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实事 聚力结对帮扶 ——百圣源小学做好“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民生实事 助力乡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百圣源诚信教育.教学篇 李慧

<p class="ql-block">  根据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精神,2023年,蛟河市百圣源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完成了“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项目校信息化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建设民生实事工作,并与蛟河市漂河镇二道村小学、蛟河市漂河镇青背先进村小学建立了城乡学校帮扶共同体机制。通过以城带乡、以优扶弱、优质资源共享,务实开展城乡结对帮扶工作,着力解决村小师资力量薄弱、开不齐开不全学科的问题,帮扶效果显著,师生家长满意度持续上升。</p> <p class="ql-block">一、保证资金投入,设备采购有力度</p> <p class="ql-block">  蛟河市百圣源小学使用吉林省“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校建设项目专项补助资金15万元,采购了移动录播1套、购置了1台86寸液晶一体机、升级了1套学校录播教室系统,信息化设备的完善为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项设备有序运转,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益。</p> <p class="ql-block">二、同频同屏共学,学生培养有温度</p> <p class="ql-block">  1.高度重视严管理。为了让村小学生享受到和城镇孩子同样的优质资源,百圣源小学采用“同步课堂”“云端送教”“网络教研”的方式推进常态化帮扶工作,成立了城乡学校帮扶共同体管理团队,由一把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全面监管专递课堂工作。</p> <p class="ql-block">  2.按需送教重实效。根据结对帮扶村小需求建立帮扶课表,开设了语、数、英、音、体、美、科学共七个学科帮扶课程。在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师充分考虑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语文学科强化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多交流、多讨论、多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充分挖掘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素养。英语学科肢体教学语言丰富,活动形式多样。音乐学科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倡导小乐器进课堂,村小学生也能学得一技之长。美术学科结合学生特点,增加手工制作内容,让村小的学生就地取材完成手工作品。体育学科球类课不仅有对村小学生的技术动作指导,还组织开展城乡学生间线上PK赛,提升了村小学生的球类运动技能,受到村小学生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  3.全面帮扶促提升。为使城乡学校帮扶共同体达到双向互动交流,在网络教学设备和软件的使用上、教师的沟通上、学生学习参与形式上,开展线下实地调研,组织培训研讨,探索专递课堂的教学模式,确保帮扶工作有实效。骨干名优教师除了采用同步课堂的方式外,还采取线上支教的方式进行“云端送课”,保证了村小学生的上课质量。仅2023年,为结对帮扶校送课105节,惠及31名乡村教师和95名乡村学生。</p> <p class="ql-block">三、线上线下勤交流,互帮互助有热度</p> <p class="ql-block">  1.线下拜师结对。为改善村小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提高村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建立城乡学校师生间的良好关系,百圣源小学特选派音乐、美术学科骨干教师对帮扶学校进行线下送教活动,双方学校结对帮扶的教师当场结成师徒对子,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夯实了城乡学校帮扶共同体的教师提能、学生提质作用。</p> <p class="ql-block">  2.线上互动教研。为切实发挥城乡学校帮扶共同体的作用,百圣源小学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教研交流活动,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根据学科和年级分别进行常态化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促进村小教师的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在“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项目的推动下,百圣源小学同结对帮扶校构建了“数字赋能、以强带弱、研用结合”的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实现数字赋能乡村教育振兴,助力乡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p>

帮扶

结对

学科

村小

百圣源

城乡

教师

小学

小学生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