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百日记

空山秋浦歌

<p class="ql-block">自今年9月12日起,我和几位小伙伴从合肥来蚌埠长驻,为期四个月左右。如果不是组织统一安排,怎么也想不到会和蚌埠如此深度结缘。时近工作收尾,双城奔忙之余,来蚌埠后的点点滴滴渐渐涌上心头,挥之不去。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我也“蚌埠住了”!于是想到借助美篇,留此《蚌埠百日记》,以作纪念,同时对在蚌期间给我们提供帮助、服务的所有蚌埠朋友,说一声:感恩有您!</p> <p class="ql-block">蚌埠是淮河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隶属凤阳。1947年1月1日设市,是安徽建市最早的城市,没有之一。市名因淮河岸边遍布河蚌、交易繁盛而得,故别称珠城。这尊位于大塘公园的珍珠女雕像通体洁白,身材曼妙,很好地诠释了蚌埠人对自己城市的理解。欧化的形象寄托,更代表了对国际化的向往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从时间轴看,这尊雕塑显然更加现代,最大的区别在于,突出了开合的蚌壳,人像大幅度缩小,甚至可以理解为珍珠本身。从审美角度看,这尊雕塑表达更为含蓄,更加突出城市,而作为城市核心的人,则隐含其中,仿佛精灵。</p> <p class="ql-block">现有考古资料表明,蚌埠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多年。出土于双墩的纹面人,可以视为这座城市的图腾。据说,这是一尊少女头像,俗称“小陶人”,手法简单质朴,表情却极生动。双墩出土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数量繁多,且具备多个符号叠加表意特征,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p> <p class="ql-block">放大版的小陶人头像,被置于市民广场中央垒起的坡顶。当代的车水马龙、城市潮汐,从7000多年前穿越而来的少女目光注视下匆匆流过,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蚌埠发现古象化石,因齿板有菱形痕纹,被专家命名为淮河古菱齿象,简称淮河古象,约生活在6-10万年前。该象体长8米,高4米多,比现在体型最大的非洲象还要高大。淮河古象成年个体约10-14吨,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p> <p class="ql-block">位于固镇的垓下遗址,原来有双重价值。一者,刘邦在这里打败项羽,继而建立汉朝,因此固镇又称胜利之城;二者,遗址下面还有遗址,为淮河沿岸崛起的规模较大城市,年代为公元前6500-4580年间,有“大汶口文化第一城”之说。图为出土陶樽,上刻太阳、云朵、山峦叠加符号,为大汶口文化时期所流行。</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的痕迹全国有很多处,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业已证明,大禹会盟诸侯于涂山的确发生在蚌埠,是夏朝建立的标志,因此蚌埠和中华文明源头结下不解之缘。位于涂山顶部的禹王庙是一座道教寺观。道教才是中华文明的真正源头,远早过儒教。孔子不是拜老子为师么?</p> <p class="ql-block">位于涂山半山腰有座象形石,名为启母像,又名望夫石,意为启的母亲、大禹的妻子,盼望常年在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能够早日回家。象形石到了如此程度,直让人五体投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东汉许慎被历代誉为“字学宗师”,传说他的《说文解字》就是在固镇完成的。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固镇在县城公园一角,专门修建了许慎园。</p> <p class="ql-block">在蚌埠的历史名人录里,汤和的地位举足轻重。汤和是明皇朱元璋的心腹大将,曾为明王朝立下不世之功。难能可贵的是,他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因此成为极少数没被朱元璋诛杀的心腹。为纪念汤和,蚌埠将其墓葬遗址兴建为景点,供后人瞻仰,并汲取其人生智慧。图为汤和墓棺室的青砖,和南京城墙一样,上面刻有工匠的姓名、籍贯,质量终身可追溯。</p> <p class="ql-block">图为汤和墓随葬品元青花,1973年出土,原件由蚌埠市博物馆珍藏,为镇馆之宝。有业内人士估计,市场价值10个亿。汤和墓随葬品众多,多次被盗,但此件得以幸存,原因成谜。