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奶奶,对于每个人来说,一定是个熟悉的称呼,幸福的字眼。于我而言,奶奶是慈祥的模样,关爱的化身,是渐行渐远的印记,是别梦依稀的叮咛……</p><p class="ql-block"> 民国九年九月初六,奶奶出生于衡阳东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共七人,排行老二。奶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资聪慧,记性很好,口才极佳。但由</span>于受封建思想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加之姐妹兄弟众多,奶奶没上过学,不识字,不会算数,年幼开始裹脚待在家中习闺女,缝补浆洗带弟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忆中奶奶身材矮小,慈眉善目,头发乌黑浓密,常穿青衣黑裤灰布鞋;勤劳善良,省吃俭用,</span>热情好客;久患肺疾,病入沉疴;一辈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乡音不改,秉性不移......</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身为长孙,我是奶奶的心肝宝贝。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奶奶总会留下来给我。我学习进步了,获奖了,奶奶比谁都高兴,逢人就说,恨不得告诉全世界的人。我犯错误挨打了,奶奶比谁都着急。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我家,一边劝我要学好不要学坏,一边大声数落父亲。我身体不适生病了,奶奶总是第一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屋满崽下巴壳又溜尖啦,眼珠子都窝进去哒!”我的言行举止和高矮胖瘦,时刻牵连着奶奶的心。</p><p class="ql-block"> 奶奶每次走亲戚,总会捎上我。小时候常坐在爷爷肩挑的箩筐里,稍大点就跟着爷爷奶奶走,常伴左右,如影随形。娘家的亲人特别是一个个读书出来走上工作岗位甚至是领导岗位的侄儿,一直是奶奶的骄傲和荣耀。他们来我家做客,奶奶走路都带风,笑眯眯、乐颠颠,磨刀霍霍向鸡棚,亲自下厨做柴火饭菜,用山村的土特产招待他们。顺便把我考试得奖的事情告诉叔叔们,那情形甭提多高兴、多亲切啦。每年正月初几里奶奶就安排父亲、叔叔去舅爷爷家拜年,我们常常一住就是好几天。四个舅爷爷轮流坐庄,家家户户盛情款待,返回时还会发给孩子们红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给我留下了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的童年记忆。</p> <p class="ql-block"> 大人盼莳田,小孩盼过年。小时候的我最祈盼的事情就是过年。除了可以穿上新衣服,吃香的喝辣的外,大年除夕夜还可以领到爷爷奶奶发给我们的压岁红包,从一元钱到十元钱不等。手里捧着崭新的熠熠生辉的钞票,那种心情无比幸福快乐,以致夜不能寐!那几元钱可是半个学期的学费,可以买很多很多的学习用品。懵懂无知的我却不知道,那一分一厘可是爷爷奶奶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p> <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个电视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先是在隔壁堂叔家看电视,多是些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之类的武打功夫片。后来我们家买电视机了,爷爷奶奶每天干完竹篾活吃完晚饭,就手持竹篾火把,沿着小路爬坡来我家,他们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奶奶常常沉浸在剧情里,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哀声叹气,时而捶胸顿足,直到节目剧终。每次看完电视后,父亲担心爷爷奶奶晚上走路不安全,于是就安排我护送他们回家。</p> <p class="ql-block"> 我离开家乡在衡阳读中专后,与奶奶相处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了,参加工作后尤甚。但奶奶对我的挂念依然不减,经常念叨着我的名字。随着年岁的增长,奶奶身体每况愈下,哮喘病经常反复发作,严重时呼吸困难,常年累月卧病在床。我结婚日子是选在寒冷的冬天,而家乡交通非常落后,每天只有一趟汽车通往市里,在天亮之前就出发。考虑到奶奶的身体状况,我和父亲商量奶奶留在家里,不参加我的婚礼,待身体好转后再接来衡阳小住。其实奶奶一直想来,那怕是病入膏肓。自那以后,奶奶的身体未见好转,一日不如一日。我婚后第二年夏天,奶奶病危,卧床不起,在快要收割早稻时的一个晚上走了,带着千般依恋万般不舍,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p> <p class="ql-block"> 如今阴阳两隔路悠悠,回忆往事恍如梦。却待遥问终无凭,千言万语诉衷情。我愿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路,深切缅怀远在天堂的奶奶,希望奶奶无病无灾,无忧无虑,开心快乐,一切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