目的时不冒很大的危险,就会遇到其他很大的危险,那么他的果断是值得称道的,如果必要性并不迫切。那么必须考虑的情况就会很多,而胆量的作用就越不会受到必要性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虽然只有统帅或最高指挥官考虑战略问题,但各级人员的胆量同武德一样,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一支来自勇敢的民族又注重培养大胆精神的军队,可以做出缺乏武德的军队所不能做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指挥官的职位越高,在其活动中,智力、理解力和认识力就越起主导作用,而胆量就越发显得不重要。因此在身居最高职位的人中间,胆量更值得称赞。有卓越智力作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智力和认识力受胆量的鼓舞越大,发挥的作用就越大,眼界也就越广阔,结论也就越正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只有胆量和能力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杰出的统帅,胆量是成为杰出统帅的必要条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一个民族本来就具有大胆的精神,那么这个民族的军队必定也具有大胆的精神;而一只军队也可能在有胆量的指挥官的指挥下,通过胜利培养大胆的精神。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只有他的民族性格和战争锻炼在不断地相互促进,才能使其在政治舞台上占有巩固的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七章,坚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世界上的任何场合都没有像在战争中那样,事情与人们的想像大不相同,从远处看我从近处看有很大差别。在战争中,统帅经常受到种种情况的冲击,诸如情报的真假,由恐惧、大意和急躁所引起的错误,由正确的或错误的见解、恶意、真假贵任感、懒惰或疲乏所引起的不服从行为,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偶然事件等。总之,统帅处在各种各样的感受之中,这些感受绝大多数是令人担忧的,只有极少数是令人鼓舞的。长期的战争经验,使他具有对具体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和对策的能力,高度的勇取和内心的坚强,使他能抵御住这些感受。一旦在这些感受面前让步,就会前攻尽弃。所以,这实现自己意图的过程中,就特别需要有坚忍的精神来对抗这些感受。如果说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弱点,常常容易使人屈服,那么只有坚韧不拔的伟大的意志力,才能引导他实现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八章,数量上的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不伦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数量上的优势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略制定战术的时间、地点和兵力,这对战斗的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战斗结果同战争目的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很少是直接的。它们之间还有其它目的,作为手段从属于战争目的。这些目的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包括最终目的,即整个战争的目的,在每次战斗中都是不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不能忽视哪些,对战斗产生影响的事物,它们是不易掌握的,当战略在决定时间、地点和兵力时,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对战斗的开始和战斗的结果,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一次战斗中,数量上的优势是制胜因素之一,但有了数量上的优势还远远不够,因为它并不是取胜的最主要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一切有利的因素中,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对于战斗的最终结果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在决定性的地点把尽可能多的军队投入到战斗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不管投入的军队是否够用,要做到现有手段所允许做的一切,这是战略上的重要原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绝对兵力的数量是由政府规定的。尽管这种规定,已经是真正的军事活动的开始,而且在军事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统帅必须把绝对兵力的数量看作一个既定数,因为可能条件不允许他扩充兵力。因此,即使不能战据兵力数量的绝对优势,也要巧妙地运用军队,以便在决定性地点上造成相对的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因为这样,空间和时间的计算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无论在什么场合,空间和时间的计算都是最基本的。在战略上,它绝对不能缺少,但是他不是最困难的和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为了取得相对的优势,也就是在决定性地点上,巧妙地集中优势兵力,就往往必须准确地,选定决定性地点,并使自己的军队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方向,还必须具有为了主要的东西,不惜牺牲次要的东西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至于由于兵力不足,是否应该避免战斗,只有根据当时情况才能做出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九章,出敌不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为了达到各方面的相对优势,就应该处处争取出敌不意。一切行动都应该或多或少地,以出敌不意为基础,因为没有它,要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取得优势是不可想象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出敌不意是取得优势的一种手段。就其精神效果来看,还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因素。非常成功的出敌不意,会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斗志,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这里谈的不是狭义的出敌不意,即进攻范围内的奇袭;而是广义的出敌不意,即利用各种措施,特别是用调配兵力的方法达到的出敌不意。出敌不意在防御中同样可以采用,在战术防御中更为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出敌不意是一切行动的基础,但是行动的性质以及行动的条件不同,因此以出敌不意为基础的程度也不相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秘密和迅速是出敌不意的两个因素,而二者以政府和统帅所具有的巨大魄力和军队能严格执行任务为前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软弱和松懈是不能达到出敌不意的。虽然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争取出敌不意,但是非常成功的出敌不意并不多,这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如果认为这战争中,单靠这种手段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那是错误的想法。事实上,出敌不意多半因为各种原因的阻力而难以实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术上,由于涉及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都比较小,出敌不意自然就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在战略上,越是接近战术范围的措施,就越有可能出敌不意,而越是接近政治范围的措施,就越难出敌不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要通过出敌不意取得巨大的战果,单靠指挥官的胆识、魄力和果断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其他有利条件,而这些条件并不是经常具备的,也很少是指挥官所能创造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出敌不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够影响对方的敌人,才能做到出敌不意,而行动正确的人,才能影响对方。进攻比防御包含更多的积极性。所以,出敌不意也就更多地为进攻者所采用,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进攻者和防御者可能同时采取出敌不意的行动,这时候,谁的措施最恰当,谁就会占上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但实际行动中,并不是严格地遵守这一准则,原因很简单,出敌不意的精神作用,往往能使最坏的事情变成好事,并使对方不能正常发挥。这里所指的不仅仅是对方的高级指挥官,还指不同层次的指挥官,因为出敌不意会使部队涣散,因而每个指挥官的个性,在这时候都很容易表现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可以说,许多问题都取决于双方总的情况的对比。如果在总的精神方面占有的优势能使对方士气低落和惊慌失措,那么利用出敌不意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在本来应该失败时,也会政得良好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章,诡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诡诈是以隐蔽自己的企途作为前提,所以,它与直率背道而驰,即以直接的行动方式相对立。它和说服、收买、压服等手段没有共同之处,但是和欺骗很类似,因为欺骗也同样以隐蔽自己的企图作为前提。如果诡诈完全得逞,甚至它本身就是一种欺骗。但从表面上看,它并不是直接的言而无信,因而不同于一般的所谓的欺骗。使用诡诈的人,要使被欺骗的人自己在理智上犯错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其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因此可以说,如果双关谐语是在思想上和概念上变戏法,那么诡诈就是在行动上变戏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初看起来,“战略”这个名称来源于“诡诈”这个词似乎没有道理,“战略”这个名称似乎依然表示它本来具有的诡诈的实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承认战术是暴力行为的实施,而把战略看作是巧妙运用战斗的一种艺术,那么,除了各种感情力量,如荣誉心、不易屈服的坚强意志等外,其他禀赋似乎都不能像诡诈:那样指导和鼓舞战略活动了。出敌不意已经含有这个意思,因为任何一次出敌不意,都是以诡诈为基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略只是采取同部署战斗有关的措施。它不像生活那样,可以单纯在口头和文字上进行活动,如发表谈话、草拟声明等,但使用诡诈进行欺骗时,所要利用的主要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中也有类似的活动,如向敌人透露骗人的方案和命令,故意向敌人泄露假情报,等等。但是这些活动在战略范围内通常只起很小的作用,只有在个别场合才取得很大的效果,因此不能看作是指挥官可以随意进行的活动。要通过部署战斗等,这样的活动使敌人受骗,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兵力,而且活动的规模越大,花费就越多。人们通常都不愿为此付出这样代价。所以,所谓佯动在战略上收到预期效果的情况很少。事实上,在较长时间内把大量兵力单纯用来装模作用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不发生作用,而在决定性地点上,这部分兵力却无法使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虽然诡诈在不防害必要的感情力量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害处,但是对统帅来说,准确的眼力比诡诈更为比要,更为有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略支配的兵力越少,就越需要运用诡诈。因此,当兵力很弱,任何谨慎和智慧都无济于事,一切办法似乎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诡诈就成为最重要的手段。人们越是在绝望的处境中,就越想孤注一掷,而诡诈也就越能助长他们的胆量。在丢掉一切其他打算、不再考虑一切后果的情况下,胆量和诡诈可以相互促进,并使希望的微光集中于一点,也许还可能成为引起火焰的光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一章,空间上的兵力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最好的战略是:首先在总兵力方面,然后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始终保持特别强大的军队力量。因此,除了努力扩充兵员外,战略上最重要又最简单的准则是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兵力。除非为实现迫切的任务必须把兵力调开,任何部队都不应该脱离主力。应该严格尊守这一准则,并把它当作战争的行动指南。当然,上述准则并非在每一次战争中都能收到相同的效果,由于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不同,可能产生的效果也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二章,时间上的兵力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是不同方向的两种力量的碰撞。力量较强的一方不但可以抵消对方的力量,而且可以迫使对方改变原有的方向。因此,这战争中根本不容许陆续或遂次发挥力量的作用,全部力量用于一次碰撞是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战争是双方力量持续不断地相互抵消的过程,那么力量也就陆续发挥了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术上,如果前一阶段取得成果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考虑到下一阶段,那么一开始为了争取成功,只能使用必要的兵力,而必须把其余的兵力配置在杀伤范围以外,以便用来对付敌军的生力军,或者用来打击已经消弱了的敌人。在战略上却不是这样。一方面,在战略上一旦取得了成果,就无须担心敌人的反击,因为随着战略成果的出现,也就代表危机过去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在战略上,使用了的兵力都一定会受到削弱,只有在战术上同敌人冲突的那部分兵力,即参加战斗的那部分兵力,才会被削弱。也就是说,只有在战术上不一味地滥用兵力,那么被削弱的,就只是不得不被削弱的那部分,而绝不是在战略上参加冲突的所有兵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那些参加战斗不多,甚至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仅仅由于他们的存在,就可以同参加战斗的部队,一同起决定性作用。战斗结束后,这些部队还保持着原来的状态,就像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一样,可以用于新的目的。这种用来造成优势的部队,对总的成果会有很大的贡献,而且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部队,在战术上参加冲突的那部分兵力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略上使用的兵力增多,损失不但不会增大,反而会有所减少,使决战更有保障。在战略上使用的兵力越多越好。因此,必须同时使用现有一切可以同时使用的兵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中的兵乏、劳累和物资缺乏是一种特殊的不良因素,这种因素就其实质而言并不属于斗争本质,但同战争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同战略有密切的关系。在战术上,往往也有劳累和物资缺乏等不良因素,而且可能非常严重,不过战术行动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因此对这种影响不必做很多的考虑。但在战略上,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都比较大,这种影响往往不仅十分明显,而且经常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支常胜军队中,伤病减员往往大于战斗减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劳累大多是由危险引起的,而军事行动的每一个瞬间,都存在着危险。军队要想处处避免这种危险,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活动,这些准备活动就是战术上和战略上的勤务。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勤务就会非常繁重,而兵力占的优势越大,这种勤务就越发显得轻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物资缺乏主要指两个方面:给养品的缺乏和宿营条件(包括营舍和野舍)的缺乏。集结在同一地点的部队越多,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越严重。但是,对于向外扩展以取得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给养及宿营条件来说,兵力优势也是取得战局胜利的最好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为了这部分战斗中取得较大的成果,要大致确定哪些兵力是必要的,哪些兵力是多余的,这并没有多大困难,但在战略上要做到这些几乎不可能,因为想要在战略上获取的成果不是死板固定的。这战术上可以看作是过剩的那部分兵力;在战略上必须看作是,可以用来伺机扩大战果的手段。所以,使用优势兵力,很容易就可以取得,谨小慎微地使用兵力,所得不到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术范围,实际使用军队的时候延长,就能使军队力量受到削弱,因而时间是削弱军队的一个因素;但在战略范围,时间基本上不是通过自身的延长,对军队发生影响,虽然时间对军队也起消耗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一部分由于兵力过多而被抵削了。另一部分则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得到补偿,因此这战略上不能单纯地利用时间,企途通过逐次使用兵力的方法使时间对自己有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要阐明的准则是:应该同时使用一切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而且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于用一次行动或一个时刻就越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三章,战略预备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预备队有两个不同的使命:一是延长和恢复战斗;二是应付意外情况。第一个使命,以逐次使用兵力来取得利益为前提,因此在战略范围内不可能出现。把一个部队调到即将失守的地点,属于第二个使命的范畴,因为在这里必须进行的抵抗,是没有充分预见到的。如果一个部队,仅仅为了延长战斗而被留下来,被配置在火力范围以外,但仍然受这次战斗的指挥官指挥,那么它当然是战斗预备队,而不是战略预备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但是,在战略范围,也可能需要准备一定的兵力,以防止意外的发生,即也可能需要准备战略预备队,只是在可能出现意外情况时才这样做。在战术范围,大多只能通过观察,来了解敌人的措施,一个小树林和洼地都可能把敌人的措施隐藏起来,因此必须经常准备应付意外情况,以便在以后可以随时加强整个部署中,过于薄弱的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略行动同战术行动,是有直接联系的。在战略上,有些部署也只有根据观察和获得的,不很准确的情报,以及战斗产生的实际效果,才能予以确定。因此,根据情况不确定的程度,保留一定兵力以备后用,也是符合战略需要的。战略活动离开战术活动越远,这种不确定性就越小;当战略活动接近政治领域时,这种不确定性就几乎不存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即使是整个战斗的结局,也只有相对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大小,取决于被击败的敌军,在其全部兵力中,占多大的比重和有多大的重要性。被击败的那一部分敌军越重要,胜利的重要性也就越有独立的意义,敌军通过以后的行动,来挽回失败局面的可能性也就越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在战术上,兵力的逐次使用,总是使决定性行动,推延到整个行动的末尾,那么在战略上使用兵力的准则,几乎总是使主力决战(不一定是最后决战)这一次大规模行动的开始就进行。这样,战略预备队的使命越广泛,其必要性就越小,而相应的危险就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主力决战中,全部兵力必须都投入进去,把现有军队组成的任何预备队,留在主力决战以后使用都是荒谬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因此,如果说在战术上,预备队可以被看作,应付意外的手段,而且是战斗失利时,挽救无法预见的,后果的手段。那么这战略上,至少在大规模的决战中,就不应该使用这种手段。在战略上,某处的失利通常只能通过,别处取得的胜利来挽救。在少数情况下,可以把别处的兵力调来挽回败局,但是绝不应该,也不允许,为了挽回败局而预先保留兵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建立一支不参加主力决战的战略预备队的思想是错误的。有人认为这是战略上智谋和谨慎的精髓,有人则把它,连同任何预备队一概否定掉,这都是错误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四章,兵力的合理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人的思路是很少严格沿着某些原则和观点直线发展的,总有自由活动的余地。指挥官有时必须依靠高度准确而迅速的判断力,在不知不觉中查明真相;有时必须把规律概括成,明确的要点指导行动;有时必须把惯用的方法加以总结,作为行动的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让所有兵力都发挥作用,随时随地不浪费一兵一卒,就是通过总结而得出的真理。谁在不必要的地方配置过多的兵力?谁在敌人攻击时,不能将所有兵力投入战斗?也就是让一部分军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谁就是不善于合理地使用兵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而不用,比用而不当更为糟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五章,兵力的配置形式一一几何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狭义的战术中,即在关于战斗的理论中,几何学是基础。在野战筑城中,在关于确定阵地和对阵地进攻的学说中,几何学上的角和线占据统治地位。在每战必求包围敌人的现代战术中,几何要素表现了巨大的作用,它们被简单地却反复地运用。尽管如此,现代战术比起要塞战术,一切都不那么死板,精神力量、个性和偶然性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因而几何要素,不像在要塞战中那样占统治地位。在战略范围,几何要素的影响就更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术范围,时间和空间容易变得很小。如果一支军队的翼侧或背后都受到敌军的攻击,就会很快陷于完全无法退却的困境,所以,兵力配置的几何形式是很重要的,是避免产生困境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略范围,尤其重要的是战斗胜利的次数和规模,而不是联系这些战斗的几何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六章,军事行动中的间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把战争看着相互对抗,相互消灭的行为,那么应该承认双方都是在前进的。但是也应该承认,就某一时刻来说,只有一方在前进,而另一方在等待。因为双方的情况决不可能是相同的,或者不可能是永远相同的,当这个时刻对这一方有利,就会对另一方不利。就算双方的情况完全相同,仍然不可能产生间歇,因为双方的政治目的也不相同。从政治上看,双方中必然有一方是进攻者,如果双方的企图都是防守,那就不会发生战争。进攻的一方抱有积极的目的,防御的一方不免有消极的目的。即使双方的情况完全相同,积极的目的也会促使进攻的一方采取果断的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因此,严格来讲,军事行动中的间歇是同战争的性质相矛盾的,因为两支军队是相互敌对的,任何一方都应该不停歇地在运动中消灭对方,一方没有完全被消灭,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就绝不会停止。但是,不管战争多么惨烈,总还受人的弱点的制约,人们一方面追求危险和制造危险,同时又害怕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争中,为了达到目标,并不总是不停地前进,间歇和停顿是军队的基本状态,而前进却是例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引起间歇和停顿有三个原因,它们是内在的牵制力量,可以阻止战争这个钟表,走得太快或无休止地走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个原因是人的本性中的怯懦和优柔寡断,它使行动具有经常趋于停顿的倾向,因而起到抑制的作用,它由害怕危险和害怕负责任引起,给精神世界带来压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个原因是人的认识与判断都是不完善的。在这战争中比在任何其它地方都显得更为突出,因为人们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至于敌人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双方都认为等待自己比较有利,而实际上只对一方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三个原因是防御比较强而有力。甲方觉得自己力量太弱而不能进政乙方,但不能因此做出结论说,乙方就有足够的力量进攻甲方。防御可以增强力量,因此,如果一方不采取防御,而采取进攻,那么它就会把这种力量转给对方而失去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那些不是重大利害冲突引起的战争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无所作为中度过的,主要是由于一方的要求,和另一方的状况及情绪,导致战争出现了这种状况,以至战争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这样的战争往往只是一种武装监视,或者只是为了支持谈判而做出的威胁姿态,或者只是使自己先处于有利的地位而后相机行事的一种缓和的行动,或者只是勉强履行并非出于自愿的同盟义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所有这些场合,利害冲突不大,敌动因素不强,任何一方都不想对另一方采取过激的行动,也都不十分害怕对方,简单地说,没有很大的利害关系逼迫和驱驶双方行动,而双方政府下的赌注也不会很大,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温和的战争,而真正的战争,所具有的仇恨情绪受到了束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中,才智也能够发挥作用,而且同其它战争比较,它的表现形式兴许更加多种多样,活动范围兴许更加广泛。在这里,作战的时间都花费在装模作样的小行动上,即长时间的没有任何效果的部署上,以及实际毫无意义的布阵和行军上。恰好就是在这里,某些理论家发现了真正的军事艺术,找到了所有理论研究的对象,发现智力比物质更加重要。在缺乏巨大的力量和伟大的激情的地方,小聪明当然就容易发挥作用。但是,指挥庞大的军队作战,像在狂风巨浪中掌舵一样,是一种更高的智力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可见,在一场战争中,军事行动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是有间歇的。战争中每一次流血行动之间,总有一个双方都处于守势而互相观望的时期。但一般来说,抱有较高目的的一方主要采取进攻的原则,处于前进的状态,因此它的观望态度是积极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七章,现代战争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必须考虑现代战争的特点,因为它对一切作战计划,特别是对战略计划有很大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俄国一八一二年的战局说明:首先,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可征复的;其次,会战的失利、首都的沦陷和局部地区的失守,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最后,当敌人进攻的力量已经枯竭时,在自己国土上进行防御的一方往往就成为最强大的,这时转守为攻是十分明智的做法。普鲁士一八一三年的战局进一步说明:火速建立民兵可以使军队增加比平时多得多的兵力,这些民兵在国外像在国内一样可以使用。因此可以得出: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军事力量和作战力量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既然各国政府已经知道这些辅助手段,那么在未来战争中就会使用这些手段。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危险威胁了他们的生存,也可能是因为强烈的荣誉心驱使它们这样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显然,交战双方用全国力量进行的战争和只依靠常备军进行的战争,是按不同的原则组织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八章,紧张与平静一一战争中的力学定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大多数战局中,间歇和平静的时间比行动的时间要长得多。真正的军事行动总是被或长或短的间歇所中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军事行动中发生了间歇,即交战双方都不抱积极的目的,那么就会出现平静的局面,因而也就出现均势。当然,这里指的是最广义的均势,不是仅指军队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均势,还包括一切关系和利害在内的均势。但是,只要双方中有一方重新抱有积极的目的,并且为此采取了行动,即使只是一些准备活动,那么对方也会对此采取相应的对策,于是双方之间就会重新紧张起来。这种紧张状态将一直持续,直到一方放弃自己的目的,或者另一方作了让步时为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双方一系列战斗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决战结束以后,就会出现一方向另一方的新的运动。如果这个运动遇到必须克服的困难,如内部阻力或出现新的对抗力量的作用而衰竭下来,那么,不是再次出现平静,就是出现新的紧张和新的决战,然后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方向相反的动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平静和均势的状态下,也可能存在某些活动的可能,但这些活动只是偶然的原因引起的,而不是能导致重大变化的目的引起的。这些活动也可能是很大的战斗,甚至有主力会战的可能,但是它们的性质毕竟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紧张状态下,决战总是具有更大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人的意志这时能发挥更大的力量,环境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大规模的行动,已经有了各方面的准备。这样的决战犹如火药在密封的状态下爆炸,而同样规模的事件如果在平静状态中发生,就仿佛是在散放着的火药在燃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此外,紧张的程度各不相同,而最弱的紧张状态同平静状态几乎没有多大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所以,同样的措施在紧张状态中比在均势状态中,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和更好的效果,而在最紧张的状态中,其重要性更加突出。在敌人无法防御而放弃的地区驻防,同在敌人为了等待更有利的决战时机而退出的地区驻防,应该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抗击敌人的战略进攻时,一个不合适的阵地,或者一次错误的行军,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在均势状态中,这些缺点只有在特别突出的时候,才会促使敌人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以往大多数战争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均势中消耗的,或者至少是在程度较轻、间歇较长和作用较小的紧张中消耗的,在这样状态下发生的事情,很少会产生很大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不论进攻与防御的关系,还是实施进攻与防御,这一切都与危机状态密切相关,而在均势状态中进行的所有活动,只被看着派生的东西,因为危机是真正的战争,而均势状态只不过是危机的反射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四篇,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一章,引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真正的军事活动一一战斗,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效果,有时直接、有时间接地体现战争的最终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斗的部署属于战术范畴。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战斗有各种不同的直接目的,因而每个战斗也就不可能千篇一律。但是,同战斗的一般性质相比较,战斗的特殊性质大多不很重要,因此大部分战斗彼此十分相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章,现代会战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略会随着战术的变化而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次大会战一般这样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首先,是把大批军队前后左右配置好,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展开其中的一小部分,让它在火力战中进行几小时搏斗,不时地穿插进行小规模的冲锋、白刃格斗或者骑兵攻击,并且形成拉锯状态。当在一小部分兵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把战斗力消耗殆尽时,它就会被撤退,以另一部分取而代之。