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史---赣州战役

历史的天空(泥菩萨)

滔滔碧水奔北流,章贡合流始为赣,<br>千年古邑号虔州,万水聚源归豫章。 赣多山,赣州亦然,其所属之山地纵横,且支流众多,山地主要有石城通天寨、瑞金罗汉岩、会昌汉仙岩、宁都翠微峰、于都、龙南南武当、这赣州的水主要有石城(瑞金)绵水1、会昌湘水、安远濂江、宁都梅江、兴國平江、龙南桃江、上犹江等,这些河流分别汇入章水和贡水。<br><br>东源出自赣州市石城县的武夷山黄竹岭,称绵水,流经瑞金,在会昌县与湘水汇合,称之为贡水,此为赣江正源;西源章水发源于崇义县聂都山张柴洞。<br><br>赣州为江南之明珠,自古为南北要冲,赣州城墙自东晋太康年间太守高琰开始筑城始,后又经过历代修葺,使得有“铁赣州”之称。之所以将赣州冠“铁”,不但是因为其城墙高耸坚固,攻防得体;另外,这赣州属于三江并流之地,章贡二水在此蜿蜒曲折、回旋腾挪,将这一块地域天然打造成一块福地。所以,这赣州建城择址之时,特地选定章贡合流,三面环水之地,整个赣州城墙状若神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建好的赣州城仅有东南面连通陆地,东北面为贡水,这里江面较宽,西北面、南面以及剩余的其他方向,均被章水任意的半包裹着。<br><br>赣州城的建造之用意,自然是为军事用途考虑得更多,城墙多面环水,这样就会导致出行的不便捷,这个不双向的,守城的军丁平时不便,老百姓的出入城区也是极大的不方便。于是,为了方便所有人的出行,又在章贡二水上架设了数架浮梁。<br><br>第一座建春门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之为东津桥或者东河浮桥。其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浮桥位于赣州城建春门外的贡江之上。<br>另外两座分别是西河浮桥和南河浮桥。<br><br>这个时期的中央苏区,其实早就觊觎着这铁赣州的铜墙铁壁,水上神圭。这赣州为赣南明珠,拿下赣州的好处多,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工商业发达,且交通之便利之至,决非瑞金、宁都,甚至是汀州可比。<br><br>所要说明的是,中央苏区高层对于攻占赣州这个题拟上还是分为两派意见的,绝大多数的人员以及高级将领希望占领赣州,之后,再将中央苏维埃临时政府搬到赣州。理由很充分。<br><br>还有一小部分人员坚决的反对进攻赣州,原因也是非常的明了,赣州三面环水,且是异常宽阔的河流,且江水流速极快,尽管说赣州管辖的范围很广。拿下赣州,对于快速宣传土地革命、马列思想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当赣州面临攻击之时,赣州南、北以及西三个方向的部队不能够及时增援,因为大河阻隔,倘若河上浮桥一旦断裂,增援的部队不但起不到增援的效果,反而会被敌军各个击破,此之首不顾尾,尾亦不顾首也。<br>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前者由于太多人员支持,所以,在决策的时候,攻占赣州被提上了中央苏区领导层的议程,所有的计划其实早已经开始筹划了,这个关键时刻,等的就是一个天赐的契机。<div><br></div><div><br></div><div><br><br>良机终于在期盼中出现……<br><br>这个时期的赣州守军是第12师34旅,总指挥马昆。<br>世界变化得这么快,这马昆根据情报,分析出红军正在厉兵秣马,就要进攻赣州。<br>马昆仔细分析了红军的许多战法案例,如:长汀四都围点打援之战法、龙岩、漳平、上杭里应外合之战法。但是,不管如何方式方法,这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点:内应。<br>也就是说,红军在进攻之时,能够迅速拿下城池的,都是有内应,这赣州城,也必然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只怕是如今的赣州城,早已经不知混进了多少赤色分子……<br>这时的马昆手上总兵力是第12师34旅(2个团和1个独立连)六千余人和地方靖卫团两千多人;加上17个县的民团指挥部,总计大约一万三千人。