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年很长,365天,一分一秒地度过;一年很短,漫过春花秋月,转眼又到年末岁首。宁波文化之旅在途中,偶有驿站,但从未停歇。最美的风景,是缘分与遇见。告别2023,日历记下满满文旅行程。许多往事与友情,历历在目、都舍不得抹去,但自己很清楚,无论多少留恋,都将必然转身。感谢志同道合、一路同行、不曾失散的朋友。在岁末的路口,我们跨过长江去赏南通风光,探如皋古韵,度过难忘的时刻,总有一份感动,暖在心怀!</p> <p class="ql-block">12月29日至31日的行程安排:</p><p class="ql-block">D1\狼山景区、赏濠河夜景 夜宿南通</p><p class="ql-block">D2\南通天宁寺、南通博物苑、中国珠算博物馆,唐闸工业遗址、李昌钰刑侦博物馆,夜宿如皋</p><p class="ql-block">D3\如皋灵威观、水绘园、古城、东大街</p> <p class="ql-block">文旅志愿者于12月初来到南通踩线,探索线路、安排住宿,为做好2023年第九期南通之行打好前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南通</b>,因为它位于长江和黄海之间,是水陆交通的要冲,所以取“通”字。五代时期(958年)置州,称为“通州”。清雍正时期,因为北京也有一个通州区,为了避免重名,就在南方的通州前面加了一个“南”字,从此叫做南通。南通市是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与上海、苏州灯火相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建城,至今已有千余年。在中国近代史上,南通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博物馆、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等诸多第一,史称“中国近代第一城”;是中国民族工业与现代教育的开蒙之城,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的全球首个“世界长寿之都”。</p> <p class="ql-block">南通首站,看米芾眼里的江海第一山“狼山”,看紫琅山下浩瀚长江上的徐徐落日;看南通的护城河“濠河”。</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狼山旅游景区游览,</b><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国家4A级景,</span>狼山被誉为“江海第一山”,不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更是深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山虽不高,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名声远播。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上,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五座高山拔地而起,雄峙江边,如同镶嵌在扬子江畔的五颗碧绿翡翠,明朗自然、秀丽无双的山水风光,赢得了"天然水石盆景"之美誉。</p><p class="ql-block">狼山的山门,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始建。山门外的石柱上镌有一副名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p> <p class="ql-block">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南十景之一,又是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p> <p class="ql-block">狼山是山,却又不似山,更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园林。步入狼山,可见湖泊清悠,流水脉脉,一座座桥梁架起一道又一道风景。郁郁葱葱的丛林里,四季都有花开,芳香四溢,山顶还有一座质朴古老的广教禅寺,有暮鼓晨钟定时敲响,慰藉心灵。</p> <p class="ql-block">狼山的开山祖师是僧伽(即大圣菩萨 ),是他在这里开始奉祭大势至菩萨。传说当时狼山为白狼精占据,大圣 菩萨僧伽与白狼精斗法,以一袭袈裟遮遍全山降伏恶狼。后来,大圣 菩萨在狼山上建寺(现叫广教寺),为大势至菩萨建了道场。</p> <p class="ql-block">全国文保广教寺,取"广教众生,广传佛法"之义,建于唐总章二年(669年),是一座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p> <p class="ql-block">法乳堂,原为大雄宝殿(又名释迦殿),“法乳”二字源于《涅槃经》:“饮我法乳,常养法身”。</p><p class="ql-block">堂内有三宝:</p><p class="ql-block">一是玉质释迦摩尼佛祖圣象,</p><p class="ql-block">二是佛教十八高僧壁画,</p><p class="ql-block">三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手迹“十指成林”。</p> <p class="ql-block">法聚庵建于清雍正二年。至今已有290余年。因曾供奉张仙、吕仙、文昌帝君又名三仙祠。法聚庵是近代高僧圣严法师出家祖庭。现为广教禅寺佛教文化弘化处。内有圣严法师弘化展示馆、智慧抄经堂、圣严佛学图书馆、紫琅禅悦、水月放生池,定期对外开展抄经、读经、讲经、书画交流,公益对外借阅正版佛教书籍,定期组织公益抄经书画交流等社会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向山顶攀爬,途经幻公塔。</p><p class="ql-block">幻公塔,七级四面实心砖塔,明嘉靖45年(1566年)为纪念北宋高僧智幻而建。智幻,北宋太平兴国年(976~984)年主持狼山寺物,在狼山山顶修建支云塔,广弘佛法,振兴广教寺,被称为狼山的中兴始祖。</p> <p class="ql-block">幻公塔后不远处为抚台平倭碑,碑上记载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渚高撰。碑文记述了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抚台李遂带领南通军民,在泰州、海安、如皋一带平定倭寇,平息江北倭患的历史功绩,也记载了明朝倭寇侵略我江浙沿海的史实,朝廷为嘉勉其战功,在此立碑以志。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康熙御书碑亭原名碧云天半阁,康熙年间改为御书碑亭,内置两碑,一镌刻康熙帝赐狼山总兵刘售高的《夜对月再成诗》,一镌刻康熙帝书赐通州知州施其礼录朱熹诗。