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乎盛景——汉阳陵博物院参观记

小满梧桐🌿

<h1>  我们是从博物馆东侧靠近银杏林的这个门买票进来的——太阳很大,路边开着紫微花。四周似乎没看到明显的遗址痕迹,倒是没走几步,便看到了汉阳陵考古陈列馆。那就从这里,开启对汉代“文景之治”的了解,对汉景帝刘启的了解吧。</h1> (入口处的指示牌) (不知道汉代有没有紫薇花) <h1> <font color="#ff8a00"><b> 【第一/考古陈列馆】</b></font><br> 公元前157年,汉王朝迎来了它的第四任君主——31岁的汉景帝刘启。景帝执政期间继承了父亲文帝“无为而治”的理政思想,经济上轻徭薄赋、鼓励农耕,政治上整顿吏治、宽省刑狱,军事上加强武备、平乱抚远,将汉朝的综合国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家将文帝、景帝共同缔造的这段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黄金时代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也为接下来武帝刘彻开疆拓土、凿空西域的伟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h1><h1> 公元前141年,47的刘启驾崩于未央宫,谥号“孝景”,入葬阳陵。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评价汉景帝:“因修静默,勉人于农,率下以德。”</h1> <h1>  汉代人“事死如事生”,营建帝陵是和立太子、祀宗庙、兴兵戎同等重要的国家大事,投入巨大、历时长久、劳力众多,堪称一项浩大的“国家重点工程”。汉代皇帝一般从即位之初便“豫作寿陵”,阳陵主体工程始于景帝执政的第五年(公元前152年),到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王皇后入葬告一段落,前后历时二十八年。近三十年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证实阳陵在规划和建设方面已臻成熟。</h1> (“阳陵口”戳印瓦片,六号建筑遗址) <h1>  【营建职责分工】<br> 丞相,总领营建;将作大匠(将作少府),负责陵园设施建设;少府,负责随葬品供给;复土将军(或校尉),负责陵墓填土和堆土;大农令(治粟内史),为帝陵营建提供经费支持;陵邑官员及相关机构,负责后勤保障。</h1> <h1>  【刑徒,阳陵的主要施工者】<br>  刑徒,是汉代因罪被罚劳役的人,作为营建国家重点工程的主要劳动力,常因繁重的劳动、恶劣的生活条件伤病而亡,就近葬于服役之地。根据考古发现,在阳陵陵园西北方一处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范围内,约有上万具尸骨的墓葬,其排列无序、葬式不一且均无棺椁,许多骨架上还留有钳(以铁束颈为“钳”)、釱(di,以铁束足为“釱”)等刑具,推测此处应为修陵刑徒墓地,可见阳陵营建动用了大量刑徒。</h1> <h1>  【微缩帝国的盛景再现】<br>  阳陵是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帝、后各有独立陵园,共同构成阳陵的主体,陵庙、寝园、南北区外藏坑、陪葬墓等附属设施均以帝陵为中心设置。按照西汉帝陵的营建理念,根源于“灵魂不灭”的生死观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陵园的营建以现实世界为蓝本,是西汉帝国的缩影。有研究认为,阳陵陵园的规划设计受到了汉长安城布局的影响,陵园可能象征都城长安,帝后陵园、陵庙寝园、陵园垣墙或隐喻着宫殿、官署、礼制建筑及城垣。</h1> (阳陵布局图) <h1>  【小知识点】<br> 四神,也称“象”或“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威武而祥瑞的神兽,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代表四方之灵。汉代人在瓦当、砖石上制作四神图案,用于宫阙殿阁等建筑上以标示方位、彰显等级。阳陵宗庙遗址出土的四神空心砖,形象质朴生动,线条舒展有力,寓动于静,反映了汉代人的宇宙观、政治观。 </h1> (青龙纹空心砖,宗庙遗址) <h1>  阳陵陵园平面为东西向长方形,长1820米,宽1380米,整体坐西面东。帝陵位于陵园中部偏西,后陵、南北区外藏坑及礼制建筑遗址有序分布于陵园各处。帝陵封土高32.28米,底部东西边长167.5米,南北边长168.5米,顶部东西边长63.5米,南北边长56米。王皇后陵家距帝陵450米,规格路小,形制相同。整个陵园规划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其设计理念体现了皇权意识,反映出高度集权的等级观念。