这样,会战就像受潮的火药慢慢燃烧那样,有序地进行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其次,现代会战具有这种特点,并不是偶然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敌对双方在军事组织和军事艺术方面的水平大体上相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另外,现代战争主要是由重大的民族利益引起的,战争艺术已经突破了种种束缚,沿着它的自然方向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上述情况只适用于一般的、大规模的、甚至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或者类似的战斗,至于小规模的战斗,其特点虽然也这向这个方面变化,但比起大规模的战斗来,变化的程度较小。如果对这一点加以说明,那已经属于战术范畴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三章,战斗概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斗是真正的军事活动,其余的所有活动都是为战争服务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斗就是斗争,目的就是通过斗争,削灭或制服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把国家和它的军事力量看作一个整体,自然也就会把战争看作一个大规模的战斗。战争是由大的或小的、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无数战斗构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事行动分成若干个行动,是因为现代产生战争的情况异常复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现代战争的最终目的,即政治目的也十分复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略范围内,一切军事活动都可以归结到战斗这个概念上,因为战略行动就是运用军队,而运用军队始终是以战斗这个概念为基础。战斗不伦大小,都有从属于整体的目的,因此消灭敌人和制服敌人,就只应该看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但是,这个结论只是从形式上来看是正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什么是制服敌人?答案只有一个,即消灭敌人的军队,不论是用杀伤的方式或是其他方式,不论是全部彻底地消灭敌人,还是只消灭它的一部分。使它不愿意继续作战。在多种情况下,特别是在进行大规模战斗的情况下,使战斗具有特殊目的,不过是战斗的一般目的的变形,或者只是同一般目的,联结在一起的从属目的。在使战斗具有特殊性质方面,它是重要的,但同一般目的比起来,它是次要的,也就说,即使这个从属目的达到了,也只是完成了战斗的次要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直接消灭敌人是战术成果,只有重大的战术成果,才能导致重大的战略成果。而战术成果在作战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简单和直接的攻击效果与复杂的攻击效果相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当然,简单的攻击并不是最好的攻击,攻击的准备时间不能超出环境许可的范围,而且敌人越具体尚武精神,就越有必要采取直接的攻击。因此,与其要求以复杂的计划战胜敌人,不如采取简单的计划,以期永远走在敌人的前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两种不同打法最根本的基础,一种是智慧,另一种是勇气。人们很容易认为,高超的智慧加普通的勇气,比出众的勇气加一般的智慧有更大的作用。但是,从逻辑的角度来考虑这两种因素,则在勇气起主要作用的危险领域内,勇气比智慧更加重要。在一切武德中,作战的魄力总是最能使军队获得荣誉和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消灭敌人军队,不仅在整个战争中,而且在各个战斗中,都应该看作是主要的事情,这是原则。</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四章,战斗概论(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消灭敌人军队,应该理解为使敌人军队损失的比例比我方大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以巧妙的部署,使敌人陷于不利的境界,以至敌人不冒危险就不能继续战斗,最后稍作抵抗就撤退了,那么就可以说是把敌人制服了。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军队的损失差不多,那么这次胜利,在战局的总结算中就没有什么价值。能包括在消灭敌人军队这个定义中的,只有相互杀伤和破坏过程中,直接取得的利益。这种利益既包括敌人在战斗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也包括敌人在退却过程中遭受的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作战过程中,胜利者私失败者,在物质损失方面很少有明显的差别,甚至有时胜利者的损失还大于失败者。失败者的决定性损失,是在开始退却后才出现的,而胜利者不会有这种损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双方在战斗过程中,不仅有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有精神方面的损失,如精神受到刺激,挫伤甚至一蹶不振。要决定战斗是否还能继续,不仅要考虑兵力,火炮等方面的损失情况,还要考虑秩序、勇气、信心、内部联系和部署等方面的损失情况。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精神力量,特别是在双方物质损失基本相等的情况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更是精神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对比双方在战斗过程中,物质力量的损失非常困难,但要对比精神力量的损失并不难。有两点可以说明这种对比:第一,作战地区是否丧失;第二,预备队是否战有优势。我方的预备队比敌人预备队减少得越多,就越说明我方为了保持均势,使用了更多的兵力,从而导致敌人在精神方面占据优势。经过长时间作战的部队,都多少会像燃烧殆尽的煤渣一样,子弹打完了,体力和精力都耗尽了,甚至连勇气也大受挫折,因此可以根据预备队的消耗程度,衡量精神力量的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作战地区的丧失和预备队的缺乏,通常是决定退却的两个主要原因,但还有其它原因导致部队退却。例如,部队之间的联系和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斗过程中,精神力量的增加与减少,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当整个军队的勇气受挫,原来那种不顾危险力争胜利的紧张情绪就会松弘下来,这时,危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但不能激发勇气,反而会变成一种惩罚。胜利者必须利用这个时机,以便获取真正的物质利益。只有在摧毁对方物质力量方面得到的利益,才是确实可靠的,因为失败者的精神力量,可以逐渐恢复起来勇气也能再度高涨。在个别情况下,由于失败者强烈的复仇心和仇恨心,对胜利者来说,反而可能产生相反的精神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总之,虽然精神力量的削弱没有绝对价值,而且也不一定会在最后的战果中表现出来,但还是不能对此有所忽视。精神力量受到削弱,有时可能成为举足轻重的因素,以不可抗拒之势压倒一切。因此,削弱敌人的精神力量,也常常可以成为军事行动的重要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随着被击败的军队数量的增多,胜利的精神效果也会增大,但精神效果会以更大的比例增大,不仅在范围上增大,还会在强列程度上增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双方的兵力对比,也能够影响精神效果。以少胜多,不仅一举两得,而且可以表明胜利者,拥有更大的安全面的优势,使战败者不敢卷土重来。但这种影响非常隐蔽,因为刚开始行动时,往往不能准确估计敌人的实际兵力,而兵力占优势的一方,还可以否认或隐满实际兵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被返同敌人两面作战是危险的;没有退路,是更严重的危险。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瘫痪军队的运动和削弱军队的抵抗力。从而影响胜负。而且在战败时,这两种危险会增大军队的损失,甚至会使损失大到极限,即全军覆灭。因此,在全部作战过程中,人们就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背后和威胁敌人的背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胜利的总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一,敌人的物质力量的损失大于我方;二,敌人的精神损失大于我方;三,敌人放弃自己的意图,公开承认以上两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退出战场并不等于放弃意图,哪怕是经历一场,顽强而持久的战斗以后退出战场。事先计划好的退却,就是一边退却,一边消灭敌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放弃意图和退出战场是难以区别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五章,战斗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消灭敌人军队,是所有战斗的目的。但是,其他一些目的,往往同消灭敌人军队结合在一起,甚至占主要地位,因此必须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消灭敌人军队是主要目的;一种是消灭敌人军队是主要手段。除了消灭敌人军队以外,占领一个地方和占领一个目标,也可能是一个战斗的总的任务。实际上,还有第四种目的存在,即诱使敌人采取错误的措施,换句话说,就是佯攻,而这个目的具有的性质只能是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守一个地点的两种方式:一种是绝对的,也就是坚守那个据点;另一种是相对的,也就是只需要防守一个时期。后一种方式在前哨战和后卫战中经常出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斗任务决定战斗本身的部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六章,战斗的持续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斗的持续时间,可以看作是战斗的一种次要的从属的成果。对胜利者来说,决定战斗胜负从来都是越快越好,因为胜利来得越快,效果就越大;而对失败者来说,战斗时间拖得越长越好,因为失败越晚,损失越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斗的持续时间与战斗的主要条件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这些主要条件是:兵力的绝对数量、双方兵力实力的对比、兵种的比例以及地形的性质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七章,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任何战斗的胜负,都不可能立刻在某一个时刻决定,所有战斗中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时刻,对胜负的决定起着一定作用。一次战斗的失败,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步形成的。但是,所有战斗中,都有一个时刻可以看作决定胜负的时刻,过了这个时刻再进行的战斗只是一个新的战斗,而不是原来那个战斗的继续。对这个时刻有个明确的概念,在战斗失利时,考虑是否利用缓军有效地继续这个战斗,是很重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人们常常在一些无法挽回败局的战斗中,无谓地消耗了生力军,在还可以扭转局势的战斗中,却常常错过了利用生力军扭转局势的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什么是胜负以定的时刻?如果撇开本来就无所谓胜负的佯攻不谈,那就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如果战斗的目的是夺取一个活动的目标,那么对方丢失这个目标就是胜利的一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如果战斗的目的是占领一个地点,那么胜负已定的时刻就是对方丧失这个地点的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特别是在以消灭敌人军队为主要目的的场合,胜利的一方有很强的凝聚力,斗志旺盛,而失败的一方,即使再增加兵力也无济于事,这就是胜利已定的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任何统帅和军队,只要在战斗中善于最合理地使用兵力,并且处处都能充分,利用预备队的精神效果,就能最有把握地取得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此外,胜利的一方参加战斗的兵力越小,消除战斗的危机状态和恢复作战能力的时刻,就来得越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攻击敌人的翼侧或背后,可以大大提高攻击的效果,但不一定总是这样,有时还可以适得其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支从正面进攻不足以恢复战斗的军队,如果去攻击敌人翼侧或背后,就有希望恢复战斗。精神力量在这里起着主要作用,它的效果几乎是无法估计的,因此大胆和冒险就有了用武之地。处于失败的危机状态中的敌人,是分散和混乱的,很难抵挡住这种攻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战斗还不能认为已经结束,援军所进行的新的战斗,就会跟原来的战斗合而为一,取得共同的战果,于是原来的失利就一笔勾销了。但是,如果战斗的胜负已定,情形就不同了,这时援军所进行的新的战斗会产生新的效果。假如援军兵力有限,难以对抗敌军,那就很难指望新的战斗,会获得有利的结果;假如这只援军实力强大,可以不考虑前一个战斗的结果,就能进行下一个战斗,虽说他能够以胜利的结果,来补偿前一个战斗的失利,甚至还有更大的收获,但绝不能把前一个战斗的失利一笔勾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在战斗还未结束时,就已经预先看到战斗的不利情况,并且扭转了战局,那么这种不利的结果不但可以从账本上一笔勾销,而且可以成为更大胜利的基础。我方作战的军队被消耗得越多,敌人消耗的兵力也就越大,因而敌人的危机状态也就越重。如果这时总的结果转化为对我方有利,而我方之前的失败反倒成为走向更大胜利的阶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因此,如果我方占有绝对优势,能够以更大的胜利打击敌人,则最好是在这次战斗尚未结束以前就扭转不利的局势,而不是发动第二次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为了补救损失,尤其是在其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发动第二次战斗时,再没有什么比复仇心,更能激起军队的斗志了,因此,会很自然地利用精神力量。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第二次战斗必定是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许多并非主要的战斗中,这种利用复仇心的例子是很多的。但是,规模较大的会战,通常都是由许多其它原因决定的,而不取决于这种较弱的精神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几个负有共同作战任务的部队之间的距离,是由战斗的持续时间和决定胜负的时刻决定的。这种配置如果只是为了进行同一个战斗,那就是战术部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只有当各作战部队距离很近,不可能进行两个独立的战斗,也就是他们所占的空间,在战略上被看作是一个点的时候,这种配置才能被看作是战术部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然而在战争中,即使负有共同作战任务的部队之间,也不得不常常保持相当的距离,尽管它们的主要意图是进行同一个战斗,但也可能会分别进行战斗,因此,这种配置被看作是战略部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属于战略部署的有:部队分成几个部分和分成几个纵队进行行军;派出几个前卫和侧方部队,或者指定支援一个以上战略点的预备队,或者把分散宿营的几个军集中,等等。这类战略部署是不断出现的,它们在战略上好比是辅币,而主力会战以及具有同样重要性的作战则是金币和银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八章,战斗是否需要经过双方同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斗是一种起了极大变化的搏斗,构成战斗的基础有双方对斗争的欲望,即双方都同意战斗,而且有产生战斗的目的。这些目的总是从属于更大的整体,即使把整个战争看作是一场战争,它的政治目的和条件也从属于更大的整体。因此,要求城胜对方的这一目的,本身也是属于从属地位的,也就是这一目的的不能独立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向敌人挑战而敌人没有应战,无非是表明敌人认为战斗的时机不十分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凡是希望和能够逃避战斗的人,是不会被迫进行战斗的。迫使其进行战斗的最主要的手段有两种:第一是包围,使敌人无路可退,因而不得不接受战斗;第二种是奇袭,不过这种手段在运输很方便的时代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九章,主力会战一一决定主力会战的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主力会战是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不是为了一个次要目的而进行的不重要的斗争,也不是一发现目的难以达到,就要放弃的那种纯属尝试性的活动,而是为了取得一次真正的胜利而进行的全力以赴的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主力会战中,可能有一些次要的目的同主要目的混杂在一起。然而,战争的实质是斗争,而主力会战是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因此,必须永远把主力会战看作战争的真正重心。总之,主力会战的显著特点,就在于他的独立性比其他任何战斗都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既然主立会战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那么只要还有胜利的可能,就应该在主力会战中倾尽全力争取胜利,除非兵力相差悬殊,否则绝不应该由于个别原因而放弃主力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会战的发展趋势开始时虽然不明显,但通常已经确定了,甚至在会战的部署中,这种趋势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一个统帅看不到这种趋势而在十分不利的条件下开始了会战,就表明他缺乏这种认识能力。即使这种趋势在会战的部署中和会战开始时没有确定,但在会战过程中,均势也会逐渐发生变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会越来越大,会越来越明显。尽管均势可能在长时间内很少受到破坏,或者一方失利后还能恢复均势,但在多数情况下,战败的统帅在退却以前早就觉察到了这种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因为会战已出现失败的趋势,就认为这场会战的败局已定,那么统帅也就不会再拿出兵力来扭转败局,因而已就不会在会战的失败趋势向出现以后才开始退却。但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的失败趋势已定,结果却是另一方失败了。出师不利的统帅,只要将理智和勇气合二为一,他就可能设法通过忍受更大的劳累、发挥剩下的精神力量、创造奇迹或者借助运气,使自己反败为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整体战斗的结果是由各个都分的战斗结果组成的,而在各个部分战斗中,均势向坏的方向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指挥官内心受到精神影响上;第二,体现在我方的兵力比敌方更快的消耗上;第三,体现在地区的丧失上。统帅必然会从这些情况中,看出这次会战的趋势。会战的这种发展方向持续得越久,越势就越肯定,要挽回败局就越困难,不得不放弃会战的时刻,也就越来越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双方留下的预备队的对比,往往是最后决定胜负的主要根据。统帅如果看到敌方在预备队的对比上占有决定性优势,那么他就要下决心退却。会战的特点是,过程中的一切不幸和损失都可以通过生力军来补救。一个看来就要得到不利结局的统帅,只要还有优势的预备队,是不会放弃会战的。但是,一旦他的预备队比敌方的预备队弱,那就可以认定胜负以定。至于他还可能采取什么措施,一方面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要看他的勇气和毅力的大小。不过,这种勇气和毅力,有时也可能变成不明智的顽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然,得出结论的时刻,并非下定退却决心的时刻。因为一个逐渐形成的结论只是统帅下定决心的一个一般依据,要下定决心,还要有一些特殊的因素。这些特殊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有两种,即退却的危险和黑夜的到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随着会战的推进,如果退却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而且预备队已经大大消耗,并不足以打开新的局面。那么,除了听天由命和有秩序地退却以外,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在这种情况下,长时间的耽搁就会使军队陷入溃败甚至覆灭的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斗通常随着黑夜的到来而结束,因为夜间的战斗,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是有利的。黑夜比白昼更利于退却,所以,凡是必须退却或者很可能要退却的军队,都愿意利用黑夜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除了这两种常见和主要的因素以外,还有许多比较特殊而细小,但又不容忽视的其他因素,促使统帅下定退却的决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有必要谈一谈统帅身上所具备的勇气,同理智之间的斗争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方面,骄傲的情绪、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抵抗精神,都要求统帅不退出战场;另一方面,清醒的理智在劝阻他不要把力量消耗殆尽和孤注一掷,而要保存必要的力量,以便有秩序地退却。在战争中,尽管应该给予勇气和玩强很高的评价,尽管没有决心竭尽全力,争取胜利的人很少有获胜的希望,但是总要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顽固地做下去,那么只能被看作绝望的挣扎和愚蠢的行动,任何批判者都不会原谅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章,主力会战(续)一一胜利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种影响很容易区分:一,胜利对战争工具本身,即对统帅及其军队的影响;二,胜利对参战国的影响;三,上述两种影响在以后的战争过程中所起的真正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胜利者和失败者在战场上的伤亡、被俘人数和火炮损失等方面的差别,往往是不显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场大规模战斗的结局,会给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带来很大的精神影响。这种影响会使物质力量受到更大的损失,而物质力量的损失又反过来给精神力量造成影响,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助长。因此,影神影响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精神影响对胜利者和失败者,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对失败者来说,它能破坏各种力量;对胜利者来说,却能加强各种力量和活动。但是,这种精神影响主要是对失败者发生作用,因为对失败者来说,它是造成新的损失的直接原因。另外,这种影响同危险、劳累和艰难等战争中的一切困难因素有相同的性质,因而与它们结合在一起,并在他们的影响下不断增大。而对胜利者来说,这一切能够促使勇气进一步高涨。失败者从原来的水平线下降的程度比胜利者从原来的水平线上升的程度大得多。如果说这种影响在一次大规模的战斗中比在一次小规模的战斗中强烈,那么,这种影响在主力会战中,肯定比在一次从属性的战斗中更加强烈。主力会战的意图,是在要进行主力会战的这个地方、这个时刻战胜敌人,体现着全部战争计划和一切措施,以及对未来的一切遥远的憧憬和朦胧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统帅还是他的整个军队,包括最低一级的辎重兵,精神必然会紧张起来。当然,职位越低,紧张的程度越小,产生的影响也越小。从事物的性质来看,主力会战绝不是没有准备的、突发的、盲目的进行的例行公事,而是一种规模宏大的军事行动,比一般的战斗活动更能增强所有人的紧张情绪。人们越是紧张地注视着会战的结局,会战结局的影响就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人们如果犯了错误,可能在下一次改正;如果遇到幸运和偶然的机会,可能在下一次得到更多的好处。但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往往不是很快就可以改变的。因此,对未来而言,一次胜利带来的变化会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所有参加会战的人中间,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考虑到这种变化,但是,会战的过程本身,会使每个参加会战的人,感觉到这种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大会战失败的人,很难对失败有一个完全真切的感受。各种小失败的抽象概念,永远也不可能构成一次大会战失败的真正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一次失败的会战中,能够左右人的思维即人的智力的是兵力的消耗、地区的丧失、队形的破坏、各部分的混乱和退却的危险,最后是退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退却一开始,军队就必然丢弃大批疲惫不堪和跑散的士兵,而他们往往是冲得最远和坚持最久的勇士。本来只有高极军官才有的失败的感觉,到这时就会波及各极军官以至普通士兵。这时,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认为自己的努力之所以徒劳无益,是上极指挥官的过错,因而对上极指挥官产生埋怨和不信任,于是失败的感觉更加强烈。这些情况远远不能说是惊慌失措。那些沉闷失落的情况,即使在最优秀的军队中也会产生,在失败的最初时刻不可能完全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将会遭到严重的削弱。一支处在这种削弱状态下的军队,对作战中很小的困难都会感到难以对付,所以就不能指望它做出努力,重新夺回已经失去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会战之前,交战双方之间有一种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均势,当这个均势遭到破坏时,要想重新恢复它,就必须依靠外力的帮助。如果缺乏这样的外力,则任何新的努力都只会导致新的损失。因此,主力取得的最微小的胜利,也会使均势向一边倾斜,直到新的外在条件使它发生改变为止。如果这种新的外在条件不存在,而胜利者又是有强烈的荣誉心和不断追求远大目标者,那么,要想使其高涨的优势下致泛滥,要想通过小规模的抵抗阻挡这股洪流,直到胜利的影响沿着一条渠道最后消失,对方就必须有一个杰出的统帅和一支久经战争锻炼并具备高度武德的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对方的胜利对我方队以外的民众和政府的影响,表现为迫切的希望突然化为泡影,自尊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取而代之的恐惧情绪可怕地到处传播,最后完全陷于瘫痪状态。这是主力会战对交战一方的最致命的打击。此时,失败方不但不积极地发挥作用以扭转败局,反而惧怕自己的努力会徒劳无益,于是在应该前进的时候踌躇不前,甚至束手待毙,听凭命运的摆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这种胜利的影响,在战争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一部分是胜利方的统帅的性格和才能决定的,但更多的是促成胜利的各种条件以及胜利带来的各种条件决定的。当然,统帅如果没有胆量和敢作敢为的精神,即使是最辉煌的胜利,也不会带来很大的成果。但是,即使统帅有胆量和敢作敢为的精神,如果各种条件严重地限制着这些精神力量,那么它们也会很快丧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胜利必然产生上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胜利的增大而增强。一次会战严是作为主力会战,越是把全部作战力量集中在一次会战中,越是把全国的力量变成军事力量,胜利的影响也就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另外,一次主力会战的失败,反而会引起在胜利情况下根本无法产生的力量,如唤起失败者的复仇心里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一章,主力会战(续)一一会战的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只要从战争这个概念出发,可以肯定以下几点:一,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主要原则,对采取积极行动即进攻的一方来说,这是达到目的的主要途径;二,消灭敌人军队主要是通过战斗实现;三,具有一般目的而没有更多特殊目的的大的战斗才能产生的结果;四,若干战斗汇合成为一次大会战,才会产生最大的结果;五,只有在主力会战中,统帅才亲自指挥,此时,他宁愿相信自己,必定全力以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根据上述五点,可以得出一个双重法则,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消灭敌人军队主要是通过大会战及其结果实现的,而大会战又必须以消灭敌人军队为主要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当然,在其他手段中,也可能包含消灭敌人军队这个因素。比如:由各种条件有利,一次小战斗可能出乎意料地消灭敌人很多的军队;另一方面,有时在主力会战中,其主要目的不过是占领或坚守某一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应该把主力会战看作战争的集中表现,是整个战争和战局的重心,战争的各种力量和条件也都集中在主力会战中,产生巨大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几乎在所有战争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把军队集中成为一个大的整体。这表明,不管是进攻者还是防御者,都有利用这个整体进行一次大战斗的想法。如果没有发生这样的大战斗,那就说明虽然有敌对感情这个战争的最初动机在起作用,但还有其他缓和及抑制因素在削弱,改变或完全阻止这种作用。但是,即使双方都按兵不动,仍然把主力会战作为未来的目标,作为构成计划的长远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越是成为真正的战争,越是成为发泄敌对感情和仇恨感以及制服对方的手段,一切活动就越集中在流血的战斗中,因而主力会战也就越发显得重要。进攻者肯定抱有积极的目的,所以主力会战主要是进攻者的手段。但即使是防御者,要想更快地适应防御的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很多时候,也只有采取主力会战这个唯一有效的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主力会战是解决问题的最残酷、最直接的方法。虽然主力会战不等于单纯的相互残杀,更多地体现在摧毁敌人的勇气上,但是流血永远是它的代价,而“屠杀”这个词既表示了会战的名称,又说明了他的性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次大会战决定主要的胜负,当然不是一次战争或战局中必不可少的唯一的一次胜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通过一次大会战决定的胜负,意义不但取决于其规模的大小,即投入到会战中的兵力和会战胜利的大小,还取决于双方国家以及军事力量方面的许多其他情况。由现有军队的主力进行的大规模的会战,得出的胜负当然是主要的,胜负规模的大小基本上是可以预测出来的。这样的胜负,即使不是唯一的一次,但作为第一个胜负,对以后的胜负会发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周密计划的主力会战始终应该看作整个军事行动的中心和重心。统帅越是以真正的战斗精神投入战争,越是具备打垮敌人的情感和想法(即意识),就越会把一切都放到第一次会战中,希望并力争在第一次会战中夺取一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主力会战规模越大,由主力会战决定胜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凡是有信心而又向往取得大胜利的统帅,在不忽略其他方面的前提下,总是尽可能地把绝大部分的兵力投入到大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至于会战胜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条件:一,会战所采取的战术形式;二,地形的性质;三,各兵种的比例;四,兵力的对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同样采取迂回战,或迫使敌人改变正面会战的情况下,以优势兵力取得的胜利,往往大于以劣势兵力取得的胜利。因此,统帅利用上述四个条件,可以使其进行的会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然,他冒的危险也会因而增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这样,这战争中就没有什么比主力会战更重要的了。所以,战略上最大的智慧,就表现在为主力会战提供手段,巧妙地确定主力会战的时间、地点和进攻的方向,利用主力会战的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虽然上述这些都很重要,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是很复杂的,不容易把握的。相反,这一切都是很简单的,并不需要很多巧妙的艺术,而只需要具有敏锐的判断力、魄力和坚定的始终如一的精神、敢作战为的朝气蓬勃的精神,总之是要具有英雄气概。在这方面,统帅很少需要书本上的知识,更多地要通过其他途径学到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要想进行主力会战,要想在主力会战中主动而有把握地开展行动,就必须对自己的力量有信心和对必然性有正确的认识,换句话说,必须具有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二章,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最大限度地为赢得胜利做好准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是战略默默做出的功绩。只有取得了胜利,战略才显得光彩和荣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在会战中不进行追击,任何胜利都不能取得巨大的效果。不论胜利的发展怎样短促,他总会有个初步追击的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对战败的敌人的追击,是从其放弃战斗撤出阵地的时刻开始的。至于在这以前出现的,双方交替前进或后退的行动,都不能算作追击,而是会战前程本身。在一方放弃战斗并撤出阵地时,虽然胜利已经肯定,但胜利的规模还很小,效果也不明显,如果不进行追击以扩大胜利,那么胜利就不会在多方面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和更大的利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会战前的各种活动都是紧迫的,因而双方军队的体力,通常在进入会战前就已经受到很大削弱。而在长时间的搏斗中,体力削耗很大,军队可能精疲力尽。此外,在部队分散和队形混乱方面,胜利者不比失败者好多少,也处于危机状态,因此,必须进行整顿,召集失败人员,补充弹药。