</p> <p class="ql-block">狼山的山顶有全国文保广教寺,主殿圆通宝殿主奉“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及十六尊者。</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后的支云塔,位于广教寺的最高处。宋朝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智幻法师主持建造了支云塔,并塑开山祖师僧伽像进行供奉。</p> <p class="ql-block"><b>狼山支云塔 </b></p><p class="ql-block">我们仰视高塔有直逼天际之感,明代人殷学思的一首五言诗把这种感觉写得十分传神:“宝塔支青云,去天才尺五。天上星与辰,历历皆可数。”诗里所写宝塔就是广教寺的支云塔.为南通著名的三塔之一。</p><p class="ql-block">支云塔高34.9米, 五级四角四面,砖木结构,成四方形,每层各有三小门,绕以木栏,腰檐成翘形,檐面饰以金色琉璃瓦。 上置宝瓶、葫芦 葫芦内藏以文物、宝藏。现为南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登上宝塔有凭风太虚 如鸟临空之感。</p> <p class="ql-block">大圣殿内供奉着东南亚地区唯一一位穿龙袍的菩萨——大圣菩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狼山海拔109米,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这里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山顶的广教禅寺为全国重点寺院。大势至菩萨,与无上尊佛阿弥陀佛,以及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南通狼山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p><p class="ql-block">我在狼山拜佛后走到平台观景,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上,五座山拔地而起,雄峙江边,山姿秀丽,明朗自然,像五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扬子江畔。</p><p class="ql-block">美哉,南通!</p><p class="ql-block">壮哉,狼山!</p> <p class="ql-block">潮平两岸阔,江朿四围圆,海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狼山名胜风景区的啬园,始建于1924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清末状元、近代民族工业先驱、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1853—1926年)长眠于此。这里是南通规模最大的植物观赏园,素有“城市氧吧”之称。本次行程紧张,因时间关系不作参观安排。</p> <p class="ql-block">路过军山,这里为狼山旁边的一座山峰,其为海中岛屿时,相传曾为秦王屯兵之地,故名军山,又因地形似伏象,又名象山。俯瞰军山,山水相依自然构成一幅八卦图。最近军山红杉林成了市民网红打卡点。12月8日文旅踩线,来到南通的军山红杉林,大道两边的水杉树在秋天的洗礼下,叶子由黄变红,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这些水杉树高耸入云,树干笔直,枝叶茂盛。秋天的到来让它们换上了新的外衣,从黄到红,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大道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微风吹过,树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那些红透了的叶子在风中舞动,就像是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美丽。而那些黄中带红的叶子,像是害羞的少女,低着头,不敢直视人们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大道上的人们都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慢慢欣赏,有的在低声细语,仿佛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这里仿佛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画廊,每个人都在欣赏着这幅由大自然绘制的美丽画卷。南通的军山水杉树而变得更加美丽。它们的存在,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也让人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在这里,我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无限可能。</p><p class="ql-block">秋去冬来,要看这样的美景,需等来年。</p> <p class="ql-block">狼山的山脚东侧,有唐骆宾王、宋金应将军、清处士刘名芳的墓庐。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7岁即能作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p><p class="ql-block">骆宾王,浙江义乌人,极负文名,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武则天即位后,他与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广陵,作《讨武墨檄》,武则天读后被骆宾王的文才震动,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后骆宾王兵败崇川,葬于南通,清朝时刘名芳将骆宾王的墓移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八位兄弟姐妹十几年来经常组团自由行,从狼山探胜后为“第一山”点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D1晚上安排自由活动,观南通夜景,古都南通有一水,濠河美景夜迷离。</p> <p class="ql-block">南通尚存的千年古护城河,史载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通州筑城即有河。