</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知识点】</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阙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一般用于宫殿、宅第、陵墓、祠庙等高等级建筑前,夹门而建,左右对称,以标识使用者的身份地位。考古发现,阳陵帝陵陵园四正设门,均为三出,与汉制皇帝使用三出阙,二千石以上官员使用两出阙,一般官员只能使用单阙相符,显示出皇家陵园的尊荣。</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考古资料看,三出阙由一组大小依次递减的三个长方形阙台组成,连接陵园垣墙的副阙台最窄,主阙台稍宽,门塾处最宽。整体布局规整,结构严谨,空间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伟,装饰华丽。</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帝陵南阙门遗址东西全长134米,南北宽10.4——27.2米,残存高度6米,总面积约2380平方米。阙台、回廊、散水乃至踏步台阶、柱槽遗迹宛然,东西两部分规模基本一致,结构完全相同,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设计理念。帝陵东阙门遗址与南阙门遗址的规模、形制、结构基本一致,西邻帝陵主墓道,东接陵园东神道。考古资料揭示,东阙门装饰色彩以青色为主,南阙门以红色为主,反映出西汉社会盛行的“五行”观念。 </h1> <h1>  遥想阳陵陵园建成之初,此地应是陵冢高耸,阙门巍然,殿屋重重,一派肃穆威严而又蓬勃峥嵘的景象。两千多年的岁月风尘,虽然早已掩埋了轩峻壮丽的皇家陵园,但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勘探发掘,从遗址留存下的建筑规制、建筑材料及其他出土文物,仍然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想象来复原这恢弘壮丽的帝后陵园以及感受到大气磅礴的汉室雄风。</h1> (持帚俑,四号建筑遗址) (持帚俑,四号建筑遗址)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代官印制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同级别官员的印章在印材质地、印钮形制、绶带颜色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多在文书囊笥(si)外加绳捆扎,绳结处用胶泥加封以防文书内容外泄,并在其上钤印官印,称为“封泥”,与印相表里。帝陵东侧外藏坑出土印章、封泥数十枚,多为中央机构主官及其属官印,虽为明器,但形制均符合规制,时代脉络清晰,是推断外藏坑内涵的重要物证之一。</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例如帝陵东侧13、14、16号外藏坑出土多件“大官”字样的印章和封泥。</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u>“大官”即太官,是汉代“九卿”之少府所辖机构。</u></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结合伴出的陶塑动物、陶仓、粮食遗迹、动物遗骸等相关遗存,这些外藏坑应象征负责制作宫廷膳食的太官署。</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帝陵东侧15号外藏坑出土带有“仓印”“甘泉仓印”“别臧(藏)官印”“导官令印”等文字的印章和封泥多枚,还发现黍、麦等农作物遗迹以及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标本。</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u>导官与太官、汤官是隶属于少府主管御膳的三大机构,导官负责食材的初加工,</u></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主官为“导官令”,有丞为副。据出土印章和农作物遗存分析,该坑象征着“导官”及其所属机构。</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民以食为天”,饮食既是古人现世快乐的重要来源,也是维持黄泉世界“长乐”必不可少的要素。阳陵出土比例较大的贮藏器、炊具、盛食器等,器皿可搭配成套,展现出从储藏、制作到食用的完整过程;器内常见食物遗存,黍麦稷豆、鱼贝鹿豕(shǐ)、羹茗醴(lǐ)浆应有尽有,令人仿佛身临其中,寄托着古人对“来世”生活的美好期冀。