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镇江焦山摩崖现存的近百方石刻中,有几方被称为上品的宋代石刻。由于年代长久,石刻风化,人们实地看到的是漫漶难辨的字迹,或只是空荡荡的石碑。无语的石刻,风化日益加重,观赏原刻的遗憾伴随碑上逐渐消失的文字在心头萦绕。</p> <p class="ql-block"> 石碑年代已久,严重的风化,让修复原刻只是美好愿望,心怡者只能寻找早年拓片欣赏原刻风采。难驱的遗憾,未泯的心愿,促使了花点时间,参考原刻的早年拓片,利用电脑技术,在实地拍摄的照片上再现古刻风采,成就了一丝丝欣赏的快乐,现予分享。</p> <p class="ql-block"> 焦山摩崖最著名的石刻是六朝时期的《瘗鹤铭》。这是《瘗鹤铭壮观亭别刻》原刻,刻于宋代,年代不祥,石头上已难见碑刻文字。他是瘗鹤铭原刻塌落于江中后,为便于观赏而仿刻的。明代时其下半部被磨去,刻上了其他碑文。</p> <p class="ql-block"> 《瘗鹤铭壮观亭别刻》是千年前仿刻,但基本依照原刻内容和字体风格,早年的拓片对现代研究《瘗鹤铭》有很大的参考作用。</p> <p class="ql-block"> 将已经无法辨认的原刻,通过电脑技术再现过程,我称之为电脑摩描。电脑摩描既要参考早年拓片,又要仔细辨认石碑上留下的原刻印记,也要尽量排除后人在石碑上随意刻画的干扰,有时要通过石头纹路对应拓片印记,使其所摩描的文字和原刻文字残存印记尽相一致。在摩描过程中,有时会发现石碑上存有、拓片上所没有的碑文印记,或是原刻印记难以拓片,或是后人凿刻,拓片时去伪存真。摩描时还发现石碑上当年刻字的凿印,顺着凿印走向可摩描出原刻笔划。凝视点点凿印,对古人精雕细凿、存史于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宋代米芾题记原刻。</p><p class="ql-block"> 这方题记碑刻位于《瘗鹤铭壮观亭别刻》旁,由于所在山崖的下方,加之原刻文字无法辨认,游人大多一走而过,不易发现这方米芾仿晋人书风的得意之作尽伫立在旁。</p> <p class="ql-block"> 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的这方题记刻于哲宗元祐六年,即1091年。是米芾在与甘露寺僧人仲宣和金山寺僧人法芝来焦山观赏《瘗鹤铭》后,留在焦山摩崖的题记。米芾这方题刻,自左向右书写,笔意仿《瘗鹤铭》,苍古奇峭,斜崎挺拔,结体疏朗,拙朴遒劲,气韵满石,是为摩崖石刻中的上品,是米芾仿晋人书风的得意之作。</p> <p class="ql-block"> 米芾的这方题刻原石严重风化,年代印记的条条沟壑裂隙严重影响了米芾题刻的观赏,想象中也无可能进行实地描摹了。现通过电脑技术再现,满足了一下观赏心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米芾的这方题刻所处位置紧贴地面,按理不是碑刻的地方,推想当年此地应高于地面,此刻下方应还有久远的碑刻,只是埋藏地下难以相见了。</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米芾时隔十年后留在焦山摩崖的又一方题名石刻。</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陆游的题记。</p><p class="ql-block"> 陆游的这块题记石刻,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于保护目的,从崖壁上剥离移至此位,后又专为此碑建亭保护展示。</p> <p class="ql-block"> 陆游的这方题刻,原刻内容为:“陸務觀、何德器、張玉仲、韓無咎,隆興甲申閏月廿十九日,踏雪觀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風樯戦艦在烟霭间,慨然盡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歸。明年二月壬辰,圜禅师刻之石,務觀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由于多年前对此刻进行了实地保护,此刻至今尚可品读。陆游的这方题记碑刻是他存世作品中不多见的楷体原书。碑刻文字内容被誉为“最短、最精、最美”的散文,有着较高的文学及书法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南宋著名书法家吴琚的题刻。</p><p class="ql-block"> 吴琚当年在镇江任总领,曾代理过太守一职。题刻现只能看出曾经有字刻于石上,具体内容难以全部辨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吴琚这方题刻其五言诗内容:</p><p class="ql-block">昔愛山樵書,今踏山樵路。江邊春事動,梅柳皆可赋。荦确石径微,白浪灑衣履。临渊鱼龍驚,扪崖猿鳥懼。古刻難细讀,断缺苍藓護。嵗岁月豈易考,書书法但增慕。摩挲發三歎,欲去還小住。習氣未掃除,齒发恨遅暮。華亭鹤自歸,长江只東注。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霧。</p><p class="ql-block"> 吴琚擅长诗书画,其书学米芾。此书已达到人书俱老的至高境界,是为个人佳作之一,也是焦山摩崖石刻上品之一。</p><p class="ql-block"> 吴琚在镇江北固山书写的“天下第一江山”大字现为宣传镇江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 在这块石碑的左边,有几排隶书小字,刻有的是清代文学家、书法家、水利、地理专家陈任旸的题识,记载的是在焦山松寥阁曾藏有吴琚所书的《心经》石刻。此刻现已不存。</p> <p class="ql-block"> 摩描古碑的过程,好像在倾听古人口中的款款吟诵,笔下的丝丝声响,攀岩凿石的叮叮当当。再次领略古人的精美书法,抒怀言志、热爱江山的情怀。感叹他们的豪情华章成就了焦山的“书法之山”、“文化之山”的美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