<br>除了以上这些人员以外,陈诚第18军驻扎在赣州以北的峡江、吉安、万安、安福等地,可伺机增援;<br>南粤陈济棠在赣边界的大庚、南雄、韶关第1、2师和独立第1、2旅共约十个团,这些军队可伺机增援赣州。<br>针对自身的这些条件,马昆做出坚壁清野的军事计划:赣州城近前的屋宇、厂房庙舍统统拆除,并且,城里面进行宵禁等一系列措施:<br>甲:拆除城外大宗民居,让百姓进入城中居住,所有粮草和各种物品带入城中,无法带走的就地销毁;<br>乙:拆除外围工事,坚壁清野、外围工事的军事人员及家属即时撤入城中,集中兵力,缩短战线,所有粮草、军械、物质带入城中,无法带走的就地销毁,共计国民党部队约3000人及赣南各县地主武装人员约5000人撤入城内。<br>丙:固守待援;<br>丁:关闭各城门,实行宵禁令。分配各属任务,第67团守东门、小南门、建春门,第68团守南门、西津门,地方武装和民团协助守城、严查死守。<br>戊:组织临时武装,严防死守混入城中的可疑分子,以及大宗人员非法聚会者,立即按战时法办。<br>已:组织民团日夜巡逻,凡发现可以人员分子一律缉拿,知情不报者同罪;<br>庚:征收和购买大量粮食等必须物品运进赣州城。<br>一步变而步步变,中央苏区一有异动,赣州城立刻接招跟着变化,赣州城的变化,导致中央苏区的变化再起风云^<br>1932年2月初,中央苏区前敌总指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和红四军分别由会昌和石城抵达赣州城东外五里亭和城西南郊。<br>1932年1月底,二月初期,彭德怀完成了包围赣州外围,对各部分配任务如下:<br>红三军团和红四军为主作战军;<br>陈毅负责指挥赣南、赣东、河西、永吉、太万游击队和江西军区预备队为支援作战军。<br>2月3日,彭德怀奉命率红三军团主力攻占离赣州15公里的潭口;<br>2月4日,红一方面军开始全面围住赣州;<br>红16军进窥樟村,威胁吉安守军,围点打援,绝不能使其增援赣州;<br>红三军担任消灭宁都、雩都境内的地方武装;<br>红十二军在宁化西南巩固闽赣苏区;<br>红五军团择地整顿休息,担任预备队;<br>红三军团担任攻城任务;<br>红四军的第10、11、12师分别布置在南康、新城、杨眉寺地区负责阻止援赣的粤军;<br>《训令》要求攻城部队采取袭击武器或强攻的战术,尽快攻下赣州。组织有技术的工人和士兵,专门负责爆破城墙和挖掘地道。<br>总预备队在沙石埠附近做群众工作,<br>地方部队负责压迫敌方来援部队,并相机夺取大庚,掩护红军攻城。<br>支持作战军赣南游击队配合独立第7师,防止会昌、寻乌和广东东江一带国军骚扰。<br>赣东游击队以广昌为中心,巩固广昌苏区,并派部向南丰、宜黄、乐安方向游击。<br>河西游击队相机夺取遂川,<br>永吉太万游击队相机夺取万安。<br>此刻,赣州城外的彭德怀调兵遣将,分配各军各团军事任务:<br>红七军由龚楚带领攻打东门;<br>红三军团第二师攻打南门;<br>红三军团第一师攻打西门……<br>春风初暖,山花绽放;<br>江河滔滔,长风萧萧;<br>红旗飘飘,战马嘶嘶……<br>彭德怀以及苏区的诸多高官首长初期都只是期望对赣州围困了一段时间之后,赣州便出现里应外合的情况,很快的赣州投降……作为指挥员的彭德怀最希望的自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另外一层含义,在等……等待城里输送出消息……可是,一直都没有任何消息通过任何渠道传送出来……还有就是,占据赣州之后,希望将这里当做中央苏区的首都,不希望采用极端方式,对赣州城进行哪怕一丁点的破坏。<br>时间上面已经一拖再拖,从2月4日开始计算,十天就要快过去了……淞沪战事酣,赣州城里静悄悄,四周又无高地,可以一窥城中虚实以及兵力布置。<br>时间上面再也难以等待,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千年难逢的好时机。打倒蒋介石,让蒋介石成为中国第二个崇祯。