现周长10公里,水面1080亩,水面最宽处215米,最窄处仅10米,是国内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国内仅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现在形成了五A级濠河风景名胜区,依托濠河的历史,汇集了周边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曲曲折折的濠河,像一条珠链一样环抱着老城区,形成了"水抱城、城拥水,城水一体"的独特风格,被誉为南通的"翡翠项链"。</p><p class="ql-block">注,图是从墙上宣传画中翻拍</p> <p class="ql-block">晚上,五位文旅志愿者去探索明天要去天宁寺的线路,然后去看张謇先生设计的钟楼谯楼,南通市钟楼谯楼其实是两座楼,一座是古代建筑谯楼,一座是近现代建筑钟楼。谯鼓楼是南通市标志性建筑物,亦为近代南通城内最高的建筑。两座建筑南北紧接,其中北侧的谯楼原为通州历代州署前门,建于元代,又名星枢楼,墙中央为卷门高5层26米,建筑采用歇山式九脊顶,楼下为城墙。城楼上还有小型的城市发展的展厅,载厚千年的文化历史,从过去江海孕育中而生,到如今高楼大厦林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成长史。</p><p class="ql-block">而位在南侧的钟楼建筑,采用西洋古典建筑式样,高六层,其上安装有巨型时钟,建于1914年,虽然比谯楼的年龄差很多,距今也有一百多年了,也算得上古建筑,可谓是古南通县建筑的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到南通来文化之旅第二天,<b>—大早去天宁寺参观(早上七点开门)去看宋徽宗和祝枝山亲自提写的匾额。天宁寺</b>初名光孝寺,始建于唐咸通四年(863年),现尚存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光孝塔和伽蓝等建筑,其中光孝塔为唐代风格,"大雄之殿"匾额为宋徽宗赵佶所题,正殿为宋代遗留木结构建筑,曾被誉为通州九大寺之首,有"一州伟观"之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是木质瓣形瓜楞柱的古建筑,大雄之殿石础和金刚殿的柱子是宋的遗物,代表了南通市古代的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光孝塔建于唐咸通五年,是南通城最古老的塔,比南通建城还早,故坊间流传有“先有塔,后有城,依塔建城”之说。</p><p class="ql-block">南通三座名塔:光孝塔、幻公塔、支云塔。</p> <p class="ql-block">探访天宁寺后去参观南通博物苑,看被濠河之水喂养长大的以一己之力撑起一座城的伟人“张謇”,看张謇的字,听张謇的故事,看完方知何为历史,听完方知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区别。</p><p class="ql-block"><b>南通博物苑</b></p><p class="ql-block"><b>这</b>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88年南通博物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位于风光秀美的濠河之滨,由晚清状元、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历经一百多年沧桑,如今的博物苑总占地面积7.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具有馆苑一体的鲜明特色。全苑分为历史保护区与新馆区,历史保护区由濠南别业、中馆、南馆、北馆、东馆、藤东水榭、谦亭等历史建筑及国秀坛等园林景观构成。</p> <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一座像花园一般的美丽博物馆。这次我们来到南通参观,想要多了解了解这座神奇城市的"前世今生",以及更令人期待的未来。</p><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用的不是一般的"博物馆"或者"博物院",而是"博物苑"这个很特别的词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p><p class="ql-block">原来,因为这里不仅有我们通常看到的博物馆建筑,另外还有大片的花园供市民游览散步,绿树成荫、鲜花满园,"南通博物苑"的"苑"字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濠南别业,是张謇先生的故居,建于1914年,由南通籍的著名建筑师孙支厦设计。地处濠河之南,主楼是一座英式建筑,曾作为我国近代吸收西方建筑艺术的典型范例,分别载入《中国建筑史》和《20世纪中国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博物苑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博物苑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张謇</b>(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江苏南通海门,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清末代状元),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实业救国的典范。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亡之际,张謇以士负国家之责的自觉,毅然放弃仕途,力行实业救国壮志,开拓工农商诸实业,书写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传奇。<b>毛泽东同志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b></p> <p class="ql-block">张謇家的客厅</p><p class="ql-block">张謇于190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仅在南通地区张謇就创办小学370余所、中等学校6所、高等学校3所,形成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此外,张謇还曾多次辞官下海,如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张謇辞去官职下海决定从商,在家乡通州办起大生纱厂,开始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实践。