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榘将军之子陈人康回故乡寻访父亲的足迹(董玉清)

董玉清

<p class="ql-block">传承红色家风 赓续红色血脉 </p><p class="ql-block">陈士榘将军之子陈人康回故乡寻访父亲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董玉清撰文/摄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挖井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荆门籍开国上将陈士榘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期间,为支援湖北荆门家乡兴修漳河水利工程建设,经请示党中央指挥工程兵部队调动一支机械化工程连队驾驶几十辆运输卡车,支援漳河修堤筑坝运送土石方施工长达到一年多,加快了漳河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今天荆门人民能喝上清洁甘甜的漳河水,不能忘记陈士榘将军对家乡所做出的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陈士榘将军是1927年4月从荆门掇刀陈集村上走出去投身革命,参加秋收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央工农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奔赴抗日前线打败日本侵略军,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的功臣。也是荆门籍唯一的一位开国上将。陈士榘将军的父亲陈午霆、二叔父陈雨苍(早期中共党员)都是辛亥革命的功臣,曾追随孙中山参加了推翻清朝统治武昌首义,向腐朽的清王朝统治政权打响了第一枪。</p><p class="ql-block"> 12月18日,中国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开国上将陈士榘将军四子陈人康应邀回湖北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暨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大会”后,他为了传承红色家风,赓续红色血脉,又专程从武汉回到荆门故乡,寻访父亲的足迹,追忆父辈的人生坐标。</p><p class="ql-block"> 今年71岁的陈人康,是开国上将陈士榘的第四个儿子,1968年参军入党,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1985年转业到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作,担任教授。退休后一直从事秋收起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工作,也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成员,被誉为全国的“红色宣讲达人”,著有《一生紧随毛泽东: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等书籍。</p><p class="ql-block"> 12月19日,陈人康回到荆门故乡后,他怀着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感恩心情,在荆门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会长张保民、荆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述华、陈士榘将军侄儿陈宪桥等陪同下,登上荆门城区西宝山上革命烈士陵园祭拜已故的父亲,向父亲的雕像敬献了花篮。随后,他又来到掇刀区团林铺镇红色陈集,将军故里,瞻仰父亲的老故居,寻根祭祖,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他走进经过修缮面貌焕然一新的“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看到屋内两边摆放的书桌,一边是“读书学习,树立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另一边是“红色家凤,代代相传,永远爱国爱民”,他顿时感慨万千,发自肺腑地说:“当地党和政府重视红色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令人感到十分心慰的一件大好事。作为新中国的革命后代,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中国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当天,陈人康还参观了荆门市博物馆红色革命展厅、掇刀区望兵石红军小学。据悉,“红军小学”是陈人康2019年从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为荆门争取回来的一块红色教育品牌。</p><p class="ql-block"> 12月20日,陈人康沿着父亲的足迹寻访漳河。第一站,他来到漳河水库观音寺大坝,瞭望了绿水青山波澜壮阔的漳河,参观了漳河工程历史文化主题展览馆。第二站,他又来到漳河上游水库最大的半岛一一小青岛,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创建的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参观了《“水中大熊猫“索氏桃花水母》宣传展厅,并对漳河水质环境优越,生长的桃花水母给予了高度赞称。他说,漳河是荆楚大地上难得的一处绿水青山的风水宝地,桃花水母是漳河珍贵的瑰宝。今天漳河已成为荆当两地人民的“母亲河”,我们应该感谢父辈们当年为修建漳河所作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据悉,12月25日,陈人康还将亲自率领开国将帅子女参访团,专程到荆门开展红色传统教育,寻访红色革命足迹,参观掇刀区团林镇红色陈集、将军故里“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推广宣传荆门,扩大荆门在海内外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为将军父亲铜像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瞻仰将军父亲故居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瞻仰将军父亲故居</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瞻仰将军父亲故居</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瞻仰将军父亲故居</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瞻仰将军父亲故居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荆门市博物馆红色革命历史展厅</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掇刀区望兵石红军小学</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漳河工程历史文化主题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漳河工程历史文化主题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漳河工程历史文化主题展览馆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p> <p class="ql-block">陈人康参观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董玉清,生于1957年5月,祖籍浙江镇海,出生于湖北宜都,生长于松滋,现在定居于荆门。荆门日报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96年加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1998年主编出版《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出版摄影专集《中国鸟类》荣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其个人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中华环境奖、地球奖、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等荣誉称号。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创始人,现为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