</p> <p class="ql-block">中秋前夜,蚌埠举办中秋晚会,节目全部由市文旅局组织自编自导自演,没请明星大腕,但请了一批劳模、优秀基层党员、最美家庭代表,和他们共度佳节。整场晚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蚌埠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代代不绝。</p> <p class="ql-block">进入近现代后,蚌埠也是安徽较早感受西风东渐的城市之一。早在120年前,美国传教士就在怀远县兴办含美学堂和民望、民康两所医院,其中含美学堂后来为怀远一中沿用。</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群现存10座古建筑,为中西建筑艺术碰撞的结晶。外观马头墙、老虎窗、鱼鳞小瓦、雕梁画栋、飞檐斗角,为典型的中国民族建筑风格;而内部结构中的地下室、转梯、壁炉、百叶窗、起边花纹地板及楼与楼之间的暗道,则是典型的欧式建筑特征。这处中西文化融合的古楼群,建筑规模之宏大,工艺水平之精湛,在皖北乃至全国实属少见。</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上海东南医学院迁址于此,三年后再迁合肥,成为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安徽医科大学党政班子曾来此集体朝圣,并立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1952年,上海东南医学院迁走后,校址被安徽水电学校沿用至2000年。蚌埠籍著名影星蒋雯丽曾在这里就读。</p> <p class="ql-block">关于怀远,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先总理克强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怀远的文章,被母校合肥八中刊登在1977年的语文复习资料中,题目是《江山如此多娇》,副标题为“怀远一瞥”。</p> <p class="ql-block">1911年建成的淮河铁路大桥至今仍在使用,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桥。该桥为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大桥的第二大桥,南北两段分别由英国和德国承建。因为该桥的建成通车,蚌埠这座曾经隶属凤阳府的偏远小渔村,一举成为联通中国南北的铁路枢纽城市。因此,蚌埠人称自己是铁路拉来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作为曾经的铁路枢纽城市,铁路文化无处不在。城市中心区域,仍可见到铁轨从小区楼群穿过。市民广场附近,陈列有装饰一新用做餐饮包厢的火车头。闹市区不经意的一瞥,眼前会冒出一处“蚌埠铁路公安局”字样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犹如合肥工业文明的源头藏在瑶海区曾经的安纺家属大院小红楼,蚌埠工业文明的辉煌也从类似“机务大院住宅小区”得到折射。前任安徽省长李国英曾说,蚌埠是一个城市气息很浓郁的城市。吃铁路饭的工人群体,构成了蚌埠城市化的第一波浪潮。</p> <p class="ql-block">固镇是津浦线上一处重要站点,固镇站房为英国人兴建,至今保存完好。鉴于其无比稀缺的价值,上海铁路局特意将该站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为此专门向固镇赠送了一辆日本造的老火车,质量极为精良。</p> <p class="ql-block">固镇县还有一宝,就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县委大院,兴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东西各五排,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据说,全国平房式县委大院仅存三处,其中固镇规模最大。</p> <p class="ql-block">蚌埠在当代军事史上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著名的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之为徐蚌会战,蚌埠就是国共角力的主战场。淮海战役结束后,刘邓奉命组织渡江战役,总前指曾在蚌埠孙家圩子(位于蚌山区燕山乡)驻足,有关渡江战役的整体方案就是在这里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得益于铁路大动脉的畅通,蚌埠是安徽第一个建市的城市,也是较早实现工业化的城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空气压缩机、水利机械、柴油机、机床、拖拉机附件五大“机”为代表的工业,撑起了蚌埠华丽的产业格局。