<br>2月13日战斗正式打响,彭德怀的各部军马同时向赣州城发动猛攻,一刻也没有空闲,白天骚扰,夜晚进攻,数路人马轮番上阵,人停枪不停,日夜不停,车轮战法……<br>战役打了很长时间,一时之间无法拿下赣州城,城里和城外完全没有任何消息以及联络,仗打倒了这个份上,虽然越打越难。但关键时刻,还是要看谁尻得住。<br>本来彭德怀不想对赣州城造成大规模破坏,主要是想留给以后作为苏维埃的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但这样焦灼打下去肯定不行,时间拖长了,自然变数就大,假设淞沪一停,就没有必要攻打下去了。<br><br>激烈的战事一直持续数日,红军依然抬着云梯在机枪和炮火的掩护下冲到城墙下,架起云梯攻城。赣州国军立即投掷滚木和手榴弹,并加大火力,使得红军爬城无济于事。一次次的失利,彭德怀决定改变战法,由红三军负责以坑道爆破攻城。在东门、南门、西门同步进行爆破。<br>第三军团红七师军长张云逸下令立刻组成了三支队伍:<br>第一支为爆破队,由王耀南带领,负责选择爆破地点,通过挖地道,安装炸药实施对赣州城的爆破。<br>第二支为敢死队,负责在爆破成功后突入城中消灭两侧守军。<br>第三支为政治侦察队,由军政治保卫局下属科科长带领,在打下赣州后,侦破国民党留下的特务组织,保证中央领导的安全。<br>军力部署重新安排后,红七师士卒迅速在东门外用沙袋垒出工事,架起机枪封锁城门,掩护爆破队挖地道。<br><br>2月16日拂晓,龚楚亲自缜密侦察,决定由东门外右侧水沟内水面之上,开挖坑道,选择的坑道口距离城墙四五十米远。就在刚开始挖坑道时便被国民党军发现,于是,国民党军便不断地向坑道口射击,投掷手榴弹。<br><br>龚楚不知从哪搬来大铁板,遮盖沟面,进行坑道作业,由于坑道口太小,人员排不开,坑道口只能容得下三个人开挖作业,又因卫坑道底必须和河水平面平行;低于河面就有地下水渗出。坑道内高度不足五尺,还要用杉木支撑,严防崩溃。有的坑道里面的高度则不足四尺,搬运泥土杉木,很是不方便,挖掘非常困难,工程进展极慢。经过十几天才将坑道延伸至墙下。<br><br>面对红军的地道战,马昆立刻命人在城中打下铁管和放置倒扣的大缸,在缸底穿一小洞,同时,请来许多瞎子终日俯身听着从倒扣的大缸传来的声音,根据听音来判断红军掘进的远近与进度。这种方式称之为“瞎子听音队”。据说,这种方法为春秋时期的墨子所发明。<br><br>除此之外,马昆又备好了几万条麻袋,麻袋里面全部装上沙土并且扎好口子,以策变化。<br>2月23日,坑道挖到了赣州城下,爆破队将一口棺材抬入坑道里面,在棺材里面放满了黑火药2,红军敢死队隐蔽在城墙脚下面。<br><br>城里面的“瞎子听音队”很快就发现了状况,城内也立即多加布置人手,准备一旦城墙被炸开缺口的第一时间,极力阻止红军登上城墙,与此同时,所有阻击人员以外可以使用的力量,都要扛上麻袋堵住缺口。<br><br>两方面的人马全部都紧旗密鼓,此刻的红军爆破人员已经将棺材里面的火药压实,一根导火线引出棺材外面,爆破员用剪刀将导火线剪开且掰开,让导火线成为一个“Y”字形状。静静的等待了一小会儿,从右边的大口袋中,掏出一节竹节,拔掉了盖子,从里面倒出一个火捻子。爆破员将火捻子拿捏在手上,凑近嘴巴,轻轻的吸了一口气,只见嘴唇一个轻微的颤抖,一口缓缓的气流从爆破员的口中呼出,只见火捻闪出一丁点蓝蓝的火苗,来回闪烁,一小会儿,爆破员停住吹气,火苗一下子变的长了起来,也更加的明亮起来。爆破员将火捻倒转,将火头塞到导火索“Y”字口处,只是一小会儿,导火索冒出了一股蓝烟。<br>“撤……”爆破员招呼着两名助手,转身走向坑道口……<br><br>“咚……”,一声巨响,惊天动地,却见一处城墙突然被曝出一处十几米的缺口。乱石冲天,直冲天际,且四散开来,漫天飞舞了起来,一块块碎石残砖在空中胡乱的飞舞起来,之后便划出一道道抛物线,砸向地面。<br><br>药量之大,是无人能够想象得到的效果,国军官兵当场200余人阵亡……而那些埋伏在城墙附近的红军的敢死队也仅剩四人活了下来。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一个人也没有料到的,这就使得爆破之后立即攻击、占领赣州城池的计划流産。<br><br>马昆立刻前往东门,组织东门外建起第二道防御工事,并同时加强兵力,且早些时候,那些装满了土的麻袋立刻被丢到了城墙的缺口处。