如果被击败的只是敌军的一个从属部队,很可能被敌军主力收容,或者得到强大的增援,那么,胜利者就很容易有丧失胜利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胜利者考虑到这种危险,就会立刻停止追击,至少给追击规定一个限度。即使不担心失败者会得到增援,但胜利者的追求力度也会受到很大限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就算胜利者不担心胜利会被夺走,但仍然可能发生不利的战斗,减少既得的利益。此外,士兵都需要休息和恢复体力,都有避免和停止活动的要求,其生理上的需要和弱点,也会对统帅的意志施加更多的压力;而且统帅本身精神也很紧张,身体也很劳累,这也会削弱他的意志。这就是有许多统帅在以优势兵力取得胜利以后,在扩大胜利时犹豫不决的原因。初步追击就其程度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用骑兵进行追击;第二种,由各兵种组成的强有力的前卫进行的追击;第三种,也是最强有力的一种,即胜利者倾其所有兵力连续不断地向前推进的追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夜间战斗时,一切都或多或少要依靠偶然性、碰运气而且会战临近尾声时,各部分之间的正常联系和会战的正常步骤已受到破坏,所以任何人,甚至最鲁莽的统帅都不喜欢在夜间续续战斗,除非失败者已经完全瓦解,或者胜利者的军队具有出众的武德,能够确有把握地取得胜利。黑夜可以直接给失败者喘息和集合部队的机会,大部分溃散的士兵可以重新归队,弹药得到补充,整个部队重新恢复秩序。如果失败者想在夜间继续退却,黑夜可以帮助其摆脱困境。因此,胜利者在可以彻夜连续追击的情况下,即使只用各兵种组成的强有力的前卫进行追击,也能显著地扩大胜利的效果,避免给失败者以可乘之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这种追击的全部活动,基本上是战术活动。在初步追击中,逼迫敌人退到下一个阵地,是胜利者不受以后计划和情况限制的。在过去的统帅看来,胜利的概念和胜利的荣誉是十分重要的,以至在胜利时很少想到真正消灭敌人军队,只有真正的英雄人物才在胜负决定以后立即进行有力的追击,而大多数统帅占领了战场就满足了。到了现代,导致战争的因素更加复杂,作战更加激励,打破了因循守旧的限制,于是追击成了胜利者的主要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可以从考察中,对初步追击得出以下结论:胜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追击时的猛烈程度;追击是取得胜利的第二个步骤,在多数情况下,甚至比第一个步骤更加重要;战略同战术相接近,以便利用战术上取得的完整的胜利,这就要求战术获得全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然而,初步追击只是发挥潜能的第一步,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胜利的效果才表现在这种初步追击上。继续追击就其程度来说可以分为三种,即单纯的追踪、真正的紧逼和以截断敌人退路为目的的平行追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单纯的追踪能够使敌人继续退却,一直退到可以再度发动一次战斗的地点为止。因此,单纯的追踪能够充分发挥已得的优势的效果,还可以得到失败者所不能带走的一切。但是,这种单纯的追踪不能使敌人军队进一步瓦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不满足于把敌人追至原来的营地,或只占领敌人放弃的地区,而是要索取更多的东西,也就是用做好攻击准备的前卫,向敌人的后卫发起攻击,那么就可以促使敌人加速退却,最终瓦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对敌人来说,在强行军后正想休息时,又听到对手的炮声,是最苦恼的事情。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天天遇到这种情况,就可能导致敌人惊慌失措。这时,敌人往往不得不承认,对手的意志是无法抗拒的,自己已无力抵抗。因此,军队的精神力量会极大地削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紧急追逼的情况下,行军的部署和营地的选择还取决于许多其它条件,特别是给养、地形障碍和城市等。采取紧逼的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追击的效果,适用于整个军队,通常适用于强大的前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当然,任何失败的军队退却时,总渴望有一个首先到达的目的地。这个目的地可能是不预先占领,继续退却就会受到威胁的地方,如隘路;可能是先敌到达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如重镇、仓库等;可能是到达后就可以重新获得抵抗能力的地方,如坚固的阵地、同友军的混合点等。如果胜利者,沿着同失败者平行的道路,向这一地点追击。那么,失败者就不得不加速退却,以致最后变成逃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这种情况下,失败者只有三种应对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截击敌人,通过出其不意的攻击获得成果;第二种方法是加速退却;第三种方法是避开敌人,绕过容易被敌人截断的地点,尽量远离敌人,从而避免充忙退却时的不利情况;第三种方法是三种方法中的下策,通常像一个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又欠下一笔新债一样,只会导致更为狼狈的局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三章,会战失败后的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会战中失败,军队的精神力量受到的破坏比物质力量受到的破坏更大。在新的有利形式出现以前进行第二次会战,必将招致彻底的失败,甚至全军覆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退却就其性质来说,应该进行到力量的均势重新恢复时为止,而均势的恢复可能是由于得到增缓,或者有坚固的要塞做掩护,或者利用了大的地形障碍,或者敌方兵力过于分散。均势恢复的迟早,取决于损失的程度和失败的大小,但更多地取决于面对的是什么要敌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为了利用敌人的弱点或错误,不在形式所要求的范围以外多退一步,更主要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精神力量,退却必须援慢地进行,且战且退,一旦敌人在利用其优势时超过了限度,就应该予以强有力的反击。伟大的统帅和久经战争锻炼的军队的退却往往像一只受了伤的狮子退却一样,这无疑是退却的最好的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迅速摆脱危险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会战失败后的总退却同一般摆脱危险是不同的。谁认为在会战失败后的总退却中,通过几次急行军就可以摆脱敌人,很容易站稳脚跟,就大错特错了。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时必须尽可能缓慢地退却,一般以不受敌人摆布为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就必然同紧追在后的敌人进行血战,为此做出牺牲是值得的。不遵守这一原则,就会加速自己的退却,以至变成溃退。此时,仅仅掉队的士兵,就会比进行后卫战时,可能牺牲的人还要多,而且连最后剩余的一点勇气也会丧失殆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用最优秀的部队组成强大的后卫,由最勇敢的将军率领,在最重要的时到全力支缓,小心谨慎地利用地形,在地形有利和敌人前卫仓促行动时设下有力的埋伏,也就是准备和策划一系列真正的小规模会战,这都是贯彻上述原则的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每次会战的有利条件和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失败后退却时的困难自然也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有一种分兵退却的论调,主张军队分成几个部分实施退却,甚至作离心方向的退却。如果军队分成几个部分只是为了便于退却,它们依然能够共同作战,而且始终保持共同作战的意图,那这种分兵退却是可行的。而任何其它分兵退却的做法都是极其危险的。军队在任何一次失败的会战中都处于被削弱和被瓦解的状态,这时最迫切需要的是集中兵力,并在集中兵力的过程中恢复秩序、勇气和信心。在敌人乘胜追击时,退却者把军队分开,去骚扰敌人的翼侧,这完全是荒谬的。如果会战后的战略形式需要把军队分开,以便掩护自己的两翼,那也只能限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过分地分开。即使如此,分开也只能看作不得已的下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四章,夜间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夜间战斗是怎样进行的?它的特征是什么?这些都是战术上的问题。夜间攻击都只是程度较强的袭击。在人们的想象中,夜间攻击似乎十分有效,因为防御者遭到攻击出乎意料,而进攻者对于要发生的一切早就有了准备。但是在现实中,夜袭是很少见的。对于攻击者来说,不仅需要了解防御者的配置情况,还需要了解防御者这战斗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给夜袭造成巨大的困难。在现代作战中,防御者的配置多半是临时的,而不是固定的,因此防御者比过去更能出其不意地反击攻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者与攻击者相比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对自己阵地内的地形和配置情况更加熟悉,即使是这黑夜中,也比攻击者更容易辨别方向。可见,在夜间战斗中,攻击者需要了解情况,因而只有特殊原因,才能进行夜间攻击,而这些特殊原因多半只同军队的某一部分有关系,很少关系到军队的整体。因此,通常只在从属的战斗中进行夜袭,在大会战中进行夜袭的情况很少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其他情况有利,就可以用绝对的优势兵力攻击敌军的一个从属部分,把它包围起来予以全歼,或者使它在不利的战斗中蒙受重大损失,但是行动必须出敌不意,否则这种意图不可能实现。除了利用十分隐蔽的地形的少数情况以外,只有这夜间才能达到高度的出敌不意。因此,如果打算利用敌军某一从属部分,配置方面的缺点来实现这种意图,就要选在黑夜,即使正式后战斗要在拂晓开始,至少也要在夜间做好预先的战斗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被攻击的军队越强大,攻击的难度就越大,因为兵力较多的军队拥有较多的手段,在援军到来以前,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抵抗。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把敌人的整个军队作为夜间攻击的对像,因为即使没有外来的援军,它本身也有足够的手段可以对方多方面的攻击。特别是在现代,任何军队对普通的攻击一开始就有所戒备。夜袭之所有由小部队来实行,不仅因为它是在冒险,而且因为在实行中有许多困难。既然出敌不意是夜袭的基础,那么隐蔽自己的行动就成为夜袭的基本条件,而小部队比大部队容易隐蔽行动。通常只对敌军的个别前哨进行夜袭,只有当大部队没有足够的前哨力量时,对它进行夜袭才能产生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中,双方始终处于决定胜负前的紧张状态中,都做好了很充分的战斗准备。足以促使进行夜袭的原因很少,归纳为:一,敌军特别大意或者莽撞,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即使有这种情况,敌军精神方面的优势足以取代指挥;三,要突破敌军优势兵力的包围,因为这时一切都有赖于出敌不意,而且只有突破敌军重围,才能使兵力更好地集中起来;四,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我军的处境十分艰险,只有冒极大的危险才有取胜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但是,在上述的原因中,还需要具备一个条件,这就是敌军就在我军面前,而且没有前卫掩护。大多数的夜间战斗是随着日出而结束的。接近敌军和发起攻击都必须在暗夜中进行,这样,进攻者才能更好地利用敌军的混乱。如果只利用黑夜接近敌军,而战斗在拂晓才开始,就不能算是夜间战斗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五篇,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一章,引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研究军队:一,军队的兵力和编成;二,军队在战斗外的状态;三,军队的给养;四,军队同地形的一般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本篇要研究的军队的几个方面只是战斗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战斗本身,它们同战斗有不同程度的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所以在谈到战斗的运用时,还要常常提到它们。但是,在谈到它们的本质和特点时,必须把幺刁一个方面都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章,战区、军团和战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战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区是指四面都有掩护,因而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整个战争空间的一部分。这种掩护,可以是周围有要塞或大的地形障碍,也可以是这个部分同战争空间的其余部分之间有轻大的距离。这样一个部分不仅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小的整体,因此,其它部分发生的变化不致在某种程度上对它发生直接的影响,而只发生间接的影响。二,军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团是指同一战区内所有的军队。司令官是军团这个概念的另一个标志。在安排恰当的情况下,一个战区内只应该有一个司令官,而且一个独立战区的司令官,绝不能没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队的绝对数量并不能决定军团这个名称。另外,在同一个战区内的大量军队只应分成几个军,绝不能分成几个军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所以,军团和战区这两个概念,通常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战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人们通常把一年中所有战区内发生的军事活动叫做战局,但是更普遍和更确切的说法是指一个战区内发生的军事活动。如果简单地以一年作为界限来确定这个概念,不妥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三章,兵力对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数量上的优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尽可能多地集中兵力这一准则,必须被提到更高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勇气和士气都使军队的物质力量成倍地增强,组织和装备上的巨大优势、机动性方面的巨大优势、新的战术体系都曾造成军队精神上显著的优势。有时,军事艺术又极力主张巧妙地利用地形,有的统帅在这方面,还常常能够从敌方得到很大的好处,但这已经过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现在,各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方面都很接近。以至军队之间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别。当然,科学水平还有显著的差异。甚至像军长和师长这样的指挥官,在军事活动中,也都怀有大致相同的见解和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以致除了最高统帅的才能以外,只有军队的战争锻炼,才能造成显著的优势。所以,交战双方在上述各方面越是处于均势,兵力的对比就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略上,兵力的绝对数量大多是一个既定数,是统帅无法改变的。并不是在兵力比敌人显著少的情况下就不可能进行战争。政治对战争的决定不是每次都出于自愿,在双方力量相差悬殊时更是这样。这战争中,任何兵力对比都是可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兵力越少,目的就应该越小,而兵力越少,战争持续的时间也应该越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被迫卷入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的一方越是缺乏兵力,就越应该在危险的压力下提高精神上的紧张度和努力度,如果不是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是丧失了勇气,那么任何军事艺术都无济于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把确定战争目的时的明智和节制同军队的努力结合起来,那么就会出现既有谨慎和节制,又有辉煌的打击行动。谨慎和节制所能起的作用越小,紧张和努力就必然越重要。如果兵力的对比相差悬殊,以致无伦怎样限制自己的目的,也不能保证免于失败,或者危险可能持续的时间很长,以致最节省地使用兵力也不能达到目的,那么,就应该把力量尽量集中到一次殊死的战斗中去。一个陷入绝境的人,当他几乎不可能获得任何援助时,就会把全部的和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精神力量的优势上,因为精神力量的优势可以使人奋不顾身,于是他就把勇敢看着最高的智慧,必要时还会求助于诡诈。最后,即使这些努力都不能奏效,在毁灭中还能获得将来复兴的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四章,各兵种的比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只谈三个兵种,步兵、骑兵和炮兵。战斗是由火力战和白刃战(或单个战斗)这两个根本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后者可能是进攻,也可能是防御。炮兵只通过火力战发挥作用,骑兵只通过单个战斗发挥作用,步兵则通过上述两个途径发挥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进行单个战斗时,防御的实质是固守原地,进攻的实质是运动。骑兵完全没有前一种性能,但充分具备后一种性能,因而只适用于进攻。步兵主要具备固守原地的性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运动的能力。从各兵种的基本战斗性能可以看出,步兵比其他两个兵种优越而又全面,因为步兵是唯一兼备三种基本战斗性能的兵种。三个兵种的联合在战争中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力量。通过各兵种的联合,可以加强步兵中的各种战斗性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把每个兵种的重要性的考察结果概括起来,就是:1,步兵是各兵种中单独作战能力最强的兵种;2,炮兵是完全没有单独作战能力的兵种;3,几个兵种联合作战时,步兵是最重要的兵种;4,缺少骑兵,影响最小;5,三个兵种联合能够发挥最大威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虽然三个兵种联合能够发挥最大威力,但是这个比例很难确定,即使其中的一个因素,即财力消耗不难算出,可是另一个因素一一人的生命有价值不能用数字来表示。此外,每一个兵种都要以国家的某一方面的力量为基础,例如步兵以人口为基础,骑兵以马匹为基础,炮兵以国家财力为基础,这些都是外在的决定性因素。至于这个比例的另一项,即在一个兵种的作用比另一个兵种的作用究竟大多少,就更难得出确定的数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通常,现有的军队交给一个统帅指挥时,各兵种的比例已定,统帅对此不能起多大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采取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在这个战区还是这哪个战区,进行主力会战还是采取其它作战手段。这些都取决于重要的条件。但是,某一兵种过多或过少对作战方式总会产生一定做影响。战争的特点也能对兵种的比例产生显著的影响:第一,依靠后备军和民兵进行的人民战争只能建立大量的步兵;第二,兵力少的一方同兵力多的一方作战时,如果不能从兵民武装或后备军制度中寻求出路,则增加炮兵就是谋求保持均势的最简洁手段,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又可以增强自己军队的火力;第三,骑兵是适于进行运动和大规模决战的兵种,因此,在战区辽阔、需要广泛机动和企图进行决定性打击时,加大骑兵的比例十分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进攻和防御本身对兵种比例没有什么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总之,整个考察的结果可以归纳为:1,步兵是主要兵种,其他两个兵种从属于它;2,骑兵和破兵不足时,可以通过更高的作战指挥艺术和更积极的活动给予一定程度的弥补,但必须以步兵比对手强大作为前提,而且步兵越是精良,就越可能达到这一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炮兵比骑兵更加不可缺少,因为炮兵是主要的火力,并且与步兵的关系更为密切;4,就火力来说,炮兵是最强大的兵种,而骑兵是最弱的兵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五章,军队的战斗队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所谓军队的战斗队形,就是对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的区分、编组和配置形式,是军队在整个战局和战争中,必须遵循的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从某种意义上说,战斗队形是由一个算术要素和一个几何要素(即区分和配置)构成的。区分按军队平时的固定编制进行,以步兵营、骑兵连、骑兵团和炮兵连等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把它们编组成更大的单位,直至整体。配置根据平时用来教育和训练军队的基本战术进行,结合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军队的各种条件,一般规定出军队进行战斗部署时应该遵循的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般来说,战斗队形更多地属于战术而不属于战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队的兵力越大,分部的空间越广阔,各个部分的作用越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战略的作用就越大。这样,战斗队形就必然同战略发生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战术同战略的衔接点上,也就是表现在军队从一般配置转换为战斗的特殊配置的哪个时刻。一,区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结论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一个整体区分的部分太少,整体就不灵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整休的各个部分越大,整体的司令官的权利就会受到削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增加任何传达命令的层次,都会削弱两方面命令的效力;一是多了一个层次,命令的准确性会有损失;二是传达的时间拖长,会削弱命令的效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一切都要求尽量增多平行的单位,而尽量减少上下的层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各兵种的联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略上,战斗队形中各兵种的联合,只有哪些经常需要单独配置,因而可能被迫独立作战的部分才是重要的。这种单独配置的部分是第一级的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队的各部分在战斗队形中,应该按什么样的空间关系进行配置,完全是战术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然,也有战略上的配置,但战略上的配置几乎只由当时的任务和要求来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可见,战斗队形就是对一支准备作战的军队的区分和配置,配置应该使派出去的每个部分,在实际作战中既能满足当时的战术要求,又能满足当时的战略要求。如果当时已经没有需要,那么派出去的各部分就应该归回原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六章,军队的一般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多数情况下,从军队开始集中到战斗成熟(即战略上已经把军队派到战斗地点,战术上已经给各个部分规定了位置和任务)的时间是很长的。从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到另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也是这样。军队可能有这三种战斗外的状态是野营、舍营和行军。三者既属于战术、又属于战略,而且战术和战略在这里往往很接近,相互交织,以至很多部署既可看着战术部署,又可看着战略部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首先必须研究军队的一般配置,因为它对野营、舍营和行军来说是更高一级和更有概括性的问题。这样,就只能把军队作为一个进行共同战斗的整体来考虑。在没有特殊目的时,唯一的目的就是维持和保障军队的安全,使军队能够存在和集中起来进行战斗,并不致遭到不利。因此必须考虑以下几点:1,便于取得给养;2,便于军队舍营;3,背后安全;4,前面有开阔地;5,可以配置在复杂的地形上;6,有战略依托点;7,合理地分割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略依托点与战术依托点不同:一方面,战略依托点不需要直接同军队联在一起;另一方面,它的范围必须极为广阔。因为战略活动的范围比战术活动的范围广,活动时间也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队配置有时是根据特殊的目的和需要进行的,有时是根据一般的目的和需要进行的。对于后一种情况:首先,要把前卫同其他侦察部队配置在前方;其次,通常要把预备队配置在后方,也就是要分割配置;最后,通常需要配置专门的部队掩护军队的翼侧。所谓掩护翼侧,不能理解为抽调军队的一部分去防御翼侧的空间,使敌人不能接近。冀侧本身并不是军队的薄弱部分,只有当敌人比我军优越、交通线比我军有利时,我军的翼侧则会变成薄弱部分,也是重要部分,一旦被敌人迂回,这里的抵抗就必须采取复杂的措施,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做更多的工作。所以常常要特别注意,使翼侧不致招到意外的攻击。配置在翼侧的部队,可以看作是侧卫,任务是阻碍敌人向翼侧空间前进,为军队赢得采取对策的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假如让一些军队向主力退却,主力却不同时退却,那么这些军队就不应该同主力配置在同一条线上。即使没有发生激励的战斗就退却,也不能让这些军队完全对着主力的侧面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另外,考虑军队的配置问题时,必须考虑给养和舍营的条件。单独配置的部分,相距多远还能相互支缓、共同作战?对此不能做出绝对的规定,只能做出一般的规定。前卫的距离最容易确定,因为前卫退却时是向主力运动的,因此前卫的派出可以达到不至被迫独立作战的较大距离。但前卫也不应配置得太远,以至超过保证军队安全所需要的距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虽然分割配置的前提是各个部分都适于独立作战,而且每个部分都有被迫独立作战的可能,但是分割配置的真正意图绝不是为了独立作战。分割配置大多只是军队暂时的存在状态。如果敌人已经靠近,企图通过战斗决定胜负,那么战略配置的阶段就告结束,一切都要集中到会战上来,分割配置的目的也就不复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七章,前卫和前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前卫和前哨是既属于战术,又属于战略的问题。二者是使战斗具有一定形态和保证实现战术企图的战术部署,又往往能够导致独立的战斗,常常配置在远离主力的地方,因此应该看作战略中的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任何没有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的军队,都需要设置前方警戒,即前卫。前哨是军队的眼睛。但是,对前卫和前哨的需要并不总相同,兵力、正面、时间、地点、环境、作战方式,甚至偶然事件都会影响需要他们的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的警戒有时由前卫部队担任,有时由拉得很长的前哨线担任,有时两者并用,有时两者都不用,有时几个行军纵队共同派出一个前卫,有时各纵队派出各自的前卫。如果军队在行军,则由较大的部队组成前卫。如果军队在舍营或野营,则由兵力不多的消所配置成一线作为前哨。军队住持时,前卫必须比军队运动时掩护更大的地区。所以,军队驻止时,前卫自然是前哨线;军队行动时,前卫自然是集中的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前卫和前哨的任务,包括从单纯的侦察到抵抗敌人,这种抵抗不仅能够使军队赢得战斗准备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能够使敌人的措施和意图提前暴露。所以,军队完成战斗准备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就越需要强大的前卫和前哨。当一支军队在一定的宽度上前进或退却时,并列的各纵队可以有共同的前方警戒和后方警,也可以有各自的前方警戒和后方警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个大部队被指定担任前卫,它的任务本来只是确保在中央行进的主力安全,如果主力是沿几条彼此接近的道路行进,这个前卫部队也可能在这几条道路上行进,因而也掩护了这些道路,那么冀侧的纵队也就不需要专门的掩护了。但是,在距主力较远的道路上,行进的独立部队,必须有自己的前卫,甚至是组成主力的各个部队,由于意外原因而不得不距离中央大远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前卫。所以,一支军队分为几个并列前进的独立队,就要有几个前卫。如果各纵队的前卫比可以作为共同前卫的兵力小,那么它们更多地属于战术部署,在战略上不算是前卫。可是,如果中央的主力有一个强大的部队做前卫,那么这个部队应该看作整个军队的前卫。在中央设置比两翼强大得多的前卫有三个理由:1,因为兵力较多的部队通常在中央行进;2,因为凡是军队所占领的地区;3,其正面的中央常常是最重要的部分,一切作战计划主要是同中央有关,所以中央部分通常比两翼更靠近战场;3,即使在中央的前卫不能直接保护两翼,对两翼的安全也能起很大的间接的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敌人担心自己的翼侧和背后会遭到攻击,不可能在这种部队侧旁的一定距离内通过,而对某一冀侧采取重大的何动。因此,如果中央的前卫比两翼的前卫强大得多,那么它就不再是简单地完成前方警戒的任务,而是在一般战略关系上起先遣部队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先遣部队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在需要很多时间部署兵力时,可以用先遣部队进行强有力的抵抗,迫使敌人谨慎行动,提高一般的前方的警戒作用;2,当军队的主力很庞大时,可以让行动灵活的先遣部队在敌人附近活动,而把行动不便的主力控制在距敌人较远的后面;3,即使主力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远离敌人,仍然可以派先遣部队到敌人附近侦察敌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4,用先遣部队追击敌人,比用整个军队速迅有效;5,退却时用先遣部队做后卫,可以防守险要的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但是,如果中央的兵力比两翼少,那么就不应该派出先遣部队了。前卫部队就其最简单的意义来说,应该配置在中央部分的前面,因而也在两冀线的前面。两侧方部队对翼侧所承担的任务,实际上同前卫对正面所承担的任务相防,因此,侧方部队常常同前卫位于一线,甚至可以比前卫配置得更靠前些。前哨适用于注止的军队,前卫适用于行军的军队,这是为了讲述产生这两个概念的起源而暂时把它们分开的,但不能刻板地按这句话来区别它们,军队如果晚上宿营,前卫也宿营,要派出哨兵担任自己和整个军队的警戒,但它并不因此就变成了纯粹的前哨,只有当担任前方警戒的部队的主力分散成单独的前哨,集中的部分很小,或者已经完全不是集中的部队时,才能将担任前方警戒的部队看作前哨而不是前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队营宿的时间越长,对所有接近地的侦察和掩护就必须严完善。因此,当军队停留的时间较长时,前卫常常逐渐展开成前哨线。至于前卫应该完全展开前哨线,还是应该以集中的形式为主,主要取决于双方军队,接近的程度和地形的特点,这两个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交战双方军队之间的距离比军队正面的宽度小得多,那么这两军之间通常不配置大部队做前卫,而只能配置一些兵力不多的前哨保障军队的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八章,先遣部队的行动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前卫部队和侧方部队对迫进的敌军所产生的作用影响着军队的安全,但这些部队同敌军主力发生冲突时,总是弱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先遣部队的任务是侦察和迟滞敌人。假如用一支小部队做先遣部队,那么连侦察的任务也不能完成,因为它较容易被敌人击退,又因为它的工具一一眼睛看不到那么远。假如用一支大部队做先遣部队,那么因为它的存在就可以起到侦察的作用,等到敌人做好击退它的准备,它再退却都可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先遣部队还承担着迟滞敌人的任务,因此就需要进行真正的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即使先遣部队进行抵抗,也不致招来由于兵力悬殊而产生的各种不利结果。因为他在抵抗时,被敌人迂回和遭到包围的危险很小。行进中的敌人常常摸不清对手主力距离先遣部队有多远,因而顾虑派出的部队会遭到两面夹击。所以,行进中的敌人总是使各个纵队大体保持在同一条线上,只有在确实查明对手情况以后,才敢小心谨慎地迂回对手的侧冀。因为敌人处处试探和小心谨慎,所以先遣部队才能可能,在真正的危险到来之前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先遣部队抵抗敌人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地形和自己援兵的远近。要赢得足够的时间,先遣部队必须经历三个步骤:1,使敌人的前进比较谨慎,因而比较缓慢;2,进行一定时间的真正抵抗;3,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退却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慢些。如果出现有利的地形可以当着新的阵地,就必须加以利用,迫使敌人重新做攻击和迂回的准备,从而再次赢得时间。在这个新的阵地上,甚至可以进行一次真正的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以上就是先遣部队的抵抗方式。这种抵抗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先遣部队兵力的多少和地形的特点,其次取决于它退却的路程、可能得到的接应和支缓的情况。先遣部队向前推进得越远,退路就越长,通过抵抗所能赢得的时间就越多,但它的抵抗能力就越小,所得到的支缓就越少,退却速度也就越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得到的接应和支缓必然对先遣部队的抵抗时间产生影响。独立的小心谨慎的退却必然占去抵抗的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侧方部队的行动方式,取决于被具体运用时的具体情况。最简单的是把它们看作派在主力侧方的前卫,这时,它们应该推进得稍远一些。退却时,向主力作斜方向运动。它们不是在主力的正前方,不像真正的前卫那样,主力可以方便地从两侧接应和支援它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先遣部队作用的发挥:与其说是通过真正的力量的发挥,不如说是仅仅由于它们的存在;与其说是通过他们真正进行的战斗,不如说是通过他们可能进行的战斗。