</h1> (陶灶,南区外藏坑) (陶灶,东区陪葬墓) (陶灶,东区陪葬墓) (陶舟形器,南区外藏坑) (原始瓷壶,东区陪葬墓) (釉陶壶,东区陪葬墓) (彩绘陶鼎,东区陪葬墓) (彩绘陶壶,东区陪葬墓) <h1>  【沉箭式陶漏壶】<br> 此器为单壶结构的早期计时器,使用方法为壶中加入适量的水,在水面浮置一竹或木质托盖,其中央插入一支有刻度的标尺,称为“箭尺”或“刻箭”,经壶盖上的小孔穿出。随着水从下部小孔流出,水位下降,即可通过相应刻度计量时间,循时而作。 </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早的宦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帝陵东侧外藏坑出土大量着衣式陶俑,多为男性,其中有一类是考古所见最早的宦者形象,为阳陵重要考古发现之一。17号外藏坑还发现“宦者丞印”鼻钮铜印一枚。</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u>“宦者”既是西汉时期对宫闱服侍人员的称谓,也是其管理机构的名称,隶属于少府,</u></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官为宦者令,有丞为副。西汉时期,宦者一般由身份卑贱之人为之,或由被处以宫刑的罪犯充任。此后,宦者群体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对历代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永巷与东织室】</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帝陵东侧18、21号外藏坑出土众多着衣式陶俑,其中有一部分粉彩女俑,刻画精美细致。18号坑伴出“永巷丞印”一枚,为鼻钮铜印。</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u>永巷是皇宫中嫔妃、宫女的居住地,由宦者担任令、丞来管辖,隶属于少府,汉武帝时期改“永巷”为“掖庭”,</u></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逐渐成为冷宫的代名词。这些粉彩女俑可能代表宫中失宠而被贬入“永巷”的妃嫔。</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1号外藏坑伴出鼻钮铜质“东织令印”一枚,</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u>“东织”是“东织室”的简称,</u></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辅黄图·未央宫》曰:“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作文绣郊庙之服。”粉彩女俑也可能是在织室织作缯帛和纹绣郊庙之服的宫女写照。</span></h1><p class="ql-block"><br></p> (彩绘女俑,东区陪葬墓) <h1>  【南区外藏坑】<br></h1><h1> 在帝陵陵园外的东南、西北两方各分布有一组24座外藏坑,以帝陵为中心对称分布,面积相近,布局相同。1990年配合西安机场专用公路建设,发掘清理南区15座外藏坑,出土铠甲武士俑、骑马俑、金属兵器、车马器、度量衡器、生活器具及印章等珍贵文物,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h1><h1><br></h1><h1> 考古研究表明,南区外藏坑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与之对应的北区外藏坑也应有相似的内涵。学界认为,它们或是西汉京师卫成部队的两翼——南北军的象征。</h1> (铠甲武士俑,南区外藏坑) (高颧骨骑兵俑,南区外藏坑) (持盾武士俑,南区外藏坑) (负重武士俑,南区外藏坑) <h1>  南区外藏坑出土的兵器种类齐全,短距搏杀、远程射击、贴身格斗功能皆备;作为与陶俑配套的明器,尽管有机质部分几乎腐朽殆尽,但遗留的金属部件工艺精细,从中可窥到西汉时期京畿部队装备的精良。</h1> (铁剑,南区外藏坑) (铜箭头,南区外藏坑) <h1>  南区外藏坑出土成套的铜量、铜权(砝码)、铁累(秤砣)等度量衡器,是古代计量长度、容积、重量的标准器,均为明器,仅具象征意义。其中铜量器五件一组,容量逐级递增,<font color="#ff8a00"><b><u>可能寓意着汉代的五大容积单位——龠(yuè)、合、升、斗、斛;</u></b></font><b><font color="#ff8a00"><u>部分器口有十字形梁,称为“概”,作用为刮平谷物,保证分配公平。</u></font></b></h1> (铜斗,南区外藏坑) <h1>  【阳陵陪葬墓】<br>  “从来受知者,会葬汉陵东。”西汉帝陵在陵园外专辟陪葬墓区,赏赐给皇亲国戚、功勋重臣,使他们长眠君侧、余荫后世,以显皇恩浩荡。陪葬墓园的位置及规模,反映了墓主与皇帝的亲疏关系和政治地位。