</p> <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常年免费对外开放,举办有"江海古韵﹣﹣南通古代文明陈列""巨鲸天韵﹣-江海鲸类生物资源专题陈列""南通博物苑藏金石碑帖陈列展""南通范氏诗文陈列""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专题展及其故居复原陈列等基本陈列展览。</p><p class="ql-block">踩点时,恰逢200多名学生,穿着校服,到博物苑参观,有一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当义务讲解员,她有声有色讲得非常好,爱国主义教育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今天博物苑派最佳讲解员,她非常专业地讲着张謇的故事,文旅朋友一步不离紧跟着,全场靜静地洗耳恭听。</p> <p class="ql-block">南馆建筑仿英国式,平面呈正"十"字形,顶部饰城垛状边缘,用以增进其典重感。楼上月台所悬张謇题写的楹联,阐述了博物苑的创办宗旨。</p><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的南馆是建苑最早的展馆,张謇为之题名为"博物馆"。从文献记载可知,当时这里分部展示了大量的藏品,一楼为天产部,二楼为历史部、美术部和教育部,也有史料记载了物品存放的橱柜次序。可是,由于侵华日军的暴行,博物苑在战乱中被损毁,当年情景已无从复制。幸有张謇组织编印的《南通博物苑品目》,记录下所有藏品的信息,成为一份珍贵的遗产。</p> <p class="ql-block">各种标本展示厅,如老虎标本</p> <p class="ql-block">南馆建于1906年,正名为"博物馆",为当年苑内最主要的陈列建筑,绝大多数藏品均陈列于此。馆四周曾露立大型文物,并设"古像亭"多座,陈列各朝佛、道教造像。</p><p class="ql-block">南馆旁的古像亭和石棺材</p> <p class="ql-block">露天石雕</p> <p class="ql-block">中馆建于1906年,初作测候所用,其建筑为平房三间,中室顶部为一平台,上安气象观测仪器。此测候所为我国近代开办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其观测报告及时公布,以便于民众生活及农业生产。1914年测候所迁并入南通农校,中馆则用作金石拓本及钱币的陈列室,并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孙支夏在平台上增建一气楼,成为如今外形。</p> <p class="ql-block">中馆展览字画</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北馆建于1911年,最初楼下陈列大型鲸骨骼和各种化石标本,楼上陈列本地区古代名家书画作品。北馆与南馆、中馆成一中轴线,建筑出自著名建筑设计师孙支夏之手,其典型的中国样式与南馆的西式遥相辉映,体现出早期博物苑的中西融通。</p> <p class="ql-block">"海大鱼"即博物苑早期藏长须鲸骨骼标本的来源和采集过程,从中也透露出张謇先生不辞辛劳征集藏品的艰辛。当时张謇先生正在博物苑内建设陈列金石书画文物的陈列室北馆,这件巨鲸骨骼的意外发现,让他改变了北馆原来的建筑体量和陈列方案。北馆建成后,楼上为书画专题展厅,楼下则专门用来陈列这件鲸骨标本。</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通博物苑不能幸勉于难。这件标本同博物苑其他大多数展品的命运一样,展转躲避战争所带来的劫难,以后逐渐散失殆尽,仅留不完整的头骨等残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黑熊标本</p> <p class="ql-block">谦亭(华侨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谦亭为博物苑名建筑之一,建成于1911年,原作为师范学校教员疗病修养之处,偶亦供外来贵宾临时住宿。1917年,在通执教的刺绣艺术家沈寿曾寓此养病。沈寿号雪宦,其去世后,张謇特将中室命名为"味雪斋",用以纪念。1922年,张謇陪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等来苑参观,曾特地在此合影留念。1938年日军侵占南通后谦亭被毁,2005年本苑依原貌复建。</p> <p class="ql-block">谦亭外的风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 </p><p class="ql-block">为保存乡邦文献,传承前代文脉,范氏诗文世家当代传人范曾先生捐资建设了《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于2008年4月16日开馆。该馆通过书画、信札、手稿等近200件展品,展示范氏家族的光辉历程。展览共分"诗文世家瓜瓞绵延"、"时代沧桑家族留影"、"璃藻风骚干秋流芳"、"丰瞻著述国之瑰宝"、"宏门正学雨露润物"、"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六部分内容。</p> <p class="ql-block">南通范氏诗文世家自明末清初以及于今,历四百五十年,十三代诗文相传,瓜瓞绵延,蔚为世界人类文化和中国文化史之奇迹。《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巨帙二十一卷已由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图书馆珍藏,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愽物苑的工作得到了中央和省、市有关领导同志的关怀和鼓励,值此馆建立五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二O一○年五月四日谨致祝贺并予以表彰。</p><p class="ql-block">左图为范曾的先祖范仲淹雕像</p><p class="ql-block">右上图范曾本人像</p><p class="ql-block">右下图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中国珠算博物馆,去看中国最大的算盘,这</span>是一处珠算文化与濠河风情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博物馆。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藏品类别包含算书典籍、算具精品。馆藏史料典籍4000余册,其中不少为珠算发展史上的孤本、善本,文化厅“以景感染人”,精品厅“以物吸引人”。其中镇馆之宝——子玉算盘,这种在梁框上刻有各级计量单位、进位关系、计算方法的算盘,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中国珠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传于清代民国,兴于新中国,逾千年久盛而不衰。