先遣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阻止敌人的行动,只能缓和及节制敌人的行动,使军队有可能正确地估计敌人的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九章,野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野营是指舍营以外的各种宿营,即幕营、厂营和露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略上,野营同他所预示的战斗完全一致;在战术上,却未必经常一致,因为基于某种原因,选择的营地可能并不就是预定的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有人认为,战争的激励程度一定会受到其余方式的削弱,军队不得不更经常和更长时间地进行舍营,而且由于缺乏设营器材,可以采取的一些配置也只能放弃。军队应该选择厂营还是露营,只能根据整个军队行动的目的和计划来决定,而不是根据天候、季节和地形条件来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章,行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行军即军队从一个配置地点向另一个配置地点的单纯的转移。行军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是军队要避免无所谓地消耗可以有效使用的力量;第二是军队要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假设把一支庞大的军队集中配置在某一地点,在行军时就必须把军队区分为若干个纵队。分开行军是根据分割配置的需要,也可能以满足配置的要求为主,有时则以满足行军的要求为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现代军事艺术的一般原则,是在预想可能发生战斗的所有地点,即在真正作战的整个区域内编组行军纵队时,必须使各个纵队能够进行独立战斗,为此,要使纵队内有兵种的联合,对整体进行有机的区分,而且任命合适的司令官。可见,行军产生了新的战斗队形,并从新的战斗队形中得到最大的效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队进行有机区分的各个主要部分,都可以看作小的整体,在战斗中能发挥大的整体所能发挥的所有作用,唯一的差别是小的整体的活动时间效短,甚至为了共同进行一次战斗,各个纵队在行军中,不必相互靠近到战斗开始前,全部集中的程度,而只要在战斗过程中能够集中就足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队的人数越少,运动就越容易,也越不需要为了避免行动不灵活而进行兵力区分。但是,军队的人数越多,就越需要区分,纵队的数目就越多,各纵队在行军中的间隔就越大。当然,各部分越小,就越需要相互支缓;各部分越大,能够独立行动的时间就越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行军分为垂直行军和平行行军两种,确定行军秩序的问题,与其说属于战略范围,不如说属于战术范围,因为它只是把整体区分为若干部分,行军结束后,这些部分又重新恢复成一个整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但是,现代军事艺术已不再重视行军的各个部分的完全集中,而是使各个部分行军时距离远些,甚至可以独立行动。因此就很容易发生各个部分单独进行的战斗,而且每一次这样的战斗都应该看作是整体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一章,行军(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队一日行程的标准和走完在一行程所需要的时间,要根据一般的经验来确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里所说的行军是指集中在一起的几个师,从一个野营地到另一个野营地的行军。如果几个师成一个纵队行军,那么前面的几个师就应该提前集合和出发,并提前到达指定的野营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难走的道路和山地行军时,时间和行程的所有规定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在行程军仔细地计算,多留一些时间以应对无法预料的情况,同时应该考虑到天侯和部队的状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行军速度很少由于辎重减少而加快。通常在整个行军中,辎重或者先行,或者留在后边,同部队保持一定距离,因而辎重一般来说不会影响军队的运动。给养会迟缓军队的行动,因为军队有时必须自己解决一部分给养。有一部分军队,特别是骑兵,是必须进行舍营的,这一切都是使行军显著迟缓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然,辎重的减少会显著增加军队的机动性和轻便性,与其说能够增加军队运动的速度,不如说能够节省军队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二,行军(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次难易适度的行军不会使军队受到损害,然而连续几次这样的行军就会使军队受到损害。如果是连续几次困难的行军,那么军队受到的损害就会更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行军中缺乏给养和宿营条件,道路损坏或损坏严重,都会造成军队力量的过分消耗,使人员、牲畜、车辆和被服受到损失。士兵在野外泥泞的道路上淋着大雨、背着沉重的被装行军时生病,与在营房里生病相比,身体受到的损害更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样考察,绝不是说要减少军队的活动,而是说一切都应该恰如其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想要在战争中进行频繁的行军,就必须做好兵力可能遭受大量损失的准备,制定计划时,首先要考虑以后的兵员补充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三章,舍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中,舍营必不可少,不管厂营和露营进化到什么程度,都不能成为常用的宿营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有两种情况防碍军队舍营,即离敌人很近和运动迅速。只要临近决战,军队就要放弃舍营,而且决战没有结束,就不能再进行舍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在高度紧张时期,很少能够舍营,就是在已经没有危险的追击中,由于运动的速度过快,也不可能进行舍营。假如战事的进程不太激励,出现了双方力量均衡的较量,则舍营就成为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舍营对于作战有一定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舍营分为作为军队主要任务的舍营和作为次要任务的舍营。在战局中,如果军队只是根据战术和战略上的要求进行配置,而且规定在配置地点附近进行舍营,那么舍营就是次要任务,用来代替野营。军队必须保证在能够及时到达配置地点的范围内进行舍营。如果舍营只是为了休息,那么它就是主要任务,其它措施都必须适合这个主要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作战中,军队必须选择一个有掩护作用的地段,以便在它的后面进行舍营,同时派出多个小部队监视敌人;或者在要塞后面进行舍营,这时,敌人不可能摸清要塞守备部队的兵力,必然会更加谨慎和小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行军部队的舍营不同于驻军部队的舍营。为了避免多走路,行军部队更多地是沿着行军道路进行舍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交战双方前卫之间的距离不大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舍营地的大小和部队集中所需要的时间,来决定前卫和前哨的兵力与位置。如果前卫和前哨的兵力与位置,是根据敌情和其他情况决定的,则舍营地的大小,应根据前方警戒的抵抗能赢得多少时间来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只有这三种情况下才可以完全进行舍营:1,敌人也正在进行舍营;2,军队有绝对舍营的必要;3,军队当前的任务仅限于防守阵地,只要军队能够及时在阵地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四章,给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给养的重要性比以前大得多的原因是:现代的军队庞大得多;现代战争的内部联系更加紧密,军队必须经常处于战斗准备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支庞大的军队,必须做好下列措施:1,配备辎重队,携带数天最必须的给养;2,设置军需机关,以便在任何时刻都能为军队送来粮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的给养问题对作战的方向和形式、对战区和交通线的选择都有普遍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给养方面的困难,常常使军队耗尽各种力量,不可避免地导致退却,战败的各种征候逐渐增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五章,作战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基地是军队存在的条件。军队人数越多,对基地的依赖程度和范围就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敌国的一部分领土,也能成为我方军队的基地,至少成为基地的一部分,但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就是我方军队必须确实成为这个地区的主人,这个地区确实已经服从我方军队的命令。这种服从是有一定限度的,通常只有在我方守备部队和巡逻队起到震慑作用时,这个地区的居民才会服从。因此,军队在敌国能够取得各种必须品的地区很有限,多半不能满足军队的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不论基地的作用是大是小,也不论作用为什么有大有小,必有看到,基地对作战是有影响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变更基地总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即使在本国,也不可能天天变换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的作战方向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基地的限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六章,交通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般情况下,由军队配置地点到军队给养和补充力量源泉的主要聚集地区的道路具有双重使命:第一,是经常为军队提供补给的交通线;第二,是用于退却的道路。交通线构成军队与基地之间的联系,应该看作军队的生命线,对军队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些生命线不能长期中断,也不能过长和通行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就交通线的第二个使命,也就是作为退却道路来说,实际上形成了军队的战略后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从这两个使命来看,交通线的总方向,在军队附近的方向及状况、地形上通行的难易、当地居民情况和情绪决定了其价值,价值也取决于有无要塞或地形障碍做掩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然而,由军队配置地点到军队给养补充的道路,并不都是真正的交通线,在必要时能够作为交通线体系的辅助线,只有哪些有专门设施的道路,即沿途设有仓库、医院、兵站和邮局,指定有警备长,派有宪兵队和守备部队的道路才是真正的交通线。军队在本国内也使用专门设置的交通线,但不受这些交通线的限制,必要时可以离开这些交通线,选用任何其它现有的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而在敌国境内,通常只有军队已经通过和占领的道路,才可以作为交通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交战双方中谁有可能首先切断对方的交通线,谁就更能迂回对方。除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优势以外,只有交通线的状况比对方优越的一方,才能有效地迂回对方,因为交通线有双重史命,所以这样的迂回也有双重目的:一是可以破坏或切断敌人的交通线,使敌人陷入困境,迫使敌人退却;二是可以切断敌人的退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七章,地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地区和地貌同军队的给养有关系,也同军事行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不论是对作战过程,还是对作战的准备和运用,地形都有决定性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地形的作用绝大部分表现在战术范围,其结果则表现在战略范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地形对军事行动有三个方面的影响,即防碍通行、防碍观察和对火力的掩护。这些影响是军事行动中新增加的三种因素,导致军事行动更加多种多样、综错复杂和需要技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争中,只有对很多小的部队来说,才存在纯粹的开阔的平原的概念,也就是对军事行动毫无影响的地形的概念,但也只是对他的某一时刻来说才存在这样的概念。对较大的部队的活动和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来说,地形必然产生影响。对整个军队来说,地形的影响无处不在。当然,地区的性质不同,地形的影响有大有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个地区同完全没有障碍的开阔地不同,主要表现:首先是地貌,也就是地势有高有低;其次是有森林、沼泽和湖泊等天然物;最后是耕作造成了地形的变化,地形与平坦地不同的程度越大,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就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不是各种耕作地对作战的影响都一样大,影响最大的是土地被许多沟渠、篱笆、栅栏和堤坝切断,到处是分散的人家和小權木丛,而平坦的耕作均匀的地区最便于作战。森林地主要防碍观察;山地主要防碍通行;复杂的耕作地既防碍观察,又防碍通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森林地除了通行困难以外,由于不能观察和利用所有的林间小道,因此,在这种地形上很难充分地集中兵力进行战斗,分散兵力不能避免,但分散的程度比较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山地,主要是通行受到阻碍,不是到处都能通行;即使这可以通行的地方,军队的运动也一定缓慢和费力,所以,活动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山地也具有其他地形没有的特点,即某一地点可以瞰制另一地点。山地的特点可以导致兵力的极废分散。当地形的影响达到极点时,统帅对战斗所起的作用就会降低,下级军官乃至普通士兵的作用就会相应提高。军队越分散,观察越困难,每个人的行动就越要独立,智力的作用也越要增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越缺乏勇气、技巧和士气,就越害怕分散,越要回避复杂地形,但是很少能像挑选货物哪样任意选择地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地形与兵种的比例关系,也是最重要的。复杂的耕作区和山地这两种地形都有对火力的防护性能。因而对主要靠火力发挥作用的兵种不利。到处都可以通行的步兵能使笨重的火炮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这两种地区绝不会缺乏使用炮兵的空间。炮兵在山区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敌军运动较慢,因而炮火的效力会增加。在每一种困难的地形上,步兵都比其他兵种优越得多,因此,在这种困难的地形上,步兵的比例可以大大地越过一般的比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八章,制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制高”这个词这军事艺术中有特别的魅力。事实上,地形对使用军队的影响,多半是这个因素带来的。军事学中的瞰制阵地、锁钥阵地、战略机动等都是以制高作为基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任何物质力量的发挥,自上而下总比自下而上容易,战斗也是如此,原因有三:第一,任何高地都可以是通行的障碍;第二,从上向下射击,虽然不会显著地加大射程但是比从下向上射击容易击中目标;第三,自上向下易于观察。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制高、瞰制和控制的校力,这也正是在山顶的军队看到敌人这自己下面时产生优越感和安全感,而下面的军队感到处于劣势并担忧的原因。这些感觉可能比制高在实际上,能起的作用还要强大有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当然,就便于运动这一点来说,在高处的军队并不绝对有利,也不是在认何场合都有利,只有当敌人想接近它时才有利。如果一个大山谷把作战双方隔开,那么对高处的一方就不利。如果作战双方想在平原进行会战,那么在低处的军队反而有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同样,观察也受很大的局限。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人们按照地图选定的瞰制阵地,在现地看来并不怎么有利,甚至是不利的。但是,这些局限和条件,并不能抵消高处的军队,在防御和进攻中所具有的优越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略上,制高有三个有利方面,即战术上的利益、敌人通行困难和我方便于观察。实际上,只有驻守在高处的防御者,才能利用两个方面,而在运动中的进攻者,是不能利用它们的。至于第三个有利方面,是进攻者和防御者都可以利用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六篇,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一章,进攻和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即抵御进攻。防御的特征即等待进攻。具有这一特征的军事行动,即防御行动。在战争中,防御只有根据这一特征,才能与进攻区别开来。然而,纯粹的防守与战争的概念完全矛盾,防守只能是相对的。在战斗中,如果等待敌人的进攻和冲锋,就是防御战斗;在会战中,如果等待敌人的进攻,即等待敌人进入火力范围,就是防御会战;在战局中,如果等待敌人进入战区,就是防御战局。要进行真正的战争,防御者就必须对敌人进行还击,而防御战中的这种进攻行动,是在进行防御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防御战中可以有进攻的行动。防御这种作战形式,绝不是单纯的防御,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的目的是据守,而据守比夺取容易。假如使用同一支军队,进行防御比进行进攻容易。由抵御和据守带来的优点包含在一切防御的性质中。穷一个纯粹的优势是地形,它是防御者优先享用的利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术范围,从敌人来到阵地前面的时刻起,可以采用一切进攻的手段,而不会失去防御中待敌和地形两个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略范围,战斗变成了战局,阵地变成了战区,甚至战局变成了整个战争,战区变成了全国领土,如果采用进攻手段,依旧不会失去防御中待敌和地形两个优势。虽然防御比进攻容易,但是防御具有消极的目的一一据守,进攻则具有积极的目的一一占领,占领可以增加军队的作战手段,而据守不能。即使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可是只有在力量弱小,并需要运用这种作战形式时,才能够使用它;一旦力量强大到足以实现积极的目的时,就应该立即放弃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以防御开始,以进攻结束,是战争的自然进程。把防御作为最终目的,是与战争的概念相矛盾的。也就是说,在战争中,防御所取得的胜利只用来作抵御,而不打算用来反攻,是十分荒谬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章,进攻和防御在战术范围的比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术中有利于取得胜利的只有三个因素,即出敌不意、地利和多面攻击。出敌不意的效果,是使敌人在某一地点,面临远远超出其意料的优势兵力。这总数量上的优势与总的数量上的优势不同,是军事艺术中最重要的有效手段。地利不仅指进攻者这前进时遇到的谷地、山岭、河流、森林、灌木林等种种障碍,而且指能使防御者隐蔽地配置军队的地形。多面攻击包括战术上的各种或大或小的迂回。进攻者要取得出敌不意的效果,只能用重兵对敌人进行真正的奇袭,而防御者能在战斗过程中,以各种袭击不断地出敌不意。因为防御者处于驻止状态,而进攻者是针对这种状态进行运动的,所以,进攻者比防御者更容易包围对手的全部军队和切断他们的退路。但是,防御者比进攻者更容易进行多面攻击。防御者之所以能在出敌不意方面占有优势,是因为进攻者是运动的,因此容易被侦察出来。而且防御者可以在选好的地形上配置军队,并在战斗前熟悉地形,隐蔽在这种地形中,必然此进攻者更能出敌不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三章,进攻和防御在战略范围的比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略成果一方面是指为战术胜利做好有效的准备,另一方面是指利用战术上已经取得的胜利。导致这种成果或容易或容易取得这种成果的主要因素有:1,出其不意;2,地利;3,多面攻击(这三个因素同在战术上有利于取得胜利的三个因素相同);4,战区通过要塞及其一切附属设施,所产生的有利作用;5,民众的支持;6,对巨大军事力量的充分利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者占有地利,进攻者有利奇袭,在这战略范围和战术范围一样。但是这战术范围,奇袭很少能够发展成为大的胜利;在战略范围,通过奇袭一举结束战争的实例屡见不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不过,采取奇袭的手段是以敌人范了最大的决定性错误为前提,因此,这个手段并不能为进攻加大砝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略范围,背后攻击和侧冀攻击的性质有如下改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因为火力不可能从战区的一端射击到另一端,所以火力夹击不存在了;2,因为在战略范围的空间不像在战术范围的那样容易被人封锁;,所以被迂回者对于失去控制的恐惧小了;3,因为空间较大,内线(即较短的线路)的效果增大,所以对抵抗多面攻击极为有利;4,交通线一旦被切断,影响会更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略范围,由于空间大,通常只有掌握主动的一方,即进攻者才能实施包围和多面攻击;而防御者不能像在战术范围那样,对包围者进行反包围。但是,包围敌军不能带来多少利益,在战略范围不把它作为一个能导致胜利的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略上起作用的主要因素中的第四个因素,即战区的有利作用,当然这防御者一方。进攻者发起战斗时,就离开了自己的战区,因此受到削弱,通过的作战区域越大,受到的削弱就越严重。防御者则不会受到削弱,并且离自己的人员外充和物资补给基地较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略上起作用的主要因素中的第五个因素,即民众的支持,并不是在每一次防御中都能得到,因为有的防御战局是在敌人的国土上进行。民众支持主要是指民众武装的作用,也是指所用到的各种阻力比较小、人员补充和物资补给基地比较近,补充和补给来源比较丰富等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略上第四个和第五个起作用的主要因素只有在本国境内进行的防御战中才能发挥作用,在敌国国土上进行防御,而且防御同进攻行动交织在一起,它们的作用就会减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进攻中出现的一切防御因素,都具体进攻的性质,因而在制定所有战略进攻计划时,一开始就必须特别注意进攻后接踵而来的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精神力量渗透在战争的各个要素中,因此,统帅要利用它来增强自己的力量。防御者同进攻者一样,也拥有精神力量。虽然在进攻中造成敌军混乱和恐惧等精神力量起的作用十分巨大,但它们通常只出现在决定性打击以后,因而对决定性打击本身很少起大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四章,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是使用军队的两种形式,但它们并非进攻和防御所固有的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进攻者可以根据利弊得失决定是否采取向心进攻,然而,进攻者只在战术范围才有这种选择自由,在战略范围并不总有这种选择自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军队从圆周向圆心作向心运动时。兵力越来越集中,但作战双方兵力都在集中,这并不一定是优点,不能说只对一方有利。这分割兵力作离心运动时也是这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另一个优点,也可以是真正的优点,是军队在作向心运动时,都对一个共同点发挥作用,而在作离心运动时则不是这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向心运动有利的效果有:1,军队的各部分兵力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火力的效果就会增强;2,能够集中兵力对敌人的一个部分进行多面攻击;3,可以切断敌人的一切退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略范围也是可能切断敌人退路的,但困难得多,因为空间较大,不易实施封锁。对敌人的一个部分进行多方面攻击,被攻击的这一部分敌人军队越小,攻击就越有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当敌人在背后取得胜利时,任何军队都会产生基地受到威胁的感觉。进攻者发动进攻后,尽管防御者运动晚,但仍能及时摆脱被动状态,兵力集中和处于内线这两个优势,比进攻的向心形式更具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意义,而且作用常常更大。向心形式和离心形式的关系,大体上类似进攻和防御的关系。向心形式能导致辉煌成果,离心形式能较有把握地取得成果。前者是较弱的作战形式,但具有积极的目的;后者是较强的作战形式,但具体消极的目的,这两种形式不分高下,各有所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并不是不可能作向心运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五章,战略防御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作战中可以利用防御这种较强的作战形式赢得胜利,继而转入进攻,转向战争的积极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当防御者取得显著的优势时,必须趁热打铁进行反攻,防止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应该把转入反攻看作防御的必然趋势,是防御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防御形式所取得胜利一定要加以利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快速猛烈地转入进攻是防御的最精彩部分。不考虑这一部分,或不把它看着防御的一部分,就永远不会理解防御的优越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此外,如果认为进攻就是出其不意的攻击,防御就是处境困难和陷于混乱,那就大错特错了。征服者进行战争的决心会比防御者下得早,如果征服者懂得很好地保护军事行动的秘密,往往可以出敌不意地进攻防御者,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与其说战争是随征服者一齐出现,不如说是随防御者一齐出现,因为进攻引起了防御,而有了防御,才引起了战争。哪些被迫进行防御的,弱小国家应该经常做好战争的准备,以免遭到突然进攻,进攻意图和防御意图不是进攻者和防御者谁先出现在战场上的原因。但常常是谁先出现在战场上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作为防御者,应该做好一切防御准备和手段,必须拥有英勇善战的军队、行动自觉和沉着冷静的统帅、坚固的要塞和意志坚强的民众。防御者拥有了这些准备和手段,与进攻者相比,兴许就不会陷入窘境,而进攻者的进攻,也就不会轻而易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六章,防御的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后备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后备军既可以用于进攻,也可以用于防御。后备军的概念还包括民众以及体力、财为和精神协助军队作战。后备军的优点是拥有广泛的、容易因精神和信念的作用而大大增强的力量。后备军的实质同防御的概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后备军用于防御比用于进攻更为适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要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争中,一个能迫使敌人军队进行真正的围攻而自己又能守住的要塞,比一个不能真正牵制和消灭敌人军队的要塞能起更大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民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民众确实服众本国政府,则在本国比较容易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如果敌人占领了别国,只有用强制手段才可能让别国民众尽义务,而这会让敌人耗尽大量兵力和增加许多劳困。防御者即可以得到敌人想得到的这一切。这战争中,民众的自愿协助总不会少。对作战有重大意义的是民众可以传送情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四,民众武装或民军是独特的御防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民众直接参加作战的情况已经不单是民众支持的增加,而是出现了另一种武装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五,同盟者是防御者的最后支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里所说的同盟者,是指同某个或多个国家的存亡,有着切身利害关系的同盟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如果他们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那么这种变化,也许是保持政治均势的力量,所以他们会得到共同利益中的大部分。保持政治均势就是要维持平静的状态,一旦这种平静遭到被坏,保持政治均势的倾向也就可能发生变化。有些严重破坏均势的变化,会被其他国家的反抗阻止或消除,但是一个国家的生存完全依靠同盟者的力量来维护,这自然不切实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七章,进攻和防御的相互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攻和防御的规则都以对方的规则作为根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不是进攻,而是防御引起了战争,因为进攻的绝对目的不是斗争,而是占领;防御则完全是为了对付进攻,以进攻为前提,以斗争为直接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攻和防御相互作用的起点在防御一方。即使防御者对进攻者的行动一无所知,也会有确定行动的依据,而这些依据决定了战斗手段的部署。相反,如果进攻者不了解敌情,就不会有确定行动的依据,只能携带战斗手段,即携带军队去实施占领,而携带战斗手段不等于使用战斗手段。因此,防御者首先采取了真正符合战争概念的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者的目的在于阻止进攻者在本国领土上的前进,于是就产生了最初的最普通的防御原则,进攻者会针对这些原则采取对策。继而,防御者会研究进攻者所使用的对策,又产生了新的防御原则,这样就出现了相互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八章,抵抗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的概念是抵御,抵御中包舍等待。等待是防御的主要特征,也是防御的主要优势。但是战争中的防御,不是单纯的忍受,所以等待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同等待有关系的对象一一空间,是指全部国土,战区或者阵地;时间,是指战争、战局或者会战。它们不是固定不变的,国土防御是等待敌人进攻国土;战区防御是等待敌人进攻战区;阵地防御是等待敌人进攻阵地。防御者在这一时刻以后实施的任何积极的、带有进攻性质的活动都不改变防御的概念,因为防御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优势,也就是等待已经实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由等待和行动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状态组成。就时间而言,防御行动,特别是战局或者整个战争这样的大的防御行动,都不能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一一等待,第二个阶段一一行动,而是由这两种状态交叉构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等待是整个军事行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防御行动,由此产生不同的防御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的最终目的是战胜敌人,出一目的只有这进攻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如果没有进攻,防御就只能保持原有的态势,而这是防御在等待状态中的目的,也是他最直接的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方式有:1,敌人如果进入作战区域,防御者就立即向其进攻;2,防御者在作战区域边沿附近占领阵地,等待敌人出现在阵地前,然后对敌人进攻;3,防御者在作战区域边沿附近的阵地上等待敌人真正的进攻;4,防御者退入本国腹地进行抵抗,目的是使进攻者的兵力受到削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在自己的作战区域内等待敌人,敌人一旦入侵,就可能造成损失。如果一开始没有迎向敌人进行攻击,损失可能加大。敌人所占领的空间越大,所用的时间越长,损失就越大。如果想在防御中,使敌人决定会战和选定会战的时刻,那么敌人将长时间保护它所占领的地区,这就更会加大损失。如果防御者向本国腹地退却,这种损失会特别巨大。防御者所遭受的这一切损失,多半是力量方面的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只要进攻者还没有占领防御者的战区,至少没有占领战区的大部分,就可以说达到了防御的目的。但是,这种战果是消极的,不能直接给真正的反击增加力量,只是为反击做好了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防御中存在两种决定胜负的方式:一是进攻者被防御者消灭;二是防御者由于自己的劳累而崩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未经流血战斗而决定胜负,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那些未真正进行却已出了部署的战斗。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因素是安排这些战斗的战略计谋。但是决不能把战略计谋看着独立的东西,只有肯定这些计谋能取得战术成果时,计谋才能发挥作用,战术成果是决定胜负的根本原因。进攻者在防御者面前停下来的真正原因,是发现防御者过于强大,畏惧防御者的武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方式的选择是用代价换来的。统帅选择防御方式的原则是:选择既能使他的军队具有所需的抵抗力量,又能使他的军队不致退得过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选择防御方式,大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国家的地理和地形,居民的特性、习俗和信念起很大的作用。