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基础 强化思维——逻辑七级课题组第二次自主活动

天女

为深入推进“逻辑思维七级”推广应用课题的顺利开展,进一步促进“逻辑思维七级”在我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着力强化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2023年12月20日,文昌市华侨中学“逻辑思维七级”推广应用课题组诚邀专家指导团队梁煜老师入校授课。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动一:云鹏老师上研讨课</b></h3> 云鹏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6课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云鹏老师的课通过“了解写作背景,筑牢知识基础”“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结构”“感悟人物形象”三个部分组成,授课过程中云鹏老师组织学生上台进行文章结构梳理,通过找文章关键句提炼重点事件来引导学生对文章各个部分进行概括。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感人至深语句进行批注推理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上台演示,老师循循善诱,课堂充满亲和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动二:梁煜老师进行点评指导 </b></h3> 梁煜老师首先对云鹏老师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大方的教学风格点赞,对于教学目的,梁煜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一篇很长的文章而言,尤其是一篇曲折隐晦的文章,梳理文章结构是必要的,这也是理清文章思路进而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抓手,概括则是学生必须夯实的基本能力。<div> 梁煜老师还从逻辑出发,提出了一些新文章解读的新角度。比如鲁迅为什么选择“忘却”来记念烈士?这种“忘却”与“记念”之间有何关系?其实鲁迅的“忘却”并非真正的遗忘,而是为了更好地“记念”。鲁迅在文中展现的对烈士牺牲的怀念和悲痛,对反对派的愤怒和控诉,以及悲愤之后的冷静和坚定。这些情感在文章中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逻辑结构。</div><div> 梁煜老师还提醒我们在解读文章时,要进入文本,但又不能局限于文本。可以将经典的文章作为例子,尤其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例子来使用,这样才能从日常的教学中巩固学生思维能力。<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动三:交流碰撞</b></h3> 各位老师在听完课后积极评课,李秋芸老师认为该课的教学设计积极回应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老师做分析引导,学生上台反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喻秀芳老师认为这节课学生充分参与,做到了一课一得,学生在概括,归纳课文内容方面有了长足进步。林芷茵老师则肯定了云鹏老师在把经典文章与逻辑相互结合的尝试。李婷老师也认为该课能在曲折委婉方面去深入挖掘,有眼光也敢挑战。各位老师还分享了很多自己在阅读时的发现。比如鲁迅并没有将烈士们的牺牲与贡献和社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割裂开来,而是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其思维的辩证性与逻辑的严密性。又如文章逻辑结构的严谨性,从对烈士生平事迹的回忆,到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再到对未来的展望与坚定信念,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有序的逻辑链条。<div><br><div><br></div></div> 思维的碰撞总能激发出火花,逻辑七级的学习不仅是学生需要一步步掌握,老师们也能从中收获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