北区陪葬墓位于阳陵陵园北门外;东区陪葬墓位于阳陵陵园外、东司马门道南北两侧,是陵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h1> (“右府”铜印/“府印”铜印,帝陵东侧外藏坑) (“导官令印”封泥,帝陵东侧外藏坑) <h1>  东区陪葬墓区共勘探出16排107座墓园,东西成排、南北成列。紧邻东司马门道南北两侧的30座规模较大的早期墓园,主墓均为“甲”字形,拥有一定数量的外藏坑,出土彩绘陶俑、生活器具、兵器、玉器等众多精美文物。其中表明墓主身份的文物有“周应”(列侯)铜印、“熊相胜胡”(或为功臣后裔)铜印、“般邑家”(女性贵族)铜锺等,<font color="#ff8a00"><b><u>结合文献对丞相李蔡、景帝王皇后在民间所生女金俗陪葬阳陵的记载,</u></b></font>推测早期陪葬墓园的主人均为权贵,与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及官员陪葬帝陵的制度相吻合。</h1> (“周应”铜印) (陶鱼,东区陪葬墓) (铜镜,东区陪葬墓) <h1>  【“般邑家”铜锺】<br> 铭文为:般邑家铜,锺容十斗,重卅五斤,第二家工造。</h1> <h1>  【寝园】<br></h1><h1> 四号建筑遗址位于帝陵西南约450米处,东西长320米,南北宽210米,占地面积67200平方米。考古勘探揭示,遗址整体为院落式结构,四周由外而内环绕有壕沟、垣墙,墙内东南部发现建筑基址、建筑构件等遗存。1992年在一处室内南北向墙基下出土了伎乐俑、舞蹈俑等二百余件文物,似为祭祀礼乐场景的模拟再现。结合文献记载,推测该处遗址应为秦汉陵园内重要祭祀场所之——寝园遗址。 </h1> (踞坐俑,四号建筑遗址出土) (男侍俑,四号建筑遗址出土) (塑衣彩绘乐伎俑,建筑遗址出土) <h1> 西汉拥有完善的帝陵祭祀制度,陵园中有陵庙、寝殿、便殿等礼制建筑,又有服务于帝陵供奉祭祀的机构和管理人员。陵庙修建在帝陵旁,是后人祭祖之所。寝殿陈设有帝王的衣冠、几杖、象生之具,是帝王灵魂的饮食起居之所。<font color="#ff8a00"><b><u>文献记载,“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又月一游衣冠。”</u></b></font></h1> (下排:陶甬钟,东区陪葬墓) <h1>  【车马出行】<br>  阳陵外藏坑中发现了多处伴有金属构件的木车马遗迹,多为明器化单辕轺(yáo)车。这种车有斜曲单辕、对称双轮和横长车舆,舆上立伞盖,舆后设门扉。<font color="#ff8a00"><b><u>轺车的结构设计取法于天文历法:</u></b></font>圆盖方舆取意“天圆地方”,车辕弯曲象征北斗,二十八根伞盖弓合于二十八宿,三十根轮辐寓指一月三十天。汉代官员、贵族多乘坐轺车,并通过不同的车体装饰体现等级有别、尊卑有序。</h1> (鎏金铜盖弓帽,东区陪葬墓) (铜达常,南区外藏坑) (铜轙[yǐ ],南区外藏坑) <h1>  【陶围棋盘】<br>  帝陵南阙门遗址出土。外观略有残损,盘面现有纵10条、横13条阴刻直线,原应各有17条,已具备现代围棋盘的基本要素。<font color="#ff8a00"><b><u>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围棋盘,</u></b></font>为围棋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实物证据。</h1> <h1>  【博局盘】<br>  王皇后陵园出土。博局又称“六博”,是秦汉时期盛行的棋类游戏之一,由双方进行,模拟战场拼杀,以吃掉对方棋子为目标,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策略性。棋盘正中为一方框,周围有十二个棋路。汉景帝尚为太子时,曾与生性剽悍轻薄的吴国太子因博局发生争执,投掷棋盘将其误杀,此事成为吴王刘濞谋反的诱因之一。</h1><h1><br> 【小知识点】<br> 因景帝推行削藩政策,诸侯国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加剧。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济南、菑川六国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总领军权,平定叛乱。随后,景帝收回诸侯王的军政权力,分封弊病得到极大程度的解决。</h1> <h1>  【鎏金铜鸠杖首】<br>  阳陵陪葬墓出土。鸠杖又称“王杖”,古人认为鸠鸟吃食不噎,以鸠杖寓意老人健康长寿。汉代以孝治天下,制度上颁授年高德劭之人鸠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予以特殊优待。据汉成帝简文记载,规定年七十以上者领受饰鸠的王杖,以示尊崇,按一定标准发给物资,无需礼敬官员,敢殴辱者以大逆不道之罪论处。鸠杖首一般为素木雕成,也有铜质的。