选择进攻会战还是防御会战,则应该根据敌人的计划、双方军队和统帅的特点来决定。最后,是否占有特别有利的阵地和防线,也可以对采取那种防御方式取一定的决定作用。总之,防御方式的选择,不取决于单纯的兵力对比,但是,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兵力对比起着主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九章,防御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从战术上看,假如防御者在进攻者一进入战区就加以迎击,那么就可以在防御中进行纯粹是进攻的会战;防御者也可以等进攻者,来到自己的阵地前再进攻,这仍然是进攻会战;防御者还可以在自己的阵地上等待进攻者的进攻,扼守阵地的同时,以一部分兵力实施攻击,来抵抗进攻者的进攻。在防御中,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等级的防御。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绝不能在防御中,完全没有攻击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从战略上看,战场只是一个点,一次会战的时间只是一个瞬间。因此,在战略上起作用的因素,不是会战的过程,而是会战的结果。通常设想的防御会战是:防御者在阵地上等待进攻者,为此选择了适当的地方作为阵地,熟悉了地形,在几个最重要的地点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开辟或修整了交通线,设置了火炮,为军队选择好了利于隐蔽配置的场所等。在争夺核心阵地以前的各个抵抗阶段,当交战双方相互消耗兵力时,防御者可以凭借自己坚固的阵地,以少量兵力杀伤大量进攻者。防御者两翼的依托点,可以保障其不受进攻者的突然袭击。它为配置军队所选择的隐蔽地形,能够使进攻者畏缩不前,而自己可以借以进行若干次小规模攻击,让自己的军队向核心阵地后撤的运动时间延长。防御者的阵地是深纵的,因为他的每一部分都有应对意外情况和用于恢复战斗的预备队。它把一支强大的部队,配置在不会受到进攻者火力杀伤的后方,在会战的最后阶段,当进攻者的绝大部分分力已投入战斗时,它就可以进行小规模的攻击战,用这部分兵力攻击进攻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战场范围内和在追击的最初阶段,包围经常被看作有效的作战形式,但是只有在大大限制敌人军队退却时,包围才比较有效。防御者进行积极的反包围,是为了对付这一包围,就算不能使防御者获得胜利,也能使防御者不致遭到严密的包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防御会战中,防御者退却受到极大限制的危险是主要的危险,如果不能摆脱这一危险,那么进攻者取得的战果就会大大增加。防御者有可能丧失最好的退却路线,因此这战略上继续处于不利的态势。可是,如果防御者获得胜利,那么进攻者的兵力就会被分成几个部分,这种情况在交战的最初时刻有利于退却。当然,进攻者会很快把兵力集中起来。如果防御者已取得具有决定性的胜利,并且可以进行猛烈的追击,那么被分成几部分的进攻者往往就不被允许做这样的集中。因此,进攻者可以利用同进攻相适应的向心形作为扩大胜利的手段,这两种手段的价值相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史上,防御会战取得的胜利之所以没有进攻会战那样大,是因为防御者的情况与进攻者不同。在兵力数量上,在总体上,防御者多半较弱。而防御者在大多数的时候,都认为不可以使胜利扩大为巨大的战果,所以只满足于消除危险和挽救军队的荣誉。但是我们坚定地认为,只要具备足够的力量和坚定的决心,不管是在所有战斗的总成果中,还是在单个会战中,采用防御的作战形式取得胜利不仅可靠,而且胜利的规模和效果可以同进攻一样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章,要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拥有大规模常备军的时代出现以前,设置的要塞,边就是城堡和筑垒城市只是为了保护当地居民。贵族受到威胁时,就利用自己的城堡避难,等待有利的时机;城市则凭借艰固的城垣,使自己不遭受战争的侵袭。这就是要塞原始的使命,但其使命并不仅限于此。假如要塞所处的位置同整个国土和在国内各地作战的军队有关系,那么他就具有了超出城垣的作用,对占领和保卫国土以及整个战争的结局都有影响,甚至成为把战争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的手段。于是,要塞就获得了战略的意义。有一个时期,这个战略意义十分受重视,以至制定的战局计划都主要是以夺取一个或几个要塞为目的。后来就产生了在没有城市和居民的地方设置要塞的想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自从能够用强大的炮队摧毁各地的抵抗以来,分散兵力据守只能稍微迟滞敌人前进,但最后总会陷落的要塞便不再符合实际。因而要塞的数量大大减少,并被看作是间接保护国土的一种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塞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即消极效果和积极效果。消积效果是保护要塞所在地区和这一地区内的一切。积极效果是对要塞炮火射程以外的周围地区发生一定的作用,表现为守备军队能够对向要塞接近到一定距离的敌人进行打击。守备军队的兵力越大,可以抽出来用于出击的兵力就越大,出击的范围也就越大。因此,与小要塞相比,大要塞的积极效果更大。积极效果产生于两种活动:一是要塞的守备军队的活动;二是一些本身不是守备军队,但与守备军队有联系的大大人小的军队的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队力量较弱,不能单独对抗敌人,有了要塞的掩护,就能够在活动的地区立足,并控制这个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塞的守备军队,所能进行的活动是相当有限的。即使要塞很大和守备军队很强,但派出去进行活动的军队总比进行野战的军队小。如果要塞很小,那么派出的军队就会很小。当然,不属于守备军队,并且没有必要返回要塞的军队所受的束缚要小得多,当其他条件十分有利时,利用这些军队,可以大大地扩大要塞的积极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塞是防御的首要的和最大的支柱,表现为:1,作为有安全保障的仓库;2,用了保障大城市的安全;3,作为真正的封锁堡;4,作为战术上的依托点;5,作为兵站;6,作为弱小的军队和败退的军队的避难所;7,作为抵挡敌军进攻的盾牌;8,用来掩护广大的舍营地;9,用来掩护那些没有军队防守的地区;10,作为民众武装的中心;11,用来防御江河和山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一章,要塞(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把位于连接两国的道路上的大而富庶的城市,尤其是把靠近港口、海湾、大江大河沿岸和山地中的城市都构筑成要塞,那么要塞的所有使命就都可以实现了。假设某一山地适合作于防线,就可以构筑一些人堡垒来专门封锁这一山地的道路和隘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塞的数目如果同需要构筑要塞的大城市和大路的数目不相适应,选择构筑要塞的地点时,需要考虑另外一些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连接两国的主要道路很多,不能在每一条道路上都设置要塞时,要考虑到那里是最自然的进攻点,那里就是构筑要塞的地方。应首先在哪些敌国最直接通往我国心脏的道路上,或者在哪些最便于敌人行动的道路上,构筑要塞。这样,要塞就能阻止敌人前进,而当敌人企图从要塞旁通过时,就有威胁其翼侧的可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小国而言,要塞应该设置在边境附近,还是应该分布在全国,这个问题是多余的。国家越大,考虑这个问题就越有必要:要塞应该设置在比境附近,而守住了边境,也就守卫了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所有主要依靠外来援助的防御,都待别重视赢得时间。这种防御不在于削弱敌人,进行强有力的还击,而是采取缓慢的抵抗行动以赢得时间,等待外援。所以,敌人攻占分布在全国的,彼此相隔很远的要塞,比攻占在密集在边境附近一线上的要塞,花费的时间要长。在哪些有很多要塞的国家中,虽然把多数要塞设置在边境附近是正确的,但在腹地完全不设置要塞,是严重的错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塞应该成群设置,还是应该平均分散设置的问题答案是:由距离一个共同中心,只有几日行程的,三四个要塞组成的要塞群,当然能使这一中心和在该队的军队增强力量,因而只要其他条件允许,应该力图构筑要塞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决定设置要塞的地理条件是:要塞设置在海宾、大江大河的两岸和山地,能加倍发挥作用。如果不能直接在江河的岸上设置要塞,就最好不要设置在江河附近,因为江河会限制和影响要塞发挥作用的范围。山地不会像江河那样把大部队和小部队的行动限制在几个点上,但是在山地的向敌一面设置要塞是不利的,因为这样很难为要塞解围。如果把要塞设置在山地的背敌一面,那就会使敌人的围攻非常困难,因为山地切断了敌人的交通线。大的森林地和沼泽地的情况同江河类似。位于难以通行的地形上的城市,用少量的费用就可以筑成难以攻克的要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二章,防御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凡是利用地形作为防护手段,而在其上接受会战的阵地,就是防御阵地,不管这个行动是以防守为主,还是以攻击为主。也可以把一支前进的军队,在敌人挑战而被迫应战时,所占领的阵地叫作防御阵地。在战争中,大多数阵地都是这一类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一般阵地上决战时,时间概念是主要的;相向运动的双方军队决战时,地点概念是次要的。但在防御阵地上决战时,地点概念是主要的,因为决战主要是利用这一地点进行的。这时,地点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个地点可以使配置在这里的军队对整个防御起作用;另一方面,这个地点的地形可以作为掩护和加强这一部分军队的手段。简单地说,前者指战略意义,后者指战术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阵地的迂回是指绕过阵地的正面。这种迂回有时是为了从冀侧,甚至从背后攻击这一阵地,有时是为了切断这一阵地的退却线和交道线。坚固阵地不仅应该有坚固的正面,而且当冀侧或背后受到威胁时,应该至少还能在哪里组织有利的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阵地遭到进攻者旨在威胁退却线和交通线的迂回,这就是战略问题。良好的阵地都应该使防御的军队,在保证交通线和退却线方面优于敌人,不致因遭到迂回而失去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进攻者没有理睬在防御阵地上等待的防御者,而从阵地侧旁不受阻碍地通过,那么防御者就必须立即放弃这个阵地,因为这个阵地失去了作用。如果进攻者从阵地侧旁通过时遭到不利,那么这种不利就代替了阵地所能发挥的战术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阵地应该具备的战术效果是:1,使敌人不能从它的侧旁通过;2,在保证交通线和退却线的斗争中,使防御者处于有利地位;3,交通线同阵地正面构成的角度,对防御者战斗的进程,应该产生有利的作用;4,一般来说,地形应该对防御者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地形也可以在某些方面,对防御者不利,应该注意:1,一切在制高点瞰制下的阵地和距离山不远的阵地都是不利的,但阵地背后有山地可以带来很多利益,可以把它看作对防御阵地最有利的情况之一;2,在一定程度上,防御者的特点和编程应该与地形相适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者为了等待敌人进攻,而占领的阵地应该为其提供有利的地形条件。对于未能满足愿望的地方,应该求助于筑城术,使阵地的薄弱部分得以加强,甚至可以使整个阵地得以加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阵地的某些部分坚不可摧,那么在这些部分节省下来的兵力就可以用于其他地方。但是由于敌人无法攻击这些坚不可摧的部分,就可能完全改变攻击方式,这时必须弄清楚迫使敌人改变攻击方式是否对防御者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作战中,防御阵地的坚固程度越不暴露,造成出其不意的机会就越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位于大要塞附近的阵地,能够使防御者在作战方面比敌人占优势。防御者使用野战方式可以弥补某些地点天然条件的不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三章,坚固阵地和营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仅靠人工构筑的工事是不容易构成坚固阵地的,而仅靠天然障碍就更不容易。坚固阵地是天然和人工构筑相结合的产物,通常称为营垒或营筑阵地。构筑坚固阵地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掩护一个地区或者掩护配置在此的军队,而后用这支军队以另外的方式掩护国土。如果阵地的正面筑有筑垒工事或设置的障碍物坚不可摧,那么敌人只能通过迂回来攻击防御者的翼侧或背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为了防御敌人进行迂回,就要为这种防线寻找可以掩护其翼侧的依托点。这种防线的正面越宽,就越容易防止敌人进行迂回。防御者在没有宽大而坚固的正面和良好的依托点的地区进行防守,就必须使阵地的四面都成为正面,用于掩护自己免遭敌人的迂回,这时,真正受到掩护的不是这个地区,而是这支军队。这种营垒的翼侧和背后不能被当着薄弱部分加以攻击,原因是它的每一面都是正面,所以敌人对其不容易迂回,但是敌人有可能从其侧旁通过,而且比从筑垒防线侧旁通过要容易得多,因为营垒的正面几乎没有宽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要塞附近的营垒,其使命是掩护集中在这里的军队,但是在战略上,它对这支被掩护的军队所起的作用同其它营垒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可以用筑垒防线、筑垒阵地和要塞附近的营垒这三个名称来区别防御手段的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筑垒防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筑垒防线是极为有害的单线式作战方式。在种防线只有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才能对其进攻者起到障碍的作用,但它本身没什么价值。如果这种防线很短,而防守的军队相对来说较多,它就会遭到迂回;如果这种防线很长,而没有相应的兵力来防守,它就会被敌人正面攻破。这种防线使军队局限于扼守地区而失去机动性。这多数战局中,它只是在次要的防御方向上用来对付敌人的近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筑垒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进行防御的军队在一个地区固守多久,这个地区的防御就持续多久,当这个军队离开和放弃这个地区时,防御却终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军队奉命固守,遭到拥有优势的进攻者攻击的国土,方便就是利用坚固的阵地抵御进攻者的武力,掩护自己的军队。这种阵地四面都是正面,每一面都必须坚固而宽大。为了能够运用这一防御手段,必须构筑具有地形障碍的阵地,只靠人工构筑工事是不能达到目的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进攻者对这种阵地可能采取的行动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进攻者可以从筑垒阵地的侧旁通过,而以一定数量的军队坚视这个阵地。在这里,进攻者除了攻击防御者的主力以外,还有其他决定意义的进攻目标时,从筑垒阵地侧旁通过才是有益的。而且,进攻者当只有当它的基地的坚固程度和交通线的状况使它不必担心会受到威胁时,它从侧旁通过才有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如果进攻者不敢从阵地侧旁通过,它就可能围困这一阵地,迫使阵地的防御者投降。要进行这种围困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阵地没有自由的后方;第二,进攻者的兵力强大的足以进行这种围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者占领筑垒阵地要具备下列条件:1,有非常安全的后方;2,推测进攻者的兵力优势不足以围困自己的营垒;3,可以期待缓军解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但是,如果占领筑垒阵地的是一支为了整体利益可以做出牺牲的次要部队,那么就无需考虑这三个条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如果进攻者不像(一)和(二)两项中所说的那样去行动,那么进攻者就会在阵地面前停下来,至多靠派出一些兵力扩大所占领的范围,而把占领在一地区的问题留待以后解决。这时,阵地也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要塞附近的营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其使命不是掩护一个地区,而是掩护军队免遭进攻者的攻击,所以这种营垒也属于筑垒阵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同其它筑垒阵地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与要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具体更强大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这种营垒还具备以下特点:1,可以担负其它使命,使进攻者不可能或者难以围攻要塞;2,可以提供给在开阔地上无法立足的小部队使用;3,可以用来集中和整顿那些没有掩护就不能作战的军队,如新兵、后备军、民军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要塞附近的营垒有严重缺点,这就是如果不派兵驻守,就会有碍于要塞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综上:1,国土越小,作战空间越小,就越需要坚固阵地;2,越是有把握得到援救和解围,坚固阵地遭到的危险就越小;3,敌人的进攻越不坚决,坚固阵地的作用就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四章,侧面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凡是进攻者在侧旁通过后,还在固守的阵地都称作侧面阵地,因为从敌人的侧旁通过的时刻起,这一阵地就没有了其他作用。所有筑垒阵地必然同时是侧面阵地,因为敌人只能从它们的侧旁通过。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坚固的阵地的价值,就在于能威胁进攻者的战略翼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就算防御者扼守的不是坚固的阵地,依然能够在进攻者从阵地侧旁通过后固守它,只要它的位置能在保障退却路和交通线方面占有优势,就不仅能有效地攻击进攻者的战略冀侧,而且进攻者由于自己的退路可能被切断而没有力量彻衣切断防御者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有一些阵地在进攻者从其侧旁通过时不能固守,而防御者想在这种阵地上对进攻者发起侧面攻击,但是不能因为攻击是从侧面进行的,就把这种阵地称作侧面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强度没有达到坚不可摧程度的侧面阵地是一种手段。假如侧面阵地牵制了进攻者,也就是防御者少量兵力的消耗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但效果太小,进攻者没有被牵制,那么一般情况下,防御者会失去退路,只能设法迅速绕道退却以寻找脱身之计,或者陷入没有退路的作者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五章,山地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对作战的影响很大,是一个能阻碍军事行动的因素,所以对预防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大纵地在山地行军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配置在防哨的小部队,其正面有陡峭的山坡做掩护,又有山谷做依托,能获得很大的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行军同山地进攻几乎没有共同之处,因而不能从山地行军的困难推断山地进攻有更大的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一个不大的防哨在山地选择了有利的阵地,就可以获得强大的抵抗能力。而一支在山地的小部队可以自大地出现在一支大军面前,迫使大军进行进攻或采取迂回等行动。把多个这样强有利的防哨并列地配置,就会形成坚固的正面,这时只需保障不被进攻者迂回就已足够了。为此,正面必须向两翼延伸到能够获得满足整个防御要求的依托点,或者延伸到正面的宽度足以保证不致被敌人迂回为止。多山的国家常常彩用这种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防御的主要特点是完全处于被动。交战双方在进行较量时暴露的翼侧总是最容易受到对方的打击。如果防御者固守在一些十分坚固的地点,不利于进攻者突破,那么进攻者就只得进行迂回。为了避免遭到迂回,防御者的部署会越来越向两翼延伸,于是正面力量就会随之削弱。这时,如果进攻者不是进行迂回,而是集中兵力攻击一点,进而突破整个防线,那么进攻就取得了优势,而整个山地防御就遭到了失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对于只是利用山地防御坚持一段时间的抵抗,即相对抵抗来说,山地能大大增强抵抗的力量,是极为适宜的;但对于利用山地防御,坚持到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止的抵抗,即绝对抵抗来说,情况相反,只有少数特殊情况是适宜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山地的任何运动都较为缓慢和困难,消耗的时间也较多,如果情况危险,人员的损失也较大,而时间的消耗和人员的损失是衡量抵抗强度的标准。只有进攻者在运动,防御者才拥有决定性的优势,一旦防御者也必须运动,就会失去这种优势。因此,给运动带来无数困难、削弱一切积极活动的山地适宜相对抵抗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般情况下,在山地进行相对抵抗比在平原能发挥更大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随兵力的增加而增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用整支军队或者主力尽行山地防御,那么山地防御就变成了山地防御会战。这时,山地防御是为赢得胜利服务的,因为它不再是作战的目的,而变成了作战的手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会战的特征,是在前面的阵地上进行消极的还击,而在后面的阵地上,进行强有力的积极的还击,但山地是阻碍积极还击的致命因素,因为:第一,山地没有供军队从后面向各个方向迅速推进的道路,甚至战术上的突然袭击也会被起伏不定的地形削弱;第二,视野受到限制,不易观察对手的运动。而在防御者进行积极还击时,山地给予进攻者和防御者的优势大致是相同的,这使还击难以发挥作用;第三,防御者同后方的联系有可能被切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六章,山地防御(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将山地防御在战术上的结论运用于战略上,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山地作为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略上,山地可以作为进行主力会战的战场,也可以作为从属性的次要战斗的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不是防御者的避难所,统帅在计划进行决定性的会战时,应尽最大的可能避开山地。但是,有时不可能完全避开山地。这时进行的会战同在平原上进行的会战有显著的差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带来的无法避免的影响是,阵地的正面要宽得多,军队的抵抗要被动得多,还击也无力得多。但仍然不应该把这种会战中的防御变为单纯的山地防御,而应该让军队在山地集中配置,并保持充足的预备队,以便使会战成为一次决战,而不成为单纯的抵御,就象只是在敌人面前举起盾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对从属性的和次要的战斗极为有利,因为在这种战斗中不会进行绝对抵抗。这种抵抗的目的是:1,单纯为了赢得时间;2,为了抵御敌人的佯动或小规模的次要行动;3,为了自己进行佯动;4,一般来说,山地适于用来配置哪些准备进行主力会战的军队,军队在山地不易遭到奇袭,也不易被迫进行决定性的战斗;5,适于民众武装的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山地对其他地区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不是进行主要军事活动的场所,不能通过主要的军事行动来占领山地,不能把取得和占领山地看着前进的必然结果,山地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对山地的占有是比较稳定的,很少发生变化。从山地边缘有利于俯视和观察开阔地。对于没有占领山地却位于其附近的一方来说,山地会不断产生不利影响。在双方形成拉锯战的情况下应该设法占领并守住,为保障进攻的主要路线而必须占领的山地。此时,山地通常会成为双方相互发动小规模战斗的主要战场。当然,应不应该过高估计山地对附近地区的影响,不应该把这种山地看作解决全部问题的关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山地作为战略屏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作为战略屏障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山地能够把分开前前的前攻者的军队分隔开,因而可以用集中配置在山后的军队分别袭击进攻者的各个部分。但是,在采用山地防御手段时,一切都取决于地形状况,而且有两个不利之处:第一,进攻者这遭到打击时,可能很快利用山地找到掩护;第二,如果进攻者占有效高的地势,对防御者来说不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种情况是,当山地切断进攻者的交通线时,山地作为屏障能产生作用。这时,不仅设置在山路上的堡垒和民众武装能发挥作用,而且不宜通行的山路,在恶劣的气候中能使进攻者精疲力竭。如果此时游击队频繁袭击,甚至展开人民战争,那么进攻者就不得不派大量兵力来对付这种局面,最后不得不设置一些防哨,于是就会陷入进攻战中最不利的处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四,山地与给养的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当进攻者被迫停留在山地,或者不得不把山地留在背后时,山地在给养方面给进攻者,造成的困难对防御者来说极为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对于山地防御的上述考察,也是对山地进攻所做的必要说明,实际上是对整个山地战的考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通常对于具体绝对意义关系,到国土得失的防御而言,山地无论在战术范围,还是在战略范围都是不利的。一方面,它使防御者无法观察敌情,妨碍向各个方向运动,迫使防御者陷于被动,不得不派兵把守每一条山路,因此,山地防御总是或多或少变成单线式防御。应该把主力配置在山地一侧,配置在山前或山后,尽可能使主力避开山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另一方面,对于完成次要目的和次要任务的军队来说,山地却是一种增加力量的因素。对于不敢再寻求决战的军队来说,山地是避难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七章,山地防御(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防御大致是:当防御的正面大体同山脉平行时,山脉就可以看作阻碍进攻者通行的障碍,是仅有谷地可供出入的大垒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这时防御阵地应设置在这一垒墙的顶部,并且横向彻断各主要谷地。假如御防的正面同山脉近于垂直,则防御阵地就应设置在一个主要支脉上,阵地的正面必须同主要谷地平行,并一直延伸到主山脉的山脊,而这里可以看作防线的终点。但是,这种按照地质结构进行的山地防御的配置方式,有很多错误的假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实际上,主要山脊大多不宜于歇宿和难以通行,所以不能在上面配置大量军队。次要山脊往往不仅不宜于歇宿和难以通行,而且不是太短,就是太不规则,所以同样不能配置大量军队。而山脊上即使有台地,也大多狭窄,不宜于歇宿和配置大量军队。可见,在山地按地质结构系统地配置军队是行不通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从战术上看,山地战主要表现为陡坡防御和谷地防御两种防御。谷地能发挥较大的抵抗效果,但很难同时在主要山脊上设防,而且存在一种巨大的危险,那就是有关能被进攻者切断退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防御的配置,多数是以主力在最主要的山间通道上,占领的阵地为中心,这个阵地大致位于整个防线的中央。其他部队从这一阵地派遣出去,占领最重要的山口,于是整个防御配置就是由大至位于一条线的多个防哨组成。这时,兵力部署的依据为:1,山脉越高,越难通行,兵力分割的程度就可以越大;2,进行山地防御的地方,主要的防哨大都在第一线只有步兵,在第二线只有骑兵,配备在中央的主力在第二线才有步兵;3,只在极少数的场合才保留战略预备队,以增缓遭到进攻的地点;4,如果某一防哨被进攻者完全占领,就不能用增缓部队夺回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八章,江河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从防御角度看,江河也像山地一样,能增强相对抵抗的力量,是战略屏障之一。但是在相对防御和绝对防御上,江河与山地有不同。如果江河很大,而且其他条件对防御者有利,那么进攻者要想渡河是绝对困难的,但是只要有一点被突破,整个江河防御就会完全瓦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从战斗的角度看,江河可以在某些一般情况下,使为进行决定性会战而制定的部署非常有利,也比在山地有利。但是,江河与山地有共同的地方,即二者都危险的和诱惑人的,常常引发人采取错误的措施,陷于危险的境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可以分为三种:1,用主力进行的绝对抵抗;2,纯粹的假抵抗;3,用次要的兵力,比如前哨、掩护部队和其他次要的部队等进行相对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江河防御分为三种:1,直接防御,即阻止进攻者渡河;2,较间接的防御,即只把江河和河谷作为进行更有利的会战的手段;3,完全直接的防御,即在江河对岸固守坚固的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只有大的江河,也就是水量充足的江河,才能用于第一种江河防御,即直接防御。这种防御不可能导致决战定性的胜利,因为它的目的只是阻止进攻者渡河,而江河又阻碍了防御者有力的出击。但是这种防御常常能够赢得时间,而这通常对于防御者很重要。即使进攻者突破了这种直接防御,也很少能导致防御者彻底失败,因而不能过分轻视这种防御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种江河防御,要求防御者在离江河轻远的地方占领阵地,能够同时迎击这几个地点渡河的进攻者;当进攻者在某一地点渡过河时,防御者能够把它限制在江河附近或者一座桥梁、一条道路上。进攻者被迫背靠江河或深谷,并在只有一条退路的情况下作战极为不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谷地起重要作用的是水量和河谷的整个情况。通常情况下,谷岸陡峭的谷地比宽大的江河作用更大。进攻者通过深谷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防御者因此可能占领周围的高地。进攻者的先头部队如果前进得太远,就会同防御者遭遇,并有被击败的危险;如果停留在渡河地点附近,就要在极不利的态势下作战。所以,进攻者只有在兵力上占优势和在指挥上有把握时,才会通过深谷到江河对岸与防御者较量。这种防御的防线,不会像直接防御的那样长,因而进攻者容易采取迂回。但是进攻者进行迂回,需要离开原来的进攻方向,退却线受到限制时会产生不利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者把军队配置在中等江河,或者较深的河谷后面很有利,可是防线容易过长,军队分散在进攻者可能的渡河地点,而忽略了必须集中兵力封锁的真正的渡河地点,也就不能收到防御的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此外,此时的进攻者更容易实施佯渡,给防御者带来给大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种江河防御是完全直接的防御,之所以能够产生效果,是因为进攻者的交通线被河流切断,从而有被限制的危险。当然,河流也可以威胁防御者的交通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种江河防御可以用作前两种防御的特别的辅助手段。三种江河防御中的任河一种防御,不仅可以是主力进行的绝对抵抗,而且可以是进行的假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行假防御时,军队主力大体上同真防御一样分布和配置,但是可能由于防线较长和部队分散而遭到重大损失,这时,一切行动的目的,必须是使军队能在后方的某一地点确实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前两种江河防御,适于在为了次要目的而设置的前哨线,或其他防线上使用,对仅仅为了进行监视而配置的次要部队也适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九章,江河防御(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通常情况下,江河与其河谷可以构成很大的地形障碍,因而有利于防御。首先要分清江河同国境,即同总的战略正面是平行的、斜交的还是直交的。如果是平行的,还要分清江河是在防御者的背后还是在进攻者的背后,并弄清军队同江河之间的距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假如在防御者的背后不远处有一条大河,河上有足够的安全的渡河地点,那么防御者所处的地位,无疑在没有江河时有利,因为虽然防御者由于渡河地点的限制而失去一些自由,但是在战略后方的安全方面,主要是交通线的安全方面仍能获得很大利益。当然,这是指在本国内进行的防御,因为在敌国,防御者不得不常常担心进攻者,出现在自己背后的江河对岸。江河在防御者背后越远,对防御者的益处就越少,到了一定距离,益处就会完全消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假如进攻者不得不渡过江河前进,那么江河对它的运动只有不利,因为它的交通线被限制在江河的几个渡河地点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般情况下,江河只有同战场正面是直交的,并且可以作为运输线时,才对进攻者有利,因为水运可以给它带来极大的方便和益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十章,沼泽地防御和泛滥地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沼泽地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洼地和小河泥泞的河岸在作战中常见,而且能够构成进行防御的地段。沼泽地防御的方式虽然与江河防御的方式大致相同。但还有几个特点:第一,沼泽地除了堤道以外无路可走,步兵通过它比渡过江河困难;第二,不能像破坏渡河器材那样破坏沼泽地上的通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沼泽地的防御中,防御者一方面不得不进行扼守地区的防御。另一方面,由于堤道以外的地点难以通行,又使这种防御容易进行。这两个方面使沼泽地防御比江河防御,更局限于一个地点和更为被动,因而兵力必须比在江河的直接防御中集中,也就是防御者,不能像江河的直接防御那样,占领较长的防线。可见,对于防御而言,沼泽地不如江河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难以通行的地形上,进行的间接防御,同样可以在沼泽地上使用。但是,由于通过沼泽地需要很多时间,而且困难很大,采取在敌岸占领阵地的江河防御方法有很大方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有些沼泽地、草地、低湿地、除堤道外,并不是绝对不能通行,在这些地区进行防御是很危险的,进攻者只要发现了一个可以通行的地点,就可以突破防线,给防御者带来重大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泛滥地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泛滥地无论作为防御手段,还是作为自然现象,都与大的沼泽地相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十一章,森林地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里谈的只是平原上的森林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首先要把野生林与人造林区别开。