</p><p class="ql-block">中国珠算,算法独特,自成体系。其计算工具结构简单,内涵丰富,『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当之无愧;其珠算口诀,科学严谨,琅飛上口,『人类非物质化遗产』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中国珠算,应用广泛,声名远播。上至天文历算,下至农田水利;大至国家经济,小至百姓生活;近至亚洲邻邦,远至欧美澳非……无不回响着中国算盘清脆的韵律,留下了它生动的剪影。</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心怀放畏,循着历史之脉,重走中国珠算上下求索的千年之路,卻略其卓越非凡的千年华章。</p> <p class="ql-block">计数源流远古时期,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先后出现了各种计数及记数方法。</p><p class="ql-block">一,手指计数最初人们用与生俱来的手指计数,世界各地也都曾有过关于"手指计数"的记载。</p><p class="ql-block">二,石子计数后来手指计数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开始用随处可见的石子等实物计数。</p><p class="ql-block">三,契刻记数人们为了保存所记数字,便在树木、甲骨、陶器上刻划记数,称为契刻记数,也称刻痕记数。</p><p class="ql-block">四,算筹计数我国西周时期,人们发明了用算筹计数和计算的方法,其工具多为竹制小棒,称为算筹。</p><p class="ql-block">五,结绳记数由于石子计数不易保存,后来人们发明了打绳结的方法记数或计数。</p><p class="ql-block">六,圆珠计数我国西周时期,人们可能开始用陶丸等圆珠形物件来计数</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金丝楠木大算盘 ,由江苏留韵古金丝楠艺术品有限公司制作。</p><p class="ql-block">材质:框、梁、档、珠、底板均为金丝楠木。</p><p class="ql-block">尺寸:算盘长 4.48米,高1.08米;底座长4.68米,高2米。</p><p class="ql-block">工艺:根据清代49 档上二下五鼓形珠密底子玉款算盘等比例放大制作,采用榫卯结构组装而成。</p><p class="ql-block">珠算博物馆的第一展厅主要介绍了世界算术的历史、珠算的由来以及世界各国当时最先进的算数工具等。后面的展厅主要介绍看各种计数的算盘,我见过的算盘都是上栏一个算珠,下栏五个算珠,但实际上行业不同用到的算盘样式也不同,并且计数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这里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算盘,最普通的就是木制的,好一些有玉制、象牙制、瓷制等等。奇特一点的有双面打算盘、麻将算盘、环形算盘、专供药店使用的超长算盘和电子算盘等等。二楼展厅是算盘精品展,这里能看到算盘不仅是生活中使用的算数工具,还可以作为装饰品和挂件使用,甚至宫廷用具中也有算盘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b>珠算三杰</b></p><p class="ql-block">吴敬(十五世纪)浙江杭州人,著有《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1450年)一书。书中记载的加法和减法口诀是现今珠算加减口诀的前身。</p><p class="ql-block">朱載堉河南沁阳人,著有《算学新说》(1584年)一书。书中提出用 81 档算盘进行开平方和开立方计算,并以此方法计算出音乐十二平均律。</p><p class="ql-block">朱世杰(约十三至十四世纪),北京人,著有《算学启豪》(1299年)一书,书中完整记载筹算“留头乘法”和“九归除法”,也是珠算乘除的重要方法。</p> <p class="ql-block">框梁档珠亦生动 ,中国珠算文化展。</p><p class="ql-block">框、梁、档、珠,汇成了传承千年的中华瑰宝﹣﹣算盘,其"精打细算"、"财源广进"等吉祥寓意,融入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习俗中,成为绘画、音乐、戏曲、舞蹈、文学等艺术作品中独具特色的表现元素,由此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珠算文化。随着算盘的演变与发展,框距愈窄,算珠愈小,珠算文化越发精简有力。人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人生轻重得失的算盘,而驾驭它的是人的智慧与思想。时时盘清"人生算盘",进退之间,体现的也是人生的格局。这,就是中国珠算文化蕴含的哲思与魅力。</p><p class="ql-block">在一层的进门左手边还有一个临展厅,里面主要介绍了有关算盘的民俗活动、相关画作、书籍、电影以及邮票,浏览过后才一下子觉得原来算盘在当时是很流行的一个工具,虽然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少再见到它的身影,但在几百年前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担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珠算或许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自身的历史价值永远不会褪色。</p> <p class="ql-block">张謇主张"父教育、母实业",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他坚持"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认识到珠算在工商业中的重要性,在其创立的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课程中规定:"珠算习练加减乘除",并专门为东台商学教育家施伯珩所著《商业珠笔算合璧》一书题写书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D2下午,探胜唐闸镇工业遗址</b></p><p class="ql-block">唐闸古镇,位于南通市崇川区,被吴良镛院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唐闸古镇至今仍保留着自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以来的工业生产遗存、大生系统企业厂房、商业街、运输系统、自建民居等40余处。2018年,大生纱厂工业遗产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下图为运河边上的唐家闸,简称唐闸。