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于开林</p><p class="ql-block">音乐:网络</p> <p class="ql-block"> 村边的稻田里,一群鸡在疯狂地啄食生产队的稻谷。不一会,几只鸡歪歪斜斜、慢慢的倒下。很快,它们相继扑楞着翅膀,蹬直了鸡腿,一命呜呼。这是村里几家屡教不改的社员,为了占集体便宜,偷放出来吃生产队稻谷的鸡鸭。社员乱放鸡鸭吃集体的稻谷,是老队长最头疼的问题,因为都是亲亲戚戚,说得轻了人家不搭理,说得重了又怕得罪人,更不敢采取强硬手段,十分为难。</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插队的年代,国家很重视农业科技,建立了覆盖农业农村的农科网。每个生产队都成立有农科组,在公社农技站的指导下,开展推广新品种、种植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新农业机械的试验和使用等等。通过生产队挑选,我非常荣幸地当上了农科组长,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官。农科组四个成员中有三个是插青,都是兼职的,出工还是由队长统一分派。</p>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农科组搞了一些当时比较前沿的实用技术试验。比如水稻温室育秧,糖料甘蔗高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糖料蔗最高达到亩产10吨。还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人力插秧机,帮助生产队自力更生通了电,改造了生产队木薯淀粉加工厂,被公社评为先进农科组,也得到过县农业局的表彰。特别是我们搞的农药试验,干得真是令人叫绝,也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 当时生产队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喷洒农药进行杀虫灭菌。由于农村普遍缺乏农药使用知识,社员在喷洒农药时,人员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一次,我们在给甘蔗喷洒农药时,临时抽来的一个社员在喷药间隙的休息时,不洗手就偷扯队里的花生,吃后发生中毒,呕吐昏迷,幸好及时抬到公社卫生院抢救,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一些禽畜中毒后农民舍不得埋掉,偷偷食用又发生二次中毒。还有个别人偷拿农药去毒鱼,一个瓶子的"毒杀酚",就可以毒死十几公里长河段里的鱼,毒死的鱼被社员捞起来,有的吃了,有的晒成鱼干。公社农技站要求我们农科组要搞清农药的毒性特点,向社员宣传防农药中毒的常识。</p> <p class="ql-block"> 当时使用的农药,基本上是剧毒的农药,有的药品还是进口的,如1059、1605、乐果、毒杀酚等,农药瓶子上的说明书许多还是英文。农药的毒性表现特点也不一样,有的是食入性中毒,有的是神经性中毒。有的是一次中毒,有的还有二次中毒;要搞清毒性特点,就必须要进行试验。</p><p class="ql-block"> 歪脑筋一转,大家自然就想到那些管不住的鸡鸭,应该是最好的试验品。吸取了杀牛的教训,我们也不明目张胆的去得罪人,就把农药毒死的蚱蜢等虫子,分别投放在稻田边。结果,鸭子不吃被毒死的虫子,而哪些鸡却争先恐后去啄食。最后,吃了被农药1059毒死的虫子的鸡,直接呜呼,说明了有二次中毒的表现;吃了被农药1605毒死的虫子的鸡,没有任何反映,说明没有二次中毒的危险。毒杀酚是神经性毒杀农药,主要是毒杀水中的害虫,也毒死鱼类,给鸡鸭吃毒死的小鱼、泥鳅,都没有二次中毒的表现。当时我们不懂农药残留的危害,也不敢说这些特点是怎样试验出来的,只是让社员知道被毒死的禽畜有没有二次中毒的危险。虽然被毒死鸡的社员咬牙切齿,但又不知道是谁投的毒,乱放鸡鸭吃集体的稻谷本身就理亏,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出。从此,再也没有人敢乱放鸡鸭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白蚁泛滥,对农舍,生产队仓库、牛栏危害很大,我们就去县里买了毒杀白蚁的药来投放,按照县里技术员介绍,白蚁药是精神类毒品,白蚁中毒后精神错乱互相乱咬,互相传染,直至全部死亡。回来后我们就在全村投放,谁知白蚁药被狗闻到后,狗也变得精神错乱,发疯似地相互撕咬,搞得村中大乱,十分恐慌。后来队长组织了男劳动力,把发疯的狗全部消灭才恢复安宁。</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试验,只追求产量,也不知道农药、激素残留的危害。在今天看来,都令人不齿。比如在生产队在加工木薯淀粉时添入漂白粉,增加淀粉的白度提高等级;为了推广"百日养猪法",就用激素催猪快长;在花生种子里拌农药“呋喃丹”进行防虫等等;在那个年代,能够提高产量吃饱肚子,就是追求的首要目标。</p><p class="ql-block"> 奇葩的农药试验,也是我们插队时一个青涩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