红七军也一度冲进城墙内并且占领城楼,但在国民党军的猛烈反扑中,坚守城楼的红军官兵全部牺牲。<br><br>攻击西门的红三军团第一师几次冲锋都未能突破。<br><br>攻击南门的红三军团第二师组成突击队把炸药秘密埋在城墙下,但炸药用量的计算失误导致爆破时城墙向外倒塌,突击队队员全部被埋在了废墟下;<br><br><br>用不多时,红军希望借助赣州城缺口还不牢固,先后组织了四次冲锋,均没有占据一丝毫的优势,全部被国军打退,此刻,东门爆破宣告失败。<br><br>东门爆炸攻城未能成功,红军由总政治部负责的政治策反工作开始。印了很多招降小传单,用弓箭束缚射进城上,呼吁国军官兵与红军合作抗日。晚间组织宣传队,在城边用铁皮喇叭高声呼叫口号:<br><br>取消一切苛捐杂税、提高工资待遇、实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苏维埃万岁!<br><br>我围攻月余,爆破几次均未成功。<br><br><br>延伸阅读:雩都麻芫村标语</div> 标语主要内容:<br>反对日本出兵侵佔東三省!<br>武装擁護蘇联<br>消滅靖卫團<br><br>延伸阅读:雩都麻芫村标语 标语主要内容:<br>消滅豪绅地主武装<br>消滅AB團改组派第二<br>打倒日本帝国主義佔领东<br>消滅豪绅地主<br>特别注明:这条标语在狭窄的走廊里,实在无法正常拍摄。<br><br><br>次日,又调请来十二军军长罗炳辉(和马昆是云南同乡),亲自来到赣州城边致书守城旅长马昆,劝其来降,并约马昆次日来城墙上面面谈。两人使用云南方言对讲,无人能知道他们进行商谈的内容。<br><br>这一来,使得赣州城内官兵动摇,乡绅商人深恐守军开门投降,影响到城里百姓的生命财产,但是,这一招政治攻势,还是失败。<br><br>南门的红三军团第二师也同天将坑道挖到了赣州城墙下面,吸收了东门爆破失败的经验,改进了方法方式。<br><br>“盲人听音队”知道了红军在地下埋炸药,守军在这段城墙上也选择了适当撤离,同时,开辟了第二防线,且准备好了大量沙袋。<br><br>又是“咚……”的巨响,南门重复着东门的故事,南门被炸塌了一个二十多米的“V”型巨大口子。红军第二师红军士兵像潮水一样涌向“V”型缺口。<br><br>守军设在第二道防线的十几架将机枪对着城墙缺口来回扫射,红军的冲锋被一次次的打压了下去。<br><br>守军一边还击,一边派出大量人员背上沙袋,填在缺口处。很快,缺口被堵上,南门爆破也宣告失败。<br><br>西门因地势低,坑道里面全部是水,根本无法实施爆破。<br><br>多次爆破没成功,中央苏区中革军委即时发布了《围攻赣州的训令》,《训令》中提出在赣州附近建立了许多红色政权,将赣州围困于苏区之中。红军不但要攻下赣州,而且要消灭来援助的国军,从而更顺利地夺取吉安。因此中革军委又增调红五军团参战,要求“坚决夺取赣州”。<br><br>红七军再次组成爆破队,由姜茂生负责,重组的突击队,由第55团团长黄勉昌指挥。之后又采用了四次爆破进行强攻,但仍未能攻克,这时只得对爆破攻城暂时放弃。<br><br>马昆一再告急求救,在蒋介石多次连电督促下,并且以赣南钨矿相许,广东陈济棠才派出范德星旅驰援赣州。范德星旅到达新城之时,立即遭红军打援部队林彪的红四军伏击,损失惨重,失去了两个营的人马。这使得陈济棠后悔不迭。<br><br>与此同时,马昆又多次紧急电告朱绍良将军,请求救援,朱绍良命令吉安陈诚部增援赣州。<br><br>陈诚派出11师、14师,由罗卓英率部驰援赣州,经过击败重重阻击。终于,罗卓英部于2月29日抵达赣州西北,并紧急在北门架设起一座浮桥。<br><br><br>罗卓英奉陈诚军令,率援军到达赣州外围后,赣州守将马昆当晚冒险潜出赣州与罗卓英密谋,经过商量,两人决定“缩小阵地,增兵进城,内外夹攻,以解赣围”。<br><br>罗卓英遂派出黄维带领二个团和一个工兵营偷渡入城,更换赣州城里的守兵出城,并令其一部从两侧秘密包围红军,做得神鬼莫测,未被红军察觉。<br><br>3月1日,国军第11师31旅推进至黄金渡、欧潭、黎人坡一线,第32旅进至横石、神背、通天岩。第14师41旅进至南桥、杨梅渡,第40旅进至赤珠岭。粤军余汉谋部第一军共二师二旅和一个教导团有增援之势。利用红军无防御设施,部队伤亡过大及疲惫进行偷袭 。