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推进,城东明德小学六年级语文组开展了切实有效的特色作业探索,探寻教育方式和特色作业的最佳契合点。孩子们学语文、用语文,打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让语文作业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p> <p class="ql-block"> 一、探索京剧之美 感受艺术之乐</p> <p class="ql-block"> 一篇课文,犹如一颗石子,在学生的心田掀起了阵阵涟漪。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京剧趣谈》的学习,激发了学生了解京剧的浓厚兴趣。因此,“京剧项目化作业”应运而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求开启了“京剧文化探寻之旅”。</p> <p class="ql-block"> 带领孩子进入京剧脸谱浓墨重彩的绚丽世界🌈</p> <p class="ql-block"> 一抹丹青,勾勒出千年风华。</p> <p class="ql-block"> 在这千年的岁月里,脸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 国粹与3D拼图相结合,妙手承国韵。</p> <p class="ql-block">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的国粹。京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p> <p class="ql-block"> 你以为唱机里咿咿呀呀的戏曲只是爷爷的最爱,后来你的耳机里住了《武家坡》你说真好听。你把这叫创新,但其实都一样,摄人心魄的还是文化的根脉。</p> <p class="ql-block"> 爷爷带着唱机走了,你听着歌渡舟来到下一个时代,江水汤汤,一头是古一头是今,岁岁年年人不同,江水却依旧浩荡。这份浩荡,就是文化。</p> <p class="ql-block"> 二、撑语文之长篙 寻鲁迅之心迹</p> <p class="ql-block"> 鲁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理由走近鲁迅先生。由于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较为久远,且他的作品深刻隽永,为了让学生感受鲁迅文字的内涵与深意,六年级组语文教师凝心聚力,共同明确单元主题,落实语文要素,研究作业目标。</p> <p class="ql-block">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对自己的写照。“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他写给爱子的诗句。名言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启迪着学生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串起了一份份独具匠心的特色作业,帮助学生获得理解鲁迅创作精神的进阶,直面其人,感受其魂,引领学生诚挚表达,借鉴迁移,从不同视角,多角度立体地感受鲁迅形象,触摸了大师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这一系列的特色作业展示,也让每一个学生爱上鲁迅,爱上阅读经典。</p> <p class="ql-block"> 三、书法教育浸校园 翰墨飘香润课堂</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人的气质和才学都藏在笔迹中,透过汉字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感受到的是汉字之美,是璨若繁星,各具风采。</p> <p class="ql-block"> 传承经典文化、书写精彩人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六年级同学们的硬笔书法作品吧!</p> <p class="ql-block"> 一笔一静气,一墨一乾坤。一点一画,皆是风景。点的灵动,横的担当,竖的顶天立地,撇捺的舒展飘逸,尽在笔尖......</p> <p class="ql-block"> 登高向远望,下楼躬身行。做是最好的行动,六年级语文组老师不畏惧、敢探索、勇创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学、所获应用于实践,充分发挥教学智慧,以更科学的方式开发、重组教学资源,引领我们的学生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单元整组教学真正进入一个敞亮的境界,让“双减”工作在城东明德小学这块沃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