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伊朗行之二·伊斯法罕

guohui

<p class="ql-block">哈鸠之桥</p><p class="ql-block">伊斯法罕壮观的哈鸠大桥;横卧在扎因达鲁德河上,是世界著名的桥梁。它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层结构砖石古桥之一。该桥于1660年在一座古桥的基础上建造,长105米,桥面宽14米,共有24孔。大桥建在一个大坝顶上,桥上的滑动式闸门可以提升水位来灌溉农田。</p><p class="ql-block">许多伊朗人都坐在拱廊的石阶上玩耍,很热情,很喜欢跟中国游客拍照。</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孔桥</p><p class="ql-block">伊斯法罕的母亲河扎因达鲁德河上共有11座桥梁连接两岸居民的来往,其三十三孔桥被高度评价为萨非桥梁设计最著名的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1602年,阿拔斯一世的大臣格鲁吉亚族阿拉威尔迪汗负责建造,它是双层结构,共有33个拱,故名33孔桥,石桥本身是一座多功能的建筑,既是桥梁又起水坝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它分上下两层。下层由三十三个半圆形桥洞构成,整齐地依次排列,横跨扎因达鲁德河两岸。桥洞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与桥洞本身形成三十三个整齐划一、浑然闭合的圆孔。而桥上的构造更有讲究:中间的桥面被侧面两排三米高的墙面所夹裹,墙面上每隔两三米就有一扇弧形门,外侧还有一米左右的空间,可供行人走动,桥的两侧各有一条这样的走廊,贯通两岸。</p> <p class="ql-block">在去聚礼清真寺(星期五清真寺)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聚礼清真寺(礼拜五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又称“礼拜五清真寺”,自公元841年以来1200多年间清真寺建筑发展史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直观展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它由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组成了伊朗最大、最富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span>也是其后整个中亚地区清真寺设计的原型。</p><p class="ql-block">从东面入口进入庭院,西面建筑的伊万门有着萨法维风格的装饰,上面可以看到完美符合几何造型的马赛克图案;南面建筑的伊万门则有蒙古特色的马赛克花纹以及棱角分明的装饰线条;北面的伊万门则是典型的塞尔柱克风格,后面祈祷大厅内的石柱、穹顶和蜂窝状藻井均由泥砖建成,非常朴素。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面伊万门旁的蒙古统治者完者都的房间(Room of Oljeitu),能看到精美的古兰经书法浮雕。</p> <p class="ql-block">伊朗人特别喜欢并非常主动和热情的要求与其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十柱王宫</p><p class="ql-block">这座宫殿位于一个占地67000平方米的大花园中。花园是阿巴斯大帝修建,而花园中央的宫殿则是其后的阿巴斯二世于1647年建造,专为接见和宴请外宾之用。宫殿的前面是一个巨大的门廊,门廊由20根柏木做的独木巨柱支撑。门廊前面有一个长110米、宽16米的水塘,塘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木柱倒映在水中,又有20根同样的柱子浮现。人们根据这一独特的景观将宫殿称为“四十柱宫”。</p> <p class="ql-block">伊玛目广场</p><p class="ql-block">该广场建于1602年,宽阔的广场由阿巴斯一世设计,长560米,宽160米,坐落于新王宫和老商业区的交汇处,命名为国王广场。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将其更名为伊玛目广场。同年,联合国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仅次于天安门广场的世界第二大广场。当年是萨法维帝国皇帝阿巴斯大帝检阅军队和观看马球的场所。</p><p class="ql-block">广场的四周环以两层楼高的连环拱廊骑楼和伊玛目清真寺、卢特夫拉长老清真寺、阿里卡普王宫及伊斯法罕大巴扎。拱廊骑楼里面的商铺一家接着一家,那里陈列着传统的波斯手工艺品,比如铜器、绘画、首饰、陶器、木器等,琳琅满目。人们把伊玛目广场看作是伊斯法汗的象征,被称为“世界景象公园”的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群是伊朗的骄傲,也是许多世界旅游者景仰的地方,它确实是波斯伊斯兰文明最优秀、最灿烂的体现。</p>