</p> <p class="ql-block"><b>唐闸历史文化街区</b></p><p class="ql-block">“天地之大德曰生”,1913年,张謇到北京出任熊希龄内阁的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此间他主持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法令、条例和规划。百余年前,南通先贤张謇在唐闸兴办实业,为救国图强闯出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复刻旧时商贸,还原古韵风情"。如今的唐闸,已成为传承江海文化地、新兴旅游发展地、对外交流展示地。</p> <p class="ql-block"><b>实业肇基 强国富民</b></p><p class="ql-block">1895年,面对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张謇意识到要提高国力,必须振兴自己的实业,并且"责任须在士大夫"。为此他毅然放弃仕宦前途,回乡创办纱厂。到 1926 年张謇逝世为止,围绕纱厂,他还创办了大小企业34个,并先后创办了20个盐垦公司,形成了中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实业集团。</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大达内河轮船公司旧址</p><p class="ql-block">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建于1903手,位于唐闸北市街北川桥南侧,是张謇创办的航运企业。公司现存办事处楼房一幢,八开间三层欧式洋房,坐西朝东,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保存完好。现已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1895年,新科状元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广兴实业催生近代中国工业重镇﹣﹣唐家闸。在这里,纺织女工巧手慧心编织精彩人生,丝传人以梭代笔复活百年奢华,老工房展览馆安然矗立,诉说劳动光荣,大生实业蓬勃发展奠定近代工业之基,从农耕文明传承到近代工业崛起,唐家闸培养造就了南通第一代产业工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b>大生纱厂原来工人住宿</b></p><p class="ql-block">上图为西工房曾经是唐闸镇上最大的工人住宅区,是大生纱厂的职工宿舍,也称为"工字工房",现存4幢,占地2984平方米。现为南通市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东工房,始建于1897年,位于唐闸高岸街北侧,为唐闸大生纱厂最早兴建的职工住宅区。1918年因遭火灾重建砖木结构平房,共五排四弄200间,占地面积16647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踏子桥,是唐闸古镇架在通扬运河上连接河东路与北市街的杨家湾便桥。由于这座桥两端的引桥设置为楼梯,行人在上下桥时需要"一步一路",所以被当地居民称为"踏子桥"。</p> <p class="ql-block">下午从唐闸工业遗址参观后,时间还早,我们又来到如皋,临时增加景点,参观<b>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b>,这是全球首家刑侦科学类博物馆,是展示李昌钰博士毕生刑侦鉴识科学成果的主题博物馆。李博士出生在如皋,是爱国侨领、国际著名刑侦鉴识专家,在他的首倡和推动下,博物馆于2016年建成对外开放。博物馆先后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1938年出生在如皋的李昌钰博士,幼时随父母迁居上海,在台湾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苦难的经历磨砺出坚毅坚韧的品格。1965年,李博士怀揣50美元到美国留学,半工半读,经过辛苦打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教师成长为一名举世闻名的"神探",他用真实的人生经历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p><p class="ql-block">李博士以其精湛独到的刑侦技术、鉴识功力和优异成绩,不仅令世界警界瞩目,更是全球华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2023年由李博士全程参与指导的新馆建成,李昌钰说,我一辈子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至诚信义"是我的人生座右铭。我时常勉励自己,做事情言而有信,待人要以诚相待。</p> <p class="ql-block">如皋晚歺后坐在车上游古城,观看美丽的夜景。到酒店后部分队友兴趣十足,又步行去定慧寺等地参观。</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如皋,</b>皋含义是水边的高地。如皋意为登高望远,俯瞰江皋美景。如皋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其名源于春秋时期,至今1600多年一直未改。</p> <p class="ql-block">如皋水绘园旁边的灵威观</p><p class="ql-block">开山祖师﹣乐子长 ,据《如皋县志》载:"东汉乐子长,活到180岁。如皋频江临海,人们大多以打渔、煮盐为生,常有潮涨倒灌如皋大地,如皋人饱受洪水和海侵灾害。灵威观开山祖师乐子长,得麻姑仙子指点,在如皋村东北一里多路的地势高处,立阳为佳地,构筑了如皋第一处宫观,初名"祖师观",主祀北方水神玄武大帝,祈求对万民的保佑,这也是如皋、先有观,后有城"的说法来历。</p> <p class="ql-block">如皋成为长寿福地、鱼米之乡,道观仙道辈出,香火兴旺,绵延1800多年。</p> <p class="ql-block"><b>如皋水绘园</b></p><p class="ql-block">水绘园风景区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不仅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博之大成的游览胜地,冒襄与「秦淮八艳」董小宛二人的栖隐之处。水绘园以水景为胜,也是当年董小宛对月抚琴的地方,而且还因为浪漫的爱情故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被誉为中国第一情侣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水绘园背靠如皋古城的城墙,不建园墙,借护城河的水道打造景观,颇有异于其他园林的宏大之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了水绘园大门,过桥就可以看到冒先生的雕像,冒先生出生1611年4月27日,本名冒襄,避疆是他的字,巢名是他的号。