野生林茂密且难以通行;人造林广阔且稀疏,并有无数道路纵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时,应该在人造林的前面建立防线,或者尽可能地避开它。防御者比进攻者更需要开阔的视野,一方面是因为防御者通常兵力较弱,另一方面是因为防御者实现自己的计划比进攻者晚。如果防御者在森林的后面建立防线,那么就会像瞎子同正常的人作战一样。如果在森林中间建立防线,那么双方就都成了瞎子,这种双方利害相当的作战条件,违背了防御的本质。所以,防御者只能在森林的前面设防,借助森林隐蔽后方的一切,并且掩护退却和便于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于难以通行的森林,可以像山地一样,通过间接防御创造作战的有利条件。防御者可以在森林后面集中配置兵力,等到进攻者从林中出来时立即打击它。森林地与其说接近于江河,不如说接近于山地,从退却的角度来看,森林利多害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就算森林这难通行,森林的直接防御依然是冒险行为,因为再难通行的森林,也阻止不了小部队的通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些小部队对一条防线来说,就像渗透堤坝的头几点水一样,可以迅速使整个堤坝溃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大森林是民众武装活动的真正场所。所以,如果战略防御计划使进攻者的交通线通过大森林,那么就等于给防御增添了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十二章,单线式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防哨直接掩护某一地区的防御部署都称着单线式防御。军队分几个部分并列配置时,即使不构成单线式防御,也能掩护某一地区不受敌人侵犯,但是这种掩护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一系列行动实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直接掩护广大地区,防线就必须足够长,而这样长的防线只可能有很小的抵抗能力。即使在这条防线上配置强大的兵力,如果进攻的兵力与防御的兵力差不多,这条防线的抵抗力还是很小。因此,单线式防御的目的只能是抵御力量较弱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修筑的。同亚洲和土耳其接壤的欧洲各国的所有防线和边防设施也具有这样的意义。在这里采取单线式防御并不能防止每一次侵袭,但它能增加侵袭的难度,因而能减少侵袭的次数。这种防线只应该用来抵御小规模的进攻,所以只适于使用军队的次要的力量。但是,当地军用主力进攻这种防线时,防御者就不得不用主力防守,这样就采取了不是最好的防御措施。战争的威力越大,使用这种防御就越没有益处,就越有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掩护军队舍营用的正面宽大的前哨线防御,也可以看作真正的单线式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前哨线进行的抵抗,主要是应对威胁个别舍营地安全的袭扰和小规模活动,在地形有利时,这种抵抗可以发挥很大的威力。如果前来的是进攻者的主力,前哨线就只能为了赢得时间而进行抵抗,而这样赢得的时间大多不会很长,因此前哨线防御的目的不能看作为了赢得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山地阵地必须有比平原阵地更宽大的正面,因为地形条件可以使抵抗能力提高,更因为防御者需要有更广阔的退却用的地区,防御者应该在保证军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向两翼扩充可控制地区。而在开阔地区,很少有必要扩大阵地正面和分散兵力,因为这样做十分危险,而且分散的每个部分只有较小的抵抗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山地,防御者不可能很快感到受威胁的地点,如果进攻者抢先一步,那么即使防御者使用的兵力比较多,也很难把进攻者逐走。因此,在山地经常采用的部署尽管不是真正的单线式防御,也近乎单线式防御。当然,这种分散成许多防哨的配置和单线式防御还有差别。但是,防御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分散兵力,陷入单线式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十三章,国土的锁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任何国家都有一些特别重要的地点,那里汇合了很多道路,便于筹集给养和向各个方向运动,占领了这些地点就可以满足很多需要,得到很多利益,这些地点称作国土的锁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略范围,锁钥阵地是指不加以占领就不敢进入敌国的地区。但是,如果想用这个名词,来称呼所有便于进入敌国的入口,或者这个国家的所有便于接进的中心点,就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和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锁钥阵地很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最适于打开一个国家门户的钥匙是军队。只有具备特别有利的条件时,地形才能比军队重要:第一,配置在这个地点防御的军队,借助地利能够在战术上进行强有力的抵抗;第二,这种阵地可以在进攻者威胁防御者交通线以前,有效地威胁进攻者的交通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十四章,翼侧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略翼侧是指战区的侧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翼侧活动在战争中很少起作用,因为交战双方通常都在事先竭力阻止受到这种威胁。翼侧活动不是不能产生效果,反而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效果。战略范围的冀侧活动不仅适用于防御,而且适用于进攻,但它更接近于防御,因此应该把它看作防御手段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略范围的翼侧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仅仅对交通线进行的威胁;另一种是对退却线进行的威胁,也可能同时对交通线进行威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交通线进行威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或两个主要条件中的一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个主要条件是:威胁交通线不需要很大的兵力,抽出这些兵力几乎对正面没有什么影响;第二个主要条件是:进攻者已经面临进攻路程的终点,已经没有能力对退却的防御者进行追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与第一个主要条件相关的是:第一,进攻者的交通线较长,几支守备部队不足以掩护它;第二,进攻者的交通线暴露在防御者的威胁之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翼侧活动在下列情况下最有效:1,在防御中;2,在战局将近结束时;3,特别是在本国腹地退却时;4,同民众武装相结合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翼侧抵抗要区别两种方式:第一种,用整个军队从背后进攻进攻者,这种进攻可能是从侧面阵地发起,也可能是经过正式迂回进攻者而进行;第二种,采取包围的部署,以一部分兵力在进攻者背后活动,以另一部分兵力在进攻者正面活动,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效果的提高是相同的,但危险的增加不同。如果用全部兵力迂回进攻者,那么只在自己的背后暴露危险,因而一切都取决于双方退却线的对比情况。防御者分兵进行迂回和切断进攻者退路的危险表现为兵力分散,而进攻者兵力集中,能够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防御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切断进攻者退却线不只是佯动,就要对敌人背后进行正式的进攻。但是,通过对退却线的威胁来迫使进攻者退却时,通常考虑的主要是佯动而不是实际行动。如果每一次有效的佯动都以完全可以实现的实际行动为基础,那么佯动就会同实际行动没有差别。事实却并非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十五章,向本国腹地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主动向本国腹地退却被看作一种特殊的间接的抵抗方式。采用这种抵抗方式不是防御者消灭进攻者,就是让进攻者因为劳累拖垮自己。因此,采用这种抵抗方式时,防御者可以不准备进行主力会战,也可以把主力会战推迟到进攻者大大削弱以后再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防御者没有受到巨大损失,也没有战败,在进攻者面前主动退却,并且通过适当的逐步的使进攻者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代价,而不能单纯地追击,那么进攻者在前进中所遭到的削弱就会增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防御者在会战失败后退却,那么遭受的损失要比主动退却时大得多。就算它能够对追击者进行逐步抵抗,也会加大损失,即使世界上最好的军队也不例外。如果此时占有优势的进攻者进行猛烈的追击,那么防御者的退却就极可能变为真正的溃逃,以致军队遭到彻底毁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所谓适当的逐步的抵抗,就是退却者的抵抗每次只进行到战斗的均势未完全失去时为止,要适宜地放弃所保卫的地方,以保证自己不致在战斗中失败。而战败后被追击,情况会完全不同:退却者的兵力和勇气,由于在会战中受到了损失,因而很难甚至跟本不可能进行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向本国腹地退却的防御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本国国土随着进攻者的入侵而受到损失;二是退却造成精神上的不利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保持本国国土不受损失,绝不能作为整个防御的目的,只有缔结有利的和约才是目的。但却使如此,也不能不权衡国土的损失。如果必须放弃的是富裕而人口稠密的地区和大商业城市,那么损失就大;如果在哪里准备好的,或几乎做好准备的战斗手段也随之消失,那么损失就更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向腹地退却的第二个缺点是精神方面的影响,它不是一种只对某一点起作用的力量,而是一种快迅侵入人心、削弱民众和军队一切活动的力量。向本国腹地退却,虽然有时也能很快为民众和军队所理解,甚至能够加强他们的信心和希望,但极为少见。通常情况是,民众和军队分不清什么是主动退却,什么是被迫退却,至于退却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就更分不清了,反而是民众看到放弃的地取遭到了厄运,会产生同情还者愤懑,军队也很容易丧失对指挥官的信赖,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而在退却过程中不断进行的后卫战,会一再使军队的这种情绪增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向本国腹地退却,这种防御的实施条件是国土辽阔,至少是退却线较长。有利于这种防御的条件是:1,农作物不多的地区;2,拥有忠诚而尚武的民众;3,处于气候恶劣的季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向本国腹地退却,应该尽可能退回本国腹地这样的地点。在这里,进攻者的两侧被防御者的地区包围,处于各个地区的威胁之下,而防御者不会有被迫离开本国国土的危险。至于退往国内的哪个地点适宜,该地应该符合直接掩护首都和第一个重要地点的意图,还是应该符合引诱进攻者离开通往该地的意图或应该符合到什么程度,都取决于当时的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种退却的另一个特点是突然变换方向,在这幅员辽阔的情况下极为可取,会带来很大利益:一是变换了退却的方向,进攻者就不可能保持原来的交通线,而要确定一条新的交通线很困难。同时,进攻者随之改变行动方向只能逐步地进行,并且必须不断寻找新的交通线;二是进攻者就不能再依靠自己的阵地掩护已占领的地区,很有可能要放弃它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其它条件有利,在较小的地方变换即却方向也有可能,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仅就退却的战略效果看,采取离心方向的即却不利。但有一个目的可以促进防御者采取离心的退却,这就是只有采取这种退却才能保障其某些地区的安全,否则这些地区就可能被进攻者占领。根据进攻者兵力的集中地点、前进方向,和双方各个地区、要塞等的关系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能预见的进攻者在前进路线两侧将要占领哪些地区。把兵力配置在这些地区,可以避免带有危险性的兵力浪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者尽可能地少放弃国土,始终是一个次要的目的。进攻者利用的地区越小,越狭窄,其进攻就越困难,防御者做到使进攻者的战区小而狭窄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一开始就有成功的把握,而且不致因此使自己的主力受到大的削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总之,防御者向本国腹地退却,通常应该由没有战败和没有分割的兵力来实施,而且应该在进攻者主力的前方进可能缓慢地进行,并通过不断抵抗,迫使进攻者常常处于准备战斗的状态和忙于采取战术及战略上的预防措施而大大消耗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不管防御者采取向本国腹地退却遇到了哪些困难,只要进攻者未经决战就遭到了挫败,被迫退却,这种防御方式就达到了主要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十六章,民众武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人民战争应该是战争要素突破了人为限制的结果,是战争的整个发酵过程的扩大与加强。一般情况下,善于运用人民战争的国家比轻视人民战争的国家更有优势。民众武装这种分散的抵抗,不适于通过对敌人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大打击来产生效果。作战面积越大,同敌人的接触越广泛,敌人军队越分散,这种武装的作用就越大。虽然民众武装能破坏敌人军队的根基,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取得成果。这双方交战时期,会出现紧张状态;有时,由于民众武装遭到挫折和在一些地点停顿,这种紧张状态可能逐渐消失;有时,由于这种遍地存在的武装从四面八方围困敌人军队,迫使其为了避免全军覆没而退出这个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想依靠人民战争使入侵军队退出本国,要具备先决条件,这就是本国国土辽阔,或者入侵军队的兵力匮乏,与本国的幅员极不相称。民众武装的作战应该同正规军的作战结合起来,并通过总的作战计划使二者相互协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人民战争只有这下列条件下才能产生效果:1,战队在本国腹地进行;2,战争的胜负并不由一次成败决定;3,战区包括一部分国土;4,本国的民族性格有利于采取民众武装;5,国土地形极其复杂,难以通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人民战争中,很少会发生缺少人员的情况,所以人口的多少不取决定性作用。居民的贫富也不直接起决定性作用,至少不应该取决定性作用。但是,吃苦耐劳的人民往往表现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居民住得分散有利于发挥人民战争的成效。有这种特点的地区,可以划分成零星的小块,便于隐敝,人民战争具有的特点,在这些地区会反复出现,即处处都有抵抗,却处处找不到抵抗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民众武装不能而且不应该用来对抗敌人军队的主力,甚至不能用来对付较大的敌人军队和粉碎其核心,只能从外部和边缓加以蚕食。它们应该在大量敌人军队没有到达的战区两侧地区实施反抗,使这些地区摆脱敌人的影响,并跟随敌人移动。在敌人没有出现的地方,居民产生武装反抗的勇气,邻近地区就会陆续跟随并燃起反抗的火焰。于是,火焰就会以燎原之热蔓延,最后烧到敌人的基地和交通线,并破坏其生命线。敌人的小部队在地形复杂的地区行动都有危险。因为随时都可能发生战斗,民众随时都可能在队尾附近骚扰。至于民众破坏道路或封锁隘路,敌人对此除了派很多部队护送运输队,驻守兵站、隘口、桥梁等以外,没有别的对付办法。民众武装最初的活动规模有限,敌人由于担心过多分割兵力,派出对付民众武装的部队不大,而人民战争通常就是,在最初同敌人的小部队的斗争中强大起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民众的勇气增加了,斗志增强了,斗争积极了,直到发展到能够对付战争的结局产生决定性影响为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敌人战区的两侧,民众武装结成更大的更有组织的整体。并且以小规模正规军,由此,民众武装就具有了正规军的形式,并能够采取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越往敌人的后方,民众武装越分散,因为会受到敌人强力的打击。较为集中的民众武装的任务是袭击敌人留下的守备部队,还要让敌人产生恐惧和忧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统帅要想根据自己的意愿使民众武装具有力量,最简捷的方法是派正规军组成的一些小部队去支缓他们。但是,支缓民众武装的正规军数量要有一定限度,因为把整个军队分散去支缓民众武装,形成薄弱的防线有害,又因为派去一个地区的正规军太多时,会减弱人民战争的力量和效果:第一,会把大量敌人军队吸引到这个地区来;第二,民众会对自己的正规军产生依赖;第三,大量正规军住在一个地区,宿营、运输、粮秣供应等会对居民形成巨大的消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止敌人对人民战争进行有力还击的一个手段,是不把这个战略防御手段用于战术防御,这也是人民战争的一个主要原则。民众武装虽然攻击猛烈有力,但是作战难以持久。此外,民众武装极易遭到伤亡惨重、被俘等很多致命的打击,并因此使人民战争的火焰很快熄灭。所以,民众武装应该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用以防守山地的入口、沼泽的堤道、江河的渡口等,但是当这些地点被敌人突破时,民众武装就不能聚集在狭小的地方被严密封锁,而应该分散开,利用突袭继续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民众武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归入战略防御计划,即作为会战失败后的最后补救手段和作为决定性会战前的自然辅助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以认为生死存亡取决于一次会战。一次会战的失败离亡国距离很远。当民众看到自己的国家处于深渊的边缘时,会想尽一切办法加以挽救,这是精神世界的自然规律。即使国家比敌人弱小得多,也不应该不作最后的努力。无论遭受的失败多么惨重,仍然要利用军队向本国腹地的退却来发挥要塞和民众武装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二十七章,战区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任何进攻计划和防御计划都要以战争计划为基础,并根据战争计划规定其主要轮廓。而战争计划本身通常就是在最主要战区实施进攻和防御的方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是一种很强的作战形式。胜利是防御作战的目标,但不是最终目标,保全国土和打垮敌人才是最终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就战争而言,敌国首先指敌人的军队,其次指敌人的国土,还指具有重要性的其他事物,其中最主要的指对外的和对内的政治关系,而这有时比一切都更有决定意义。军队和国土在国家构成上永远是主要的,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但是他们在这种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如果军队被消灭,那么国土也就丧失;反之,国土被占领,军队却不一定被消灭,有时军队为了之后夺回失地,可能会主动地让出某些国土。不论军队彻底被打垮,还是遭到重大的打击而消弱,都可以导致国土的丧失。所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消灭敌人的军队永远比占有国土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分割或集中兵力是由两种相互对立的情况决定的:一是占有国土,要求分割兵力;二是打击敌人军队的重心,要求集中兵力。这样,就出现了战区,或者说各支军队的行动区域。配置在这些区域的军队主力取得的每一次胜负,都会直接影响整体,并使整体发生变化。之所以说“直接”,是因为战区内的胜负对邻近的战区会产生间接的影响,间接影响汇聚到一起,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体。一个战区,不论其范围大小和军队的数量多少,都可以结成一个重心的单位。胜负决定就这在个重心上进行,从防御的广义上来说,就是战区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二十八章,战区防御(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是由决战和等待这两个不同要索组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虽然等待状态不是防御的全部,但它是防御达到目的所必须经过的领域,只要军队还没有撤离防御的地区,双方军队的紧张状态就一直存在,只有交战双方中有一方退出战区,才可以认为胜负已经决定,紧张状态才会趋于平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双方兵力的重心和以这些重心为基础的战区只有通过决战才起作用。如果决战的设想消失,重心就失去了作用。甚至整个军队就失去了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这时,国土的占有就成为直接目的而跃居首位,也就是说,交战双方越不寻求决定性打击,战争就越变为纯粹的军事状态,占有国土就越重要,防御者就越要保护自己的一切地区,进攻者就越要扩大占领的地区。与其把绝大多数的战争和战局说成接近于殊死的斗争,不如说成接近于纯粹的互相监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区防御的实质就是防御者坚守在战区,随时可以进行决战。这时,胜负的决定可以通过一次会战,一系列大规模的战斗或双方兵力的部署即战斗所形成的态势来实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会战是决定胜负的手段之一,要求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战区的主力会战是重心对重心的打击。在自己重心上能够集中的兵力越多,取得好的战果也就越可靠和越大,所以,如果没有特殊目的,任何分割兵力的做法都是要反对的。但是,仅仅做到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还不等于具备了全胜的全部基本条件,还必须拥有使军队能在有利条件下进行会战的兵力部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找到进攻者的重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防御者能够急时得知进攻者沿着哪些道路前进。自己在哪条道路上能够准确地迎击进攻者的主力,那么就可以在这条道路上做出部署。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是防御者仍有可能无法肯定进攻者前进的主要路线。此外,就算防御者确实处于进攻者的前进路线,可是进攻者稍微改变一下前进的方向,防御者就不能在哪里等待进攻者,至少不能指望在哪里进行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当进攻者从防御者侧旁通过时,防御者可以采取的手段有:1,一开始就把兵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迎击进攻者,另一部分用于增缓;2,集中兵力占领一个阵地,在进攻者从侧旁通过时,迅速向侧方运动加以拦阻,但在多数情况下,防御者向侧方运动不能阻止进攻者,所以应该稍稍后退,占领新的阵地;3,集中兵力从侧面袭击进攻者;4,威胁进攻者的交通线;5,采取同进攻者一样的方法,也从其侧旁通过,去进攻进攻者的战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者对进攻者发起进攻会战有几个依据:1,确定进攻者以及分散的兵力前进,即使防御者力量很弱,仍有获胜的希望?2,防御者本身就有足够的兵力可以进行会战;3,进攻者迟纯并且犹豫不决,这对于防御者的进攻特别有利,尤其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4,防御者的特质非常适于进攻;5,防御者完全找不到良好的阵地;6,防御者急需决战;7,上述几个或全部原因同时起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者在一个地区等待进攻者,以便在这个地区发起进攻,合理的依据是:1,防御者在交战双方兵力的对比上并不处于劣势,无须寻找坚固和加强的阵地;2,有特别适于防御者等待进攻者的地形,这种地形的主要特点是便于防御者通行,却不便于进攻者通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者占领一个阵地,等待进攻者的进攻的可能情况有:1,防御者兵力很少,不得不利用地形障碍和堡垒进行掩护;2,地形为防御者提供了这种良好的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对于防御者而言,营垒只有在以下情况时才能发挥作用:1,营垒设在极为优越的战略地点,这种营垒的特点是里面的守备部队十分强大,致使进攻者不得不采用其他手段,如放弃这个营垒、围困这个营垒、使守备部队饿死等才能达到目的;2,防御者能够期待得到外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国境附近有一个或几个要塞,则防御者在要塞后面进行决战的依据为:1,进攻者占有优势,防御者必须先消弱它的力量,再同他战斗;2,当防御者必须放弃一部分国土时,这部分用土的面积不能过大;3,要塞具有防御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最后,只有在下列情况下,向本国腹地退却才是合理的措施:1,交战双方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方面的对比使防御者不能在国境上或国境附近进行有效抵抗;2,作战的主要问题在于赢得时间;3,国土的情况有利于向腹地退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二十九章,战区防御(续)一一逐次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假如把战区和战区内的要塞、地形障碍以及战区的面积都看作战斗力量,即固定的战斗力量,则这种战斗力量只能逐次加以利用,或者可以把其中发挥作用的哪些部分放在前面先利用。假如防御者一开始便推迟决战,就可能使全部固定的战斗力量同时发挥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向本国腹地的退却可以看作最大限度的推迟决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推迟决战的主要意图不是用会战消灭进攻者,而是使其自己消耗力量,并且这种意图占主导地位时,才能看作一种特殊的抵抗方式。如果这种意图不占主导地位,就可以把推迟决战设想成多个阶段,而且使这些阶段同所有防御手段联系起来。这样,不是把战区在削弱进攻者方面所起的作用看作一种特殊的抵抗方式,而只看作固定的战斗力量,根据各种需要同其他手段的混合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防御者认为决战时,不需要利用这些固定的战斗力量,或者认为利用他们,会在其它方面带来牺牲,那么就可以把它们留待以后使用。这些固定的战斗力量,对防御者来说是增援力量,凭借它们,防御者可以在一次决战后再进行第二次决战,也许还能进行第三次决战,也就是说,能够逐次地使用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可见,战略在利用战区时,也像利用其他手段一样,要合理地使用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三十,战区防御(续)一一不求决战的战区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争史上,有些不寻求决战的战局中没有显现决战焦点。但是这些战局并不是没有进攻者,即并不是没有积极意图,只是积极意图很弱,进攻者或者不追求确定的目标,只想收获时间提供的利益,或者虽然有一个确定的目标,但只在有利的情况下才去追求它。这样的进攻者就像流浪汉那样在战局中游荡,企图捡到廉价的战果。而在这样的战局中,进攻与防御没有什么差别,进攻者与防御者都不寻求决战,所以决战不是所有战略行动都朝向的终点。这种情况很多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等待是防御优于进攻的最大优点之一。如果不寻求决战,就没有理由放弃任何国土。因此,防御者总是力争保住所有的国土,或尽可能多地保住国土,而进攻者则力争不通过决战就多占领防御者的国土。防御者没有派军队保护的地方,都可能被进攻者占领。这时,等待的利益就转为进攻者所有,因而防御者总是力图直接保护所有国土,等待进攻者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通常情况下,进攻者在不寻求决战时追求的目的有:1,占领防御者大片的国土;2,夺取大仓库;3,占领没有防御者掩护的要塞;4,进行意义不大的战斗。在战略中,这种意义不大的战斗不具有重大结果,它是为了战斗而进行的战斗,或者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以及为了赢得军人的荣誉而进行的战斗。这样就导致进攻者不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发动战斗,而只会等待有利出现的有利的机会,或者通过巧妙的行动来创造这种机会。针对进攻者的这四个目的,防御者可以采取的手段有:1,把军队配置在要塞前面掩护要塞;2,扩大防御正面以保护国土;3,如果正面的宽度不足以保护国土,则通过侧方运动,迅速感到进攻者前面去加以拦阻;4,避免进行不利的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者采用前三种手段的意图,,在于让进攻者采取主动,而自己充分利用等待的利益。决战的可能性越小,这种意图就越强。第四种手段则是为前三种手段服务,是前三种手段的前提条件。这四种手段都是为了维持现状,使用的越成功,战争就会在同一地点拖延得越久,而战争拖延得越久,给养问题就越重要。然而,对作战产生巨大影响的并不是给养,而是相互威胁对方交通线的行动。因此,你障自己的交通线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尽管切断交通线不是进攻者进攻的目的,但能迫使防御者退却并放弃其他目标。交通线的安全是部署兵力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用军队护送运输队,是保障交通线的特殊手段,因为阵地的正面在宽,也不能保障所有交通线的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上面讲的四种手段,是不求决战的防御的基础,基本上与进攻要素没有关系。而下面几种,具有进攻性质的手段,可以同上面四种手段并用。这些具有进攻性质的手段是:1,威胁进攻者的交通线,也包括袭击其仓库;2,到地占区进行牵制性攻击和游击攻击;3,在有利的情况下,攻击进攻者的单独的部队和防哨,甚至攻击进攻者的主力,也可以只对这些目标进行威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局开始阶段,进攻者要进入防御者的战区,需采取进攻的形式,但是进攻者往往很快就把一切力量用来在防御者的土地上保卫自己的国家,这样就与防御者形成对峙的局面,实际上就是相互监视。因此,防御者的积极动机甚至能够超过进攻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攻者越是放弃进攻,防御者受到的威胁就越少,也就是越不需要进行真正的防御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因而进攻和防御之间就容易出视均势。在这种状态下,双方活动的目的都只是从对方哪里夺取利益,并使自己不受到任何损害,也就是双方都力图进行真正的战略机动。这种机对可以称作双方力量的平稳的赌博。凡是没有整体的运动的地方就有均势存在,凡是没有远大的目的在推动的地方就没有整体的运动。较小的行动和目的是从这种整体的均势中产生的,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他们不再受到大规模决战和大的危险的束缚。所以,交战双方都把大的资本换成小的筹码进行赌博,也就是把整个行动分解为许多小的行动。随着这种小的行动的出现,交战双方之间就展开了一场运用技巧的斗争,而在这种斗争中,智力起的作用很大。整体分解的部分越多,对时间和空间的考虑越多,智力起的作用越大,双方运用技巧的斗针只是指智谋方面的技巧,而不是指整个军事的指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七篇,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一章,从进攻与防御的关气看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一篇前几章中与进攻有关的内容,是相应地对进攻的说明,但进攻的所以问题在哪里,是绝不能阐述完全的。进攻论述的有不少,也是对进攻的进一步说明,因此在研究进攻时,很可能在研究防御时曾经探讨的问题。每一种防御手段都会引起一段进攻手段。一种进攻手段是随着一种防御手段的出现而自然而然地出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章,战略进攻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的防御不是绝对的等待和抵御,也就是说,不是完全的忍受,而是相对的等待和抵御,所以多少带有进攻因素。进攻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同防御不断地交替和结合的。二者的差别为:没有还击的防御是不可设想的,还击是防御的必要组成部分,但进攻不是这样。进攻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本来不需要防御,可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得不把防御作为一种不得已的下策而加以使用,实际情况是:第一,进攻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进行到最后,中间会出现平静,在平静时期,自然就出现防御状态;第二,进攻者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空间,并不总是受到进攻本身的掩护,必须专门加以保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虽然战争中的进攻行动,尤其是战略上的进攻行动与防御不断交替着,但是不能把进攻中的防御看作进攻的有效准备和加强,而只能看作一种阻力,是进攻的致命伤,这是因为由于防御所造成的时间上的时间上的损失,必然削弱进攻的效果。既然进攻是较弱的作战形式,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防御对进攻不会发生真正的不利影响。因此,每次进攻时,都必须考虑在进攻中必然出现的防御,以便看清进攻中的弱点,并对此有所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从另一角度看,防御可以根据等待这一因素增减的程度分成许多等级,这样就产生了极不相同的防御方式。而进攻只有一个有效因素,进攻中的防御不过是一种阻力,所以进攻不像防御那样有不同的方式。当然,进攻在威力、速度和力量方面有很大差别,但这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不是方式上的差别。如果在防御时把要塞、民众武装和同盟者都列为抵抗手段,那么这进攻时就不能这样做。这防御中能使用这些手段,是防御的性质决定的,而在进攻中通常可以使用的手段只限于军队,即使能得到这些手段,也大多是出于偶然的原因。</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三章,战略进攻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打垮敌人是战争的目标,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手段,不论是在进攻中还是防御中,都是如此。利用消灭敌人军队这一手段,防御可以转入进攻,进攻可以占领国土,因而占领国土是战略进攻的目标。战领国土不一定是占领全部国土,可以是占领国土的一部分或一个省份、一个地区、一个要塞等,这些战略进攻的目标,在媾和时都有很大的价值,是进攻者的政治资本。进攻者可以占有这些战略目标,也可以用它们交换别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战略进攻的目标达到了,进攻也就停止了,就会出现防御。因此,可以把战略进攻设想为一个有一定界限的单位。而在实际中,进攻的企图和措施常常不自觉地以防御为终点,如同防御的企图和措施常以进攻为终点一样。