</p> <p class="ql-block">说到蚌埠工业,不能不提蚌埠卷烟厂,烟厂至今仍是城市纳税大户。东海、百寿、丰收、团结、渡江,这些烟民们如雷贯耳、耳熟能详的香烟品牌,曾经是这个城市最好的招牌,更承载了蚌埠人对往日香喷喷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作为安徽先发城市,加之铁路交通赋能的地理位置便利,蚌埠有幸承接了很多国家项目布局,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仅次于合肥,位列全省第二。仅部队院校,就海陆空兼备,图为中国航空学院一角,草坪上的各式飞机,都是从作战部队退役的“功勋”。</p> <p class="ql-block">逐水而居,是人类繁衍不息的规律。和其他名城一样,蚌埠也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蚌埠的水系极为发达,除了母亲河淮河外,茨淮新河、淮洪新河穿境而过,沱湖、龙子湖、天河湖、四方湖、天井湖星罗棋布。</p> <p class="ql-block">合肥有三河,是肥西的一个镇;蚌埠有五河,是蚌埠的一个县,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因此得名。论水系发达,合肥与蚌埠不可同日而语。位于五河县的现代牧业,是安徽最大的奶牛养殖场,安徽超过一半的鲜奶产自五河。</p> <p class="ql-block">沱湖水产,远近闻名,尤以螃蟹最为知名。沱湖岸边,随处可见售卖螃蟹的店铺和饭店。如今因环保原因,沱湖养殖螃蟹已经成为历史。聪明的养蟹人,开发了稻田养殖模式,又重新开辟出新的天地。高速出入口的微型景观上,螃蟹和鱼虾仍然在充当五河代言。</p> <p class="ql-block">位于蚌埠中心城区的龙子湖,堪称蚌埠水系中的掌上明珠。马国湘先生倾毕生心血打造的湖上升明月景区,是蚌埠城市形象的一块金字招牌。因为它,很多外地客商极大地改变了对蚌埠的观感。原来皖北也有如此漂亮的水域景观!</p> <p class="ql-block">湖上升明月景区集聚了上百栋徽派古民居,均为原构件异地恢复重建。香港国际巨星成龙先生在这里捐建了一座成龙博物馆,内中陈设的艺术品,皆为成龙拍摄电影时剩余的边角料,如扫帚、塑料瓶、破铜烂铁之类,传递着循环经济理念。</p> <p class="ql-block">2021年,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在此举办,柬埔寨驻中国大使为团长的使节团,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等一批国内政要,曾在此下榻。作为曾经的外事人,有幸目睹和亲历这一盛事,留下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面对夕阳,收获美图一张。乘坐的中巴车依稀可见,令我回想起在此接待中外嘉宾的种种故事,包括成功应对不期而至的突发事件。外事人的一大特长,就是善于临机处置,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考验功力,也越能证明入行深浅、段位高低。</p> <p class="ql-block">淮河是蚌埠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千里淮河穿境而过,把蚌埠分为南北两个组团,其中淮河以南部分为老城区,淮河以北为新城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如今淮河以北的淮上区已初具规模,即将成为蚌埠新的增长极。</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蚌埠强力开展靓淮河工程建设,推动城市由沿河发展向拥河发现跨越。过去脏乱差的淮河滩涂,如今摇身一变为市民健身步道,蓝天白云之下,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热门打卡地。今年5月,100对新人在此举办集体婚礼,将个人的小家融入城市大家庭发展的进程,意义非凡,盛况空前。</p> <p class="ql-block">蚌埠的城市公园比比皆是,市民的幸福指数很高。距离我们落脚的宾馆不到两公里,就是大塘公园,从建筑风格推断,不算太新,但规模适中,细节讲究,无论早晨和夜晚,来此游步的市民络绎不绝。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老百姓喜欢,才是王道。</p> <p class="ql-block">市区的张公山公园规模更大,环绕张公岛的张公湖也更为辽阔。八十年代,蚌埠的接待宾馆就叫张公山宾馆。如今的禹会区政府就坐落在张公山公园北面。张公山名为山,海拔不过71.2米,在皖南注定泯然众人,但在一马平川的蚌埠,自然成为俯瞰城市的高地。