雕像是晚年时侯的样子,看起来儒雅坚定,而少年时侯的冒避疆,那可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美少年,是「明末四公子」。</p><p class="ql-block">董小宛,字青莲,生于1624年,住南京的桃叶渡,她与陈圆圆、李香君、柳如是等八人并称为秦淮八艳,19岁那年她嫁给了冒避疆为妾。董小宛不但是秦淮名妓,在美食上的造诣也很高,是中国古代六大美厨神之一,.例如如皋的董糖,就是她首创发明的。</p><p class="ql-block">明崇德四年(1639年),年方二八的董小宛在苏州半塘与当年乡试落第的冒避疆相遇,她对冒先生一见倾心,之后她多次对年轻帅气还有才的冒避疆表示过倾慕之情,他们在水绘园生活过九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明代石桥 </b></p><p class="ql-block">石桥桥面由4整块黄石铺成,桥栏杆雕有莲花宝座。穿过石桥旁边的竹林,对面是盆景园入口,可以看到如派盆景的各种造型。</p> <p class="ql-block">古澹园—中国如派盆景园,素有“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之誉。</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朝末年,原名壶领园。清乾隆二十五年“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将其名为“古澹园”。现辟为中国如派盆景园。如派盆景以“云头雨足美人腰”为特色,1983年被全国盆景协会考定为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p> <p class="ql-block"><b>蛟龙穿云(上图)</b>,树龄有1000多年的古柏盒景,1915年成立如皋公园时,北宋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胡瑗胡安定先生后人捐赠。<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1985年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b>灵山华盖(下图)</b>,树龄近600多年,这棵树是冒辟疆家中唯一流存下来的盆景,造型简洁,尤如皇帝出行时的黄罗伞盖。<span style="font-size: 18px;">400多年前,想必冒避疆也曾这样细细观赏它,打理它,董小宛的目光也这样在这华盖上流转。</span></p> <p class="ql-block"><b>全世界最大的五针松盆景 </b></p><p class="ql-block">树龄近400年,1976年建毛主席纪念堂,遍寻全国◇把园中一组四盆中的两盆盆景运至北京,陈列在毛主席汉白玉雕像两侧,相伴于一代伟人。</p><p class="ql-block">园林专家叹称其为中国最大的五针松盆景。</p> <p class="ql-block">水绘园十八景超极漂亮,如寒碧堂、小语溪、鹤屿、波烟玉亭、湘中阁、镜阁等。以水为主,花草树木为伴,亭台楼阁水榭为衬托,园林里面不大,但是庭院、小桥、流水……别致秀丽,小中见大,别有一番情调,是为海内名园。</p> <p class="ql-block"><b>镜阁 </b></p><p class="ql-block">此处赏月弹琴俱佳。董小宛曾在此有伤感诗:"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阁名由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匿峰庐—中国如皋长寿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如皋是世界第六长寿乡,至2021年1月1日,如皋百岁老人525人,其总数占全国之首,世界上闻名的长寿之乡不是在高寒地带,就是在偏僻山区。而地处江海平原的如皋,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带唯一的长寿之乡,也是处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这在国际上绝无仅有,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门口的雕像为开山祖师,东汉乐子长,活到180岁,在安徽潜山得道登仙。唐明皇李隆基推崇有加,赐号"潜山真君"。</p><p class="ql-block">匿峰庐,也是辟疆晚年起居及会客之处。匿峰意为"晦身藏神、离世返真,始建于清康熙15年(1676),为其清、靖、退的思想情操。匾额由近代著名书画家申石伽先生书写。</p> <p class="ql-block">水明楼,为船舫式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名取杜甫“残夜水明楼”句,由安徽盐商汪之珩为凭吊冒辟疆所建,从南而北依次筑有前轩、中轩和楼阁,其间以廊相衔接成九曲三弯的格局。轩阁之间缀以蕉石,显空灵之气。外又见水明楼飞檐翘角,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赞叹说:“此一区建筑之妙,实为海内孤本”。</p> <p class="ql-block">延月厅中摆放着董小宛使用过的古琴台(真品),在此琴台上弹琴会产生共鸣,使声能更加悦耳。</p><p class="ql-block">从侧面看,琴台是空心的。</p> <p class="ql-block">天下名园——水绘园,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堪称中国明末第一园。水绘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博之大成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特色的文化园林,被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赞叹说:“此一区建筑之妙,实为海内孤本”。</p> <p class="ql-block"><b>如皋迎春桥</b></p><p class="ql-block">迎春桥跨内城河,东西向。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 年 ),原系木桥,名为先春桥。明崇祯三年(1630 年),如皋知县吴宏功捐银 500 两改为石拱桥,桥面最高处高于路面约 3 米,清同治九年(1870 年)修缮,民国 14 年(1925 年)改为砖石平拱桥,长 16.6米,宽6.6米,拱宽3.6米。</p> <p class="ql-block">迎春桥的桥面斑驳的印记诉说着古城如皋的繁华盛世与沧桑过往。