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小练习P16-18

西Z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叙事疗法小练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可以和身边的人尝试做个练习,看看你的人际关系会不会有所不同,大家会不会觉得你比以前会聊天了。当一个人说出个观点,或者不管和你说什么,当他说完你觉得自己有必要说话的时候,你先不要急着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而是把它先放一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叙事疗法的步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从说到听的第一次转变,也是你需要做的第一步。此时,你可能有点紧张:“哎哟!我今天没有表达我的观点!”--特别是当对方问你的观点时,其实你不用担心。但前提是,这是闲聊,而不是像你的孩子问你“家里的钥匙在哪”,你听完后直接告诉他在哪里就行了,这是两码事。我说的是成长性对话。当然,有时夫妻之间也可以采用这种成长性对话你先不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尽管这可能会让你憋在心里闷得慌,但没关系,你总是会有机会说的。当你听到他说到某一句话、某个观点、某件事的时候,如果你特别想说话,你可以先把那句话记下来,然后思考一下,你要说的话会让你想起什么人,想起哪本书、哪种理论,或者其他什么东西。然后你去看一下自己要说的话背后的历史,即它与你的生命的那种关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步,你再想想你要说的话跟那个人的生命有没有关联。也就是你要说的这一番话是为了突显你的知识、你的正确、你的高大上,还是为了满足对方的需要?他是否需要知道这些。很多时候我们想跟别人说的话对别人来说并没什么用,他不见得需要知道这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也可能是他刚好需要的,那你就说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步,你应该仔细想一下:不管他是否需要,你说了这番话之后,他会感觉到自信,还是不自信?他会感到更有力量,还是不会感到更有力量?或者是不会有变化?你先别假定,可以先猜,完成这个过程之后你再决定是否要讲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步,你问问对方:他听了你的话之后有什么感觉?他喜欢你说的这番话吗?当然,他们有时会撒谎,比如说你的好朋友为了维护你的面子而撒谎。不过他也有可能直言不讳说他不喜欢,即便如此,你还是想说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练习是让我们把对话的过程慢下来,让我们更加有觉察地去和别人对话,更加有意识地去聆听别人的故事,而不是去论证自己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学叙事的第一步。你先不要急于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你先看看你想说的话从哪里来,然后再考虑对来访者是否有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在这其中还可以增加一个环节,就是你确认你要说的话是正确的。很多时候我们要说的话是否正确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在意对话的过程,根本不会去考虑我们说的话是对是错,我们只是为了说话而说话。比如说朋友之间的聊天可能就是这样的,因为他觉得不说话会不礼貌,他为了礼貌而说话,这是一种挺有意思的状态。不过,如果在咨询室里出现这种状况就会出问题。我们暂且不设定在咨询室中的咨访关系上,先在家庭或生活中去试试,看看会不会有一些变化。有可能你会慢慢发现,你本来想说的话在忍住不说之后,你会庆幸自己幸亏没说。因为接下来他告诉你一些细节有可能让你因当时说出去的话而感到很尴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这种尝试着去聆听别人的故事的方式会让彼此对话的空间大一些,而不是谈话的双方都想去把握谈话的方向,这样的谈话反而让对话失去方向。不过,当你不去把控对话的方向时,有时可能恰恰你是在引领着对话的方向。也就是说,你不去控制谈话的方向,它反而会朝着你设定的那个方向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