该鸠杖首表面鎏金,可见使用者身份之特殊。</h1> <h1>  【茶叶标本】<br>  帝陵东侧15号外藏坑出土。1998年,帝陵东侧15号外藏坑内发现一类植物样品,科学检测确认其为<font color="#ff8a00"><b><u>世界已知最早的茶叶实物,全部由茶树嫩芽制成,品质较高。</u></b></font>2016年5月6日,该发现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更新了古代茶文化起源与发展的社会认知。</h1> <h1>  【汉代铜镜】<br>  铜镜是古人重要的日常生活器具,起源年代早、流行时间长、历代各有特色,汉代是铜镜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汉镜纹饰质朴典雅,铭文端庄古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阳陵铜镜主要出土于东区陪葬墓,典型的博局镜、四神镜、草叶镜、昭明镜等,反映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念、神仙信仰和审美情趣;“长乐未央”“天下大明”“慎勿相忘”等铜镜铭文,则体现着汉代人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不懈追求。</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阳陵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陵邑,又称陵县,是西汉早中期因陵设置的特殊行政区,兼有礼制和政治两方面功能。起初,陵邑满足帝王修筑庞大陵园、保护陵寝以及祭祀的需要,徙关东豪族、富商大贾以及大量高级官吏于长安之旁帝陵附近。景帝时期其政治功能逐渐强化,迁徙豪强大族、政治权贵充实京畿,除了能消除地方不安定因素,巩固都城长安防御体系外,还可为官员遴选提供人才储备,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陵邑因帝陵而设,政治地位特殊,虽然地处京畿地区,为县一级行政单位,却直属中央政府主管宗庙礼仪的“太常”管辖。</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font color="#ff8a00"><b><u>渭水北岸咸阳原因阳陵邑与高祖长陵邑、惠帝安陵邑、武帝茂陵邑、昭帝平陵邑而称“五陵原”,</u></b></font>诸陵邑形成拱卫京师之势,与长安共同构成关中都城文化圈,“英俊之域,黻(fú)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在西汉中后期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span></h1><p class="ql-block"><br></p> (陶茧形壶,东区陪葬墓) (陶奁,东区陪葬墓) <h1>  阳陵邑遗址位于陵区东端的泾渭三角洲,呈东西向长方形,长约4300米,宽约1000米,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内有东西道路11条、南北向道路31条,划分出若干规整的区域单元。遗址以主街道为界,北部建筑规模较大,应为官署区;南部建筑规模较小,应为居民区,南侧发现有城墙和护城壕。遗址整体布局合理,道路规划整齐,出土大量建筑材料,发现文字瓦当及封泥,为研究汉代社会生产、文化生活及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资料。</h1> (陶温酒器,东区陪葬墓) (陶案/陶勺,东区陪葬墓) <h1>  阳陵邑遗址出土了大量带“乡”字的封泥。乡是秦汉时县下所设的基层管理机构,“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汉帝国以皇权为轴心,郡县为支柱,乡里为基础,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体系,高效便捷,政令通达,街闾相闻,实现了统治长期稳定、社会繁荣发展的局面。</h1> <h1>  【小知识点】<br>  “置”,驿站,用于传递邮件和迎送宾客的场所。“泾置”应是设于阳陵邑泾乡附近的驿站,位于泾渭之交,是长安北通塞外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h1> (雁树纹空心砖,捐赠) <h1>  【帝国的微笑】<br></h1><h1> 汉初社会经济逐步繁荣,文化融合孕育出新的审美需求。在秦文化塑衣式陶俑基础上,皇家工匠吸纳楚地元素,以真人形象为蓝本,用艺术的手法创作出一种工艺复杂、外形华丽的御用着衣式陶俑。这些陶俑造型逼真,刻画细腻,比例匀称,五官周正,表情丰富,身份各异,彩绘男俑温文尔雅、女俑秀美端庄,仿佛每一个陶俑身后都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汇聚成一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演绎着大汉帝国的风采。