</p> <p class="ql-block">张公山公园南面是现代化城区,难得的是周边规划控制很好,既简约大气,又保留自然野趣,更很好地突出了水域景观,不失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妙笔。</p> <p class="ql-block">张公山山顶建有望淮塔,进入新世纪前一场大火被毁,现为原貌重建,秋天的银杏树叶衬托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公园游步道设施精良,供市民晨练歇息。望淮塔下,建有少量游客服务用房,体量适中,比例匀称,在五彩斑斓的秋叶衬托下,呈现出安静的古典美。</p> <p class="ql-block">登顶望淮塔最高层,蚌埠的城市景观尽收眼底。极目四望,远处的淮河、黑虎山、涂山,清晰可见。尤其秋日的傍晚时分,层林尽染的画境,被暖阳镶上一层质感的金边,不由得让人由衷感叹:江山如此多娇!</p> <p class="ql-block">蚌埠的城市气质,在安徽独树一帜。蚌埠的农村,也是一幅幅尽情铺陈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固镇县道路两旁梧桐组成的十里黄金画廊,美得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再偏远的村落,组织建设也不含糊。图为固镇县仲兴镇耿武村村部,窗明几净,生气蓬勃。村书记自豪地说,村里的环境也很好,随时欢迎检查。他组织了两支保洁队伍,一是四零五零人员,二是老年人,还统一配备了保洁电动车。安徽持续十余年的美丽乡村建设,给广大农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巨变。</p> <p class="ql-block">产业发展是农村致富的根本出路。秸秆曾经是农民的负担,如今已经变废为宝,秸秆加工变得普及。成垛的秸秆被收集起来,再送往工厂加工成板材,在农村已经成为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种植业是蚌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流。固镇县石湖乡钟黄村的刘玲书记组织流转土地,带领大家种植红薯,品种为西瓜红,亩均收益近3000元。刘书记正在尝试抖音,并希望成为网红。只要能帮村民卖出好价钱,她愿意豁出去。(本篇唯一小视频,可以点开)</p> <p class="ql-block">养殖业的发展也在改变模式,由早年的粗放养殖到今天的工厂化养殖。图为濠城镇的一处养鱼场,利用废弃的学校,实现陆地养殖,钢板构成的鱼池,一口能养殖5000尾,收益颇丰,且废水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p> <p class="ql-block">与产业发展相应的,是乡村文化的兴起。图为怀远县双桥集镇姚庄村兴建的书院,因姚庄村濒临北淝河,故名北淝书院。年轻的村书记很有眼光,常年组织文化教育界的团组和名流来此采风,书院内琴棋书画各类场所使用率很高,是一座活的书院。</p> <p class="ql-block">图为中国朝代演变史,你没有看错,它就在姚庄村。更令人称道是,村里还专门建了一个文化公园,展板上的内容有《中国思想史》系列、《唐诗宋词》系列。</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这些闲适的家禽,你会疑惑自己究竟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姚庄村,不过是皖北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片段和缩影。</p> <p class="ql-block">蚌埠是一座活色生香的城市,尤以美食见长。提起蚌埠的吃,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小龙虾,远近闻名。其实走进蚌埠的街巷,美食比比皆是,何止一个小龙虾?蚌埠人特别爱喝啥汤,在他们叫蛋汤,以区别于辣(糊)汤,最便宜的2.5元一碗,是合肥价格的一半。</p> <p class="ql-block">先卖个关子,这道炒鳝丝,在蚌埠有个极为独特的名字,而且小吃店就有卖,蚌埠人当它作早点,可它究竟叫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这家店的油条堪称一绝,上面铺一层糯米糕,再洒上黑芝麻,吃起来脆、软、糯、香、烫,绝对让你难以忘怀。对了,皖C三件套知道么?小龙虾、冰酒酿、烧饼夹里脊。</p> <p class="ql-block">蚌埠人对炒鳝丝的名称,在这张图片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对,叫软兜,多么兼具诗意和烟火气的名字啊!