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至,是四季轮回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这一刻起,将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为漫长的一天。过了冬至这一天,白昼将渐渐变长,黑夜慢慢变短。俗话说得好:“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此时,漫长的冬天将进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最寒冷的时候。儿时就能倒背如流的“数九歌”至今记忆犹新:“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p><p class="ql-block"> 儿时曾看到过一幅充满古人童真、想像、希冀的“九九消寒图”,让我心生欢喜。所谓“九九消寒图”,即是冬至这一天,晨画素梅一幅,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等所有的花瓣都落满了朱砂色,就“出九”了,也就耕牛遍地走了。这幅冬至图曾让我着迷过,在我学画时,曾仿画过一幅“九九消寒图”。而另一幅“九九消寒图”是在我学画时看到的,这是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消寒图。记得那年还在北方老家过节,正逢冬至,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在开封相国寺画家老师的工作室里见过一幅明代画家画的一幅雪景中的“九九消寒图”。画中梅枝悬空,虬曲苍劲。梅花昂首怒放,斗雪吐艳。虽然古人并非用了九九八十一天才画完这幅梅花图,但古人对严寒的不屑,对冬梅的赞誉,对春天的期待,从画中呼之欲出。数九寒天,皑皑白雪衬托出红梅的骄艳,让人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快慰。</p><p class="ql-block"> 冬至在古人的眼里,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像是一种美学思考,他们较之我们现代人,似乎更能从自然中洞悉与获取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如何交融相处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冬至之日,在古代是很有讲究的,俗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农村,要杀猪宰羊,北方有吃羊肉包饺子的习俗,南方则是吃米线和汤圆。天南地北风情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同,但过节的快乐心情却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冬至是家的节日。以前这一天,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人,要为这个日子庆祝。在这个冬日里聚人气,庆团聚。近处的都要回归家的怀抱,远处的也要打个电话,嘘寒问暖。在这个漫漫长夜里,一家人围坐在炭火旁,吃上一碗香喷喷的饺子,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肉香中浸润着亲情,饺子里包含着满满的幸福和甜蜜。团聚的烛火,亲情的寒喧,在这一天特别温馨。</p><p class="ql-block"> 关于冬至吃饺子的来历,民间说法不一。文字记载下来的是关于纪念“医圣”张仲景舍药而留传下来的习俗。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治病。当地一度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煮药救人。从长沙告老还乡后,在家乡看到许多穷苦百姓冬天忍饥受寒,冻烂了耳朵,他便架起大锅,在冬至这天开张,向穷苦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叫“祛寒娇耳汤”。这种药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在锅里煮后,捞出来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发给乞药的病人,人们吃下后,血液通畅,两耳也暖和起来。张仲景的舍药壮举,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人们为了感谢张仲景施药的恩情,也仿效“娇耳”的样子做食物,在冬至和过年时吃。“医圣”张仲景的故事虽已成为历史,但他留下的清名和盛誉一直为后世所传颂纪念,冬至吃饺子的这一风俗习惯,也一代代流传下来。饺子,这一中华传统美食从此享誉世界。</p><p class="ql-block"> 冬至是怀念的日子。每年这一天夜里,我会梦见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的老屋。我父母都是北方人,虽在南方生活,却依然保持着北方的生活习俗。每年的冬至一到,也是我最快活的一天,因为这天,可以有饺子吃。虽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还比较困难,能吃上带肉的饺子,简直是一种奢望,但父母总要想方设法买点肉包上一顿饺子。母亲对我说,“宁穷一年,不穷一节”。吃饺子是咱们北方的习俗,也叫‘温冬’。这一天吃饺子,一个冬都不会冷。”在这寒冷却温馨的节日里,父母在灶边忙碌着,热气腾腾的锅里,胖嘟嘟的饺子在里面翻滚着。老屋里,饺子的香气萦绕在空气中,整个屋子仿佛一下子就温暖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老屋,儿时的冬至日,如今已化为我的一种记忆了。那早已被拆迁的老屋,那地道的老北方饺子口味,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常常勾起我浓重的怀念。每每在梦中,老母亲和面擀皮包饺子的身影,不断地在眼前回旋,醒来,眼睛一片湿润。乡愁啊,老家的乡愁,像游丝一样,缠绕在我心间。圆了弯月,瘦了斜阳。在日复一日的光阴流转里,多少东西都成过眼云烟,唯独忘不了故乡情和老屋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如今生活好了,饺子已是寻常百姓家最平常的食物。饺子馅也种类丰富,羊肉、猪肉、鸡蛋、韭菜、白菜馅的等等,想吃什么,做什么。营养丰富的各种特色饭菜也进入了普通人家的日常饭桌。不仅北方人,南方人在这一天吃饺子的也渐渐多了起来。现在生活节奏快了,饺子什么的,还可通过网购直接送到家门口。但是冬至那种古老的年味儿,丰富的传统与文化,如今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了。</p><p class="ql-block"> 庆贺冬至日是有历史根源的。《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巜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在古代,每逢冬至,亲朋好友都要奔走相贺。而对于远行的人来说,浓浓的思乡之情只能寄托于笔端。唐朝诗人白居易恰逢冬至日出行邯郸,远离家乡,他在《冬至夜思家》中满怀深情地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冬至在外,白居易对家思念的殷殷之情跃然而出。不独有偶,宋代诗人陆游的《辛酉冬至》写道:“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相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面对寂寞与清苦,诗人淡然处之,将新的希望寄托于明春,体现了老有所为的没有泯灭的壮心。</p><p class="ql-block"> 古人早已把冬至视为“阳气之至,阴气渐消”的吉日。视为一年的开始,视为值得庆贺和思念亲人的日子,寄托着自己的情思。千百年继承下来的习俗,赋予了冬至日生活多彩的文化内含,体现了华夏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 相比“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的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为远行在外、相隔两地的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即使在万里之外,一条祝福的短信,一段温暖的视频,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快捷的通迅方式,虽然方便了,但总让人感到缺少了什么,这大概就是流传下来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p><p class="ql-block"> 冬至这一天,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是要祭祀祖先并向父母尊长拜节的,彼此“贺冬”。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宋朝诗人阮阅写过一首巜减字木兰花 · 冬至》词:“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祙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三国魏曹植有《冬至献袜履表》:“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南朝宋沈约《宋书》亦记:“冬至朝贺,皆如元旦之仪,又进履祙。”后魏崔浩《女仪》载:“近古妇人,常以冬至进履于舅姑。”可见冬至日,古人通过对长辈进奉履祙这种特殊的方式,嘘寒问暖,祈福问候,既是节日的祝福,又有其实用之处。</p><p class="ql-block"> 农耕时期的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对农历二十四节气犹为关注,是因为与农事密切相关,关系到一年的稼穑盈亏。这些节气,不仅是岁月的流转,更是情感的叠生,它交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通过这些朴素而有意义的活动,从自然中领悟调养生息,孕育精力,积蓄力量的奥秘,迎接新的季节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还是杜甫说得好:“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在这“北风吹雁雪纷纷”“门对寒流雪满山”的极寒时节,在这冬天的冬天,万物都在积蓄力量,期待着新一轮生命的循环。期待着凛冬离去,雪融草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