成功的防御可以不知不觉地转为进攻,而进攻也可以不知不觉地转为防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章,进攻力量的削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略上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进攻力量的削弱,能否在具体情况下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决定着进攻者能否正确地判断当时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削弱进攻力量的原因有:1,为了达到进攻的目标,也就是占领敌人的国土;2,进攻者需要占领自己背后的地区,以便保护自己交通线的安全和维持生存;3,战斗伤亡和疾病减员;4,距离补给地较远;5,围攻和包围敌人要塞;6,作战的努力程度逐渐下降;7,同盟的瓦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与这些削弱进攻力量的原因相对的,还有一些加强进攻力量的原因,例如:进攻力量的削弱可能部分或全部由于防御力量的削弱而抵削,甚至比防御力量的削弱小得多。进行进功力量和防御力量的比较时,不应该总是考虑交战双方在战场上的全部军队,而应该考虑交战双方在前面或者在决定性地点上相对峙的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五章,进攻的顶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攻取得胜利是已有的优势的结果,也就是由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共同造成的优势的结果。进功力量会逐渐消弱,当然优势也可能逐渐增长,但大多数情况下,优势会逐渐减弱。如果进攻者能够逐渐减弱的优势一直保持的媾和时,则它就达到了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略进攻可以直接导致媾和,可是极为少见,大多数的战略进攻,只能进行到媾和的那个时刻就停止,超过在一时刻就会发生剧变,进攻者就可能遭到还击,而这种还击的力量通常比进攻者的进攻力量更大。这一时刻称作进攻的顶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攻者的目的是占有防御者的国土,这促使进攻者向目标前进,并且很容易超过预想的目标,而进攻必定会进行到优势消失时为止。所以,依靠迅速而准确的判断来发现进攻的顶点是要考虑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六章,消灭敌人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达到目的的手段。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种不同的看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只消灭为达到进攻的目标必须消灭的那部分敌人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尽可能多地削面敌人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在保存自己力量的前提下消灭敌人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四,进攻者只在有利的时机消灭敌人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斗是破坏敌人作战力量的唯一手段,可以通过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方式达到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会战是战争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占领一个要塞,或占领敌人的一部分国土,这本身是对敌人作战力量的一种破坏,可是能够导致对敌人作战力量的更大破坏,也就是说,它同时是间接地破坏敌人作战力量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占领一个未设防的地区,除了直接达到某个目的以外,也可以看作是对敌人作战力量的一种破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七章,进攻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大多数防御会战是半遭遇战,其防御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失,但进攻会战不是这样。进攻会战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自己的特性,而且防御者越不是处于真正的防御状态,它的特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即使在特性不十分明显的防御会战和在真正的遭遇战中,交战双方所进行的会战的特性也总有一些不同;而进攻会战的主要特点是一旦发起,就进行包围或迂回,特性明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斗中,实行包围能带来很大的利益,进攻者不能因为防御者具有对抗包围的手段就放弃这一利益。当然,如果防御者的其它条件非常适于对抗包围,进攻者就要考虑放弃包围这一战术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者为了成功地对进攻者实行反包围,就必须占领周密选择而且工事良好的阵地。但大多数的防御只是一种应急手段,防御者处于窘困危险的境地。有种看法是错误的,这就是进行战略包围的一开始便同时进行翼侧攻击。在防御会战中,统帅要求尽量推迟决定胜负的时刻,以便赢得时间;而在进攻会战中,统帅要求决定胜负的时刻迅速到来。进攻会战的一个特点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敌情不甚了解,如果进攻者急于求成,就会造成兵力过大的消耗,带来巨大的危险。因此在进攻会战中,越是情况不明,越要集中兵力,越要多采取迂回,少采取包围。相对防御会战而言,追击更是进攻会战不可缺少的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八章,渡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通常,一条横断进攻方向的大河对进攻者不利,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进攻者只能在一个渡河地点渡河。假如进攻者不原意停留在大河附近,其行动会受到很大限制。假如进攻者在渡河后向防御者反动战斗,进攻者都会面临重大危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当进攻者面对背水作战的困难时,防御者才有可能有效地防守江河;当进攻者不存在这种困难时,防御者就不太可能有效地防守江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一般情况下,组织良好的江河防御可以取得很好的战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四,如果防御者错把整个希望寄托在江河防御上,致使自己处于防线一旦被突破就会陷入极大困境和遭到惨败的境地,就会认为江河防御这种抵抗形式只对进攻者有利,因为突破江河防御要比赢得一次普通的会战容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五,如果进攻者不寻求大规模决战,则江河防御具有很大的价值;如果进攻者准备进行大规模决战,则防御者如果错用了江河防御,就会给进攻者带来利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六,不能迂回的江河防御是极少的。如果进攻者拥有优势兵力,并寻求大规模决战,那么总能够在一个地点佯渡,而在另一个地点渡河。强渡总能从战略意义上去理解,因为就算进攻者在防线上的一个完全没有设防,或防御力量薄弱的地点渡合,也要克服很多不利条件。如果进攻者在相距不近,并且不能共同进行战斗的几个地点同时渡河是不利的,因为防御者本来要分散兵力防御,而进攻者分散了自己的兵力,就失去了在兵力上占有的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七,在战略上,进攻者战胜在敌岸设防的防御者的办法有:1,不顾己岸有防御者,在某一地点渡河,并利用渡河这一手段战胜防御者;2,向防御者发起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八,在不寻求大规模决战的情况下,进攻者极易因为对渡河的后果和对未来情况的顾虑等而停下来,让防御者留在己岸,或者勉强渡过河去,但还是靠近河岸停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河江即使在大规模决战的场合也是重要的因素,总会削弱和防碍进攻。在此种情况下,对进攻者最为有利的是防御者把江河防御作为抵抗的主要手段,错把江河作为战术屏障,使进攻者能够轻而易举地进行决定性打击。当然,这种打击不会立即导致防御者的彻底失败,但是会使防御者总的局面转为不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九章,对防御阵地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假如进攻者发现不进攻防御阵地就可以达到目标,那么进攻防御阵地就是一个错误;假如进攻者发现不进攻防御阵地就不可以达到目标,那么首先应该考虑利用威胁防御者翼侧的方法迫使防御者放弃阵地,当这样做不生效时,才应该考虑进攻这个阵地。攻击阵地的翼侧一般来说更容易些,至于应该攻击阵地的那个翼侧,取决于退却线的位置和方向,也就是取决于能否威胁防御者的退路和保障自己的退路。威胁防御者的退路和保障自己的退路可能无法兼顾,这时应该首先考虑前者,因为它本身是进攻性的行动,而后者是防御者的行动,攻击占有良好阵地的强大的防御者非常危险,但不是没有取胜的例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不能把一般的会战同这里所说的会战混为一谈,因为大多数的会战,实际上是遭遇战,虽然一方是驻止的,但是大多驻止在没有准备好的阵地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章,对营垒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通常情况下,修筑完善、有足够兵力、防守严密的筑垒工事是坚不可摧的。对于进攻者来说,进攻营垒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不能完成的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守备营垒的兵力较少,这是由营垒的性质决定的,但是防御者可以利用有利地形障碍和坚固的工事,抗击占有优势的进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营垒的攻击是一种极不平常的进攻手段,只有营垒尚为完工,用以阻止进攻者接近的障碍物还很少时,或者整个营垒只是初具规模时,进攻营垒才是可行的,甚至是轻易战胜防御者的一种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一章,山地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进行次要战斗时和在进行主力会战时,对山地防御的看法不同。在次要战斗中,只能把山地的进攻看作不得已的下策,而在主力会战中,山地对进攻者很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般情况下,不管进攻者是否寻求主力会战,都把防御者没有占领位于交战双方之间的山地看作幸事,总是想方设法抢在防御者前面占领这些山地,这种做法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攻者准备发起一次主力会战而向防御者推进,当它必须越过山地时,一定担心防御者在最后时刻封锁哪些它要利用的道路。如果此时的防御者封锁了哪些道路,兵力就不再过于分散,而且可能占领坚固的阵地,因而可能为了进行主力会战而有效地利用山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攻者这时一定担心的另一种情况是,防御者可能用前卫或前哨线进行山地防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此外,一个阵地借助于山地的特点,成为坚不可摧的阵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在战史中常常看到的是,山地多么不适于进行决定性的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绝大多数山地进攻的部署问题属于战术范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山地进攻同战略关系密切和一致的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在山地,军队不能离开道珞行进,如果急需分割兵力,由一路变成两路或三路,大多只能拥塞在道路上,所以军队一般应该沿着几条道路进行,也就是应该在一个稍宽的正面前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2,进攻者应该集中兵力,对正面很宽的山地防御实施进攻。但在这种情况下,要包围防御者整个军队是不可能的,而主要应该采取突破防线和击溃防御者侧方部队的方法,不采取旨在切断防御者退路的包围手段。在防御者主要退路上迅速地不停地前进,是进攻者的必然趋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3,如果对兵力配置得较为集中的防御者进攻,在正面会遇到防御者强大兵力的抵抗,于是迂回成为进攻的很重要部分。迂回必须以切断防御者退路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进攻战术上的翼侧攻击或背后攻击为主要目的,因为防御者不缺少兵力,只有认它担心失去退路,进攻才可能最快地取得成效。防御者这种担心产生得越早,影响也就越大。单纯的佯动在迂回时不是有效的手段,最多只能把防御者诱出阵地,不能带来很大的效果,因此必须以真正切断防御者的退路为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二章,对单线式防御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假如交战双方在单线式防线上进行主力决战,那么进攻者从中会有真正的收益,因为这种防线正面过宽,比直接的江河防御或直接的山地防御更符合进行决定性会战的各种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所有单线式防线的配置都有容易被突破的特点,如加强前哨线等。然而,如果进攻者突破这些防线不是为乃继续前进以寻求决战,那么多数情况下,进攻者采取这种形动没有什么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三章,机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虽然防御者和进攻者都可以采用机动,但是机动总是更多地具有进攻的性质,而不是具有防御的性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机动与为大规模战斗而使用强大力量的进攻不对立,但与使用进攻手段直接进行的进攻对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机动”一词的一般含义有诱使敌人犯错误才产生的效果。机动好比下棋时的头几着棋,因而是一种交战双方力量比较平稳的赌博,目的是造成取得成功的机会,进而利用这个机会造成对敌人的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四,机功带来的利益有时应该看作行的目标,有时应该看作行动的根据。这些利益主要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切断或限制敌人给养的供应。2,同其他军队会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3,威胁敌人与国内、其他同盟军及军团的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4,威胁敌人的退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5,用优势兵力攻击敌人单个据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6,一次成攻的机动给积极行动的一方带来的成果是得到一小块地方,一个仓库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7,在战略机动中有两组对立的概念,第一组是包围或内线活动,第二组是集中兵力和分割兵力,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事物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8,对第一组对立概念即包围和内线活动,不能说其中一个比别一个优越,因为:第一,一方追求这一种行动方式,必然会引起另一方追求另一种行动方式;第二,包围与进攻是同一性质的行动,内线活动与防御是同一性质的活动,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进攻者更适于采取包围,防御者更适于采取内线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9,对第二组对立概念即集中兵力和分割兵力,同样不能说其中一个比另一个优越,因为兵力较强的一方可以把兵力分散在若干地点,以便在战略范围多方面地造成便于自己生存和行动的条件,并保全自己的力量。而兵力较弱的一方必须更多地集中兵力,力求通过运动能弥补这一缺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0,不应该赋予基地、地形等一般其他条件,以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重要性和决定性影响。追求的利益越小,时间和地点方面的细节就越重要,一般的甚至重大的情况就越不重要,因为它们在这种算小利的计算中不起什么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1,对机动而言,不存在任何规则,任何方法和一般原则都不能决定机动的价值,但是巧妙的活动、准确性、秩序性、服从性和大无畏的精神有利于机动取得显著的成效,而且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主要需依靠这些特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十四章,对沼泽地、泛滥地和森林地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沼泽地就是不可通行的只有少数堤道的草地。它给战术进攻带来特殊的困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因为沼泽地宽阔,不能用炮火驱逐对岸的敌人,也不能为自己铺设通路,所以在战略上要力图避免向沼泽地进攻,并力图绕过沼泽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像有些低洼地区那样,耕作面积很大,而且有很多通路,那么有利于防御者的抵抗,不利于进行决战。如果像荷兰那样,低洼地由于泛滥而得到加强,那么防御的抵抗可以得到极大增强,任何进攻都不能获得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难以通行的森林地,也能够算作加强防御的一种手段。如果森林地的纵深不大,森林里各个地点的战术防御力量就不会太大,那么进攻者可以沿着临近的道路穿过森林,到达通行困难较少的地区。但是,如果广大地区到处都是森林,那么进攻者无法通过,其处境就会很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五章,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区与防御的关系,总是比战区与进攻的关系更为密切。从寻求大规模决战的战局来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进攻的直接目标就是胜利。二,谨慎应该是防御者的保护神,大胆和自信应该是进攻者的保护神。但这不是说,防御者与进攻者中间一方可以缺少另一方应该具有的特点,而是说谨慎同防御、大胆和自信同进攻具有更密切的关系。在精神力量方面,防御者越软弱,进攻者就应该越大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要取得胜利,就要使自己的主力同敌人的主力决战。通常是进攻者去寻找防御者。如果防御者的兵力配置出现了错误,那么进攻者就可以不去寻找防御者,因为防御者会来寻找进攻者。四,对于进攻者而言,进攻的方向不是指向进攻的目标本身,而是指向敌人军队前往这一目标时必经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是直接进攻的对象。如果在进攻的胜利范围内没有大的目标,那么敌人军队同最近的大的目标之间的交通线就特别重要。利用胜利可以取得的目标是进攻的自然方向。在进攻者选择的通向目标的所以道路中,大的通商要道是最好的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五,进攻者在寻求大规模决战时,绝不能分割兵力。如果防御者分割了兵力,进攻者就会从中获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者才能进行一些小规模的佯动,而这种佯动可以说是战略上的佯攻,任务是确保这些利益。进攻者只有为这个目的而分割兵力才是正确的。如果进攻者在前进中必须分成几个纵队,这只是为了组织进攻中的战术包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六,进攻同样需要谨慎小心,因为进攻者的背后和交通线也需要掩护。进攻者应该尽可能依靠前进行动来完成这种掩护,也就是由进攻的军队来完成这种掩护。如果必须指派一部分军队来完成这一任务,就要分割兵力,而削弱进攻的力量。如果一切都处在大规模决战的压力下,防御者有很少进行活动的余地,一般来说,进攻者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背后和交通线。但是当前进停止,进攻者越来越转入防御状态时,掩护自己的背后和交通线就显得越来越有必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六章,不求决战的战区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就算进攻者没有足以进行大规模决战的意志和力量,也还是会有一些战略进攻的意图,只是进攻的目标较小而已。假如进攻成功,达到了这个较小目标,那么局势会出现平静和均势;假如进攻遇到了困难,那么总的前进就会停止,而出现一种纯粹是临时的进攻甚至是战略机动。这是大多数战局的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能够成为这种进攻目标的对象是:1,一个地区;2,防御者的一个大仓库;3,夺取一个要塞;4,进行一次有利的战斗、遭遇战甚至是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进攻者不经过绝定形战斗,就得到目标的手段,都是针对防御者在其战区内需要保护的所有利益而采取的,这些手段有:威胁防御者的交通线;占领防御者不能夺回并能给其造成困难的坚固阵地;占领大城市、富饶地区和可能发生反抗的不安定的地区;威胁弱小的同盟国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四,威胁进攻者的交通线是防御的一种还击方式。在寻求大规模的决战的战争中,这种还击方式只有在进攻者作战线很长时才适用,但在不寻求大规模决战的战争中,这种还击方式较为适用。掩护战略翼侧是进攻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进攻者为了保护自己翼侧和防御者发生了斗争,那么进攻者就必须用优势兵力来弥补自己的不利。如果进攻者还有足够的力量和决心,对防御者的大部队和主力进行猛烈的攻击,那么使防御者面临这种危险,是掩护自己翼侧的极好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五,在这种战争中,进攻者比防御者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进攻者能更很好地根据防御者的意图和能力来判断对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七章,对要塞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要塞的进攻,研究三个方面:一,同对要塞的进攻有联系的战略目的;二,要塞的选择;三,掩护进攻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防御者失去要塞会削弱防御,当要塞成为防御的一个重要部分时更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寻求大规模决战的战争中和在不寻求大规模决战的战争中,攻占要塞有很大不同,在前一种战争中,进攻者只围攻那些为了进行决战而不得不围攻的要害。当决战已经完全结束,紧张状态已经过去,平静状态已经出现,攻占要塞才能起巩固已占领地区的作用,这时攻占要塞没有什么危险。但在危机时期围攻要塞会极大地增加危机,对进攻者不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通常情况下,攻占要塞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选择围攻要塞的根据地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要塞被攻占后易于防守,在媾和时可以作为高价值的等价物。2,围攻的手段少时,只能围攻小要塞,因为占领一个小要塞比围攻大要塞遭受失败要好些。3,假如不攻占一个工事不是很坚固却可以作为进攻目标的要塞。而攻占一个工事非常坚固却不重要的要塞,是很愚蠢的。4,如果要塞的守备部队不多,装备也较弱,攻占这个要塞比较容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5,大多数围攻要塞的作战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乏攻城辎重,而攻城辎重的缺乏大多是运输困难造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6,掩护围攻要塞的难易是必须考虑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掩护围功要塞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工事来加强围攻的军队,即利用围攻防御圈;二是利用所谓监视线。采用第一种方法有一个重要依据,那就是进攻者的力量,不会由于分割兵力而受到削弱。但是,进攻者力量会由于以下原因受到削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围绕要塞的阵地通常会使进攻的正面拉得太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本来要塞守备部队及前来解围的部队只是同进攻者对峙的部队,这时必须将其看作营垒心脏中的敌人部队,借助要塞的掩护,它们受到的损伤很小,因此它们的作用会得到极大增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围攻防御圈的防御只能是绝对防御,因为正面向外的环形配置在所有防御配置形式中是力量最弱的和最不利的。尤其不利于进行有力的出击。围攻防卫圈上的防御者只能在自己的工事中进行绝对的抵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八章,对运输队的攻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运输队的攻击和掩护属于战术问题。大多数运输队因为在战略上所处的位置而得到了比其他任何部队都安全的保障。运输队总是在自己军队的背后运动,或者在离敌人军队很远的地方运动。因此,敌人只使用小部队攻击它们,而这些小部队必须有强大的预备队做掩护,以免翼侧和背后遭到前来支缓运输队的军队的袭击。运输队的安全是依靠在战略上所处的位置来保障的,不是依靠护送部队的抵抗来保障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只有当战略态势使军队不得不从侧面,甚至违反常规地从前方运送物资时,运输队才会真正面临巨大的危险,成为敌人攻击的有利目标。因此,对敌人运输队的攻击,不管从战术上看多么容易,但从战略上看永远是不容易的,只有这敌人的交通线十分暴露的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的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十九章,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舍营不能看作一种防御手段,只能看作军队的一种状态,并且是一种战斗准备很差的状态。但在讨论进攻时,应该把舍营的敌人军队看作一个特殊的进攻目标,因为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是一种很特殊的进攻方式,这种进攻是一种具有特殊效果的战略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也就是对一支没有集中的敌人军队的进攻。假如使敌人军队不能到达预定的集中地点,或者使敌人军队在后方较远的地方另选一个集中地点,那么这一进攻就成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对敌人舍营进行袭击取得成功,那么进攻者得到的第一个利益是:敌人的集中地点后移的距离通常可以达到数日行程,由此导致敌人丧失的国土不会太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种进攻这开始时,可能同时袭击几个单个的舍营地,不是袭击所有的或很多的舍营地,因为袭击的目标过大,必然要扩大进攻的正面和分割进攻的兵力。这样袭击产生的效果,可以算作进攻者得到的第二个利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个利益是这种进攻能迫使敌人进行部分战斗,并且在战斗中遭受损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个利益是能够使敌人军队发生混乱和丧失士气,从而使其改变作战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但是,这种进攻即使很成功,取得的胜利很大,也很少能取得主力会战获胜那样大的战果。就手段的性质来看,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不仅是战术问题,而且部分地属于战略问题,因此这一整体行动大多由若干个战斗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舍理地组织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第一个要求是:在一定宽度的正面上进攻敌人的舍营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袭击几个舍营地,切断他们同其他舍营地的联系,使敌人陷入混乱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个要求是:各进攻阵地的方向,必须向心地指向一个预定的会合地点。这个会合地点应该是敌人的联络点,或者是在敌人军队的退却线上,最好是在敌人退却线通过的某一地形障碍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个要求是:各进攻纵队与敌人军队遭遇时,必须坚决、勇敢、大胆地进行攻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个要求是:敌人首先占领了阵地,对其战术进攻计划始终应该用进行迂回的方法来实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五个要求是:各进攻纵队应由各兵种编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六个要求是:如果战斗已经在敌人舍营线内开始,那么各进攻纵队,就应该让各兵种编成的前卫,尽可能地向前推进,利用快速运动增加敌人的混乱,而且把这作为迂回和切断敌人退路的主要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七个要求是:必须先指定军队一旦作战失利的退路和集合地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十章,牵制性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牵制性进攻是指为了使敌人把军队调离某一重要地点而对敌人国土进行的攻击。只有当进攻者的主要企图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不是夺取进攻的哪个地方时,才是牵制性进攻,否则依然是一般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牵制性进攻必须有一个进攻目标。只有当这个目标具有重要价值时,才能诱使敌人把军队调到那里;如果这个行动没有起到引诱敌人的作用,那么占领这个目标也是对进行这一行动所消耗的力量的补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塞、大仓库、大城市(特别是首府)、可以征收各种军税的地区,可以得到对敌国政府不满的该国臣民支持的地方,都可以作为这种进攻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牵制性进攻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这种进攻的主要要求是,应使敌人从主要战区撤出的兵力多于我方用于牵制性进攻的兵力。如果这种进攻所吸引的敌人兵力与我方使用的兵力相等,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牵制性进攻,而成为了次要进攻。由于有希望用少数兵力,取得特大成果所进行的次要进攻,应不应算作牵制性进攻。通常把一个国家正在抵抗敌国时受到的第三国的进攻称作牵制性进攻,只有这种进攻与一般进攻的进攻方向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用少量的兵力吸引较多的敌人兵力,必须具备能够造成这种结果的特殊条件。用以进行牵制性进攻的兵力越多,获得的利益就越小,牵制性进攻的规模越大,就越要求有利于牵制性进攻的其他条件起决定性作用。这些有利条件可能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进攻者派出进行牵制性进攻的军队后,主要进攻没有受到削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进攻者用牵制性进攻,可以威胁防御者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在受到这种进攻的地区内,敌国臣民对其政府怀有不满情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4,受到这种进攻的地区是可以提供大量作战物资的富饶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行牵制性进攻的机会并不多,而每一次这种进攻都会给本来没有战争的地区带来战争,所以,这种进攻常常能够激起敌人潜在的作战力量,假入敌人准备用民兵和民众武装来进行战争。这种情况就表现得尤为显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行大规模决战的可能性越小,这种进攻就越是可行。它不可是一种能够促使驻止的军队运动的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实施牵制性进攻的方法有:1,可以是一次真正的进攻。实施中,除了大胆和迅速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可以只造成将要进攻的假像而不真正进攻,这时的牵制性进攻就是佯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如果兵力足够,并且退路被限制于一定的地点,则建立一支支缓这一行动的预备队是实施这一进攻的一个重要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二十一章,入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攻是在国境附近进行,还是深入敌国腹地,是首先夺取要塞,还是首先寻找和不断追击敌人的主力,这都不取决于实行进攻的方式,而取决于当时的情况。深入敌国腹地比留在边境更有步骤,甚至更为谨慎,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深入敌国腹地正是一次猛烈的进攻获得成功的结果,因而同进攻没有什么区别。</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八篇,战争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一章,引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方面,我们看到军事行动好像十分简单,很多伟大的统帅谈到如何操纵和运用战争这部庞大的机器时,就好像在谈论一个人的行动,战争好像简化成了一次博斗。他们处理问题轻而易举,甚至不假思索。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需要理智加以研究的问题很多,战争涉及的方面很广,可谓无边无际,还有无数的行动方式要去选择。因此,我们会担心被拖到书呆子的泥坑里,在死板的概念的圈子里爬来爬去。然而,敏锐卓越的眼力、简单地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把整个军事行动看作一个人行动的方法是军事行动的灵魂,而且只有采取这样的方式,自由的智力活动才能够表现出来。想支配军事行动而不被军事行动所支配,这种自由的智力活动必不可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二章,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计划包括整个军事行动,并使它成为具有最终目的的统一行动。如果不明确战争要达到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就不能开始战争。这个主要思想归定了作战的所有方针、使用手段的范围和利用力量的大小,并一直影响到军事行动的最小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打挎敌人是军事行动的目标,交战双方都有这种想法,所以,这军事行动中不应该出现间歇,而且一方真正被打垮以前,不会出现平静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从人和构成战争的所有情况来看,敌对因素受到战争机器内部原因的阻止和节制,但这种阻止和节制引起的变化不是战争从其原始概念转变为具有形态的原因。