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家里的老物件(二)

梁德锁

<p class="ql-block">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传承,都有一些老的物件,刻满了历史的痕迹,记载了一个家庭的悲喜历程。请欣赏我家另外的五件物品。</p> <p class="ql-block">《一鄉善士》匾额残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悬挂《一鄉善士》匾额残片的旧门楼。门楼砖垛内的石头是1968年0708工程(307国道改建)时上安施工团在院内做伙房时修筑的。石头上面的三块木板,就是悬挂《一鄉善士》匾額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一字和鄉字的上半部</p> <p class="ql-block">鄉字和善字的下半部</p> <p class="ql-block">网络上下载的《一鄉善士》匾额图片</p> <p class="ql-block">  匾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牌匾不仅是建筑的重要附件,甚至可以说是建筑的亮点和门面。匾额虽小,却是一门综合艺术,书法、文学、绘画、木雕、篆刻、漆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匾额中都有不同程度体现。此外,匾额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成为褒奖、记录古代善人善行的重要载体。与其他种类匾额相比,慈善相关匾额在书法、雕刻等艺术价值方面并无二致,但其所蕴含的史料价值则值得关注和挖掘。</p><p class="ql-block">我家《一鄉善士牌匾》来历:</p><p class="ql-block"> 据老坟的祭台石书写:梁際醇 清故显考邑庠生梁公讳際醇配李儒人之墓。庠生:即秀才。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这“一鄉善士”的匾额就是在我爷爷的爷爷梁際醇在世的一项善举而挂上的。</p><p class="ql-block"> 家里和村里老人口口相传,经长生口梁继庭先生整理。长生口村东有一百年老字号《通和恭》,老百姓又称《興盛堂》。该商号在清乾隆和嘉庆年间最为兴盛。《興盛堂》拥有规模店铺三家,大小客房二三十间,骡马车棚十大几间及家人居室。梁際醇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而且是当地很有名气的秀才。</p><p class="ql-block"> 相关史载,清咸丰三年到七年(约1853-1857年)当地大荒大旱。当时饿殍遍野、寸草不收。长生口村民的吃水问题更成了头等大事,梁際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p><p class="ql-block"> 长生口村有一山垴形似蘑菇,老百姓叫它蘑菇垴。上古传说蘑菇垴有泉水。旺泉眼正好在梁際醇家的三亩肥地之内。他立马找风水师现场勘察,确定泉水位置,随即开工凿打泉井。不日,水出且旺。他高兴万分,无偿把三亩肥地捐给村里,乡亲取水,分文不取。</p><p class="ql-block">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井陉县令知道后,挥毫写下“一鄉善士”四个丰满大字,并令下属立马加工成匾额送到村里,并亲自将匾额挂于梁際醇门额正中,以弘扬他的大公无私和解危济困精神!</p><p class="ql-block"> 可惜,此匾在1966年代被毁。当时自己少不更事,天天看见却习以为常,只记得一鄉善士四个蓝底金字,落款和年代更无从记忆,无处考证。后来我家将它做成了风门装板,只留下这两块残片。</p><p class="ql-block">《一鄉善士牌匾》</p><p class="ql-block">一鄉善士名远扬,仁爱为怀品德良。</p><p class="ql-block">牌匾高悬传佳话,美德流芳岁月长。</p> <p class="ql-block">《锤板石》</p> <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地叫“捶板石”,为青石制成。整体呈长方体型,顶面略凸,光滑如镜。常与铁锤配套使用,是旧时常用的一种敲打用具,主要用于手工纳制布鞋底子(千层底)的锤平。因为麻绳纳制的鞋底比较硬而且凹凸不平,锤鞋底的目的就是把变形的地方锤平,更好地帮助鞋底定型。</p><p class="ql-block">《锤板石》</p><p class="ql-block">千锤百錾出山间,</p><p class="ql-block">历经磨砺志愈坚。</p><p class="ql-block">专锤鞋底不平事,</p><p class="ql-block">定型稳根踏河山。</p><p class="ql-block">《千层底》</p><p class="ql-block">锤平千层布鞋底,</p><p class="ql-block">石上功夫见匠心。</p><p class="ql-block">密密缝线牢且固,</p><p class="ql-block">踏破山川万里行。</p> <p class="ql-block">《门墩》</p> <p class="ql-block">  门墩又叫门枕石,整个门枕石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门内部分有一海窝用于插入门纂,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便于门的开关作用。这一副门墩就是从我家旧门楼拆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饼折鏊子》</p> <p class="ql-block">  这个《饼折鏊子》是山西省晋城市水北村我舅舅家的一个老物件。</p><p class="ql-block"> 饼折。用稷米面掺少量玉米面发酵,加水调成稠糊状,摊于擦了食油的边厚中薄的饼折锅上,加盖蒸烙,熟后底部焦黄发暄,食之有香甜味。 现在因稷米面几乎绝种,一般用小米面或白面玉米面两合面发酵制作,但口感和味道与稷米面相差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我舅舅张世杰,山西省晋城市水北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负伤退役回乡。这个《饼折鏊子》也是对我老娘、舅舅的一个念想。</p><p class="ql-block">这真是:小小鏊子</p><p class="ql-block">传承晋冀两省饮食文化,</p><p class="ql-block">记载张梁两家悲欢离合。</p> <p class="ql-block">梁顺科的《初小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梁顺科是我的四叔,他的这张初小毕业证书与我同庚,你见过这样的毕业证书吗?</p><p class="ql-block">《初小毕业证书》</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四初年小,毕业证书手中拿。</p><p class="ql-block">求知路途初起步,莘莘学子向未来。</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四叔在家里姊妹们排行最小,但初小毕业以后,再没有继续就读,早早就和兄长们一起务农,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