<br><br>3月4日,红军又连续四次攻城,依旧不下,但是却仍屯兵城下。<br><br>3月5日,当红军正打算再次攻城时,国军先前潜入城中的两个团开始在城墙上打出小洞。运马昆部的两个团秘密出城。<br><br>这个时候的红军高级指挥员龚楚军长得到侦察员报告:“赣州北门昨夜已悄悄架设一座浮桥,由吉安南下增援部队,陈诚十八军之十一师、十四师,这两师已进入赣州城”。到了下午六时,龚楚又得到侦察员又报告:“赣州北面沙地担任对南昌方面警戒的第四军一个团已经撤退,因为国军有两个师,昨晚已通过沙地,向赣州增援,我军因兵力薄弱,无法阻止,已向塘江撤退”。<br>龚楚立刻将这些情报送到彭德怀处,但这些国军资料并没有引起彭德怀的重视。<br><br>3月7日国军分三路向红军发动夜袭攻击,红军由于苦战一月,疲惫难堪,一时抵挡不住。<br><br>午夜过后,黄克诚在师指挥所里忧心忡忡,难以入睡时,他也知道了罗卓英的到来,忧的是现在上级在这个时候竟然没有应对的策略。<br><br>突然外面枪声大作,黄克诚暗自叫声“不好”。料定敌兵已至,且采取突击手段,对红军实施内外夹攻了。<br><br>黄克诚走出师指挥所,这时的天空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天上云层遮住了星月之光,听得见四周的枪炮声响成一片,却还不见敌人的影子。<br><br>黄克诚立急下令将师指挥所转移到100多米以外的一个隐蔽地段,同时通讯排架线接通与上级的联系。一接通了线路,黄克诚立刻抓起电话,向上级建议指挥各部队及早撤退突围。同时,对着话筒大声叫道:“不能再犹豫了,若耽搁下去,想撤走也不可能了!”<br><br>黄克诚的建议被否决了。<br><br>黄克诚身边带了通讯班,循着密集的枪声走去,遭遇到零星被打散且失去了建制指挥的兄弟部队。黄克诚立刻收拢和指挥一些零散部队乘夜突围。有的红军部队未接到总部的突围命令,不敢突围。黄克诚只得连说带劝,表示一切后果由他黄克诚负责。这样,才使得一些部队及时突出重围。<br><br>赣州一役,红三军团第一师侯中英及其大部分被俘,红四军第17师政委张赤男、红五军团第13军政委欧阳健等10多名师、团级红军将领牺牲。<br><br>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红五军团第13军董振堂星夜驰援,及时赶到了赣州外围,接替红三军团,正巧遭遇罗卓英部……<br><br>此一战,是整个中央苏区时期最大规模的正规军遭遇战,红五军团前身为国民党第26军孙连仲部,在宁都兵变后改编为红五军团。称之为枪林弹雨、血雨腥风毫不夸张,两军一直由天明战到夜幕,方才各自罢手,且各自撤回驻地。<br><br>红五军团的及时出现,避免了进攻赣州的主力部队全军覆灭。<br><br>从二月底至三月初,红军一再向赣州发起攻击。国民党军开始大量增援赣州,当红军准备再次爆破时,城内的国民党军突然出击,城外的国民党援军也发起了进攻。在腹背两面受敌的时刻,第一师政<br>委黄克诚组织部队用大刀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展开肉搏以掩护大部队撤退。<br>赣州一役,红军伤亡三千多人,红四军第十一师政委张赤男、红十三军第三<br>十七师政委欧阳健阵亡。<br>接下来发生在水口的战斗,被称为“战场景象之惨烈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罕见”。战斗几乎全部在肉搏中进行,沟渠中双方官兵的尸体交错重叠,河水因为注入了浓浓的鲜血而流动迟缓。<br>严峻的局面使红军领导人毅然放弃了城市攻坚战,避免与敌人主力决战,然后在战略转移中寻找有利的战机。<br>红军先战黄陂,左翼部队全歼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俘虏师长李明;<br>右翼部队全歼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师,活捉师长陈时骥。<br>再战草台岗时,红军歼灭国民党军第十一师大部。红军连续两战两捷,迫使大规模“围剿”苏区的国民党军纷纷撤退。