大多数战争好象是发怒的双方拿起武器保卫自己和威胁对方,有机会就给对方以打击。这些战争不是两个相互破坏的因素的直接冲突,而是彼此这一起的接触中擦出火花的紧张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阻止战争全面爆发的阻力是战争在国家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量事物、力量和关系。发动战争需要一种力量克服阻力和人们的隋性。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力量不足。这种情境有时存在于交战双方的一方,使战争呈现一种按摡念来说不应该有的形态,成为半真半假的没有联系的状态,这样的战争几乎到处都可以见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不仅有它的原始概念规定的样子,而且有另外的样子。战争的形态不仅是由战争的纯概念决定的,而且包含和夹杂着战争的一切其它因素,并由它们决定的。这些其它因素即各个部分的自然的惰性和阻力、人的不彻底性和怯懦等。战争和他所具有的形态从当时起主导作用的思想、感情和各种关系中产生,以可能性、盖然性、幸运和不幸运的赌博为基础,严格的逻辑推论对这种赌博常常完全不起作用,甚至会成为智力活动的累赘的工具,战争还可能成为一种有时很战争、有时又不太像战争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三章,战争的内在联系和战争的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战争的内在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人们对战争的看法不同,有的认为战争巨有绝对形态,有的认为战争具有不同于绝对形态的现实形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所谓的战争的绝对形态中,一切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引起,并且都会很快地交织在一起,不存在没有联系的中性的空隙。战争内部包含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具有一系列连续进们的战斗构成的内在联系,每次作战都有胜利的顶点,因此,战争就只有一个结果,也就是最后的结果。在取得最后结果以前,交战双方没有赢得任何东西,也没有损失任何东西。根据这种看法,战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部分(各个结果)只有同整体联系起来才有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认为战争中的各个结果之间都有联系是一种看法,与其对立的是另一种看法。认为战争是由一些各自独立的结果构成的,前几个结果的输赢对以后的输赢没有什么影响,重要的是这些结果的总和,而且可以把每个结果积存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从事物的性质上看,第一种看法是正确的;从历史上看,第二种看法是正确的。但是在战争中,第一种看法完全适用的情况很少,而第二种看法没有第一种看法的补充就适用的情况就很少。如果坚持第一种看法,那么就应该承认,战争从一开始就必须看作一个整体,统帅迈出第一步时就必须明确一个目标,并使一切行动都指向这个目标。如果坚持第二种看法,那么就会追求每一个次要的利益,而把其余留待以后解决。虽然这两种看法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完全不适用的,但是第一种看法是基本观点,都应以它作为基础,第二种看法只是第一种看法在具体情况下的一种修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战争中,首先应该根据政治因素和政治关系产生的盖然性,来认识战争的特点和主要轮廓。根据这种盖然性,战争的特点越接近于绝对战争,战争的主要轮廓(包括交战国的民众)越广大和把民众卷入战争旋涡越深,那么战争的各个部分之间就越有联系,就越有必要这迈出第一步以前先考虑好最后一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战争目的的大小和使用力量的多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给予敌人多大压力,取决于交战双方政治要求的大小。如果双方都已经知道对方政治要求的大小,那么使用力量的尺度就会相同。但是双方政治要求的大小并不总是很明显,这可能是双方使用的手段之所以不同的第一个原因;各国的地位和国情不同,可能是第二个原因;各国政府的意志力、特点和能力不同,可能是第三个原因。这三个原因使人们不能准确地预测在战争中会遇到多大的抵抗,因而不能确定应该使用什么手段和可以制定什么目标。在战争中,由于使用力量不够,不仅不可能得到成果,反而可能遭到严重损失,所以交战双方都力图在力量上胜过对方,于是就产生了相互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导致在使用力量方面趋向极端,由此就会不考虑政治要求的大小,手段就会失去同目的的所有联系。但在多数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这个意图往往会因自己内在关系的牵制而不能实现,于是又回到折中的道路上,在行动时遵循这样的原则:只使用为达到政治目的所需的力量和确定为达到政治目的所需的目标。这时,智力活动就成为了艺术,也就是战为了一种迅速的判断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为了明确进行战争要使用多少手段,必须考虑交战双方的政治目的、双方的力量和各种关系、两国政府和人民的特性及能力、其他国家的政治结合并系和战争可能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而各种关系极为广泛及复杂。并且缺少正确可靠的尺度,因此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根据对各种关系的总的观察,才能判断即将发生的战争、战争可以追求的目标和必要的手段。这种判断是在军事活动中的任何判断一样,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它取决于国家首脑、政治家和统帅的智力水平和感情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都有其特有的限制条件和范围。在判断各个时代发生的事件时,必须考虑各个时代的特点。此外,受国家和军队的特殊条件限制的作战方法,必然还带有某种具有普遍性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处于绝对的形态,战争含有普遍适用的和必要的东西最多,但正如战争一旦突破了限制,就不可能重新被束缚住一样,未来的战争不会全都具有这种规模庞大的特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总之,进行战争的人制定的目标和拥有的手段,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具有时代的一般特性,最后还要服从于从战争的性质中必然必然得出的一般的结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四章,对战争的目标的进一步探讨一一打垮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的目标永远是打垮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为了打垮敌人,并不总是需要占领敌人的全部国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要密切注意交战国的主要情况。这些主要情况可以形成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即力量和运动的中心,所以力量都应该指向敌人的重心。四分五裂的国家的重心大多是首都;依赖强国的小国的重心大多是同盟国的军队;同盟国的重心是共同的利益;民众武装的重心是主要领导人和民众的情绪。假如敌人由于重心受到打击而失去平衡,那么胜利者就不应该让敌人有时间重心恢复平衡,应该继续打击敌人的重心,而不是以整体打击敌人的部分。如果以优势兵力占领了敌人的一个地区,只求占领这个地区却不去争取大的战果,是不能打垮敌人的。只有不断寻找敌人的重心,并向其投入全部力量,以求获得全胜,才能真正打垮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任何情况下,不论要打击的敌人的重心是什么,战胜和粉碎敌人军队是最可靠的第一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打挎敌人可以采取的主要方法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如果敌人的军队是起主要作用的力量,就打垮这支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2,如果敌人的首都既是国家权力中心,又是各政治团体和党派的所在地,就占领敌人的首都。3,如果敌人的最主要的同盟国比敌人还强大,就有效地打击这个同盟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两个或多个国家联合起来反对一个国家,从政治上看,它们所进行的是同一个战争,不过这种政治上的统一体统一的程度不同,因为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和追求,这一利益的独立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统一体的其他国家越是依附于一个国家,就越可以把不同的敌人看作一个敌人,也就越可以把主要行动简化为一次打击,这是取得成果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战胜几个敌人中的一个敌人而战胜其余的敌人,则打垮这个敌人就是战争的目标,因为击中了这个敌人也就击中了整个战争的重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极少数情况下,不能把几个重心归结为一个中心,这样的战争只能被看作两个或者多个各有各的目标的战争。敌人也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占有很大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谈不上打垮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打垮敌人在个目标在下例情况下才是可能的和适宜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首先,我们拥有的兵力必须足以打击敌人军队,获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经受得起必要的兵力消耗,可以把胜利发展到敌人不能恢复均势的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其次,在政治上,我们的处境必须保证胜利不致招来新的强大的敌人,不致为了对付新的敌人而舍弃原来的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交战双方在军事行动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双方的特殊情况相互抵消,那么首先,失败者可以从时间中得到利益。嫉妒、猜疑、忧虑、义愤是不幸者的保护伞,会给不幸者招来朋友,还会削弱和瓦解不幸者的敌人的同盟。其次,胜利者保护最初的胜利需要消耗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消耗不是一次就可以完结的,而是持续不断的,因而国家续续供给力量会越来越困难,以至最后可能无法承担。由此看来,仅是时间就可以使战局发生巨大变化。当失败者不再可能实施反攻,局势不再可能发生有利于失败者的剧变时,时间可能成为胜利者的力量中的一个因素。占领完成得越快越好,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占领某一地区,就应该一鼓作气的完成占领。如果完成这一行动的时间超过必须的时间,那么不仅不能使占领更容易,反而会使占领更困难。因此,速战速决是进攻战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步骤的进攻战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夺取进攻中的敌人要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储备必要的物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在仓库、桥梁、阵地等重要地点构筑坚固工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4,军队在冬营或舍营中休息。5,等待来年的补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有的人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把整个进攻划分为干阶段,在运动中确定多个停歇点,认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新的基地和新的力量,好像自己的国家跟在自己的军队后边一样,而军队随着每一次新的进军都可以获得新的力量。这些可能更利于进攻战的进行,但不能保证进攻战取得成果,而且这些大多只是用来掩饰统帅的矛盾心里和政府缺乏坚决进攻精神的借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等待新的补充对交战双方来说都同样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当我们休息时,敌人在同一时间内也得到了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在城市内和阵地上构筑坚固工事不是军队的事情,因此不能成为停止不前的理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4,军队在驻止时比在前进中更需要给养。如果前进很顺利,往往可以把敌人的储备品占为己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5,不能把夺取敌人的要塞看作进攻的停顿;相反,是更为猛烈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总之,在进攻战中,任何划分阶段、设立停歇点和中间站的做法都不合理。它们不会使取得的成果更有把握,而会使取得的成果更没有把握。例如,在通常情况万,从中间站出发不过能向目标作第二次前进;如果有作第二次进前的可能,那么中间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力量一开始就不足以达到预定的目标,那么始终达不到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能够确立以彻底打垮敌人为目标,就不能轻易采取只以保持已占有的东西为直接目标的防御。对于任何防御来说,一旦用尽了防御的利益,就应根据自己的力量转入进攻。因此,打垮敌人应该看作防御的本来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五章,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探讨(续)一一有限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实现打垮敌人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占有很大优势,具有敢作敢为即冒险的精神。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军事行动的目标只有两种:一是夺取敌国的一部分国土;一是保卫本国国土,等待有利时机。后一种目标通常是防御战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未来确实有可能提供有利时机,那么才有理由进行等待,即进行防御战;相反,如果未来不会带来有利时机,而是给敌人带来更好的前景,那么只能充分利用当前的时机采取进攻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交战双方都不期待未来能够带来什么肯定的东西,也就是双方都不可能从前景中得到任何行动的依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时,采取进攻战的显然是抱有积极动机的一方,因为这一方正是为了战争的目的而进行战争准备的,浪费时间对其来说就是一种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这种情况下,决定采取进攻战还是防御战所依据的理由与作战双方的兵力对比没有多少关系。假设一个小国与一个兵力占很大优势的国家发生冲突,并且这个小国已预见到自己的处境将逐渐恶化,既然不能避这次战争,那么它就要利用处境还不得糟糕的时期实施进攻,以期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或暂时获得一些利益以备后用,而进攻本身不一定会给他带来大的利益,可能还会使兵力上的差距变得更大。假如一个小国确实获知敌人会向他进攻,那么它应该利用防御来对付敌人,以便取得最初的成果,而且这样做也能避免遭到丧失时间的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六章,政治目的对战争目标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政治目的对战争目标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欧洲政治中的一种惯例,就是加如同盟的国家承担相互支援的义务,但是一个国家并不由此就一定与其他国家同仇敌忾、利害一致。它不会考虑战争的对象是谁和敌人使用了多少力量,而是按约定派出为数有限的援军。这履行这种义务时,它并不认自己同敌人已经处于真正的战争中。如果援军失利,它就会认为尽到了义务,而尽可能地寻求脱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假如同盟国能把约定提供的援军,完全交给正在作战的同一阵营的国家使用,那么事情就有了某种内在联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援军都有自己的统帅,统帅通常只按照本国的意志行事,而本国给统帅规定的目标,总是同本国的不彻底的意图相一致。甚至当两个国家共同与第三个国家进行真正的战争时,也不一定意味着这两个国家必然把第三个国家看作真正的敌人,而常常像做生意哪样行事。即使这两个国家有很大的共同利益,一方也不会毫无保留地援助另一方。这种战争态度是十分普遍的,不仅出于外交习惯,而且源于人类的促限性和人性的弱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即使这一个国家单独对另一个国家进行的战争中,政治原因对战争的进行也有很大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战争中,如果有一方发现自己不像原来希望的那样比敌人强大,就会感到缺乏军费和这样哪样的手段,就会缺乏足以激起干劲的精神力量,于是只好尽量地应付,希望未来发生有利的事情。在这种情境下,战争就会像病人一样勉强地拖延着。由此,战争中的相互作用,双方都想胜过对方的竞争性等因素就会消失在弱小的动机引起的停顿状态中,而且双方都不太可能再冒险,而是这大大缩小的范围内进行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军事行动中的缓和因素越多,也就是动机越弱,行动就越消极被动,就越少,就越不需要指导原则。如此一来,整个军事艺术就变得小心谨慎,它的主要任务只在于摇摆不定的均势不致突然发生对自己不利的变化,使半真半假的战争不致变成真正的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工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是政治交往用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交往不因战争而中断,不管使用怎样的手段,它总是存在,战争所遵循并受约束的主要路径只能是贯穿整个战争的政治交往的主要路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甚至当战争完全是敌对感情的无所顾忌的发泄时,所有作为战争的基础和决定战争主要方向的因素,如双方的力量、双方的同盟者、双方的人民和政府的特点等,都带有政治的性质,都与政治交往紧密结合。战争现实并不像战争概念所规定的那样趋向极端,其本身就有矛盾性和不彻底性,因而战争是不可能完全服从其自身规律的,必须把它看作另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就是政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政治在使用战争时,很少考虑最终的可能性,而只以最直接的盖然性作为依据。如果整个军事行动呈现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像变成了一场赌博。那么,每个政府的政治就都想在这场赌博中胜过敌人,因此,政治就把战争变成了单纯的工具。战争从属于政治,政治越宏伟有力,战争也就越宏伟有力,甚至可以达到这种形态的绝对高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然,政治因素不能渗透到战争的各个细节,但是,政治因素对制定整个战争计划、战局计划和会战计划等有决定性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战争是单纯由敌对感情引发的,那么可以设想成政治观点随战争的爆发而消失,然而,战争是政治的表现,设想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是荒谬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战争由政治产生,政治是头脑,战争是工具。战争的主要路径和指导战争的最高原则只能是政治观点。假如政治向战争提出战争不能实现的要求,则政治违背了应该了解他想使用的工具这一前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简单地说,军事艺术在他的最高领域里成了政治,是打仗的政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虽然今天的军事非常复杂,并且有了很大发展,但战争的主要轮廓仍然由政府决定,也就是由政治当局而不是军事当局决定。就连军事艺术的变革,也是政治改变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总之,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具有政治的特性,必须用政治的尺度加以衡量。战争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战争里以剑代笔,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七章,有限目标的进攻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就算战争不能以打垮敌人为目标,但仍然可以有一个直接的积极目标,这个直接目标只能是占领敌人的国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占领敌人的国土可以削弱敌人的国家力量,从而削弱他的军队,也可以增强我们的国家力量和军队;可以把进行战争的负担转嫁给敌人;在鉴定和约时,可以把占领的地区看作高价值的等价物,占有这些地区,或者用来换取其它的利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的军队由于占领敌人的地区而受到的削弱程度不同,这取决于所占领地区的地理位置。这个地区越是相当于我们国土的补充部分,也就是被我们国土包围或者与我们国土接壤,越是位于我们军队主力的方向上,我们军队受到的削弱就越轻;反之,这个地区距离我们国土位置偏远,地形不利,那么我们的军队就会受到削弱。所以,是否应该把占领的地区作为目标,取决于有无守住这个地区的可能,或者占领这个地区有无可能抵偿为此付出的代价,尤其要考虑在遭到猛烈还击时是否完全失去平衡。进攻并不总是可以抵偿在其他地方所遭受的损失,当我们占领敌人的部分地区时,敌人可能在其他地点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即使这两个地区的价值相同,但我我因为敌人的占领而遭受的损失总是大于我们占领一个地区而获得的利益。当然,这种情况对敌人来说也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进行有限目标的进攻中,对于不在进攻直接掩护下的其他地点更要进行防御,也绝不能像在以敌国的重心为目标的进攻中那样充分集中兵力。在这有限目标的进攻中,一切都没有轻重之分,整个军事行动会更加分散,阻力会处处增大,偶然性会处处增加。而这样的趋势会牵制统帅,使他越来越失去作用。这时,统帅越自信,就越有办法和力量,就越会力图摆脱这种趋势,让某一地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八章,有限目标的防御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防御战的最终目标绝不是绝对消极的,即使力量最弱的防御者,也必定拥有某种能够影响和威胁进攻者的手段。防御战的这种目标是疲惫进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进攻者追求的是积极的目标,除了兵力损失以外,它的任何一个没有成功的行动都可以算作后退。防御者因为被进攻而遭到的损失并不是无谓的牺牲,因为他的目标就是据守。这似乎可以说,防御者的积极目标是据守,进攻者在经过多次无效的尝试之后会感到疲惫而可能放弃进攻。但实际情况是进攻者不一定这样做。因为从总体上看,防御者处于不利地位,遭到的削弱要比进攻者大,一方面是由于防御者是较弱的一方,另一方面是由于防御者的一部分国土和补给基地会被进攻者占领。因此,进攻者放弃进攻的想法是没有依据的。防御者除了抵御连续进攻以外,不采取其他任何行动,就没有办法避免进攻迟早会成功的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等待是防御本来固有的特征,包括情况的变化、处境的改善和期待外力来帮助改善。外力来帮助改善是指政治关系的改变。在防御者因为兵力弱小而不能进行猛烈还击时,等待就成为目标。但不是每一次防御都是这样。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在有可能以还击作为目标时,也可以采取防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开始就应该区分两种情况,因为它们对防御有不同的影响:第一种情况,防御者力图长期完整地占有并保护自己的国土,以赢得最多的时间,而赢得时间是达到目标的唯一途径,防御者通常也可以达到积极目标,这能为其提供媾和时实现自己意图的机会,但不能把积极目标列入战争计划。战略上处于被动状态时,防御者可能在一些地点取得的利益仅仅是抵抗住进攻者的进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即使在这些地点取得了优势,也必须转用于别的地点,因为此时各处的情况都很危急,如果防御者连这样做的机会都没有,则往往去取得暂时的机会得以喘息。当防御者的兵力不是太弱小时,也可以采取一些小规模的进攻行动,如入侵、牵制性进攻、进攻个别的要塞等,但这时主要的目的是获得暂时的利益,而不是永久地占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种情况,防御中已经拥有积极的意图,而且各种条件越允许进行还击,积极的性质就越多,就越要主动地进行防御,以便有把握地进行还击,由此,防御者给进攻者设下的圈套也就越大胆,最大胆的和效果最大的圈套是向本国腹地退却,这是同其他防御差别最大的一种手段。总之,只有通过积极的防御,也就是以决战为目标,而不是以纯粹的等待为目标,才能获得巨大的利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第九章,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战争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有两个主要原则贯穿在整个战争计划中,并且作为一切行动的准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个主要原则是尽可能地集中行动,把敌人的力量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个重心,甚至归结为一个重心;同时把这些重心的打击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次主要行动,甚至归结为一次主要行动;最后,把所有的次要行动尽可能保持在从属的地位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个主要原则是尽可能地迅速行动,没有充分的理由就不要停顿,不要走弯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把敌人的力量归结为一个重心取决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敌人军队的政治关系。如果敌人只有一个国家的军队,那么把它归结为一个重心大多没有困难。如果敌人是同盟国的军队,有的国家的军队只是履行同盟的义务,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那么把它们归结为一个重心的困难也不是很大。如果敌人是拥有共同目的的同盟国的军队,那么归结为一个重心最为困难,要看他们之间的友好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敌人各支军队的战区的位置。如果敌人的多支军队在同一个战区内集结成一支军队,那么他们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如果敌人是在同一个战区内的不同国家的多支军队,那么他们的统一就不是绝对的,但各支军队之间有密切关系,对一支军队的打击会影响其他军队。如果各支军队配置在相邻的几个战区内,没有巨大的天然障碍把这些战区完全隔开,那么一个战区会对其他战区发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各个战区相距很远,中间还隔有中立地区或大山脉等天然障碍,那么一个战区对另一个战区,不一定会发生影响。如果各个战区是在被攻击的国家的完全不同的方向上,以至对这些战区的行动是在离心方向上进行的,那么各个战区之间就几乎互不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因为敌人力量的分合和联系是不同的,所以只有在具体情况下,才能够看清一个战区发生的事情,对另一个战区有多大影响,然后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敌人力量归结为多个重心或是一个重心。只有在次要行动能够带来不同寻常的利益的情况下,才可以放弃把一切力量指向敌人力量的重心这一原则,但是这种情况还要有一个前提,哪就是我们有决定性的优势,在进行次要行动时,主要地点不至有过多的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制定战争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第一个关点是,找出敌人力量的各个重心,并且尽可能把这些重心归结为一个重心。第二个观点是,把用于进攻这一重心的兵力集中使用于一次主要行动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分兵前进的理由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参加进攻的国家的位置不适宜集中兵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要走弯路和浪费时间才能集中兵力,并且为此可能削弱打击的锐气和速度,而分兵前进并没有太大的危险,那么分兵前进就是合理的。如果同时进攻的几支盟国军队的位置不是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前后重叠,而是并列地面对被攻击的国家,那么这种进攻方式就是浪费时间和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分兵前进可以取得较大的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这里所说的分兵前进是向一个重心的分兵前进。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向心进攻都是容易取得较大成果的,但是这种运用分割的兵力在较大的战区内作战,因而较为冒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战区的扩大可以作为分兵前进的理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进攻的军队顺利地深入敌国腹地时,不仅可以控制经过的路线上的哪些地区,而且可以向两侧扩展,如果敌人国内的团结不紧密,人民脆弱并且缺乏战争锻炼,那么进攻的军队不用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占领广阔的地区。如果敌人国内的团结紧密,人民既勇敢又忠诚,那么进攻的军队在自己后面所控制的地区将接近于狭小的三角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进攻者为了摆脱这种不利情况,就有必要把前进的正面扩大到一定宽度。如果敌人军队集中到一个地点,那么进攻者离这一地点越近,正面宽度就要越小。如果敌人配置在一定的宽度上,那么进攻者在同样宽的正面上前进就不适宜。主要地点的决战,在多数情况下会同时决定次要地点的胜负。能够对次要部分的抵抗起作用的情况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这幅员辽阔而且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中,主要地点上的决定性打击可以推迟进行,不必急于把一切力量都集中到主要地点上。第二种情况:一些次要地点因为有多个要塞而具有特殊的独立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对主要地点的打击,撼动不了次要地点,是由于敌人在次要地点上真正配置了军队。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者不能一开始就放弃自己的交通线,必须把这些次要地点看作无法避开的问题,派兵力去攻击他们。有人甚至更加小心谨慎,认为主要地点的进攻同次要地点的进攻完全一致,如果敌人不肯从次要地点退却,就应该把主要行动也停下来。按这个认识行动,运动速度就会减慢,进攻力量就会减弱,偶然事件就会增多,时间消耗就会增大,所以这个认识同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进攻完全矛盾。把主要进攻依赖于次要地点的行动要坚决反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4,易于取得给养是分兵前的的理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与消除错误关念有关的问题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统帅应该争取在计划中的主力会战,争取在能够获得兵力和有利条件下的主力会战。为此,统帅要不惜一切代价,在围攻、包围、守备等方面少用兵力,而以优势兵力使进攻像一支用强大的力量射出去的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二,在战略范围,地势高主要在防御中具有主要意义,而对进攻而言,只能在某一次攻击中表现出重要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三,认为保护交通线必须用进攻那样多的兵力,并具有进攻那样的重要性,不是根据地理位置分两路前进,而是分三路前进,这三路也许变成五路甚至七路,这是陈词滥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四,认何一次大规模进攻都不应该依靠次要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战争论.精简珍藏版》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西历1780一1831),德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将军。他一生参加了四次著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1812年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在担任军官学校校长的12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运用辩证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及其思想成果,著就《战争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主编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王湘穗,退役空军大校,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航空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会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副秘书长。主要著作《币缘论》、《三居其一》等;与乔良合作《超级战》、《军官素质论》、《割裂世界的战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评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最高效的学习,是看经过历史筛选的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一金一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部人类活动史,大半部是军事活动史。军事活动、惨烈、残酷、悲壮。军事人物在这一活动中的种种观察,谋划和思考,强烈又集中地反应出人类的生存智慧。这些智慧,至今仍是我们认识历史,审度当下,瞻望未来的精神宝库。这部文库所收著述,便有此功用。只是其中奥义,需要一双慧眼去区别和领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一乔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优秀的西方军人用心和血打造的战争感悟,穿越历史时空之后,已成世界经典军事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一戴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