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i>我的2023年书单</i></b><b style="font-size: 22px;"><i> </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转眼,又是一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好像过得格外快,还没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就到了岁月催人老的时候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年初许下了愿望,想见的人,想做的事,想去的远方,有欣喜也有很多的遗憾。回头看看生活的角落,或许已经在交织中找到了一种可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1.《成为小说家》 谢有顺 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能读到这本书,来源于一个习惯。那就是每次去图书馆,都会从还书区里翻找,毕竟那里的它们,多少都代表着曾经的认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天的《成为小说家》就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似乎还带着余温。从随手翻翻、借阅、归还、若有所思的想念、到购买,这个过程很短,收藏的也很坚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谢有顺老师作为文学批评家就很坦率:自己并不写小说,只读小说和研究小说。我的理解就是属于“旁观者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一类。可他在《成为小说家》里,为我们生动诠释了好的小说是怎么“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种世俗的生活,以长、中、短篇三种方式来表达。长篇小说表达的核心要素是命运,中篇是故事,短篇则是故事中一横断面,也叫场景。表达的内容再贴着地方、物质、感官、自我等几个关键词写,方才明白写作这门手艺决不是空悬之门,而是尘世之门。推开这扇门,再去体察小说作者的用心、细节的情理、灵魂的激荡,进而认识生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至此,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欣赏的水准会大为提高,“成为小说家”或许成为可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2.《战安庆》 周禄丰 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本书来自网络大V卢克文的推荐:“思想纯熟,眼光老辣,能从史料中分析利害”“是近10年读过最好看的历史书”“推荐有阅历的人购买”“没收钱,真心推”等等。才华横溢的湖南老乡惺惺相惜的推崇着同是来自长郡中学的历史老师周禄丰。老乡见老乡,必须得捧场。在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究竟写了些什么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下了单。造成的后果就是:情感上的冲动,给理智带来了充分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曾国藩的中年突围的经历中检省自我,获得了成长启发。从书中悟出,古往今来从精神围城里突围出来或者把现实的局做大的几个必备条件:要有根据地、一个好汉三个帮、需要辅以精神境界的脚踏实地、得靠运气等。原来所谓的中年突围,或许就是怎么冲破人到中年那种焦虑和惶恐的合围。所以,从前人的经历和视角来看待世事,以恬淡冲融的态度来运筹帷幄、纵横疆场、游刃于人性的苦斗缠斗中似乎也不是不可能。</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3.《好诗好在哪里》 都靓 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一个值得我们追求的人,那个人不是客观意义上的倾国倾城,但也许只是一个无意义的微笑和回眸,就足以击溃我们内心的千军万马。”这位小红书上的读书美女博主“都靓的1001页”,正在讲解《诗经》中的《秦风•蒹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边开车边听都靓讲解诗词、分享诗歌的美好是一段时间的必须。有一天,她轻轻地说了一句:“久等了,我的新书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那一个又一个偶然的瞬间,是她让多年前一句又一句的诗词,从似懂非懂到心领神会。于是有了与此书结缘的契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月照江的苏轼”“轻舟相远的李白”“独钓天下的柳宗元”在她的浅吟低唱中徐徐向我们走来。她用了一分钟时间,给了与他们结伴同行的可能。</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4.《周易江湖》 熊逸 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神秘的熊逸,与周易相似,充满了玄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咱们这个土地上时不时的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牛人”,这位笔名为“熊逸”的神秘人物,就是其中的一位。关于他的真实身份,网上一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人说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知名的学者。然而不管他是谁,他的观点和见解确实有见地。他的个人魅力来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这使得他在分析各种问题时,总能站在一个独有的角度,提出独到的见解,并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所以他所著的书都值得一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易江湖》看似摆摊算命,实则坐地论史。从起卦、排卦、解卦一步步深入浅说地教起,把生涩隐晦的《周易》解读地娓娓动听。在反复研读四遍后,自认为已从“易小白”,上升到可以旌旗招展、摆摊坐堂的自信。什么原因?除了本人天资过人外,还是书写的好,教科书般的好!书里没有故作高深、故弄玄虚之语,每一句话都看得懂,用轻松的语言和严谨的论证寓教于乐地把“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说得这么诙谐有趣,让空中飘来“半仙”两个字成为可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么多的可能,汇流成河,汇集成一个字,就是“行”。在知中行,在行中知,不是先想明白再做,而是得在行中才可能明白。想到即去做,那么所有的遗憾在2024可能就没有了遗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