</p> <p class="ql-block">这家名为老王台的早点铺,做一款新鲜牛肉现切的牛肉面,味道与口感,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在蚌埠众多的早点铺里,这家名为老淮滨的,环境最为优雅,因此多次光顾。不仅因为其拥有“走进联合国的小吃”,而且因为老年顾客多,说明价格非常公道。这里的馄饨,个头硕大,肉馅赛饺子,一碗18个,一个人根本吃不掉,才区区12元。</p> <p class="ql-block">蚌埠的摊主很懂得营销之道,这位做煎饼果子的师傅,仿照网红主播,在作业面侧上方装了部手机,现场直播制作过程。我有心凑上去看个究竟,发现一行行的“这就来”“来啦”滚动不息,生意好得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二马路,承载了蚌埠人对上世纪老蚌埠繁华街区的美好记忆。如今包括二马路在内的特色街区,在新的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周边得以艺术化复活。</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街区,饭店鳞次栉比,灯火通明,证明蚌埠夜生活较高的活跃度。烟火气,永远是城市气质最直观、最丰满、最有温度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店铺的装饰大多比较考究,别具匠心,华灯初上的夜晚,自成一道道靓丽风景,令人驻足,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街头的店招很多别出心裁,往往令人会心一笑。作为传统深厚的码头城市,善于营销是沉入蚌埠人基因的特质,而店招是最直观、最聪明的营销,无声胜有声。</p> <p class="ql-block">码头城市发达的饮食文化泽披乡野,位于市郊的禾泉农庄,坚持经营十几年,美食成为其最核心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禾泉农庄的菊花展,已经远近闻名。其铺陈的壮阔与密集,令人震撼,直抓眼球。</p> <p class="ql-block">甚至在偏远的乡镇,随便找一家小饭店,菜肴也十分可口,而且价格一点不贵,平均每人不到50元就可以吃得很好。乡镇饭店上菜堪称豪横,大盘大碗,甚至直接用盆,绝对足量,管够!</p> <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句,蚌埠的房价不贵,尤其二手房,近乎省会合肥的一半。</p> <p class="ql-block">但蚌埠的城市建设却手笔不俗,尤其建筑密度、红线退让及天际线控制,在安徽堪称一流。在我看来,蚌埠城市建设最惊艳的手笔,是在新的城市中心留出巨大空间,兴建市民广场,使之成为真正的城市客厅。</p> <p class="ql-block">体育中心建在城市中心区域,免费供市民使用。蚌埠体育较为发达,想来和场馆建设贴近市民以及群众体育普及,不无关系。</p> <p class="ql-block">蚌埠的单体建筑也很漂亮,二十年前建成的电视发射塔,造型优美,通体雪白,亭亭玉立,构成最美地标。</p> <p class="ql-block">蚌埠因河而兴,因此桥很多,仅淮河大桥就有好几座,造型都很讲究,很对摄影人的胃口。</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蚌埠闸枢纽,位于千里淮河中游,横跨蚌埠市禹会和淮上两区,是淮河上历史最为悠久,流量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始建于1958年底,1962年基本竣工,历经近60年的不断建设与完善,由28孔节制闸、12孔节制闸、双线船闸、水电站、分洪道、3.37公里堤防组成,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航运、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p> <p class="ql-block">作为铁路枢纽的蚌埠,高速公路也很发达,早已县县通高速。距离省会合肥,最快只需90分钟车程。</p> <p class="ql-block">转眼100天过去,从夏天到冬天,12月15日中午,蚌埠迎来了今冬第一场雪。</p> <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还是这个城市的人。每天清晨外出散步,都要经过延安路和涂山东路交口,庞大的电瓶车队伍从眼前匆匆流过,那是为生活奔忙的上班一族,是他们在为这座城市默默创造价值,赢得荣光。</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傍晚时分,华灯初上,上班一族到了下班时间,前方等待他们的,是城市温暖明亮的万家灯火。他们为城市创造价值,也享受自己创造的成果。让我们向这座城市的劳动者、管理者、建设者致敬!(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