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美丽,是你读书时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自信,是书籍给予你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一本好书,总值得我们反复品味,</p><p class="ql-block"> 一段好的文字,更值得我们切磋琢磨。</p> <p class="ql-block"> 为了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终身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好书滋养教师的情操,激发全体教师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薛家湾第三幼儿园教师共读了《完整的成长》一书,旨在为教师蓄能、为教育蓄力。</p> <p class="ql-block"> 《完整的成长》讲述了儿童如何在成人创造的外在世界中创造“自我”,如何让儿童成为自己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主人,如何在关爱儿童的同时看到儿童自我成长的力量,将其培育为一个完整的人。它提倡对儿童生命的尊重,诠释完整的人与完整的成长的真正内涵。</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通过音频分享的方式讲述了《完整的成长》这本书,书中一件件真实的案例,一句句丝丝入扣地剖析,一个个儿童生命自我创造的金点子娓娓道来,如沐浴春风,让我们走出教育盲区,找到驶向成功彼岸的灯塔。</p> 精句摘录 <p class="ql-block"> 1.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p><p class="ql-block"> 2. 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p><p class="ql-block"> 3. 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自感觉。</p><p class="ql-block"> 4. 当儿童感觉到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p><p class="ql-block"> 5.理性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能量。各种印象被整理、排列起来服务于理性,儿童吸收他的最初的印象来扶助理性。</p><p class="ql-block"> 6.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觉知识敏感期。</p><p class="ql-block"> 7.儿童保留他所得到的清晰印象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当这些印象清晰,并且对它们进行了区分之后,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p><p class="ql-block"> 8.儿童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复。</p> <p class="ql-block"> 孙瑞雪说:“完整的成长需要借助于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受到自己精神胚胎的引领。”我想,这正与我所致力于营造爱与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提高其专注力的观点不谋而合。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获得完整的成长,从而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编辑:田艳</p><p class="ql-block">审核:齐齐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