</h1> (面带微笑的陶俑头,南区外藏坑) <h1>  展厅中有几个制作精美的人俑。既有晃眼一看误以为是女俑的塑衣彩绘文吏俑,也有作为汉阳陵博物院代言人的取名叫“姗姗的微笑”的“塑衣式彩绘陶拱手跽坐女俑”,该俑微笑含蓄,面目温润,十分写实,为陪葬墓出土。</h1> (塑衣彩绘文吏俑,陪葬墓出土) (塑衣彩绘文吏俑/正面) (塑衣彩绘文吏俑/背面) (姗姗的微笑) (各个角度看“姗姗的微笑”) (塑衣彩绘文吏俑,陪葬墓出土) (塑衣彩绘侍女俑,陪葬墓出土) (塑衣式彩绘陶跽坐女俑,陪葬墓出土) <h1>  西汉诸陵自营建以来,一度陵丘耸峙成群,阙观飞檐入云,寝庙祭拜如仪,陵邑冠盖相属。西汉早中期,帝陵事务由“九卿”之一的太常总领,下设负责守陵、祭祀、维护等具体事务的各级官吏,可多达数千人。东汉时期,因两汉之交战乱而遭受损毁的西汉帝陵得到修复,例行的皇家祭祀活动也逐渐恢复。直到明清时期,仍有皇帝派专人祭祀西汉帝陵。只是此自东汉后历代虽多有增补、拜谒和修缮,但火灾、战乱、盗墓与自然侵蚀等破坏时有发生,“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xiǎn ]没金堤”的盛景渐渐沉寂于黄土之中。只留下如今汉阳陵考古陈列馆中这些零星文物,还记录着那个辉煌的大汉帝国的背影。</h1> <h1>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德阳庙遗址】</b></h1><h1> 看完考古陈列馆的基本陈列,又重新回到火辣辣的太阳下。远远看到一个土堆,猜测可能就是汉景帝陵。过南区外藏坑,道路两边都是树林,草丛,还有几朵盛开着的秋英、月季。大概循着德阳庙(宗庙)遗址方向继续向前走,心里也暗暗笑自己,这里不像寻常旅游景区会有游览车,全靠自己一双脚走啊——话说,这汉景帝还算体恤民情的皇帝了,这陵园都还修得这么大。 </h1><p class="ql-block"><br></p><h1> 宗庙是古代中国统治者祭祀祖先之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u>宗庙祭祀体现了统治者依据血缘关系控制国家权力的合理性与合法性</u></b>,是最高统治权利的象征。商周时期,宗庙一般在宫室区或宫城之中,与统治者居住、处理朝政的宫殿形制规模相近,显示出宗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春秋中晚期的秦国都城雍城宫城遗址区就发现宗庙(一号建筑遗址)和宫殿建筑遗址,两者仅相距500米。<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u>战国以降,宗法血缘政治逐渐式并重。</u></b>与此同时,统治者陵墓区也发生相应变化,从商周时期家族“集中公墓制”逐渐演变为帝国时代的“独立陵园制”。陵园祭祀系统也逐渐得以加强与完善,<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u>祭祀祖先的宗庙以“陵庙”的形式出现,</u></b>并与陵园内其他组成部分一起成为皇帝(皇权)利用另一个“世界”(“阴间世界”),在现实世界(都城及国家)强化专制统治的政治平台,固化皇帝“文治武功”的标识。</h1><p class="ql-block"><br></p> <h1> 德阳庙遗址位于帝陵陵园东南,因遗址中心有一块形状近方形,刻有正南北向的“十”字,近似罗盘的砂石巨石曾名“罗经石遗址”。现经考古证实,此为阳陵的德阳庙,又称德阳宫,是汉景帝生前为自己修建的陵庙。<font color="#ff8a00"><b><u>在这里出土了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龙、朱雀等“四神”纹空心砖</u></b></font>和秦汉时期经常使用的玉璧、玉圭等。</h1> (德阳庙遗址) (罗经石) (远处的汉景帝陵) (德阳庙西门遗址) <h1>  <font color="#ff8a00"><b>【第三/南阙门遗址】</b></font><br> 过了德阳庙遗址,继续沿着两边都是树木的大道前进,拐弯,直行,便来到汉阳陵帝陵南门阙遗址。这里按照汉代门阙形象复原了三出阙,顺便也就当陈列馆保护了遗址。汉阳陵南阙门遗址是目前已经考古发掘的保存最好、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汉代帝陵陵园门阙。它的发掘、保护、展示对西汉乃至中国古代帝陵的门阙制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h1> <h1>  在遗址陈列馆内,还有许多关于各地门阙的介绍,图文并茂,帮助我们了解门阙的发展历史。阙,是古代从防御性的高台建筑“观”演变而来的一种代表地位尊崇的装饰性建筑,先有单阙,后常成对出现于高等级建筑的门或门道两旁,故又称阙或门阙。其起源于商周,兴盛于汉唐,衰退于明清。