<br>这时候,由于险象环生的局势,上海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迁往中央苏区。<br>一九三三年一月,经秘密交通站的护送,博古、张闻天、陈云先后到达瑞金。自此,创建于上海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在繁华的大城市里存在了十二年后搬到乡村,并一直在这样的乡村间领导中国革命直至一九四九年赢得胜利。<br><br>3月8日,中革军委意识到了攻克赣州已成为不可能,下令撤围赣州。这次战役导致红七军伤亡指战员百余人,红五军伤亡最重,超过五百人以上,且被国军俘去师长一员,及指战员二百余人。红四军在新城击退了粤军独立第二旅,伤亡较少。<br><br>至此,历时33天的赣州战役以红军惨败结束。红军伤亡总计约3000余人。<br>侯中英随后被押上国民党军事法庭,被国民党政府判处死刑且立即执行……<br><br>延伸阅读赣县梅林镇桃源村榕树下张家老祠堂:武装消滅残馀白匪活抓何逆 延伸阅读赣县梅林镇桃源村榕树下张家老祠堂:武装消灭靖卫匪 这些标语书写的时间在1932年“赣州战役”期间,这年的2月之前的一段时光里,中央苏区就已经开始组织人马准备进攻赣州,红军部队进驻张家老宅祠堂之时,<br><br>石城(瑞金)绵水1、这条河有点争议,因为是赣江正源之争,瑞金说此河的源头在瑞金,石城说源头在石城。<br><br>黑火药2:当年由于物质较匮乏,地雷、炸药、以及其他一些爆炸类武器都是采用黑火药,或者采用硝盐制作。<br><br><br><br>赖屋红军标语<br>赖屋红军标语位于于都县罗江乡新屋村坝子上组村民赖如亮的旧宅墙上。1932年3月主力红军攻打赣州,红五军团第13军38师某部机枪连曾驻扎在此。二班班长南志俊等在该房的北墙(正面)与东墙(侧面)上用墨写下这些标语。<br>赖屋标语全图 于都赖屋标语(1) 标语从右向左主要内容介绍:<br>各位同志要晓得<br>所谓中华民國。<br>他是<br>的工具。是军阀官僚<br>産階级。用以<br>劳苦群众的國家<br>高等<br>中间漫画中间文字“中华民国”漫画可能是一栋古典建筑,有文字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建筑的葫芦,下面类似建筑的屋檐,再往下就无法识别了。<br>左边内容:<br>中国工農红军<br>三十八師三团<br>一九三二年二月<br>特别注明:在当年的这些标语之中,类似赖屋这边的标语类型还是比较少的,同时,出现这样大型的漫画比例也是非常少的。<br><br>于都赖屋标语(2) 标语从右向左主要内容介绍:<br>中国工農红軍第十三軍<br>卅八師三团机关枪连宣<br>中间漫画:这幅漫画在所有的标语作品中算比较大。<br>左边标语内容:<br>红軍是中华稣维埃共和国。是擴大被剥削被压迫工農兵士劳苦大众群众的国家。他的旗帜是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地主阶级。推翻国民党军阀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於全中国。为数萬々工農兵士及其他被压迫群众的利益和奋斗。为全国真正的和平统一而奋斗。他的基础是建筑蘇區和非蘇區。幾萬々被压迫剥削的工焚兵士贫民群众的,愿望和拥护人的。它具有绝大威權。打击着国民党军阀政府由崩溃走到死減。他一定要很的革命胜利<br><br><br>于都赖屋标语(3) 标语内容介绍:<br>反对土豪劣绅压迫農民剥削穷人<br>反对资本家剥削工人<br>反对地主剥削貧辳<br>反对军阀压迫士兵<br>废除一切苛捐<br>雜税實行<br>增加工资减<br>少工作时间<br>實行男女平權<br>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三军参十八師一百一十四团,机关枪连<br>(这条标语位于正中位置)<br> 于都赖屋标语(4) 漫画内容:辳人打柴<br>红軍第五军团第十三军第三十八师第一百一十四团机関枪连二班乀专南志俊同志晝<br>特别注明:此漫画位于标语(3)左上角<br> 于都赖屋标语(5) 标语内容介绍,这是一幅讥讽漫画,中间的图片左边画的是一只是老鼠,上方的文字是“冯玉祥是一個老鼠”;右边的是一只兔子,文字的配备是:蒋介石是野地一個兔子<br>左边文字忽略<br>右边文字:吹了一天东南凨。