石刻对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提醒着一代又一代,如皋人做好人、行善事。</p> <p class="ql-block">倚着迎春桥的老炉烧饼,每天早晨最是热闹,一个烧饼,一碗豆腐脑,袅袅烟气中,如皋人一天的幸福生活开始了。这家店是撒贝宁老师都称赞的,一定要去尝一尝,一个大饼8元钱,一定要趁热吃才香。</p><p class="ql-block">如皋出生的李昌钰博士返乡也来品尝老炉烧饼(右下图为烧饼店老板娘)。</p> <p class="ql-block">如皋东大街的建筑多以砖木结构的青砖瓦房,居民建筑小巧紧凑,且蜿蜒曲折。居民在这生活,使得这座古城多了几分质朴的烟火气熄。漫游千年古城如皋东大街,寻觅藏在寻常巷弄里的小城尘世幸福。</p> <p class="ql-block">东大街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是如皋古城仅存的片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地区。东大街街心铺满麻面石板,留有独轮车印辙,路肩镶麻石条,显示南宋时代的街面特色。两侧多为木闼子门面店,其后为一进三堂或四堂的宅居,并多带有庭院和园圃,现存店面房及宅院分别具有明、清、民国各时期特征,是如皋古城传统特色的重要体现。</p> <p class="ql-block">如皋古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圆内方,形似古钱。内城有玉带河无城墙,设六座城门;外城有濠河及城墙,设城门四座及东、北二水关。</p> <p class="ql-block"><b>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b>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独立设置的公立简易师范学校。创办人为清翰林院四品编修、民国首任江苏省议会议长沙元炳。学堂旧址位于千年古邑江苏如皋境内。校舍初建时有中、东、西三路,三路围墙之间巷道相隔,其间风雨骑廊相连。中路为总理(校长)室、学监事务室、讲堂、诵堂、礼堂等;东路为生活区;西路为理化讲堂、仪器室、自修室等。现存中、东二路。所存建筑为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青砖小瓦,朱格门窗。该旧址系我国师范学校中唯一原有风貌保留完好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中国师范教育活化石"之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价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育广兴 启智育才 ,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更注重发展教育事业,认为教育能启迪民智,促进实业,进而使国家跻身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并因此而形成"实业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体系。从 1902 年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开始,张謇在南通一带创办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一系列的学校,其所办学校数多量广,是前所未有的。</span></p> <p class="ql-block"><b>如皋定慧禅寺,</b>位于如皋城东南角,面朝内城河。寺院始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寺院建筑风格不同于一般的寺庙,整体呈回字形,外为楼堂,内为殿宇。山门以及大雄宝殿,藏经楼,均坐南面北,是全国唯独的两个大门朝北开的寺庙之一,还有一座在北京。定慧禅寺小而精致,干净整洁,这里的僧人中午时分正在做午课。</p> <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不安排集体进去参观,朋友们抽时间去参观一下,有些地方,你不去就永远不知道那儿多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3年的岁末,恰逢领队王介堂老师的76岁生日,餐厅上方摆上双层蛋糕,王老师围上红红的丝巾,全场拍手齐唱生日歌,酒店送上长寿面,老寿星许愿切蛋糕。大家欢聚一堂,举杯共庆,热闹的场景使王老师激动万分、热泪盈眶、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他回复,“2023年12月31日,文旅首跨长江,探胜南通如皋,适逢余七十六岁生辰,同游齐贺,诗以谢之。</p><p class="ql-block">文旅如皋日,欣逢七六辰。</p><p class="ql-block">愿沾长寿气,同作捋须人。</p><p class="ql-block"> 2023.12.31. 如皋沈家酒店”。</p> <p class="ql-block">31日中餐后返程,文旅大巴车要过苏通大通(苏州—南通)了,这里是大江南北黄金三角洲。在此,我说句题外话,上海要发展,就必须拓展!上海太小了,近年来明显后劲不足!上海合并南通地区,上海扩大后,南通就和苏州一样,成为上海的后花园了,各种投资纷纷而来,对于上海江苏来说,真的是百利无一害,希望上海早日跨江发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3年文化之旅九期活动的行程回顾:</span></p><p class="ql-block">1,3月5日象山,儒雅古村、山海问艺</p><p class="ql-block">2,3月25~26日上海郊外,遍访松嘉古镇、寻根上海之源</p><p class="ql-block">3,4月15~16日缙云,山水缙云、访古探幽</p><p class="ql-block">4,5月21日岱山,蓬莱聘目、山海摩心</p><p class="ql-block">5,9月24日桐乡,仰桐乡贤哲、赏濮院古今</p><p class="ql-block">6,10月15日绍兴,访绍兴古桥、赏越乡雅韵</p><p class="ql-block">7,10月28~30日景德镇,中国瓷都—景德镇文化探访</p><p class="ql-block">8,11月18日奉化,探奉邑古韵、赏剡水秋光</p><p class="ql-block">9,12月29~31日南通,文旅首跨长江、探访南通如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4的元旦将至,2023的星光点亮未圆的梦,新的一年,送上一份新的祝福,祝愿宁波文化之旅越办越好,希望朋友们身心健康开心每一天,乐游文旅每一期,展望未来,让我们怀揣梦想再次起航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