保存至今的阙按其所属建筑性质和功能,主要有城阙、宫阙、陵阙、墓阙、祠庙阙、宅第阙等。</h1>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97窟/初唐壁画上的宫阙)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72窟/盛唐壁画上的宫阙)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9窟/晚唐壁画上的城阙) (陕西唐乾陵懿德太子墓/壁画上的阙楼)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门上方的阙形砌壁) (相传出自北齐墓石棺上的三出阙画像) (河南巩县北宋皇陵/双阙遗址) (陕西唐乾陵/双阙复原图) (北京明清故宫/午门双阙) <h1>  阙在两汉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除了原有的宫阙和城阙外,又出现了宅第阙、陵墓阙和祠庙阙等。目前地面上保存较好、图案丰富的多为东汉时期的仿木结构石阙,主要分布于北京、山东、河南、四川、重庆等地,多为墓阙,个别为祠庙阙或神道阙。</h1> (四川雅安高颐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绵阳平阳府君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渠县冯焕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渠县沈府君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渠县赵家村东无铭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渠县赵家村西无铭阙楼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渠县王家坪无铭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蒲家湾无铭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芦山樊敏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忠县乌杨阙[一级文物,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h1>  受汉代“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的影响,阙的形象大量出现在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以及石函石棺之上,常与人物、动物、院落住宅、车马出行等组合,在体现汉代人高超雕塑艺术的同时,也使我们对古代阙的结构和造型有了直观的了解。</h1> (四川羊子山汉墓出土的门阙画像砖) (山东武氏祠石阙画像/石二桃杀三士图) (河南嵩山/少室阙东阙立面图) (河南嵩山/太室阙石刻画像蛟龙图拓片) <h1>  出南阙门遗址约100米,便是汉景帝陵。这里附近还有许多外藏坑的标示,外藏坑围绕整个帝陵呈放射状,如今的标示则说明这些外藏坑还没有进行发掘。 </h1> (从帝陵远望后陵) (外藏坑标示) <h1>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四/外藏坑保护展示厅】</b></h1><h1> 外藏坑保护展示厅于2006年3月建成开放,建造在汉景帝刘启32米高的陵墓封土堆旁,深入地下14米,被称作中国乃至世界首座现代化的地下遗址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直接看到各个已发掘外藏坑的情况,为我们展现的是汉阳陵博物院“地面一无所有,地下气象万千”的丰富内涵。</h1><p class="ql-block"><br></p> <h1>  出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去附近商店买水喝。游客寥寥,阳光依旧灿烂。又过一封土堆,不用说,这是景帝皇后王娡之陵。王娡于公元前126年去世,在那之前的两年,儿子武帝已立了卫子夫为皇后,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大汉时代即将展开,而这一切的开始,要说小也小,也许就始于当年王娡与馆陶长公主结盟,极力促成的“金屋藏娇”有关。真好奇,这个长眠在封土堆下的女人,是个怎样的女人,史书的记载,始终太少太少。</h1> (景帝皇后王娡之陵) <h1> 回程。喝了一杯热巧克力,恋恋不舍地告别长安。这是汉代的长安——因为汉阳陵博物院的存在,让汉代的长安,形象生动了起来。</h1><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