明天要防雨濛濛。厨房没有烧的柴。打柴又要著雨鞋。赶早打一擔。明天好煮饭。<br>特别注明:赖屋标语图(3)窗户的两边还有一些内容,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字迹已经变得不清晰,只有勉强的辨认的几句话,例如:“士兵不打士兵”;“反对帝国主义”等等,但没有完整的句子。<br><br>于都赖屋历史简介<br>于都赖屋位于于都县的西面约50华里的地理位置上,距离东边的赣州约90华里。这个名称的村名即无特色,在历史上也没有出过什么名人,可谓是名不见经传。<br>1932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13军38师攻打赣州城时,其114团机关枪连战前休整临时住在赖家。<br>这场战争当时是由彭德怀任总指挥,整个战役时间总计历时33天,其当时的战果遭到惨败。红军中的侯中英等一部分高级指挥员在撤退中被伏,所要做出说明的是,当时的第5军团并没有直接参加这场中央苏区的主要战役,可能原因是因为有以下几点:<br>第一,第5军团前身为国民党26军投诚部队,在《宁都篇》已经详尽的介绍,此处不多描述。这支部队刚刚才来到苏区,让刚来投诚的部队就参加如此硬杠的赣州战役,让原国民党军队打现国民党军队,太过《水浒》,或许是情理上生怕第5军团(原国民党第26军)将士情绪上有抵触;<br>第二,第5军团初来,与其他的部队配合问题,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打仗打的是智谋、实力(包括后勤)以及多方配合,三者缺一不可;<br>第三,第5军团作为当时的预备部队和接应部队在战役的后期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后期不是第5军团发挥极大的作用,其彭德怀的损失会更大。<br>彭德怀兵败撤退之时,罗卓英兵锋正盛而尾随追击,这时候的第5军团担任接应和阻击任务,其作战英勇,堪称正规遭遇战的经典战役……<br>这里要提到的是,红军在这里战前休整约3天时间,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面,当时的班长南志俊就在这栋房子上面留下了这些宣传标语。<br>在当时的国家大背景下,宣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据说,赖村有了这些宣传,之后有五人参加了红军,须知,这个村子当时的青壮劳力才30余人,况且,这又是在一场大战之时,尚且能够招募人员,这要是在闲时,其宣传的效果不可小觑。<br>“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br>减少工作时间,实现男女平权;<br>反对土豪劣绅压迫农民剥削穷人;<br>建立苏维埃政府……<br>有些文字即使过了一百年,到了今时今日,依旧极具杀伤力,难怪在哪个年代,前仆后继的革命者……<br>1934年10月,红军北上,没过多久,国民党重新占领于都,这个时候,赖家人为避免受牵连,把墙上的红军标语和漫画全部用黄泥巴糊上遮住,这在当时的苏区相当常见的一种手法。<br>解放后,赖家又用水把墙上的黄泥巴清洗干净,因为清洗,所以导致有些字迹有些模糊。为此,他们家还专门请来一个美术老师专门进行临摹。所以,现在所看到的墙上标语,确切的说,大部分不是原来的真品,反倒是哪一部分看不清晰的文字倒有可能是原先的真迹。<br>对于用泥巴糊标语,的确可以理解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种作品本人也是拍摄了不计其数,还有很多因为不清晰而没有进行拍摄的,就更加是个天文数字。<br>现在的这栋房子实际拥有人赖如华,赖如华也一直致力于保护这处标语,以至这栋房子四周都是现代建筑的新房子,周围也只有这一栋土胚房,还保持着百年前的古老建筑。<br><br><br><br><br>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